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两网融合工作实施方案 管理、组团式服务”两网融合工作 betal
实 施 方 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若干意见》(X委办发〔2015〕68号)、X综委办〔2015〕16号《关于推进全省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建设进一步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通知》和X综委[2015]5号《关于印发XX市“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两网融合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快推进我街道“XX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两网融合工作,结合我街道实际,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会精神为统领,认真贯彻
市十三届五次党代会和上级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思路,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为抓手,以“XX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为支撑,不断提升社会治理工作效能和为民办事服务质量,为夯实平安XX建设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坚强基础保障。
二、工作目标
以推进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建立健全新型城乡社区
治理机制、深化“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工作、健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综合机制和共建共享社会治理信息平台为工作重点,用信息化改善基层社会治理形态,创建集事件受理、分析研判、分流处理、调度指挥、督办考核反馈于一体的基层现代治理模式,使社会治理领域各类矛盾纠纷、民生诉求等得到有效解决,切实维护全街道社会稳定和谐。按照省里要求统一规范网格,纳入全市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2016年10月底前融入市社会治理领域的基本信息共享交换平台。
三、工作原则
(一)党政领导,部门联动。“XX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两网融合”是市委、市政府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统一指挥、部门联动”的要求有序推进。街道及下属责任单位的业务数据库要与“XX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对接,实现各类信息的互通共享和关键业务的协同应用。
(二)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两网融合”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为确保其发挥整体效益,必须要明确目标,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各村(居)要根据辖区的实际,先重点后普及,逐步推广。
微波烧结炉(三)立足应用,务求实效。“两网融合”要与街道工作实际紧密结合,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通过拓展信息系统功能,进一步推动“XX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和“网格化管理、
组团式服务”有机融合,切实解决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
(四)加强管理,确保安全。要切实加强“XX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的管理和应用,落实责任,完善制度,强化管理,做到“保密不上网,上网不保密”,确保敏感信息不外传。
四、工作措施
绝缘子串
(一)科学划分网格,构制全市一张网。网格划分遵循“属地性、整体性、适度性”原则,根据农村、城镇、偏远山区等不同区域特点,由街道综治办会同组办、民政办及所在村(居),在充分听取相关部门意见、综合考量职能部门工作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其他部门不得在村(社区)以下划分网格。各村(居)各有关部门对不符合规定要求、不利于管理和工作开展的网格,应及时作出合理调整,于2016年6月底前纳入街道统一的网格。同时实行网格事务准入制度。按照工作事项进村(社区)准入制的要求,非经过准入的部门业务和事项不得进入网格。 核桃壳滤料
(二)配强信息员,构筑“一站采录”平台。信息的采集、录入实行“一站采录”。由村(居)网格信息员将网格内采集到的信息,通过村(社区)综治工作站“XX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的终端,录入信息系统,建立信息数据库。为确保信息的采集、录入有序运行,为“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提供准确、真实的第一手资料。一要配强基层信息员。信息员全面实行“一格一员”、“一格多员”管理模式。街道综治成员单位要设立“XX省
摄像考勤机平安建设信息系统”信息员,村(居)级信息员队伍要设立信息专管员、信息联络员和网格信息员(信息专管员全面负责所辖行政村网格的信息采录工作和社会治理、民众诉求等动态信
息的采集,由街道驻村干部或社区书记担任;信息联络员主要负责基础信息和日常工作信息等静态信息的收集、录入和传递,由村文书或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担任;网格信息员主要协助信息专管员和信息联络员做好本网格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由网格成员担任,人数根据网格设置)。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先培训后上岗”原则,街道统一对各信息员进行集中培训,提升信息员工作能力。二要开通信息系统帐号和配置“平安通”移动终端。街道和村(社区)相关单位要开通“XX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帐号,未开通的要申请开通。信息专管员要配置“平安通”移动终端,配置率要占网格总数30%以上。三要及时、准确采集和录入信息。目前常用的《XX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模块有:辖区管理、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组织场所、日常办公和事件处理六个方面。网格内辖区管理、实有人口、实有房屋、组织场所四个部分的信息,通过村(居)和街道网络端口对接,经村(居)分管领导和主要负责人核实后,录入信息系统,建立村情概况图;村(居)级社会治理、民众诉求等动态信息由信息专管员汇集录入信息系统,并及时上报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日常办公和事件处理信息,由村(居)、街道汇集录入信息系统;重特大事件在录入信息系统的同时,要用电话向上级单位和有关部门报告。各村(居)和
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制度,做到专人负责,分工明确。
(三)完善组织机构,构架“三级处置”流程。在完善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站(综治工作站)的基础上,依托现有相关工作平台,推进街道综合指挥平台建设,形成街道和村(社区)事件处理网上网下联动工作体系。对录入“XX省平安建设信息系统”,符合信息报送范围的社会治理、众诉求,按其重要程度和作用大小分为一级信息、二级信息、三级信息;针对不同等级的信息,按照村(社区)、街道、市三级流程进行流转处置。村(社区)社会服务管理工作站(综治工作站)对难以处置的服务事项上报至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中心根据事项类别派单给基层站所进行处置;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对本级难以处置的服务事项报XX市网格化信息指挥中心进行协调。处置单位要在规定时间内受理和给出办理意见,实行限时办结。为确保信息及时处置、有效调度,街道和村(居)相关工作人员应配置“平安通”移动终端。
(四)建立考核奖惩机制,构建“长效管理”体系。街道要以社会治理为主题、以掌握信息为重点、以化解矛盾为目标、以服务众为宗旨,做到边融合边完善、边实践边探索,通过在融合中发现问题,在完善中探索长效机制,逐步健全信息采集、流转处理、督查督办、工作保障等管理措施和机制,做到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更好地服务众、解决问题。以“两网融合”为契机,各相关部门要建立信息系统对接机制,在2016年
9月底前建成街道社会治理领域的基本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为确保“两网融合”工作有序推进和有效运行,街道将建立考核奖惩机制。一是信息的采集实行“以奖代补”,以工作量和信息有效性进行以奖代补;二是事件的处置实行“问责制”,做到一网联动、限时办结,对不能限时办结的事件实行问责;三是工作的职责实行“考核制”,根据工作要求,制订相应工作职责,并纳入考核,与单位评先评奖挂钩。
5-氯-2-戊酮五、方法步骤
(一)组织准备阶段(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