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程序

阅读: 评论:0

生产过程控制和过程检验程序
l 目的 
对生产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获证产品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及认证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的形成、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及放行、产品使用已交付后的活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等。
3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指导车间进行生产和过程控制,负责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对关键工序应编制作业指导书,负责产品标识的维护和产品的防护,对现场工作环境进行监督、检查;
3.2 技质部负责编制相应的工艺规程;
3.3  技质部负责过程检验的实施;
3.4  综合部负责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资的采购。
4 工作程序
4.1 过程确认 
4.1.1 生产流程图(见附页) 
4.1.2 关键生产工序的识别 
在以下情况时,工厂应对其作为关键/特殊工序予以对待: 
A)工序的结果不能通过其后的检验和试验完全验证,或者加工后无法测量或需实施破坏性测量才能得出结果; 
B)工序对最终产品的安全质量、主要性能有重大影响。 
4.1.3 本公司生产的关键过程是焊接、填充胶合与压制、阻燃处理、表面处理等工序。对这些过程应进行确认,证实它们的过程能力。适用时,这些确认的安排应包括:
A)过程鉴定,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 
B)对所使用的设备、设备能力(包括精确度、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及维护保养有严格要求(具体见设备操作规程),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填写《特殊过程确认表》,同时相关生产人员要进行岗位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C)编制与之相适宜的作业指导书。
4.2 产品生产过程中对工作环境的要求
根据公司实际,工作环境主要包括配置适用的厂房、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安全、噪声、振动、洁净度等。生产部和各车间要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工作环境中人和物的因素,根据生产作业需要,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
A.配置适用的厂房并根据生产需要适当装修,防止暴晒,风雨侵入和潮湿;
B.配置必要的通风、消防器材,保持适宜环境卫生、安全; 
C.生产部及仓库对各类设施和物资实行定置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D.确保员工生产符合劳动法规的要求。 
4.3 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控制 
4.3.1由技质部对焊接、填充胶合与压制、表面处理等工序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对这些参数等工艺要进行评审认可,确如发生工艺变更时,应对工艺参数重新进行评定。
4.3.2 对这些过程的生产监控应进行记录,对用于焊接、填充胶合与压制、表面处理等过程设备的仪器仪表进行必要的维护、检查,防止出现偏差。
4.4 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 
各部门应使用合适的生产设备,并按规定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执行《生产设备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5 过程检验
4.5.1 本公司的过程检验均在岗位上进行,除对过程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外,还应检查各过程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尺寸等是否与获证产品一致,在生产过程中用图样、型号、描
述说明等方法予以标识,确保所生产的产品与获证产品的一致性。 
4.5.2 互检 
下道工序操作者应对上道工序转来的产品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对不合格品执行《不合格控制程序》。 
4.5.3 巡回监控 
生产过程中,专职检验员应对操作者的自检和互检进行监督,认真检查操作者的作业方法、使用的设备、辅具等是否正确;根据需要进行抽检,填写相应的工序检验记录,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操作者;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6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
4.6.1根据需要,生产部规定产品和状态标识的方法并且对其有效性进行监控;当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组织对其进行追溯。
