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7C9/00
1.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授权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智能终端、车辆终端和云服务 器;所述的智能终端、车辆终端均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
所述的智能终端包括:
临时授权申请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发送临时授权解锁申请,所述的临时授权解锁申 请包括智能终端用户身份信息;
临时身份录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云服务器发送的同意临时授权数据时向云服务器发 送临时身份录入信息;
所述的汽车终端包括:
身份识别装置,设置于车身外部,用于进行身份识别;
电控锁,设置于车门上,用于对汽车终端车门开/解锁;
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用于传输身份识别数据和接收身份识别结果;
单片机,分别与身份识别装置、电控锁和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用于在对身份识别数据 处理后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云服务器、对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接收到的身份识别结 果进行处理、在身份识别成功时向电控锁发出解锁指令;
所述的云服务器包括:
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接收临时授权解锁申请、临时身份录入信息和身份识别数据, 以及用于发送同意临时授权数据和身份识别结果;
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和临时身份录入信息;
第一身份比对模块,用于将智能终端发送的智能终端用户身份信息与数据库存储的用 户身份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生成同意临时授权数据;
第二身份比对模块,用于将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接收的身份识别数据与数据库存储的用 户身份信息和临时身份录入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向汽车终 端发送身份识别成功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授权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终 端还包括:
信息提示装置,与单片机电连接,用于在单片机接收到身份识别成功/失败指令时对身 份识别用户进行提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授权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息提 示装置为扬声器和/或指示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授权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身份识 别装置为指纹识别装置、面部识别装置、密码输入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授权解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终 端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授权解锁系统。
汽车车门锁是汽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防止汽车被盗的第一道防线,现有 的汽车车门主要是用机械钥匙进行解锁。然而当用户只是想要去存/取车内物品时,仍需要 将机械钥匙进行携带,非常不方便;同时,会存在如下情况:去存/取车内物品的用户并非车 辆的拥有者,无身份验证信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授权解锁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云服务的授权解锁系统, 包括智能终端、车辆终端和云服务器;所述的智能终端、车辆终端均与云服务器无线连接;
所述的智能终端包括:
临时授权申请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发送临时授权解锁申请,所述的临时授权解锁申 请包括智能终端用户身份信息;
临时身份录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云服务器发送的同意临时授权数据时向云服务器发 送临时身份录入信息;
所述的汽车终端包括:
身份识别装置,设置于车身外部,用于进行身份识别;
电控锁,设置于车门上,用于对汽车终端车门开/解锁;
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用于传输身份识别数据和接收身份识别结果;
单片机,分别与身份识别装置、电控锁和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用于在对身份识别数据 处理后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云服务器、对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接收到的身份识别结 果进行处理、在身份识别成功时向电控锁发出解锁指令;
所述的云服务器包括:
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接收临时授权解锁申请、临时身份录入信息和身份识别数据, 以及用于发送同意临时授权数据和身份识别结果;
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和临时身份录入信息;
第一身份比对模块,用于将智能终端发送的智能终端用户身份信息与数据库存储的用 户身份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生成同意临时授权数据;
第二身份比对模块,用于将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接收的身份识别数据与数据库存储的用 户身份信息和临时身份录入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向汽车终 端发送身份识别成功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的汽车终端还包括:
