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液压传动基本概念与工作液体

阅读: 评论:0

第二章 液压传动基本概念与工作液体
第一节  液压传动基本概念
液压传动是在流体力学、工程力学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较新的应用技术,它是现代基础技术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工业部门。
液压传动和液力传动都是利用液体为工作介质传递能量的,总称液体传动。但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液压传动是以液体的压力能进行工作的;而液力传动是以液体的动能传递能量的,如液力联轴器。二者的传动原理完全不同。
一、压传动工作原理
现以图2—1所示的液压千斤顶为例说明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液压千斤顶是一个简单而又较完整的液压传动装置。手柄1带动柱塞2做往复运动。当柱塞上行时,液压泵3内的工作容积扩大,形成负压,油箱5中的液体在大气压作用下推开吸液阀4进入泵内,排液阀关闭;当柱塞下行时,吸液阀关闭,液体被挤压产生压力,当压力升高到足以克服重物10时,泵内工作容积缩小,排液阀6被推开,压力液体经管路进入液压缸.推动活塞8举起重物做功。反复上下摇动手柄,则液体不断从油箱经液压泵输入液压缸,使重物逐渐上升。当手柄不动时,排液阀关闭,重物稳定在上升位置。工作时截止阀7应关闭,工作完毕打开截止阀,液压缸的液体便流回油箱。
由此可得出液压传动的定义: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的压力能传递能量的传动方式。其工作原理是:液压泵将输入的机械能变为液压能,经密封的管道传给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再转变为机械能输出.带动工作机构做功,通过对液体的方向、压力和流量的控制,可使工作机构获得所需的运动形式。由于能量的转换是通过密封工作容积的变化实现的,故又称容积式液压传动。
二、液压传动系统的组成
液压传动系统简称液压系统。它是由若干液压元件组合起来并能完成一定动作的整体。液压元件是由若干零件构成的专门单元,一般是可以通用的、标准化的.如泵、马达、阀等。不论是简单的液压千斤顶装置,还是复杂的液压系统,都可归纳为五个组成部分。
() 液压泵
它将原动机供给的机械能转变为液压能输出,是系统的动力部分。
() 液动机(液压缸或液压马达)
液动机又称液压执行机构。它将液压能转变为机械能,驱动工作机构做功,是系统的执行部分。
() 控制阀
控制阀控制液体的方向、压力和流量。不同种类的控制阀有不同的控制作用,以满足工作机构的运动要求,是系统的控制部分。液压千斤顶的吸液阀、排液阀、截止阀都属于方向控制阀。
() 辅助元件
辅助元件包括油管、管接头、油箱、冷却器、滤油器、蓄能器和各种液体参数的监测仪表等,它们各具备不同的功能,保证系统正常工作。
(五) 工作液体
工作液体是传递能量的介质,也是液压元件的润滑剂。
一、压传动的塞本工作特征
液压传动与其他传动方式相比较,主要有两个基本工作特征:
(1)力(或转矩)的传递靠液体压力来进行,并按照帕斯卡原理来实现。在图2—1中,液压泵和液压缸之间无任何机械联系。若柱塞和活塞的有效作用面积分别为,柱塞在外力作用下,缸中液体将产生压力。若不计各种阻力和液体自重,则这个压力便按帕斯卡原理等值地传递到密封容器中液体的各点,在活塞上产生作用力,实现了力的传递。若活塞面积很大,柱塞面积很小,则需很小的外力便能获得很大的作用力,向上举起重物,可知外力经液压传动后还能改变其大小和方向。
(2) 速度(或转速)的传递按容积变化相等的原则进行。设图2—1中柱塞和活塞的移动速度分别为,并认为液体没有泄漏和体积不可压缩,根据液流连续性原理,可知单位时间液压泵输出的液体体积,一定等于液压缸接受的液体体积,单位时间液压泵和液压缸的容积变化必然相等,即,由于不等,所以必然不等。此处,则,可知液压传动不但能传递速度,也能改变其大小和方向。
四、两个墓本参数和两个重要概念
() 两个墓本参数
它们是压力(P)和流量(Q)。液压传动的工作性能、结构设计和液压元件的选择都取决于这两个参数。其概念和单位已在流体力学一章中作了介绍。
液体压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为液压功率(P),由图2-1可知
                  (2—1)
即液压功率为压力和流量的乘积。
在液压传动中,通常将压力分为五级:低压(0 P 2.5 Mpa),中压(2.5 MPa P 8 Mpa),中高压(8 MPa P 16 Mpa),高压(16 MPa P 32 Mpa=,超高压( p > 32 Mpa )
() 两个重要概念
1. 液体压力取决于负载
由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可知,若重物越重,即外负载越大,则阻止液体流动的阻力越大,液体压力必须相应升高才能使活塞运动;若外负载很小,则很小的液体压力就能推动活塞。
这两种情况所需要的外加作用力F也不同。当活塞运动后,液体作用力与负载力相平衡,压力将不再增加。可知有了负载,液体才会产生压力,并且压力大小取决于负载大小。液压泵输出液体的压力并不等于铭牌压力,而是受负载的支配,工作压力将随负载而变化。负载应理解为综合阻力,它包括外负载和各种流动阻力。
2. 液压缸(或液压马达)的运动速度取决于输入流量
若不考虑液体的压缩性和泄漏损失,根据,得
                  2—2           
由此可知,当液压缸(或液压马达)几何参数不变时,其运动
速度取决于输入流量的大小()。理论上与压力无关,实际上压力通过对液体泄漏的影响,而对运动速度产生间接的作用。
五、液压系统图形符号
液压系统可用结构原理图和职能符号图表示
