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工厂建设中长期规划及实施方案
为了加快创建绿工厂,切实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部署,充分发挥绿工厂建设的积极作用,让绿环保的理念深植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工厂的每个角落,根据《绿工厂评价通则》文件通知精神及有关要求,结合我公司生产工作特,经公司安委会研究,制定《******公司有限公司绿工厂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2025年)》。 一、面临的形势
公司成立以来,对于环保工作常抓不懈,环保工作整体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但由于公司成立时原计划,造成部分基层基础环保工作中仍有很多不足。出现这样或那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绿工厂建设的欠缺,而绿工厂的建设又是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因素。 在绿发展的国际大趋势下,公司需把握好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方向,推行绿工厂、绿产品创建,打造企业竞争新优势。
因此,公司决定大力开展绿工厂创建工作,夯实公司环保根基。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绿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进绿发展。建立健全绿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技术创新体系。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二)基本原则
创新驱动,制度引领:促进绿发展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不断引进、使用核心关键绿工艺技术及装备。加快完善能效、水效、排放和资源综合利用等制度,实施绿监管,绿奖惩。
领导引导,部门推动:发挥公司领导在推进绿发展中的引导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
机制。强化各部门在推进绿发展中的职责地位,积极履行本部门应有的责任。
改造存量,优化增量:加快绿改造升级,鼓励使用绿低碳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淘汰落后设备工艺,从源头减少污染物产生。积极引领新改扩项目的高起点绿发展,强化绿设计,大力发展节能环保创新,积极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着力解决重点部室的环境问题,充分发挥试点示范的带动作用。加快公司绿发展整体水平提升。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绿发展理念成为公司生产工作全过程的普遍要求,绿发展推进机制基本形成,绿制造成为企业经济增长新引擎和国际竞争新优势,公司绿发展整体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公司绿发展整体水平应处于国际前沿。
——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能源消耗增速减缓,能源消耗出现拐点,单位产品能耗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碳排放量接近峰值,绿低碳能源占企业能源消费量的比重明显提高。
——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进一步下降,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稳步上升。
——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清洁生产工作基本普及,公司清洁生产水平显著提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明显下降,风险污染物排放大幅削减。
——绿制造体系初步建立。绿制造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一套完整的适用于企业实际情况的绿制造体系。
中长期企业绿发展主要指标 |
指标 | 2019年 | 2020年 | 2025年 |
(1)单位工业产值能耗下降(%) | | | |
(2)单位工业产值用水量下降(%) | | | |
(3)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 | | | |
| | | |
三、主要任务
(一)大力推进能效提升,加快实现节约发展
坚持节约优先,大力推进能源消费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降本增效,加快形成绿集约化生产方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导向,推进结构节能。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作为新时期推进企业节能的重要途径,加强节能评估和后评价,积极运用环保、能耗、技术、工艺、质量、安全等标准,依法淘汰落后设备、工艺。加快引进能耗低、污染少的先进技术和工艺。大力推进企业能源消费结构绿低碳转型,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回收,推广绿照明。
以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应用为手段,强化技术节能。全面推进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深入推进智能控制、智能巡检等先进技术应用。推动企业节能从局部、单体节能向全流程、系统节能转变。寻余热回收利用的新措施。
以能源管理体系建设为核心,提升管理节能。贯彻强制性能耗标准,推动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将能源管理体系贯穿于企业生产全过程,定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能源审计、能效诊断和对标,发掘节能潜力,构建能效提升长效机制。加强企业节能审计,组织开展强制性能耗、能效标准贯标及落后用能设备淘汰等审查,严格执行《节约能源法》和《工业节能管理办法》等法规。
能效提升工程 |
生产自控系统改造:实施提升生产自动化控制水平等技术改造。 高耗能通用设备改造:结合淘汰目录及清洁生产,排查高耗能通用设备,到2025年,电机系统平均运行效率提高5个百分点。 蒸汽冷凝水回收利用:实施蒸汽冷凝水余热及水资源回收利用等技术改造,到2025年,公司冷凝水利用率达到70%以上。 |
|
(二)扎实推进清洁生产,大幅减少污染排放
围绕重点污染物开展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促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
减少有毒有害原料使用。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辅料,从源头削减或避免污染物的产生,推进有毒有害物质替代。
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针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烟(粉)尘等主要污染物,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逐步建立基于技术进步的清洁生产高效推行模式。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排放强度。降低废水排放总量及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排放强度。
加强节水减污。开展水平衡测试及水效对标达标,大力推进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引进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强化企业生产过程和工序用水管理,严格执行取水定额国家标准,开展工业节水专项行动,提高工业用水效率。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工业废水处理回用。
清洁生产推进 |
清洁生产水平提升:推进工业废水处理回用改造,削减废水排放量。 |
|
(三)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持续推动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