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211571854.6
  • 20221208
  • CN115936295A
  • 20230407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莫耀树;阳征恒;夏佟;刘兴伊;黎映呈;向波
  • G06Q10/06
  • G06Q10/06 G06Q50/08

  •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世纪大道1568号27层
  • 上海(31)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吴怡雯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管理平台,于管理平台创建若干类目,根据类目对设计图纸进行分类以形成若干单元,对应每个单元建立单元模型;于管理平台提出对单元模型的上传申请,对上传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单元模型上传至管理平台对应的类目中;对管理平台的单元模型进行轻量化以生成轻量化模型,通过设备与管理平台连接以获取轻量化模型。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BIM模型管理和调取困难的问题,通过提出BIM模型的管理方法,以对BIM模型的上传、使用等进行管理,提升共享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各方联动,节约时间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管理平台,于所述管理平台创建若干类目,根据所述类目对设计图纸进行分类以形成若干单元,对应每个所述单元建立单元模型;

于所述管理平台提出对所述单元模型的上传申请,对所述上传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所述单元模型上传至所述管理平台对应的类目中;

对所述管理平台的所述单元模型进行轻量化以生成轻量化模型,通过设备与所述管理平台连接以获取所述轻量化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出所述单元模型的上传申请时,根据对应的类目对所述单元模型进行命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类目于所述管理平台预设审核模板,所述审核模板包括所述类目的名称以及按顺序排列且审核所述类目的单元模型的若干审核人的姓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出所述单元模型的上传申请时,获取所述上传申请中所述单元模型的类目,并根据所述类目调取对应的所述审核模板;

将所述单元模型发送给所述审核模板中的第一个审核人,若审核通过则发送给下一个审核人,直至所有审核人审核通过;

若审核不通过,则将所述上传申请返还给上一个审核人或申请人,以对所述单元模型进行修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类目包括结构、建筑、钢结构、机电、精装和幕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于Autodesk Revit软件或Navisworks软件中安装平台插件;

通过Autodesk Revit软件或Navisworks软件建立所述单元模型后,利用所述平台插件向所述管理平台提出所述单元模型的上传申请。

7.一种BIM模型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理平台,所述管理平台具有若干类目;

安装于所述管理平台的申请模块,以根据用户上传的单元模型形成上传申请并发送给审核人进行审核;

安装于所述管理平台且与所述申请模块连接的存储模块,当所述上传申请审核通过后,所述存储模块将所述单元模型存储至对应的类目中;

安装于所述管理平台的轻量化模块,以对所述管理平台中的单元模型进行轻量化以生成轻量化模型;以及

供连接所述管理平台和设备的连接模块,以对所述设备和所述管理平台建立连接,从而所述设备能够从所述管理平台获取所述轻量化模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BIM模型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应所述类目且预存在所述管理平台的审核模板,所述审核模板包括所述类目的名称以及按顺序排列且审核所述类目的单元模型的若干审核人的姓名,所述申请模块根据所述单元模型的类目的名称调取对应的所述审核模板,并将所述单元模型按顺序发送给若干审核人。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BIM模型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类目包括结构、建筑、钢结构、机电、精装和幕墙。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BIM模型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块具有三个端口,分别供与PC端、Web端和移动端连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及其系统。

BIM技术在不断渗入建筑行业各环节各阶段的同时,随之产生的BIM模型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难管理,常见的BIM模型管理方式一般是专业工程师建完BIM模型后,通过邮箱或公盘发至审核方,再根据审核方的意见修改模型,操作重复;根据专业分类,放在电脑、U盘等介质储存,使用时只能通过电脑查看,容易受到设备和软件的限制,上述管理方式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及其系统,解决了现有BIM模型管理和调取困难的问题,通过提出BIM模型的管理方法,以对BIM模型的上传、使用等进行管理,提升共享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各方联动,节约时间成本。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管理平台,于管理平台创建若干类目,根据类目对设计图纸进行分类以形成若干单元,对应每个单元建立单元模型;

于管理平台提出对单元模型的上传申请,对上传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单元模型上传至管理平台对应的类目中;

