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5B19/418
1.一种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远程存储单元分为不同的存储区域,为至少一个货主方分配相应的物 品存储区域,并建立货主方与其存储区域的映射关系表,其中,所述远程存 储单元设置在监管方当地,处于异地的货主方远程实时控制存储在所述远程 存储单元内物品的现场收发、存储、盘点;
当监管方对货主方存储的物品进行现场收发、存储操作时,监管方根据 预先设定的必要需求向货主方发送相应存储区域的动态密码申请,货主方对 所接收的动态密码申请进行审核,若货主方判断出该动态密码申请合法则向 监管方发送当前动态密码,监管方根据所接收的当前动态密码开启相应存储 区域的密码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 下步骤:
通过摄像头采集所述远程存储单元周围的视频图像;
对所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识别处理,当判断出有人或物体靠近所述远程 存储单元时,根据视频图像中人或物体出现的位置判断出该位置对应的所述 远程存储单元的存储区域;
从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查询所判断出的有人或物体靠近的存储区域对应的 货主方将采集的视频图像实时发送给对应的货主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 下步骤:
当判断出远程存储单元被移动或网络通讯、电源被切断时,通过设置在 远程存储单元上的报警单元向监管方发出报警;和/或
当判断出远程存储单元被移动或网络通讯、电源被切断时或当判断出有 人或物体靠近位置对应的所述远程存储单元的存储区域时,通过即时信息向 对应的货主方实时发送警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存入所 述远程存储单元的物品上设置防撕毁的一次性RFID标签,现场的监管方通 过无线射频信号实现对监管物品的实时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 下步骤:
货主方通过其对应的所述远程存储单元的存储区域内物品上的RFID标 签进行远程实时自动盘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 下步骤:
货主方远程调取摄像头获取的其对应的存储区域的实时视频图像,根据 所述实时视频图像以及其对应的存储区域内物品上的RFID标签对其物品进 行盘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 存储单元设置有独立的不间断电源,并在所述远程存储单元断电或断网时向 监管方发出警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 存储单元的数目为多个,通过监管信息系统实时对各所述远程存储单元进行 系统轮询,当其中一个远程存储单元发生断电或断网故障时,向该远程存储 单元的监管方发送警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判断出 监管方未按照“出库计划”、“入库计划”对远程存储单元内物品进行出入 库操作时,通过设置远程存储单元上的报警单元向监管方发出报警;和/或
当判断出监管方未按照“出库计划”、“入库计划”对远程存储单元内 物品进行出入库操作时,通过即时信息向对应的货主方实时发送警报。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其特征在 于,所述远程存储单元为保险柜。
本发明涉及物品监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
目前对重要物品(如纸质文件)的管理方式还停留在人工管理阶段,基 本是通过人工接收、保管、发送,辅助手工帐的方式实现管理。无法对文件 进行有效监管,出现异常时无法及时进行告警并进行相应处理。且货主方与 监管方处于异地,当货主方结束监管,需要将物品(及物权)授予监管方时, 监管方无法及时获取物品。
传统管理方式为方便查通常进行分类按区域进行文件或物品存放,并 在每个区域或每个文件或物品上对应位置粘贴标识,这种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无法实现自动盘存清点,人工盘点费时费力,工作量很大;
(2)人工存放不可避免会有差错发生,存放位置和次序打乱后再查会 很困难;不能快速实现文件信息的实时查询。
(3)无法实时掌握在库情况,无法准确掌握在库位置;
(4)管理效率低,容易出差错,缺乏安全管理手段。
(5)现场管理工作量大,需要较多的人员配备;
(6)当货主方结束对物品监管,且与监管方处于异地时,货主方只能在 结束监管的时点后,再以人工传递或物流(快递)传递物品,造成监管方无 法及时获取到物品。
本发明提供一种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用以提高物品监管的安全性和工 作效率,提高物品传递时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将远程存储单元分为不同的存储区域,为至少一个货主方分配相应的物 品存储区域,并建立货主方与其存储区域的映射关系表,其中,所述远程存 储单元设置在监管方当地,预先将物品放置在监管方当地的存储单元内,处 于异地的货主方远程实时控制存储在所述远程存储单元内物品的现场收发、 存储、盘点;