信息提示装置,与单片机电连接,用于在单片机接收到身份识别成功/失败指令时对身 份识别用户进行提示。
进一步地,所述的信息提示装置为扬声器和/或指示灯。
进一步地,所述的身份识别装置为指纹识别装置、面部识别装置、密码输入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适用于在未带车钥匙、需要非拥有汽车终端的用户 存/取车内物品的情况,具体地:(1)首先,拥有汽车终端的用户(在数据库存储有用户身份 信息的用户)使用智能终端进行临时授权(通过身份识别信息登录APP),向云服务器发送临 时授权解锁申请,所述的临时授权解锁申请包括智能终端用户身份信息;(2)然后,云服务 器接收临时授权解锁申请,将智能终端发送的智能终端用户身份信息与数据库存储的用户 身份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认为智能终端所有者为汽车终端拥有者),则生成同意临 时授权数据,并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智能终端;(3)智能终端在接收到云服务器发 送的同意临时授权数据后,向云服务器发送临时身份录入信息(通过智能终端自带的身份 识别装置,比如指纹、面部或者通过设置密码的方式,汽车终端也对应的设置有该类型的身 份识别装置),云服务器将数据保存至数据库;(4)带有用户身份信息或者临时身份录入信 息的使用者使用设置于车身外部的身份识别装置进行身份识别,经过单片机处理后通过第 一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云服务器;(5)云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用户身份信 息和临时身份录入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向汽车终端发送身份识别成功指令,否则 向汽车终端发送身份识别失败指令;(6)单片机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分析,若为识别成功指 令则向电控锁发出解锁指令,同时控制信息提示装置对用户进行结果成功的提示(语音或 者绿灯或者显示屏显示为成功);若为识别失败指令则不向电控锁发出解锁指令,仅控制信 息提示装置对用户进行结果失败的提示(语音或者红灯或者显示屏显示为失败)。
图1为本发明结构方框图。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云服务的 授权解锁系统,包括智能终端、车辆终端和云服务器;所述的智能终端、车辆终端均与云服 务器无线连接;
所述的智能终端包括:
临时授权申请模块,用于向云服务器发送临时授权解锁申请,所述的临时授权解锁申 请包括智能终端用户身份信息;
临时身份录入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云服务器发送的同意临时授权数据时向云服务器发 送临时身份录入信息;
所述的汽车终端包括:
身份识别装置,设置于车身外部,用于进行身份识别;
电控锁,设置于车门上,用于对汽车终端车门开/解锁;
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用于传输身份识别数据和接收身份识别结果;
单片机,分别与身份识别装置、电控锁和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用于在对身份识别数据 处理后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发送至云服务器、对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接收到的身份识别结 果进行处理、在身份识别成功时向电控锁发出解锁指令;
所述的云服务器包括:
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用于接收临时授权解锁申请、临时身份录入信息和身份识别数据, 以及用于发送同意临时授权数据和身份识别结果;
数据库,用于存储用户身份信息和临时身份录入信息;
第一身份比对模块,用于将智能终端发送的智能终端用户身份信息与数据库存储的用 户身份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生成同意临时授权数据;
第二身份比对模块,用于将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接收的身份识别数据与数据库存储的用 户身份信息和临时身份录入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成功则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向汽车终 端发送身份识别成功指令。
本发明的使用方式如下:
(1)首先,拥有汽车终端的用户(在数据库存储有用户身份信息的用户)使用智能终端 进行临时授权(通过身份识别信息登录APP),向云服务器发送临时授权解锁申请,所述的临 时授权解锁申请包括智能终端用户身份信息;(2)然后,云服务器接收临时授权解锁申请, 将智能终端发送的智能终端用户身份信息与数据库存储的用户身份信息进行比对,若比对 成功(认为智能终端所有者为汽车终端拥有者),则生成同意临时授权数据,并通过第二无 线传输模块发送至智能终端;(3)智能终端在接收到云服务器发送的同意临时授权数据后, 向云服务器发送临时身份录入信息(通过智能终端自带的身份识别装置,比如指纹、面部或 者通过设置密码的方式,汽车终端也对应的设置有该类型的身份识别装置),云服务器将数 据保存至数据库;(4)带有用户身份信息或者临时身份录入信息的使用者使用设置于车身 外部的身份识别装置进行身份识别,经过单片机处理后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云服 务器;(5)云服务器将接收到的数据与数据库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和临时身份录入信息进行 比对:若比对成功则向汽车终端发送身份识别成功指令,否则向汽车终端发送身份识别失 败指令;(6)单片机对接收到的指令进行分析,若为识别成功指令则向电控锁发出解锁指 令,同时控制信息提示装置对用户进行结果成功的提示(语音或者绿灯或者显示屏显示为 成功);若为识别失败指令则不向电控锁发出解锁指令,仅控制信息提示装置对用户进行结 果失败的提示(语音或者红灯或者显示屏显示为失败)。
更优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终端为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15:37: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725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