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
1、计算机的特点:信息处理的特性、普遍的适应性、价值观、利弊观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客户机/服务器、互联网
3、重要的发展时期:
1946年——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ENIAC研制成功
1958年——我国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研制成功
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ARPANET开始运行
1991年——我国第一条互联专线建成,重中科院的高能物理研究所连接到斯坦福大学的直线加速器上
1994年——我国实现了采用TCP/IP的国际互联网全功能连接 4、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事务处理、过程控制、辅助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应用 、多媒体应用
5、计算机硬件系统的4个层次:芯片、板卡、整机、网络
6、计算机硬件的传统分类:大型主机、小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工作站、巨型计算机、小巨型计算机
7、计算机硬件的现实分类: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手持设备
8、计算机的计算指标:子长、速度(MIPS、MFLOPS)、容量、数据传输率、可靠性(MTBF、MTTR)、产品名称与版本 9、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超标量技术(多条流水)、超流水技术(多级流水)、分支预测(动态预测程序的分支转移情况)、双高速缓存的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存储)、固化常用指令、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采用PCI标准的局部总线、错误检测及功能冗余校验技术、支持多重处理
10、SSE:流式的单指令流、多数据流扩展指令
11、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64位处理器,采用简明并行指令计算技术(EPIC)
12、奔腾采用精简指令技术(RISC),32位处理器
抗震支架重量
13、主板的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电源
14、主板的分类:(p15)
15、硬件与软件的区别:硬件具有原子特性,软件具有比特特性;硬件与软件在功能上具有等价性,在发展上具有同步性。
16、多媒体技术就是有声有的信息处理与利用技术。
17、唇同步:相关音频流与视频流之间的同步
18、多媒体计算机的组成:CO-ROM,A/D和D/A转换功能,高清晰的彩显示器,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的硬件支持
19、压缩方法:信息熵编码、预测编码法、变换编码法、矢量量化编码法
20、国际压缩标准:JPEG适用于连续度、多级灰度、单或彩静止图像的数字压缩编码;MPEG由MPEG音频、MPEG视频、MPEG系统组成
21、超文本是非线性、非顺序的
22、超媒体:由称之为结点和表示结点之间联系的链组成的有向图
23、流媒体的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
第二章 网络技术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
3、网络拓扑:
4、计算机的网络拓扑结构:广播信道的通信子网(总线型、树型、环型、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点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
5、数据传输速率:S=1/T
6、奈奎斯特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
7、香农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有热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的极限值
煤矿井下防爆电机
8、误码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
9、电路交换
10、存储转发交换
11、数据报方式
12、虚电路方式
13、网络协议的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
14、OSI参考模型划分层次的原则
15、物理层: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16、数据链路层: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的方法
17、网络层: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网络互连功能
18、传输层:提供端到端的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
19、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传输层:TCP协议、UDP协议;应用层的协议
第三章 局域网基础
1、决定局域网与城域网特点的三要素: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介质访问方法
2、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Token Bus、Token Ring
3、CSMA/CD的发送流程: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
4、以太网协议规定一个帧的最大重发次数为16
5、Ethernet V2.0 以太网帧的最小长度是64字节,最大长度是1518字节
6、允许分配的以太网的物理地址的个数247
7、以太网物理地址的格式:十二个十六进制数组成 如:00-60-08-00-A6-38
8、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万兆以太网与传统以太网的相同点:帧格式、介质访问方法、组网方法
9、交换机利用“地址学习”功能动态建立和维护端口号/MAC 地址映射表
10、以太网帧转发方式:直通交换方式、存储转发交换方式、改进的直通交换方式
11、虚拟局域网建立在局域网交换机的基础上,以软件的方式实现逻辑工作组的划分与管理,工作中的结点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
