名词解释
1、宿主:一个较小的动物暂时地或永久地生活在另一个较大的动物体内或体表,前者称为寄生虫,后者称为宿主。 2、终末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繁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3、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繁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4、流行病学:研究某种寄生虫在动物体中的发生、传播、流行及转归等客观规律的科学。
5、人畜共患传染病:在人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
6、带虫免疫:宿主体内保持一定数量虫体,对同种寄生虫的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且自愈现象。
7、感染性虫卵:(蛔虫的第二期幼虫可感染宿主,称为感染性虫卵。)感染性幼虫仍在虫卵内。
8、感染性幼虫:感染性幼虫已经孵出
9、专性寄生虫:只寄生于一种特定宿主的寄生虫,称为该种宿主的专性寄生虫。
10、兼性寄生虫:指即可以过寄生生活又可以过自由生活的寄生虫。
11、直接发育型:指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参加的生活史类型。 12、间接发育型:指寄生虫在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参加的生活史类型。
13、寄生虫的生活史:又称发育史或生活环,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14、卵胎生:产出的卵处于蝌蚪期或形成幼虫。
15、 卵生:产出的卵处于单细胞期或桑葚期。
16、胎生:(产出的是早期幼虫。)各种毛形线虫及恶丝虫,雌虫直接铲幼虫,这种情况称为胎生。
17、寄生生活:一种较小的动物暂时或永久地在另一种较大动物的体内或体表,以吸食该动物的营养来生存。
18、体外寄生虫:指寄生于宿主体表的寄生虫。
19、体内寄生虫:指寄生于宿主内部组织器官中的寄生虫。
20、传播媒介:指在脊椎动物宿主之间传播寄生虫病的低等动物,通常指的是传播血液原虫的吸血节肢动物。
21、变态:昆虫从幼虫到成虫的经历从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和本能的一系列变化。这一过程成为变态。
22、完全变态发育:发育过程需要经过蛹期者,成为完全变态,即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3、不完全变态发育:虫体自卵孵化,经过幼虫期便发育为成虫,缺乏蛹期,成为不完全变态,即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
工艺相框24、春季高潮
25、米猪肉:有囊尾蚴寄生的猪肉称为“米猪肉”或“豆猪肉”。
26、世代交替:在生活史中无性与有性两个世代有规律的相互交替的现象。毛皮加工
超细纤维布
27、经卵传播:指病原体不但在传播者体内进行繁殖和发育,而且侵入雌虫的卵巢,经卵传至下一代,并使之具有感染性。
28、期间传播:幼蜱或若蜱吸食了含有梨形虫的血液,可以传递给它的下一个发育阶段——若蜱或成蜱,即在蜱的同一世代内传播。
29、卵囊:宿主粪便和外界环境中所见到的球虫虫体,分为孢子化卵囊和未孢子化卵囊。
30、蜕皮:节肢动物的幼虫或若虫通常需要经过数次蜕皮,即脱掉旧的几丁质膜,代之以新的几丁质膜。
合肥荣事达洗衣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31、绦虫病:是由扁形动物门、绦虫纲中的各种寄生虫寄生于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体内所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
32、绦虫蚴病:指绦虫的中期幼虫寄生于人或动物的体内所引起的疾病的总称。
33、土源性线虫:直接发育型线虫通常在土壤中发育到感染期,故又称为土源性线虫。
34、生物源性线虫:由于间接发育型线虫需要在宿主体内发育到感染期,故又称为生物源性线虫。
35、免疫逃避:寄生虫能在具有特异性免疫力的宿主体内生存,甚至可以繁殖,不为宿主所消灭,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逃避。
二、问答题
1、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1)夺取宿主的营养。(1)直接摄取宿主肠道中的营养物质(2)吸取宿主的血液(3)消化、吞噬宿主的组织细胞。2)机械性损伤(1)损伤宿主的组织器官(2)堵塞宿主的腔道(3)压迫组织器官3)毒素作用(1)直接的毒害作用(2)引起变态反应4)引入其他病原体5)免疫损伤。
2、寄生虫流行病的主要特点、基本环节?影响寄生虫流行的因素?
