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

阅读: 评论:0

2019年10
图7第一菲涅耳区100%、40%、60%无遮挡情况覆盖对
专业无线电管理软件,还可以模块化加载常用设备库,直接使
用设备出厂参数进行分析,使计算准确性得到有效提升。并
且,引入GIS信息后,可以量化计算第一菲涅耳区内地形遮挡
对信号传播的影响,参照国际电信联联盟标准,通常要求第一
菲涅耳区遮挡不超过20%[4],如图苑所示。
5小结与思考
使用GIS进行无线电设备的覆盖分析是一种可研性质的
模拟分析,在设备安装开放后,后期可使用实际航班的航迹进
行覆盖验证,从以往案例来看,实际信号覆盖一般优于模拟分
析结果,但从飞行安全的角度,更严格的分析评估意味着更大
混凝土砌块成型机的安全裕度。为民航台站建设任务,特别是选址工作,提供方
便且准确的手段,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实,在广域多重
覆盖、设备组网等方面GIS亦有极大的潜力可以挖掘。由于卫
星成像DEM数据,并不含有植被、临时构造、建造物等信息,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尤其处理是中低空障碍物高度时,仍需实
地测量或即时的航拍三维建模等技术手段做补充。
参考文献
[1]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台(站)设置场地规范,2014.
[2]杨思博.利用RWAP软件计算甚高频覆盖范围[J].信息通信,2015,7.
[3]汤国安,等.Arcview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
2012.
[4]ITU-R P.256-10建议书-绕射传播,2007.
收稿日期:2019-08-12
作者简介:张翀(1984-),男,汉族,四川成都人,工程师,硕士
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空管通信监视、空管工程咨询。
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
吴声彬(中移铁通有限公司汕头分公司,广东省汕头市515041)
【摘要】对标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目前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缺少对劳务分包单位在安全方面的规范化。本论文通过分析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现状及问题,建立劳务分包单位在安全管理中的标准化,以达到施工安全目的。
【关键词】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6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9)10-0157-02
近年来,我国的通信工程安全事故呈下降趋势,但仍存在
一些施工安全问题,造成通信施工安全事故主要原因有通信
业属安全生产危害行业,现场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相关参
与方缺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行业安全技术研究落后等,事故
类型主要为高处坠落、气体中毒、触电、倒塔、土塌方、火灾等。
本文基于项目管理标准化相关理论,研究劳务分包单位安全
管理等内容。
1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存在的问题
大功率变频电源
环境先天不足,通信工程的相关施工企业部分采用劳务
分包方式进行现场施工作业导致安全环境需完善,主要体现
在施工企业周围的安全监督和研究投入的限制,短期难形成
良好的安全氛围;重要环节控制不到位,比如项目各阶段都存
在安全隐患,但各方未进行安全重要环节的重点把控,缺乏安
全管理责任细化;措施整合能力弱,比如部分施工企业认为安
全工作是劳务分包单位责任,通信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
本目标比安全目标更重要,在安全技术、安全管理和安全组织wan-107
等整合力量投入不大。
2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标准化
虽然通信工程安全存在以上问题,但在借鉴成熟的建筑
工程安全标准化,主要为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
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
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
生物质气化燃烧机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等,并通过研究建筑工程劳务分包管理
完善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利用制定、检验、复制的模
式建立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标准化。
本文依据企业通信工程安全管理和劳务分包管理办法,
通信设计与应用157
2019年10
图1分包单位安全管理标准化
进行标准化模式研究,完成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标准化如图1所示,包括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组织标准化和流程管理标准化,其中流程管理标准化包含准入管理、过程管理、考核评价管理和动态调整管理。
(1)安全制度标准化。安全管理制度是结合安全生产管理和劳务分包管理特点,将劳务分包单位制度规范化,比如《劳务分包单位安全管理规定》、《劳务分包单位准入管理办法》、《施工劳务分包单位考核评价制度》、《劳务分包单位退出管理办法》等。
(2)安全组织标准化。通过组织架构的固化,标准配备安全员,提供足够的人力及组织管理资源,明确劳务分包单位安全职责,依托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劳务分包单位,以施工企业为统筹管理单位,指导、督促和监督组织完成劳务分包单位安全人员及组织管理工作。
