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方法及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910488045.0
  • 20190605
  • CN110232425A
  • 20190913
  • 成都中科慧源科技有限公司
  • 赵晨
  • G06K17/00
  • G06K17/00 G06Q10/06 G06Q10/10

  •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西区大道199号D1栋2楼
  • 四川(51)
  • 成都环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李斌;黄青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收换表指令信号;根据接收到的换表指令信号,生成换表申请表单,并发送至用户界面,等待换表申请表单中录入旧表信息,即旧表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根据已录入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获取用户信息;录入新表表具类型和新表表具编号,生成新表信息;接收将新表信息、旧表信息及用户信息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如果接收到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则完成换表信息提交,如果未接收到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则持续等待。本发明可优化旧表换新表的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降低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出错率,保证更优的业务质量。
权利要求

1.一种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接收换表指令信号;

S2、根据接收到的换表指令信号,生成换表申请表单,并发送至用户界面,等待换表申请表单中录入旧表信息,即旧表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

S3、根据已录入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获取用户信息;

S4、录入新表表具类型和新表表具编号,生成新表信息;

S5、接收将新表信息、旧表信息及用户信息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

S6、如果接收到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则完成换表信息提交,如果未接收到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则持续等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旧表照片信息,识别旧表表具号,获取用户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识别到获取的用户信息不完整时,等待录入缺失的用户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获取新表表具编号,包括以下步骤:

S41、接收扫码指令,获取新表表具编号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

S42、根据扫码获取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判断是否为新表表具编号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3;如果否,则生成提示出错信息发送到用户界面,并等待用户录入确认出错指令,如果接收到用户录入的确认出错指令,则进入步骤S41,如果否,则继续等待;

S43、生成新表表具编号到用户界面的表具编号栏。

5.一种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模块、旧表模块、用户模块、新表模块、提交模块及管理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换表指令信号;

旧表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换表指令信号,生成换表申请表单,并发送至用户界面,等待换表申请表单中录入旧表信息,即旧表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

用户模块,用于根据已录入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获取用户信息;

新表模块,用于录入新表表具类型和新表表具编号,生成新表信息;

提交模块,用于接收将新表信息、旧表信息及用户信息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

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到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后,完成换表信息提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模块还包括照片子模块,用于接收旧表照片信息,识别旧表表具号,获取用户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模块还包括录入子模块,用于当识别到获取的用户信息不完整时,等待录入缺失的用户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表模块包括扫码子模块、判断子模块和新表信息子模块,其中:

扫码子模块,用于接收扫码指令,获取新表表具编号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

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扫码获取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判断是否为新表表具编号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如果是,则新表信息子模块工作;如果否,则生成提示出错信息发送到用户界面,并等待用户录入确认出错指令,如果接收到用户录入的确认出错指令,则扫码子模块工作;

新表信息子模块,用于生成新表表具编号到用户界面的表具编号栏。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量仪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方法及系统。

计量仪表指专门用来测量水、气、电、热、油等的压力、流量、温度、电能、热能的精密设备,如:水表、电表、燃气表、热能表等。目前,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物联网计量仪表已经是计量仪表领域的新的发展方向,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计数准确率,需要将普通计量仪表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但传统的旧表换新表业务流程较为复杂,更换效率较低,出错率高。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方法及系统,可优化旧表换新表的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降低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出错率,保证更优的业务质量。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接收换表指令信号;

S2、根据接收到的换表指令信号,生成换表申请表单,并发送至用户界面,等待换表申请表单中录入旧表信息,即旧表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

S3、根据已录入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获取用户信息;

S4、录入新表表具类型和新表表具编号,生成新表信息;

S5、接收将新表信息、旧表信息及用户信息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

S6、如果接收到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则完成换表信息提交,如果未接收到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则持续等待。

进一步地,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旧表照片信息,识别旧表表具号,获取用户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识别到获取的用户信息不完整时,等待录入缺失的用户信息。

进一步地,步骤S4中,获取新表表具编号,包括以下步骤:

S41、接收扫码指令,获取新表表具编号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

S42、根据扫码获取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判断是否为新表表具编号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3;如果否,则生成提示出错信息发送到用户界面,并等待用户录入确认出错指令,如果接收到用户录入的确认出错指令,则进入步骤S41,如果否,则继续等待;

S43、生成新表表具编号到用户界面的表具编号栏。

一种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系统,包括接收模块、旧表模块、用户模块、新表模块、提交模块及管理模块,其中: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换表指令信号;

旧表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换表指令信号,生成换表申请表单,并发送至用户界面,等待换表申请表单中录入旧表信息,即旧表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

用户模块,用于根据已录入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获取用户信息;

新表模块,用于录入新表表具类型和新表表具编号,生成新表信息;

提交模块,用于接收将新表信息、旧表信息及用户信息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

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到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后,完成换表信息提交。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模块还包括照片子模块,用于接收旧表照片信息,识别旧表表具号,获取用户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模块还包括录入子模块,用于当识别到获取的用户信息不完整时,等待录入缺失的用户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新表模块包括扫码子模块、判断子模块和新表信息子模块,其中:

扫码子模块,用于接收扫码指令,获取新表表具编号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

判断子模块,用于根据扫码获取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判断是否为新表表具编号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如果是,则新表信息子模块工作;如果否,则生成提示出错信息发送到用户界面,并等待用户录入确认出错指令,如果接收到用户录入的确认出错指令,则扫码子模块工作;

新表信息子模块,用于生成新表表具编号到用户界面的表具编号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可优化旧表换新表的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

2、降低更换业务过程中的出错率,保证更优的业务质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系统的原理图。

附图标记:10、接收模块;20、旧表模块;30、用户模块;301、照片子模块;302、录入子模块;40、新表模块;401、扫码子模块;402、判断子模块;403、新表信息子模块;50、提交模块;60、管理模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接收换表指令信号。

S2、根据接收到的换表指令信号,生成换表申请表单,并发送至用户界面,该申请表单中包含换表业务相关的内容,如旧表表具基本信息待填模块、用户基本信息待填模块和新表信息待填模块,用户根据表单中的各个模块填写相关信息;等待换表申请表单中录入旧表信息,即旧表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还包括旧表表号、用气周期初始量、累计用气量、旧表照片等信息。

S3、根据已录入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获取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码、用户地址、、用气性质等信息;若自动获取用户信息失败,或获取的用户信息不完整,用户还可以通过手动补充输入,进而录入用户信息,用户对用户身份证、进行补充或更改。

S4、录入新表表具类型和新表表具编号,生成新表信息,包括新表的表具类型、表具编号等。

S5、接收将新表信息、旧表信息及用户信息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

S6、如果接收到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则完成换表信息提交,如果未接收到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则持续等待。通过App所获取的用户信息、旧表信息及新表信息等内容均会同步至管理后台,保证数据完善,且更新及时。

通过APP与燃气公司的管理后台连接,自动完成新旧表更换,优化了更换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降低更换业务过程中的出错率,保证更优的业务质量。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步骤S3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S31、接收旧表照片信息,识别旧表表具号,获取用户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上传照片,可以现场拍摄也可以选择本地上传,根据旧表照片信息,自动获取旧表信息,包括旧表表号、用气周期初始量、累计用气量、旧表照片等信息,进而获取对应的用户信息。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步骤S3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S32、当识别到获取的用户信息不完整时,等待录入缺失的用户信息。用户通过手动补充输入信息,用户模块30进而录入用户输入的信息,用户可对用户身份证、进行补充或更改。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步骤S4中,获取新表表具编号,包括以下步骤:

S41、接收扫码指令,获取新表表具编号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

S42、根据扫码获取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判断是否为新表表具编号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如果是,则进入步骤S43;如果否,则生成提示出错信息发送到用户界面,并等待用户录入确认出错指令,如果接收到用户录入的确认出错指令,则进入步骤S41,如果否,则继续等待;

S43、生成新表表具编号到用户界面的表具编号栏。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系统,如图2所示,一种将普通计量仪表快速更换为物联网计量仪表的系统,包括接收模块10、旧表模块20、用户模块30、新表模块40、提交模块50及管理模块60,其中:

接收模块10,用于接收换表指令信号。

旧表模块20,用于根据接收到的换表指令信号,生成换表申请表单,并发送至用户界面,该申请表单中包含换表业务相关的内容,如旧表表具基本信息待填模块、用户基本信息待填模块和新表信息待填模块,用户根据表单中的各个模块填写相关信息;等待换表申请表单中录入旧表信息,即旧表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还包括旧表表号、用气周期初始量、累计用气量、旧表照片等信息。

用户模块30,用于根据已录入的缴费号或旧表具号信息,获取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姓名、用户身份证号码、用户地址、、用气性质等信息;若自动获取用户信息失败,或获取的用户信息不完整,用户还可以通过手动补充输入,用户模块30进而录入用户信息,用户对用户身份证、进行补充或更改。

新表模块40,用于录入新表表具类型和新表表具编号,生成新表信息;;包括新表的表具类型、表具编号等。

提交模块50,用于接收将新表信息、旧表信息及用户信息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

管理模块60,用于接收到提交至管理后台的指令后,完成换表信息提交。

实施例6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2的系统,其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用户模块30还包括照片子模块301,用于接收旧表照片信息,识别旧表表具号,获取用户信息。用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上传照片,可以现场拍摄也可以选择本地上传,根据旧表照片信息,自动获取旧表信息,包括旧表表号、用气周期初始量、累计用气量、旧表照片等信息,进而获取对应的用户信息。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3的系统,其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用户模块30还包括录入子模块302,用于当识别到获取的用户信息不完整时,等待录入缺失的用户信息。用户通过手动补充输入信息,录入子模块302进而录入用户输入的信息,用户可对用户身份证、进行补充或更改。

实施例8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4的系统,其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新表模块40包括扫码子模块401、判断子模块402和新表信息子模块403,其中:

扫码子模块401,用于接收扫码指令,获取新表表具编号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该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包括新表的表具类型、表具编号等信息。

判断子模块402,用于根据扫码获取的条形码或二维码信息,判断是否为新表表具编号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如果是,则新表信息子模块403工作;如果否,则生成提示出错信息发送到用户界面,并等待用户录入确认出错指令,如果接收到用户录入的确认出错指令,则扫码子模块401工作。

新表信息子模块403,用于生成新表表具编号到用户界面的表具编号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9:53: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772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