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解决方案(NVR)

阅读: 评论:0

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UTC Fire&Security
2011年4月
第5章 系统设计
5。1数字视频监控系统设计
5。1。1技术要求
根据******提供的需求说明, 闭路监控系统采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
    利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可以对******的正常秩序管理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异常现象及时处理并保存重要的图像资料。系统的主要特点是能为安全部门提供较完整的图像资料、可视性强。
系统由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和终端系统组成。
5。1.2 选型说明
    ******的闭路监控系统应该具有集成化以及操作简单的特点.在设备的选型方面,我们将选择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顶级知名品牌产品,要求性价比在同档次的产品当中能够比较突出.
5.1。2。1 系统的构成
    摄像部分的作用是把系统所监视的目标,即把被摄体的光、声信号变成电信号,然后送入CCTV系统的传送分配部分进行传送。摄像部分的核心是摄像机,它是光电信号转换的主体设备,是整个CCTV系统的眼睛.摄像机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的摄像机以及镜头等。
    根据******要求及应用场合的不同,我们分别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摄像设备:
在监控点的配置上,监控点应设在酒店和办公楼的出入口、周界、公共区域、地下车库出
入口、各个出入口、电梯厅、电梯轿厢、楼道出入口、特殊的公共场所及酒店和办公楼需要报警联动等重点位置,摄像机尽量采用隐蔽式安装。对这些区域内人员进出及活动情况进行监视与录像,从而掌握整个酒店和办公楼内的安全动态信息,为PULLMAN酒店和甲级办公楼的客人创造一个安全完善的休息环境。
摄像机可根据******主要求自行选择外壳,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各种不同型号的镜头和护罩支架,满足整体建筑风格美观性的要求。
  室外采用高速彩一体化快速球机,快球能捕捉到更细微的画面(如车牌号码、人手里的东西、面部表情等细节)。
5.1.2.2 网络传输设备
本系统传输方式采用最新的基于MPEG4数字视频编码技术的远程数字传输方式。本系统提供最为经济的图像品质与用户投资平衡点,投资方不再需要租用昂贵的线路或敷设高带宽网络来满足视频传输的要求。MPEG4实时图像传输低至每路100~300kbps视频带宽的占
用,使有限的带宽传输高品质的图像成为可能,或者在同样带宽的环境下,本方案可以真正达到高密度的监控点布署。由于本系统支持多播(Multicast,占用的带宽相对于其它解决方案要低的多,因此不会使网络负载太重。
5.1.2.3 编解码器
本系统采用数字结构,即前端视频监控采用模拟摄象机通过光端机接到就近分控中心的编码器(Encoder),此由深化设计方依据摄象机布局进行设计。所有的编码器通过交换机连接入专用TCP/IP网络中,在各控制中心可根据需求及权限对指定摄象机进行控制、管理。
整个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摄像机,编码器和网络传输设备,监视器,视频软件组成。前端摄像机实现现场视频采集,通过光端机将模拟视频信号接入各个建筑弱电间的编码器,从编码器出来的数字视频信号接入网络传输系统;在总控中心的视频软件上通过网络对数字视频系统进行管理,可随意调看实时和存储的图像,并对整个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管理.本视频系统管理平台软件采用Simax软件,为用户提供丰富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数字视频系统中的前端编码设备采用领先的MPEG4视频压缩技术,并集成了RS485/422控
制及I/O控制功能。视频编码器将压缩后的视频编码数据通过10M/100M端口直接在以太网上传输。一体化球机控制信号则通过RS485/422口与数字视频系统相连,可以在总控中心和各个监控分中心操作控制前端摄像机上、下、左、右移动,并调整焦距或光圈对目标进行高清晰度的监视.另外,本数字视频系统中还接入模拟键盘,从而可以控制前端的摄像机.
视频显示可以通过总控中心的视频工作站进行解码显示。
5.1.2。4视频监控管理软件
方案架构分析
服务器体系:为大部分第三代网络监控软件所采用。通过一台专业的 PC SERVER 安装服务器软件,完成对设备和媒体数据的管理以及各种监控业务的处理。在这种体系下,如下一些问题得不到好的解决:系统规模无法扩大受制于网络带宽瓶颈和数据存储瓶颈,单服务器体系一般不太适合管理 100 路以上的流系统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差,服务器的任何故障都会导致整个应用系统的瘫痪,甚至导致数据丢失
功能服务器体系为了解决单服务器体系面临的问题,部分监控软件提供商,提出了功能
服务器的概念。在这种概念下,软件供应商将单服务器进行了 模 块 和 功 能 拆 分 , 不 同 的 模 块 和 功 能 安 装 运 行 在 不 同 的PCSERVER 上。这样,应用系统中就出现了认证服务器、流转发服务器、存储服务器、目录服务器等等。这种体系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系统的效率,但是存在如下问题:性价比低,多服务器带来的效率优势不足以抵消多服务器带来的成本负担系统规模依然无法扩大,该体系并没有解决网络带宽瓶颈和数据存储瓶颈问题,流转发服务器和存储服务器依然制约着系统规模系统稳定性和数据安全性依然存在认证、转发、存储、目录等等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监控系统,在功能服务器模式下,为了解决多服务器间数据耦合和共享问题,系统的复杂度会大大增加另外,该体系下任何一个服务器的崩溃,都会在应用层面上导致业务崩溃。如果完全信赖软件的话,该体系的稳定性也并不比单服务器强。

本文发布于:2023-05-04 23:45: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814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系统   服务器   视频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