一、 特点:1)地方性,某种疾病在某一地区经常发生,无需自外地输入。2)季节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往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或季节性差异。3)散发性,动物寄生虫病大多呈散发性流行,而且常呈慢性经过,病程长。4)自然疫源性,有些寄生虫即可以寄生于家养动物,又可寄生于野生脊椎动物,在未开发的原始森林或荒漠地区,这些寄生虫就在野生动物之间循环,家畜只要进入这种地区就可能受到感染。
二、基本环节 1)传染源 指体内外有寄生虫寄生的宿主,包括患病动物、病人和带虫者。2)传播途径 指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侵入另一宿主的过程。包括(1)病原从传染源排出(2)传播途径①经土、饲料、饲草和水传播②经中间宿主传播③经媒介传播④经褥草、挽具、鞍具、笼舍、饲料用具等传播⑤经动物直接传播⑥经自身传播(3)感染途径①经口感染②经皮肤感染③经接触感染④经胎盘感染⑤经呼吸道感染⑥自身感染。3)易感动物 指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免疫力低下而处于易感状态的动物。 三、 影响因素 1)外界环境(1)宿主宿主的种类、品种、年龄、营养状况和免疫状态都直接影响到寄生虫的侵入、生长、发育、繁殖和存活,进而影响寄生虫病的流行。(2)外界环境条件①生
物因素②地理气候条件:土壤、温度、适度、雨量、光照等气候条件,都对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产生重要的影响。2)社会因素 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生活方式、卫生条件、风俗习惯、肉品检验制度的实施情况、动物饲养管理条件、动物的保健与调运等社会因素都会对寄生虫病的流行产生影响,与自然条件相比,社会意识的影响往往更为重要。
3、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与防治措施。
楼宇对讲门禁系统
一、防治原则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动物。
二、防治措施1)动物的驱虫①性驱虫②预防性驱虫:定期预防性驱虫,长期给药预防③驱虫时的注意事项:正确选择驱虫药,用药量要准确,保证驱虫的安全,防止病原的散布、驱虫效果的检查。2)加强粪便管理3)杀灭中间宿主和传播者①改变孽生环境②物理方法③化学方法④生物方法4)注意饲养卫生①注意饲料、饲草和饮水的卫生②搞好厩舍及环境卫生5)建立健全兽医卫生检验制度6)科学养畜①安全放牧②分饲养③改变饲养方式7)增强动物的抵抗力8)免疫接种9)生物预防。
4、吸虫的发育史一般需要经过哪几个发育阶段?复殖吸虫的生活史:虫卵、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成虫7个阶段。
6、旋毛型线虫的危害及生活史。
一、危害(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主要危害人,可导致腹痛、腹泻、发热、肌肉酸痛、水肿及不适等症状,严重感染是可导致死亡。2、对猪的致病力弱。3、旋毛虫对宿主的特异性低,宿主范围 ,几乎可感染所有的哺乳动物。4、可垂直感染。
二、生活史: 属胎生,囊包幼虫→胃内消化L1→L2-L5→成虫。成虫寄生于小肠内,含幼虫的包囊寄生于同一宿主的横纹肌。
7、猪弓形虫病。
又名弓形体病、弓浆虫病,是有刚地弓形虫寄生于猪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此病为人畜共患病。患病动物高热,呼吸、消化和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或妊娠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特征。
一、病原
1、滋养体 又称速殖子,主要发现于急性病例或感染早期的腹水和有核细胞的胞浆内,呈弓形、月牙形、香蕉型。