() 结构原理图
结构原理图近似于实物的剖面,能直观地表示元件的工作原理和功能,利于故障分析,其绘制较麻烦,尤其是对于复杂液压系统,故已趋于淘汰。
() 职能符号图
采用国家规定的图形符号绘制,凡是功能相同的元件,尽管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同,均用同一种符号表示。图形符号简洁标准,绘制方便,功能清楚,保密性强,是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常用的图形符号见附录。
在绘制和阅读符号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符号图只表示元件的职能作用和彼此的连接关系,不表示元件的具体结构和参数.也不表示具体安装位置;
(2) 符号若无特别说明,均表示元件处于静止位置或零位置;
(3) 符号在系统图中的布置,除有方向性元件符号(如油箱、仪表等)以外,均可根据具体
情况,水平或垂直绘制;
(4) 凡标准未列人的图形符号,可根据标准的原则和所列图例的规律性进行派生,当无法直接引用及派生时,或者有必要特别说明某一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时,允许局部采用结构简图表示。
六、液压传动主要优缺点
() 液压传动主要优点
(1) 从结构上看,传递功率大,在相同输出功率条件下,重量轻,体积小。借助油管连接可灵活布局,便于和其他传动方式联用。易实现远距离传动(如液压支架)和操纵以及自动控制。
(2) 从工作性能上看,速度、转矩和功率均可无级调节,易于改变运动方向和变速,调速范围宽,可实现低速重载传动。
(3) 从使用维护上看,液压元件自行润滑性好,易于实现系统的过载保护和保压。元件易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
() 液压传动的王要缺点
(1) 液压传动需经过两次能量转换,由于压力损失、容积损失和机械损失,因此传动效率较低,一般为0.6~0.8,噪声也较大。
(2) 由于液体泄漏和温度影响,传动速比不如机械传动准确。
(3) 液压元件制造精度、使用和维护要求较高。液体污染对工作性能影响大,故障不易查。油液泄漏也易造成环境污染。
第二节  工作液体
工作液体是液压传动的介质,其主要作用是传递能量和润滑元件。液压系统运转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灵活性,除了依赖于本身的设计和制造质量外,还依赖于所用的工作液体是否合适。液体的压力、流速和温度往往变化较大,所以其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系统的工作性能。正确认识、选择和使用工作液体是相当重要的。
一、 压传动对工作液体的基本要求
() 适宜的粘度和良好的粘温特性
粘度是工作液体的重要性质,粘度越大,液体流动阻力越大,压力损失也越大,严重时还会造成液压泵吸油困难;粘度过小,容易造成液体泄漏,降低系统的容积效率,所以必须具有适宜的粘度。
粘温特性是指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当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加快,内聚力减少,粘度将显著下降。例如,46LHH油;在40℃时运动粘度, 46 mm²/s, 50℃时30 mm²/s, 60℃时20 mm²/s。粘度随温度变化小,则称粘温特性好。
粘温特性可用粘度指数(V·Ι)表示,粘度指数是一个约定量值,是被试液体的粘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同两种标准液体(V·I分别为0100)枯度变化程度比较的相对值。V·I是油品技术指标之一,国标GB 199588规定了V·I的测定和计算方法。粘度指数越大,粘温特性越好。
在液压系统工作时,希望粘度随温度的变化尽量小,以保证传动性能的稳定,一般要求V·I90。当前一些专用液压油的粘度指数已超过100
() 良好的润滑性能
润滑性是指液体在运动副表面作为分界层和润滑剂的能力。润滑性好,即表明油膜对运动表面有牢固的附着能力,并且保证摩擦因数很小,从而增加元件的寿命。
()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主要体现在对氧化和热都有良好的抵抗能力。
(1) 抗氧化稳定性:是指工作液体抵抗与氧起化学反应引起永久变质的能力。常温时矿物油类工作液体与空气或其他氧化物接触后会氧化,产生酸性物质使金属表面腐蚀,且易产生沉淀物,引起元件运动副间隙和工作小孔堵塞,使系统动作失灵。影响氧化反应最大的外界因素是温度,研究表明,矿物油的温度超过55℃时,温度每升高10 °C,反应速度约提高1倍。
(2) 热稳定性:是在不考虑氧存在的条件下,工作液体抵抗由热引起的永久变质能力。矿物油是有机化合物的混合物,温度过高将引起裂化和聚合,产生胶状杂质。
当工作液体受热和氧化变质后,其性质要起变化,颜逐渐变深,杂质增多,粘度增大,酸性值升高产生腐蚀,影响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液压设备规定换油周期,就是考虑工作液体变质的影响。为了减缓变质速度,液压系统的工作温度应限制在1560℃范围内,短时运转不超过80℃,比较理想的是3055℃。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04:39: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97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液体   液压   工作   传动   压力   元件   系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