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终端服务器传递IP地址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210193227.3
  • 20120613
  • CN103491200A
  • 20140101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有限公司
  • 赵江
  • H04L29/12
  • H04L29/12 H04L29/08

  • 贵州省贵阳市北京路19号
  • 中国,CN,贵州(52)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彭晓玲;张杏珍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终端服务器传递IP地址的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真实终端发送的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业务申请请求;从所述业务申请请求中提取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生成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至Web服务器。本发明通过虚拟终端服务器传递真实终端IP地址到Web服务器,使得Web服务器可以根据真实终端的IP地址查故障源头,Web服务器可以得知真实终端的状态,方便Web服务器的维护。
权利要求

1.一种虚拟终端服务器传递IP地址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真实终端发送的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业务申请请求;

从所述业务申请请求中提取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

生成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至 Web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终端服务器传递IP地址的方法,其特征 在于,生成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的访问请求包括:

在所述访问请求的HTTP头部的X-Forwarded-For字段中写入所述真实 终端IP地址。

3.一种虚拟终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真实终端发送的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业务申 请请求;

IP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业务申请请求中提取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

请求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访问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至Web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虚拟终端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生成 模块,用于在所述访问请求的HTTP头部的X-Forwarded-For字段中写入所 述真实终端IP地址。

5.一种Web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真实终端,用于生成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业务申请请求,并发送 至虚拟终端服务器;

虚拟终端服务器,用于从接收到的所述业务申请请求中提取所述真实终 端IP地址;生成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 发送至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用于记录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Web应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终端 服务器,用于在所述访问请求的HTTP头部的X-Forwarded-For字段中写入 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P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终端服务器传递IP地址的 方法、装置及系统。

在企业的应用中,为了获取最佳性能、灵活快捷的应用交付服务,为了 加强终端的安全性管理,方便进行大批量的终端应用部署,现在许多企业计 算采用了终端虚拟化技术。管理员在服务器上部署企业应用,客户端不需要 安装复杂的应用软件,只需要利用虚拟终端登录到服务器上,执行服务器上 的企业应用,就可已像是在本地计算机上执行企业应用一样,从而减轻了维 护管理压力。

对于B/S架构的企业应用,为了记录客户端的访问日志,WEB服务器会 采用X-Forwarded-For技术来获取客户端的真实IP。但是,如果企业采用了终 端虚拟化的技术,企业应用是在服务器上执行的,因此WEB服务器记录的客 户端IP就会是服务器的IP地址或者服务器给虚拟终端分配的地址池中的IP 地址,而不会是客户端的IP。然后在进行日志审计时,就无法到执行企业 应用的真实终端IP地址,这样,给Web服务器无法得知真实终端的工作情况, 当出现故障时,难以查故障的源头,使得对Web服务器的维护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Web服务器故障源头查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发明 提出一种虚拟终端服务器传递IP地址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虚拟终端服务器传递IP地址的方法,包括:

接收真实终端发送的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业务申请请求;

从所述业务申请请求中提取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

生成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至 Web服务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虚拟终端服务器,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真实终端发送的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业务申 请请求;

IP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业务申请请求中提取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

请求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访问请求;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至Web服务器。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Web应用系统,包括:

真实终端,用于生成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业务申请请求,并发送 至虚拟终端服务器;

虚拟终端服务器,用于从接收到的所述业务申请请求中提取所述真实终 端IP地址;生成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 发送至Web服务器;

Web服务器,用于记录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

本发明的虚拟终端服务器传递IP地址的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虚拟终 端服务器传递真实终端IP地址到Web服务器,即使是在采用了终端虚拟化 技术后,也使得Web服务器可以根据真实终端的IP地址查到该真实终端, Web服务器可以得知真实终端的状态,以方便Web服务器的各种后续处理。

图1是本发明虚拟终端服务器传递IP地址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虚拟终端服务器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Web应用系统实施例的结构图。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 互连网协议)协议定义了一个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称为IP数据包,它由 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IP数据包首部包含了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等信 息;本实施例中真实终端与虚拟终端服务器、虚拟终端服务器与Web服务器 之间传输的信息为这种格式的IP数据包。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送协议)数据包位于IP数 据包中,HTTP数据包首部包括X-Forwarded-For(以下简称XFF),XFF是用 来识别通过HTTP代理或负载均衡方式连接到Web服务器的终端最原始的IP 地址的HTTP请求头字段。

HTTP头中包含原始客户端的IP地址以及请求通过的服务器的IP地址。 其中,通过一个“逗号+空格”把多个IP地址区分开。代理服务器每成功收 到一个请求,就把请求来源IP地址添加到HTTP头中。

例如:一个请求由客户端client1发出,通过了代理服务器proxy1和 proxy2,到达了代理服务器proxy3。请求从client1发往proxy1时,XFF是 空的;请求到达proxy1后,proxy1在XFF中加入client1的IP地址;请求到 达proxy2后,proxy2在XFF中加入proxy1的IP地址;请求到达proxy3后, proxy3在XFF中加入proxy2的IP地址。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终端服务器传递IP地址的方法实施 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真实终端发送包含真实终端IP地址IP1的业务申请请求到虚 拟终端服务器,该业务申请请求为IP数据包格式;

步骤104,虚拟终端服务器根据该业务申请请求建立一个虚拟终端,该 虚拟终端的IP地址为IP2,虚拟终端服务器从业务申请请求中提取真实终端 IP地址IP1;

步骤106,虚拟终端服务器生成包含IP1的HTTP访问请求;

该访问请求为IP数据包格式,现有技术中,虚拟终端服务器生成的访问 请求中,HTTP头部的X-Forwarded-For字段写入的IP地址为虚拟终端地址 IP2,本实施例中,虚拟终端服务器在HTTP头部的X-Forwarded-For字段中 写入真实终端IP地址IP1;

步骤108,虚拟终端服务器并将访问请求发送至Web服务器,Web服务 器收到的IP数据包中的HTTP头部内容包括“X-Forwarded-For:IP1”,因此, Web服务器可以记录真实终端的IP地址。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虚拟终端服务器及Web应用系 统。

如图2所示,虚拟终端服务器实施例包括:接收模块21、IP提取模块 22、请求生成模块23和发送模块24。具体地,接收模块接收真实终端发送 的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业务申请请求;IP提取模块从所述业务申请 请求中提取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请求生成模块生成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 地址的访问请求;发送模块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至Web服务器。

如图3所示,Web应用系统实施例包括:真实终端31、虚拟终端服务器 32和Web服务器33。具体地,真实终端生成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业 务申请请求,并发送至虚拟终端服务器;虚拟终端服务器从接收到的所述业 务申请请求中提取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生成包含所述真实终端IP地址的 访问请求,并将所述访问请求发送至Web服务器;Web服务器记录所述真实 终端IP地址。

上述虚拟终端服务器传递IP地址的方法、虚拟终端服务器和Web应用 系统实施例,通过传递真实终端IP地址到Web服务器,即使是在采用了终 端虚拟化技术后,也使得Web服务器可以根据真实终端的IP地址查到该 真实终端,Web服务器可以得知真实终端的状态,以方便Web服务器的各种 后续处理。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也并不仅 限于上述举例,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 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本文发布于:2023-04-15 02:49: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752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