2、包囊 慢性病例或无症状病例的脑骨骼肌、心肺肝肾等组织内。
3、裂殖体 寄生于猫的肠上皮细胞中,为肠外期虫体。
4、配子体 寄生于猫的肠上皮细胞中,为肠内期虫体。
5、卵囊 在猫肠道上皮细胞中形成,细胞破裂后随粪便排出。
二、生活史
终末宿主:猫,中间宿主:哺乳类、鸟类。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病猪、带虫猪、猫、老鼠、患病动物的屠宰下水。
2、抵抗力:卵囊较强。对酸、碱、消毒剂均有相当的抵抗力。
3、流行方式:爆发型、急性型、零星散发 、隐性感染。
4、传播途径:经口感染、胎盘感染、受损的皮肤和粘膜感染。
四、症状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后期下痢,喜卧,体温升高至41-42°可持续7-10d,皮肤有紫红斑块或间有出血点。母猪高热,废食,死胎,流产,弱子,怪胎,常在分娩后迅速自愈。
五、病理变化:淋巴结、肝、心肺等器官肿大,有出血点和坏死灶。
六、诊断:必须做实验室诊断
七、防治:1、:磺胺嘧啶(SD)+甲氧苄氨嘧啶(TMP)。阿奇霉素,克林霉素,螺旋霉素。
8、猪疥螨病的病原、临床症状与诊断。
一、病原:疥螨科、疥螨属,疥螨虫体较小,近圆形或龟形,分假头和躯体。疥螨为终生寄生虫,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螨、若螨、成螨。
暖脐贴二、临床症状:1、剧痒,病势越重痒觉越剧烈。2、患部皮肤上形成痂皮。3、皮肤脱毛、增厚、弹性降低。4、消瘦。
三、诊断:1、病原检查:从患部刮去皮屑镜检。2、鉴别诊断:秃毛廯、湿疹、过敏性皮炎、营养不良性脱毛。
四、:1、口服及皮下注射阿维菌素、伊维菌素。2、局部涂擦喷淋、、辛硫磷。3、药浴,、辛硫磷。4、背部浇泼辛硫磷、伊维菌素、阿维菌素。
五、预防:1、厩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透光、不拥挤。2、厩舍和饲具要经常消毒。3、常发地区,对动物进行定期检查,经常预防,一旦发现患病动物应立即隔离。
9、试述猪蛔虫病的危害、临床症状特点、诊断要点与防治。
一、危害:对于养殖业,致使料肉比升高,养殖成本增加,严重时可致病猪死亡。对于人类,接触到蛔虫卵而感染蛔虫病,影响身体健康和生活。
二、临床症状特点: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贫血,生长缓慢,经常磨牙,起卧时呻吟。粪检可见虫卵,甚至有虫体随粪便排出。
三、诊断要点:实验室粪检查虫卵,尸体解剖查虫体。
四、防治
1、:左旋咪唑,伊维菌素,阿维菌素,丙硫咪唑,甲苯咪唑。
2、预防:1)定期驱虫。2)保持圈舍和运动场的卫生清洁。3)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发酵杀死虫卵。
10、鸡球虫病的临床症状、诊断、常用防治药物与用药方案。
7种病原: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堆形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和缓艾美尔球虫,早熟艾美尔球虫。生活史:卵、毛蚴 、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成虫。
一、临床症状:1、急性球虫病 (1)盲肠球虫病,柔嫩艾美耳球虫引起,鸡突然排出大量血便,甚至排出鲜血,贫血明显,弓腰,下痢,体温下降;食欲废绝,运动迟钝,盲肠高度肿大,肠腔中充满大量血液或血凝块和脱落的粘膜碎片。形成红或红白相间的肠芯。
(2)小肠球虫病:由毒害艾美耳球虫引起,在小肠肠壁深层进行裂体生殖。小肠中部高度肿胀或气胀,小肠粘膜上有无数粟粒大的出血点和灰白坏死灶,粘膜肿胀增厚,小肠内容物中含有多量的血液、血凝块和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或大量干酪样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