当监管方对货主方存储的物品进行现场收发、存储操作时,监管方根据 预先设定的必要需求(如入库计划执行、出库计划执行、定期实物盘点等) 向货主方发送相应存储区域的动态密码申请,货主方对所接收的动态密码申 请进行审核,若货主方判断出该动态密码申请合法则向监管方发送当前动态 密码,监管方根据所接收的当前动态密码开启相应存储区域的密码锁。
进一步地,上述远程监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摄像头采集所述远程存储单元周围的视频图像并根据需要将采集的 视频图像进行保存和处理;
对所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识别处理,当判断出有人或物体靠近所述远程 存储单元时,根据视频图像中人或物体出现的位置判断出该位置对应的所述 远程存储单元的存储区域;
从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查询所判断出的有人或物体靠近的存储区域对应的 货主方,将采集的视频图像(如远程存储单元内物品操作的视频图像)实时 发送给对应的货主方。
进一步地,上述远程监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判断出远程存储单元被移动或网络通讯、电源被切断时或当判断出有 人或物体靠近位置对应的所述远程存储单元的存储区域时,通过设置在监管 方(如远程存储单元上)的报警单元向监管方发出报警;和/或
当判断出远程存储单元被移动或网络通讯、电源被切断时或当判断出有 人或物体靠近位置对应的所述远程存储单元的存储区域时,从所述映射关系 表中查询所判断出的有人或物体靠近的存储区域对应的货主方,通过即时信 息向对应的货主方实时发送有人或物体靠近的警报。
进一步地,在存入所述远程存储单元的物品上设置防撕毁的一次性RFID 标签,现场的监管方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实现对监管物品的实时定位。
进一步地,上述远程监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货主方通过其对应的所述远程存储单元的存储区域内物品上的RFID标 签进行远程实时自动盘点。
进一步地,上述远程监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货主方远程调取摄像头获取的其对应的存储区域的实时视频图像,根据 所述实时视频图像以及其对应的存储区域内物品上的RFID标签对其物品进 行盘点。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存储单元设置有独立的不间断电源,并在所述远程 存储单元断电或断网时向监管方发出警报。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存储单元的数目为多个,通过监管信息系统实时对 各所述远程存储单元进行系统轮询,当其中一个远程存储单元发生断电或断 网故障时,向该远程存储单元的监管方发送警报。
进一步地,当判断出监管方未按照“出库计划”、“入库计划”对远程 存储单元内物品进行出入库操作时,通过设置在远程存储单元上的报警单元 向货主方(如设置在货主方的管理系统终端)发出报警;和/或
当判断出监管方未按照“出库计划”、“入库计划”对远程存储单元内 物品进行出入库操作时,通过即时信息向对应的货主方实时发送警报。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存储单元为保险柜。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流程图。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物品的远程监管方法流程图。如图所示,该 远程监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将远程存储单元(如保险柜)分为不同的存储区域,为至少一个 货主方分配相应的物品存储区域,并建立货主方与其存储区域的映射关系表, 其中,远程存储单元设置在监管方当地,处于异地的货主方远程实时控制存 储在远程存储单元内物品的现场收发、存储、盘点;
其中,本发明中远程监管方法所述监管的物品可以是重要文件或大众物 品,例如可以是用于汽车贸易领域里的由一家银行或其监管机构监管全国多 家在此银行进行融资的汽车经营店车辆手续。或普通商品的异地销售管理(自 助取货),文件异地自取管理等。
S120,当监管方对货主方存储的物品进行现场收发、存储操作时,监管 方实时向货主方发送相应存储区域的动态密码申请,货主方对所接收的动态 密码申请进行审核,若货主方判断出该动态密码申请合法则向监管方发送当 前动态密码(此密码随机生成,据此密码可开启密码锁),监管方根据所接 收的当前动态密码开启相应存储区域的密码锁。
其中,当保险柜需要开启进行收发、存储操作时,监管方可以根据由系 统控制的必要需求(如入库计划执行、出库计划执行、定期实物盘点等)向 货主方发送相应存储区域的动态密码申请,货主方对所接收的动态密码申请 进行审核,若货主方判断出该动态密码申请合法则向监管方发送当前动态密 码,监管方根据所接收的当前动态密码开启相应保险柜密码锁。
其中,还可以在柜门开启后,记录开启时间,以便后期查询;还可以设 置开门时间报警,设定开门超时报警时限,当开门时间超过设定时限时,向 监管方和/或货主方发出报警。