对管理平台的单元模型进行轻量化以生成轻量化模型,通过设备与管理平台连接以获取轻量化模型。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BIM模型的管理方法,通过于管理平台创建若干类目,并根据类目对设计图纸进行分类以形成若干单元,从而建立单元模型,并对单元模型提出上传申请,待审核通过后上传至管理平台对应的类目中,最后对单元模型进行轻量化以形成轻量化模型,这样可以在各种移动端获取单元模型,方便现场调取和查阅,解决了现有BIM模型管理和调取困难的问题,通过提出BIM模型的管理方法,以对BIM模型的上传、使用等进行管理,提升共享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各方联动,节约时间成本。

本发明BIM模型的管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提出单元模型的上传申请时,根据对应的类目对单元模型进行命名。

本发明BIM模型的管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根据类目于管理平台预设审核模板,审核模板包括类目的名称以及按顺序排了且审核该类目的单元模型的若干审核人的姓名。

本发明BIM模型的管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提出单元模型的上传申请时,获取上传申请中单元模型的类目,并根据该类目调取对应的审核模板;

将单元模型发送给审核模板中的第一个审核人,若审核通过则发送给下一个审核人,直至所有审核人审核通过;

若审核不通过,则将上传申请返还给上一个审核人或申请人,以对单元模型进行修改。

本发明BIM模型的管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类目包括结构、建筑、钢结构、几点、精装和幕墙。

本发明BIM模型的管理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

于Autodesk Revit软件或Navisworks软件中安装平台插件;

通过Autodesk Revit软件或Navisworks软件建立单元模型后,利用平台插件向管理平台提出单元模型的上传申请。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BIM模型的管理系统,包括:

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具有若干类目;

安装于管理平台的申请模块,以根据用户上传的单元模型形成上传申请并发送给审核人进行审核;

安装于管理平台且与申请模块连接的存储模块,当上传申请审核通过后,存储模块将单元模型存储至对应的类目中;

安装于管理平台的轻量化模块,以对管理平台中的单元模型进行轻量化以生成轻量化模型;以及

供连接管理平台和设备的连接模块,以对设备和管理平台建立连接,从而设备能够从管理平台获取轻量化模型。

本发明BIM模型的管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对应类目且预存在管理平台的审核模板,审核模板包括类目的名称以及按顺序排列且审核类目的单元模型的若干审核人的姓名,申请模块根据单元模型的类目的名称调取对应的审核模板,并将单元模型按顺序发送给若干审核人。

本发明BIM模型的管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类目包括结构、建筑、钢结构、几点、精装和幕墙。

本发明BIM模型的管理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连接模块具有三个端口,分别供与PC端、Web端和移动端连接。

图1为本发明BIM模型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及其系统,通过于管理平台创建若干类目,并根据类目对设计图纸进行分类以形成若干单元,从而建立单元模型,并对单元模型提出上传申请,待审核通过后上传至管理平台对应的类目中,最后对单元模型进行轻量化以形成轻量化模型,这样可以在各种移动端获取单元模型,方便现场调取和查阅,解决了现有BIM模型管理和调取困难的问题,通过提出BIM模型的管理方法,以对BIM模型的上传、使用等进行管理,提升共享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各方联动,节约时间成本。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及其系统进行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发明BIM模型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及其系统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BIM模型的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建立管理平台,于管理平台创建若干类目,根据类目对设计图纸进行分类以形成若干单元,对应每个单元建立单元模型;

于管理平台提出对单元模型的上传申请,对上传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将单元模型上传至管理平台对应的类目中;

对管理平台的单元模型进行轻量化以生成轻量化模型,通过设备与管理平台连接以获取轻量化模型。

具体的,还包括:

提出单元模型的上传申请时,根据对应的类目对单元模型进行命名。

较佳地,类目包括结构、建筑、钢结构、几点、精装和幕墙。

作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还包括:

根据类目于管理平台预设审核模板,审核模板包括类目的名称以及按顺序排了且审核该类目的单元模型的若干审核人的姓名。

进一步的,还包括:

提出单元模型的上传申请时,获取上传申请中单元模型的类目,并根据该类目调取对应的审核模板;

将单元模型发送给审核模板中的第一个审核人,若审核通过则发送给下一个审核人,直至所有审核人审核通过;

若审核不通过,则将上传申请返还给上一个审核人或申请人,以对单元模型进行修改。

进一步的,还包括:

于Autodesk Revit软件或Navisworks软件中安装平台插件;

通过Autodesk Revit软件或Navisworks软件建立单元模型后,利用平台插件向管理平台提出单元模型的上传申请。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根据类目对设计图纸进行分类,类目可以是结构、建筑、钢结构、几点、精装和幕墙等,对设计图纸进行分类时,还可以按照楼层等进一步分类并建立形成单元模型,对单元模型进行命名,如宿舍楼F1层机电BIM单元模型;

在管理平台中预设审核模板,审核模板包括类目名称以及供审核该类目的单元模型且按顺序排列的若干审核人的姓名;

利用平台插件向管理平台发出上传申请,根据该上传申请中单元模型的名称确定类目,并根据类目调取对应的审核模板,将该上传申请发送给审核模板中的第一个审核人进行审核,当第一个审核人审核通过该上传申请中的单元模型后,将该上传申请发送给下一个审核人进行审核,当所有审核人均审核通过后,将该单元模型上传至管理平台对应的类目下保存;

若审核过程中某一个审核人未通过该上传申请,则可对该上传申请添加修改建议和评语并返回上一个审核人以对该单元模型进行修改,若第一个审核人未通过该上传申请,则该上传申请返回给申请人以对该单元模型进行修改;

对管理平台的单元模型进行轻量化以生成轻量化模型,进而设备与管理平台连接以获取轻量化模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的BIM模型的管理系统,包括:

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具有若干类目;

安装于管理平台的申请模块,以根据用户上传的单元模型形成上传申请并发送给审核人进行审核;

安装于管理平台且与申请模块连接的存储模块,当上传申请审核通过后,存储模块将单元模型存储至对应的类目中;

安装于管理平台的轻量化模块,以对管理平台中的单元模型进行轻量化以生成轻量化模型;以及

供连接管理平台和设备的连接模块,以对设备和管理平台建立连接,从而设备能够从管理平台获取轻量化模型。

进一步的,还包括对应类目且预存在管理平台的审核模板,审核模板包括类目的名称以及按顺序排列且审核类目的单元模型的若干审核人的姓名,申请模块根据单元模型的类目的名称调取对应的审核模板,并将单元模型按顺序发送给若干审核人。

较佳地,类目包括结构、建筑、钢结构、几点、精装和幕墙。

具体的,连接模块具有三个端口,分别供与PC端、Web端和移动端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系统实际实施的操作方式如下:

在管理平台预设类目,根据类目对设计图纸进行分类,类目可以是结构、建筑、钢结构、几点、精装和幕墙等,对设计图纸进行分类时,还可以按照楼层等进一步分类并建立形成单元模型,对单元模型进行命名,如宿舍楼F1层机电BIM单元模型;

在管理平台中预设审核模板,审核模板包括类目名称以及供审核该类目的单元模型且按顺序排列的若干审核人的姓名;

利用平台插件向管理平台发出申请,申请模块根据该上传申请中单元模型的名称确定类目,并根据类目调取对应的审核模板以生成对应的上传申请,将该上传申请发送给审核模板中的第一个审核人进行审核,当第一个审核人审核通过该上传申请中的单元模型后,将该上传申请发送给下一个审核人进行审核,当所有审核人均审核通过后,存储模块将该单元模型上传至管理平台对应的类目下保存;

若审核过程中某一个审核人未通过该上传申请,则可对该上传申请添加修改建议和评语并返回上一个审核人以对该单元模型进行修改,若第一个审核人未通过该上传申请,则该上传申请返回给申请人以对该单元模型进行修改;

轻量化模块对管理平台的单元模型进行轻量化以生成轻量化模型,设备与管理平台通过连接模块建立连接,从而设备能够从管理平台获取轻量化模型。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17:34: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730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