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计算资源分配方法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410085930.1
  • 20140310
  • CN103905529A
  • 20140702
  • 北京交通大学
  • 李晓勇;韩臻;马威;赵佳;袁中兰
  • H04L29/08
  • H04L29/08 H04L12/911 G06F9/48

  • 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外上园村3号
  • 北京(11)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陈朝阳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计算资源分配方法,有如下步骤:当用户需要向云服务提供商申请重新分配资源或者更换宿主机时,可以通过虚拟机利用RARP得到所在宿主机的IP地址;用户向所在宿主机提出重新分配资源或者更换宿主机的请求;用户所在的宿主机根据SLA与管理中心进行协商,看用户提出的请求是否满足SLA;如果不满足,则拒绝用户的请求;如果满足,则宿主机查看现有资源是否能够满足用户请求;如果现有资源不能够满足用户请求,则通过用户所用虚拟机的IP来通知虚拟机,然后虚拟机通知用户;如果现有资源可以满足用户请求,则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或者宿主机的更改。本发明通过提升用户的能动性,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调度策略,方便用户,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权利要求

1.一种云计算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执行过程和验证过程,其中, 

执行过程包括:当用户需要申请重新分配资源或者更改宿主机时,用户通过用户交互接口从服务目录中选取并调用一个服务,将该请求传递给系统管理模块后,经过验证,如果满足用户请求的条件,云服务提供商将为用户分配合适的资源,然后调用配置工具来为用户准备运行环境; 

验证过程包括:用户利用RARP得到宿主机的IP地址,通过自己的虚拟机向宿主机提出资源重新分配的申请,宿主机收到申请后,与管理中心进行协商,看用户提出的申请是否满足SLA; 

满足SLA,宿主机查看自身是否有符合要求的资源,有符合要求的资源,则通过查得到用户所用虚拟机的IP地址,然后向用户分配所请求的资源;宿主机没有可以满足用户的资源,则通知用户; 

不满足SLA,则拒绝分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户交互接口通过以Web Service方式为所有用户提供访问的接口,来获取用户的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务目录指的是用户能够访问的服务清单;系统管理模块负责分配和管理所有的可用资源;配置工具是为任务准备运行环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计算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资源使用情况的监视统计模块。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限制用户同时收看频道数目的方法,对付费电 视广播,特别是数字电视中条件接收系统的密钥管理、分发和使用 的方法,属于电视广播接收技术领域。

云计算是一种新兴的互联网的计算模式,它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上 的服务为个人以及企业按需分配资源,并且是动态可扩展和虚拟化 的。云计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的服务:PaaS(平台即服务)、IaaS (基础架构即服务)和SaaS(软件即服务)。

随着虚拟化技术的出现,云计算也将虚拟化技术作为基石。与 传统的计算机模式不同的是,用户使用的已经不再是单一的物理资 源,而是通过虚拟化平台使用以物理资源为基础的虚拟资源。

在云计算服务中,资源管理一直是关键技术之一。云计算服务商 资源管理系统的基本工作就是接受用户的初始要求,寻符合用户 要求的资源,并将资源传送给用户。在这个过程中,合理可靠的调 度途径才能保证资源更好地传递。为了满足这一功能,一般资源管 理系统都提供四种基本服务:资源分发、资源发现、资源存储和资 源调度。资源分发主要是提供资源的信息;资源发现是在云计算的 所有资源中发现满足要求的资源;资源存储主要是将得到的资源进 行存储;最后根据要求将资源分配给用户。由此可见,云计算资源 管理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调度系统。

云计算资源调度结构有以下几种:层次式、集中式、分布式等。 在层次式的调度结构中,所有作业都被提交到中心调度程序上,然 后不同层次的作业独立提出请求;在集中式调度结构中,由中央调 度程序对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在分布式调度结构中,作业的提交主 要是通过调度程序的交互;集中式和层次式的资源调度结构扩展性 比较差,很难满足大规模应用的需求,而分布式调度结构很难做到 不同调度程序的同步。以往的云计算调度策略并不能实现多阶段资 源动态分配,成本也不低,而且也没有充分利用物理资源。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不能实现多阶段的动态资源分配的 问题,提出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资源控制方法,即允许用户向云服 务提供商动态申请重新分配资源的方法。在用户使用云服务提供商 提供的资源的时候,可以允许用户申请重新分配资源以及更改宿主 机。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本发明。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 明提供一种允许用户向云服务提供商申请重新分配资源的资源控制 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云计算 资源分配方法,包括执行过程和验证过程,其中,