本实施例中,对远程存储单元的开启是通过远程控制的,由操作人实时 申请开锁密码,只有经远程监管审核并提供密码后方可开启,并且对密码设 定了有效期限,提高了远程存储单元内物品操作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为将操作者的操作动作进行实施监控,提高操作的可控性和 规范性,上述远程监管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摄像头采集远程存储单元 周围的视频图像并将采集的视频图像;对所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识别处理, 当判断出有人或物体靠近远程存储单元(例如可以是监管方操作人员开启远 程存储单元)时,根据视频图像中人或物体出现的位置判断出该位置对应的 远程存储单元的存储区域;从映射关系表中查询所判断出的有人或物体靠近 的存储区域对应的货主方,将采集的视频图像实时发送给对应的货主方。这 样,当有人对开启存储单元的柜门进行操作时,都会将实时采集视频图像发 送给货主方,便于货主方实时监管。
为节省监管方和货主方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上述远程监管方法 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当判断出有人或物体靠近位置对应的远程存储单元的 存储区时,通过设置在远程存储单元上的报警单元向监管方发出报警,如可 通过邮件、短信、报警灯、语音、声光或震动等方式进行报警,货主方可以 通过实时接收的视频图像查看存储区域内货物情况,如发现操作人员未按照 出入库计划操作存储单元内物品,可以通过即时通讯方式(如电话或对讲系 统)向监管方实时发出指示;和/或当判断出有人或物体靠近位置对应的远程 存储单元的存储区域时,从映射关系表中操作存储区域对应的货主方,通过 即时信息(如向责任人、等)向对应的货主方实时发送警报, 从而提醒货主方对实时视频图像进行查看,监督监管方操作人员是否按照出 入库计划操作存储单元内物品。
为提高物品盘点的效率,还可以在存入远程存储单元的物品上设置RFID 标签(如一次性的RFID标签,可以防止有人撕下标签后重新利用),现场 的监管方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实现对监管物品的实时定位。货主方可以通过其 对应的远程存储单元的存储区域内物品上的RFID标签进行远程实时自动盘 点。
为提高物品判断的准确性,上述远程监管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货 主方远程调取摄像头获取的其对应的存储区域的实时视频图像,根据实时视 频图像以及其对应的存储区域内物品上的RFID标签对其物品进行盘点。
此外,远程存储单元还可以设置有独立的不间断电源,在断电断网时仍 可继续工作,同时还可以在远程存储单元断电或断网时向监管方发出警报。
当远程存储单元的数目为多个时,可以通过监管信息系统实时对各远程 存储单元进行系统轮询,当其中一个远程存储单元发生断电或断网故障时, 向该远程存储单元的监管方发送警报。
当上述远程存储单元是保险柜,其内可以设有若干存储格,在入库计划 执行时,由系统自动定义每件物品入库至指定的存储格,并提示现场操作人 员(有灯光颜提示)。如未按系统指示区域存储或少存、多存,系统均会 报警(监管方、货主方);
执行出库计划时,系统会按出库计划顺序,准确指示应出库的物品所存 储的存储格,如未按计划执行,错出、少出、多出系统均会报警(监管方、 货主方);
当异地管理物品为文件时,存储单元可实现以两种方式管理文件:当文 件较少时(少于256份),可使用一个存储单元格对应一份文件的监管方案; 当文件较多时(大于256份),可使用一个存储单元格对应多分文件的方案。 且当采用一对多的管理方式时,通过对保险柜存储格进行的设计,可最多实 现1存储单元格对应30份的准确存储定位。
综上,本发明中远程存储单元(如保险柜)存储在监管人当地,可以由 货主方(管理方)远程实时控制存储在异地的远程存储单元内文件或其它物 品的现场收发、存储、盘点进行有效控制,如应用于汽车贸易领域里的由一 家银行或其监管机构监管全国多家在此银行进行抵押融资的汽车经营店车辆 手续的监管中,可大大节省货主方(银行)人力资源的需求及异地人员管理 的难度,并大大提高了现场操作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 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发明所必须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 例描述分布于实施例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例的 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 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 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 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 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23:24: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74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