12、虚拟局域网的组网方法:用交换机端口号定义虚拟局域网、用MAC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用网络层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基于IP广播组的虚拟局域网
13、无线局域网的应用:传统局域网的扩充、漫游访问、特殊无线网络的结构
14、红外无线局域网的数据传输技术:定向光束红外传输、全方位红外传输、漫反射红外传输
15、扩频局域网采用的扩频技术有两种:跳频扩频、直接序列扩频
16、帧间间隔的长短取决于帧类型
17、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18、网桥分为:透明网桥(网桥自己决定路由选择)、源路由网桥(源结点负责路由选择)
第四章 服务器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的管理功能
1)进程管理:在DOS中,启动进程机制是EXEC函数;在Windows中,启动进程机制函数是蔬菜保鲜柜CreateProcess
2)内存管理:DOS运行在实模式下,内存空间比较小,有1MB的内存。Windows运行在保护模式下,1MB可寻址内存用完后,可使用扩展内存。
3)文件系统:负责管理在硬盘和其他大容量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文件。
文件句柄是打开文件的唯一识别依据。
DOS——文件表(FAT);Windows ——虚拟文件表(VFAT);
IBM的操作系统OS/2——高性能文件系统(HPFS)
4)设备I/O
2、操作系统的结构
1)操作系统的4类组件:驱动程序、内核、接口库、外围组件
2)内核是操作系统最核心、最基础的组件。
3)NOS的基本任务:屏蔽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差异性,为用户提供各种基本网络服务功能,实现网络系统资源的共享管理,并提供网络系统的安全保障。
3)Web OS是一个运行在网页浏览器中的应用程序的集合。
4)NOS 包括多用户、多任务、多进程;采用多线程的处理方式,抢占式多任务,支持SM
P(对称多处理)技术
5)网络操作系统分为两类:专用型NOS(为某一种特殊网络应用要求而设计的)与通用型NOS(能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满足用户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要求)
6)通用型网络操作系统分为变形系统与基础级系统
7)网络操作系统经历了从对等结构向非对等结构演变的过程。
8)对等结构的网络操作系统可以提供共享硬盘、共享打印机、收发、共享屏幕与共享CPU服务
9)典型的局域网由三部分组成: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通信设备
10)虚拟盘体分三部分:专用盘体、公用盘体、共享盘体
11)文件服务器具有分时系统文件管理的功能
12)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数据库服务、通信服务、信息服务、分布式服务、网络管理服务、Internet/Intranet 服务
13)尽管Windows NT操作系统的版本不断变化,但是从它的网络操作系统与系统应用角度来看,有两个概念是始终不变的,即:域模型和工作组模型
14)域分为主域控制器与备份域控制器
15)Windows NT server 采用线程进行管理,通过抢占式实现多任务
16)Windows 2000 Server 最重要的新功能之一是活动目录管理
17)Windows 2000 Server 的基本管理单位是域,域模式的最大好处是单一的网络登录能力
18)Windows 2000 Server 采用树状的逻辑结构,所有的域控制器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不再区分主域控制器与备份域控制器,不再区分全局组和本地组
19)NetWare 操作系统以文件服务器为中心,由三部分组成:文件服务器内核、工作站外壳、低层通信协议
20)NetWare 操作系统提供了四级安全保密机制:注册安全性、用户信任者权限、最大信
任者权限屏蔽、目录与文件属性
21)NetWare 的系统容错技术:三级容错机制(第一级系统容错主要针对硬盘表面磁介质可能出现的故障而设计的,第二级容错主要针对硬盘或硬盘通道故障而设计的,第三级容错提供了文件服务器镜像功能);事务跟踪系统(TTS用来防止在写数据库记录的过程中因系统故障而造成数据丢失);UPS监控(为了防止因网络供电系统电压波动或突然中断,而影响文件服务器及关键网络设备的工作)
22)网络系统的老的三足鼎立之势:UNIX、NetWare、Windows;新的三大阵营:Windows、UNIX、Linux
23)UNIX的特点:用C语言编写,提供可编程Shell 语言,采用树状目录结构,采用进程对换的内存管理机制和请求调页的存储管理方式,提供多种通信机制
24)UNIX 操作系统的代表:Sun公司的Solaris,IBM 公司的AIX 操作系统,HP公司的HP-UX操作系统
25)Linux操作系统不是UNIX 操作系统的变种
26)Linux 操作系统的特点:是自由软件,具有开放性;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具有出的高速度;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KDE和GNOME);具有丰富的网络功能;具有可移植性。
灭蚊机27)Linux 操作系统的组成:内核、外壳、文件系统、应用程序
28)Linux 操作系统的代表:Novell公司的SUSE Linux;Red Hat 公司的Linux。
第五章Internet 基础
1、从网络设计者的角度考虑,Internet是计算机网络互联的一个实例
2、从Internet使用者的角度考虑,Internet 是一个信息资源网
3、Internet 的主要组成部分:通信线路、路由器、服务器与客户机、信息资源
制作糖果盒4、通过电话网接入
5、利用ADSL 接入
6、使用HFC 接入
7、通过数据通信线路接入
8、IP 是一种互联网协议,运行于互联层,屏蔽各个物理网络的细节和差异
9、IP协议提供三种服务电源外壳: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尽最大努力的投递服务
10、IP 互联网的特点:隐藏了低层物理网络细节,向上为用户提供通用的、一致的网络服务;不指定网络互联的拓扑结构,不要求网络之间全互联;在物理网络之间转发数据,信息可跨网传输;所有的计算机使用统一的、全局的地址描述法;平等地对待互联网中的每一个网络
11、IP 地址的组成:网络号、主机号
12、IP 地址的分类:
13、IP 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采用了点分十进制标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