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师范大学科学教学论考研真题2013-2020

阅读: 评论:0

2013年杭州师范大学科学教学论真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过氧化氢(H2O2)常用作氧化剂、漂白剂和消毒剂。为了贮存、运输、使用的方便,工业上将过氧化氢转化为固态的过碳酸钠晶体(2Na2CO3·3H2O2),该晶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接触下列物质不会使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A.二氧化锰
B.熟石灰
C.盐酸
D.氯化钠
2.流程图可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以下几幅流程图正确的是()。
A.外界声波→外耳道→听小骨→鼓膜→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皮层
B.外界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视网膜→视觉神经→脊髓
C.血液→入球小动脉→肾小球→肾小管→肾小囊→尿液→膀胱
D.外界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科学家在水深约3200米的太平洋底部的一副鲸的骨架上,发现了两种新型的蠕虫。这些蠕虫没有消化器官,他们通过附肢里的细菌摄取营养。像树根一样的附肢可用于在鲸的骨髓里“挖掘”,细菌就将骨中的脂肪转化为糖供给蠕虫进行生命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附肢中的细菌有细胞壁,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B.附肢中的这些细菌在富氧的环境里繁殖速度会加快
C.蠕虫与细菌的关系属于捕食和竞争
D.这些蠕虫的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4.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对应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
B.元素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在化学变化中可能改变
5.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昼夜现象是由地球的自转引起的
B.太阳大气层从外到里依次为日冕层、光球层、球层
C.月球俗称月亮,是地球的一颗天然行星
D.地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
6.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的立方体木块缓慢匀速按入水中,当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后,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此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A.
B.
C.
D.
7.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桌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左端固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条形磁铁仍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
A.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B.方向向右,逐渐增大
C.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D.方向向左,逐渐增大
8.去年5月以来,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严重干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水循环角度来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施加影响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人们可以用冰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局部干旱问题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9.对下列实验过程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某固体加入稀盐酸,产生无气体,该固体可能含有CO32-
B.某无溶液滴入酚酞试液显红,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C.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沉淀,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SO42-
D.验证烧碱部分变质,先加少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沉淀,再加无酚酞溶液呈红
10.如图所示,为了更容易爬坡,张枫骑变速自行车上坡前先用力蹬车以加快速度,然后又调节后轴变速齿轮。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换用了较小的齿轮,是通过减小阻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B.换用了较大的齿轮,是通过增大动力臂达到省力的目的
C.骑车上坡前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以利于爬坡
D.骑车上坡的过程中人与车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初中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
2.简述技术设计的基本要素。
三、论述题(30分)
一位在二战集中营幸存下来的中学校长,每当他的学校来了新老师,他都要交给那位老师一封信。他在信中这样说:亲爱的老师,我是集中营的生还者,我亲眼见过这样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妇女和婴儿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杀害。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为了什么?
请你结合中学科学教学谈谈对教育目的的理解。
四、案例分析题(30分)
[案例]:血液循环
1.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掌握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基本途径和关系。
(2)能力目标:学会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学会联系、比较、综合和逻辑推理等思维和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及循环意义的掌握,体会生物体是统一整体的生物学观点。
2.教学模式设计
选择“谈话模式”进行本课的教学。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模式,也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性质。
3.教学策略设计
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运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寻求答案。教师通过边问、边讲、边绘图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采用与课件相结合的形式讲解。
4.教学过程设计(略)
5.教学评价设计(略)
请你从“教学设计的程序”的顺序、“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三方面对本案例进行案例评析。
五、教学设计(30分)
请根据以下所示的教材内容(七年级下第二章“运动和力”第二节“机械运动”的部分内容),完成各题:1.写出本部分内容的学习目标。
2.结合以上学习目标,写出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教学过程。
3.根据教学过程,写出板书设计。

本文发布于:2023-05-05 00:04: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81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学   溶液   设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