(3)流程控制标准化。该部分为劳务分包安全管理最主要部分,是基于流程方面对劳务分包工程进行全过程的管理行为,包括劳务分包单位的准入管理、过程控制、考核评价管理、预警机制和退出管理等。劳务分包单位准入管理主要是指劳务分包单位资质业绩审查、实地考察和劳务分包单位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劳务分包单位的过程安全管理是将通信工程劳务分包现场安全标准化,比如对劳务分包单位进行专项检查、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发现施工存在的问题,比如在施工现场建立现场
监督工程师进行现场管理,督促劳务分包单位及时整改等;劳务分包单位的安全考核评价和动态调整管理是指建立劳务分包单位考核评价和动态调整机制,对出现安全失误的劳务分包单位进行预警,必要情况下停止合作。
3各阶段的劳务分包安全管理重点
虽然进行劳务分包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但标准化模式需要运行到日常安全管理的各环节中,确保重要环节控制到位。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主要在设计阶段、合同阶段、实施阶段、收尾阶段进行应用。
dota重金属(1)勘测设计阶段。在勘察设计时设计单位需注意现场安全要素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勘测设计人员有必要指导施工单位采取安全措施,也要听取并采取劳务分包单位提出的安全意见,以增强方案的安全度和可操作性,主要包括在设计文件中指出通信工程安全操作和安全防护、注明涉及通信工程安全的重要环节和部位、提供有涉及安全施工机械设备和材料、提出现场临时设施的安全布置。
(2)合同签订阶段。签订劳务分包单位合同时要明确通信工程安全管理责任、安全风险评审的标准、安全防范措施、施
工现场安全管理和人员教育培训监督和考核,对安全生产计划、安全资金使用、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等
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并要求审查劳务分包单位的安全能力表现和近几年安全状况,明确通信工程安全要高于项目成本、质量和进度。
(3)工程实施阶段:①坚持通信工程全过程安全控制原则,将通信工程安全要求与通信工程计划结合,通过分解安全目标并设置关键节点;②坚持通信工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原则,要求所有参与方落实通信工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施工安全职责;③确保安全管理组织机制和人员配置,引导各方增强安全生产意识,营造良好施工安全文化氛围,由施工企业方牵头将劳务分包单位、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等部门及人员纳入其中,在通信工程过程中预测分析安全风险并进行预防控制;④坚持提高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检查频率和效率,如规定施工企业应该每周至少一次对通信工程现场进行常规安全检查,对涉及重大安全的施工环节应进行全过程监控;⑤将通信工程安全会议制度化,施工企业方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并进行安全情况通报等。
(4)竣工验收阶段。在工程竣工阶段施工企业应对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单位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后评价,建立通信工程安全风险管控评价制度,通过对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后评价提高相关人员的通信工程安全意识,将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经验分享到其他项目中,以全面改善施工企业方的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工作。
4结论与展望
本文通过构建通信工程劳务分包安全管理标准化,制定基于施工企业的通信工程安全管理模式,用于指导施工企业参与劳务分包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将通信工程安全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确保通信工程安全生产研究与投入,建立通信施工安全生产方面研究,从技术方面保障通信工程安全工作的实际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要素的控制,在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对安全管理要素的控制,明确安全管理相关条款,对劳务分包单位进行处罚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直接责任人的直接处罚,达到通信工程安全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军,杨志,吴慧林,等.建设项目实施劳务大清包模式管理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
[2]周彬.浅议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邮电设计技术,2002(6).
收稿日期:2019-08-07
通信设计与应用
158滤波装置

本文发布于:2023-05-15 13:4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2/1003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劳务   管理   分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