执行过程包括:当用户需要申请重新分配资源或者更改宿主机 时,用户通过用户交互接口从服务目录中选取并调用一个服务,将 该请求传递给系统管理模块后,经过验证,如果满足用户请求的条 件,云服务提供商将为用户分配合适的资源,然后调用配置工具来为 用户准备运行环境;用户交互接口通过以Web Service方式为所有用 户提供访问的接口,来获取用户的需求。服务目录指的是用户能够 访问的服务清单;系统管理模块负责分配和管理所有的可用资源; 配置工具是为任务准备运行环境;还包括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 资源使用情况的监视统计模块。

验证过程包括:用户利用RARP得到宿主机的IP地址,通过自 己的虚拟机向宿主机提出资源重新分配的申请,宿主机收到申请后, 与管理中心进行协商,看用户提出的申请是否满足SLA;

满足SLA,宿主机查看自身是否有符合要求的资源,有符合要 求的资源,则通过查得到用户所用虚拟机的IP地址,然后向用户 分配所请求的资源;宿主机没有可以满足用户的资源,则通知用户;

不满足SLA,则拒绝分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打破传统的以系统为中心的调度策略,建立以用户为中 心的调度政策,提供了资源分配和管理的有效机制,使得用户能够 按需提出请求,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在一定程 度上体现了公平性,即支付更多的费用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多的存储 和计算资源,用户的服务请求也可以优先得到响应。而且云计算中的 资源存储完全能够满足用户的保密和更新要求,这些基本工作都是 由服务提供商来完成,不需用户操心,方便省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提升用户的能动性,建立以用户为中 心的调度策略,通过资源管理和虚拟机迁移技术,使得用户能够按 需提出请求,不仅方便了用户,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在一 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性,即如果用户支付的费用越多,就可以获得 更多的存储和计算资源,用户的请求也可以得到优先响应。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 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 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 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 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云计算服务模式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验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虚拟机迁移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1)资源重新分配:

图1是一个简单的云计算服务模式结构图。用户交互接口通过 以Web Service方式为所有用户提供访问的接口,来获取用户的需 求;服务目录指的是用户能够访问的服务清单;系统管理模块负责 分配和管理所有的可用资源;配置工具主要是为任务准备运行环境; 监视统计模块主要是监视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及资源使用情况。

执行过程如下:当用户需要申请重新分配资源或者更改宿主机 时,用户则通过用户交互接口从服务目录中选取并调用一个服务, 然后将该请求传递给系统管理模块后,经过验证,如果满足用户请求 的条件,云服务提供商将为用户分配合适的资源,然后调用配置工具 来为用户准备运行环境。

验证过程为:

用户利用RARP得到宿主机的IP地址,通过自己的虚拟机向宿 主机提出资源重新分配的申请,宿主机收到申请后,与管理中心进 行协商,看是否满足SLA,如果满足,宿主机查看自身是否有符合 要求的资源,如果有的话,通过查得到用户所用虚拟机的IP地址, 然后向用户分配他所请求的资源;如果满足SLA,但是宿主机没有 可以满足用户的资源,则通知用户;如果不满足SLA,则拒绝分配。 流程如图2所示。

(2)虚拟机在线迁移

如图3所示,虚拟机在线迁移,是指将一台宿主机(源主机)上运 行的虚拟机迁移到另外一台宿主机(目的主机)上运行,而且在整个迁 移过程中,虚拟机的环境对用户是透明的,即虚拟机的暂停时间非 常短,在虚拟机上运行的服务始终能响应用户的请求。同时,保证 迁移到目的宿主机上以后,虚拟机仍然能够使用原有的IP地址和端 口号与其他虚拟机进行通信,并且保证迁移过程中不会使消息乱序 或者丢失。

在本发明中,当用户需要更换宿主机时,可以利用RARP得到 现在所在宿主机的IP地址,然后通过虚拟机向宿主机发出更改宿主 机的请求,宿主机接到请求后,也会进行验证(如图2)。如果满足 则同意用户的请求,然后进行虚拟机的迁移操作,如果不满足,则 拒绝用户的请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来限制本发 明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显而易见的变动, 以及其它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改动,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6:42: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76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