4.6.2各部门负责所管区域内产品的标识,负责将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摆放,并对标识的维
护。
4.6.3产品标识
4.6.3.1进货物资标识
a) 物料进公司,仓管员负责将其放置于待检区,对于本身未作产品标识或标识不清的物料,需进行标识,注明名称、规格、数量、进货日期等内容。
b) 经检验人员检验合格的物料,由检验员填写进货验证记录并通知仓管员办理入库手续。
c) 检验不合格的物料保持原有产品标识,加上“不合格”印章后放置于不合格区。
4.6.3.2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的标识
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由工序人员将其放置于指定的不合格区。
4.6.3.3成品标识
    对加工完成后的成品由检验员检验合格,放合格区域。发货时随带产品合格证,对于不
合格的成品放置于不合格区。
4.6.4产品状态标识为:
a)检验状态分为:合格(检验合格)、不合格(检验不合格)、待检(未经检验)、待定(经检验但未判定)等四种;
b)在生产现场、仓库等场所,以划分区域、挂牌作为标识;在制产品流转,由操作人员或检验人员在相应的过程监控的记录作为检验状态标识;
c)紧急、例外放行标识:根据产品的特点,本公司规定不允许紧急、例外放行。
4.6.5产品的追溯
a) 在有追溯性要求时,对产品予以标识以便于追溯;如果不标识不会引起产品混淆或无追溯要求时,也可以不对产品进行标识。原料标识采用采购产品本身的标识或标示卡;过程产品及成品标识采用生产工艺记录、检验记录、铭牌、质保书等方式。
b)当合同、法律、法规和公司自身需要(如顾客因质量问题引起投诉的风险等)对可追溯
性有要求时,本公司产品的追溯路径(以生产编号为准)为:
产品送货单---质保书或标牌---产品检验记录---生产操作记录---货卡
4.7 产品包装、搬运和储存
应针对顾客及认证的要求,对获证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应包括搬运、包装(包括装箱)、贮存和保护(包括隔离),对于任何包装、搬运操作和储存环境应不影响产品符合规定标准要求。 
4.7.1 产品搬运的控制 
产品所在现场的负责人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应考虑: 
A) 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划伤等现象; 
B) 保持搬运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C) 对车间的产品搬到仓库或其他车间过程中为防止碰撞而采用纸板隔离、防止其在搬运过程中受损。对外协单位加强搬运过程中的产品质量防护意识,如遇到下雨天应盖上防雨工具,防止在运输途中淋湿而影响产品质量。
4.7.2 包装控制
A) 技质部负责确定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要求,根据需要编制相应的包装作业指导书。
B) 车间打包工在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产品合格证明、说明书等,保持产品外观清洁;
C)  包装后加上正确的标识,包括认证标志的正确使用。
4.7.3 贮存控制 
A) 生产部编制仓库管理制度,规范仓库按规定摆放,对有贮存期限要求的物品,要明确标识有效期,保证先入先出。 
B) 仓库应配置适当的设备(如消防设备等),以保持安全适宜环境; 
C) 对贮存物品的环境及安全有明确要求;
D) 所有贮存物品应建立仓库的出入库制度和台帐,并做好定期盘点工作,保持帐、卡、物一致;仓管员应经常查看库存物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技检部确认、处理。
4.8 放行、交付和交付后的控制
a) 本企业产品须经授权的检验人员签署的合格证明才能放行和交付。对无标识或标识不清的产品严禁装箱装车运输。
b) 综合部负责对提供运输服务的供方进行评价,执行《采购过程和供方日常管理控制程序》对供方评价的规定。应与运输方签定合同或协议,并对其每次运输(顾客自行提货除外)质量跟踪监督,以确保运输过程中的产品质量。
c)合同要求时,企业对产品的保护要延续到交付的目的地。
d) 生产部负责产品交付后的活动及售后服务管理工作:
e) 综合部负责与顾客联络,妥善处理顾客意见和投诉,负责保存相关服务记录;
f)综合部负责对顾客满意程度进行测量,确定顾客的需求和潜在需求;
g) 需要时综合部应建立顾客服务档案,详细记录其名称、地址、电话、联系人及订购产品的型号规格等情况,了解顾客的需求,以便更好地为顾客服务;     
4.9咨询、产品三包服务
a) 对顾客面谈、信函、电话、传真等方式的咨询,综合部应由专人解答并记录,暂时未能解答的,应详细记录并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后5天内予以答复。
b) 对顾客提出的产品质量问题,实行“三包” 服务(因公司生产、运输造成的产品质量、损坏、短缺问题:1.包退换、2.包补足、3.包处理费用)。
c) 综合部每季度统计顾客来信、来电、来访咨询、顾客意见处理情况及“三包”服务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顾客的满意程度。
具体执行《售后服务控制程序》。
5相关文件
5.1 《生产设备控制程序》
5.2 《仓库管理制度》
5.3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6.1 过程监控记录
6.2 工序检验记录

本文发布于:2023-05-05 07:23: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85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产品   过程   生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