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111455397.X
  • 20211201
  • CN114140210A
  • 20220304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陈伟萍
  • G06Q40/00
  • G06Q40/00 G06Q50/26 G06Q10/10

  • 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5号
  • 北京(11)
  • 北京东方亿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陈思凡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基于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确定所述出差行程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基于所述出差申请信息和所述目标预算项目,确定所述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获取所述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计算所述出差预算费用和所述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基于所述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其中,所述出差的剩余预算为出差的总预算和已经发生的出差行程所产生的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实现精确、高效的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管控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确定所述出差行程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

基于所述出差申请信息和所述目标预算项目,确定所述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

获取所述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

计算所述出差预算费用和所述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基于所述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其中,所述出差的剩余预算为出差的总预算和已经发生的出差行程所产生的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预算项目包括:住宿项目;所述出差预算费用包括住宿预算费用;

所述基于所述出差申请信息和所述目标预算项目,确定所述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包括:

基于所述出差申请信息中的计划住宿起始日和计划住宿终止日,以及所述住宿项目对应的日住宿预算费,确定所述出差行程的住宿预算费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际出差费用包括实际住宿费用;

在所述获取所述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实际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以及住宿类型确定,确定所述出差行程的实际住宿费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实际住宿终止日早于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且第一退款金额不为空的情况下,所述基于实际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以及住宿类型确定,确定所述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包括:

将所述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和所述计划住宿起始日中较早的日期,确定为第一日期;

将所述计划住宿终止日和所述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二日期;

将所述计划住宿起始日和所述实际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三日期;

将所述计划住宿起始日和所述实际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早的日期,确定为第四日期;

将所述第一日期和所述第二日期中较早的日期,确定第五日期;

将所述第三日期和所述第四日期中的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六日期;

基于所述第五日期和所述第六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住宿类型和所述第一退款金额,确定所述实际住宿费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住宿项目更改,且第二退款金额为空的情况下,所述计算所述出差预算费用和所述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包括:

将所述计划住宿终止日和所述实际住宿终止日中较早的日期,确定为第七日期;

将所述计划住宿起始日和所述实际住宿起始日中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八日期;

基于所述第七日期和所述第八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住宿类型和所述实际住宿费用,确定所述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住宿项目更改,且第二退款金额不为空的情况下;

所述计算所述出差预算费用和所述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包括:

基于所述第七日期和所述第八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所述住宿类型和所述第二退款金额,确定所述差值。

7.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确定所述出差行程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出差申请信息和所述目标预算项目,确定所述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出差预算费用和所述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分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其中,所述剩余预算为出差的总预算和已经发生的出差行程所产生的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在全球一体化和远程快速运输更加便利化的趋势下,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活动空间越来也大,出差、交流、旅行愈来愈频繁,如何对出差行程(包括交通和住宿)的预算经费进行很好的管控,是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必须考虑和重视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对出差行程制定了预算后,在出差行程的过程中,存在交通和住宿实时变化的情况,例如机票的改签和退订,住宿的提前离店等,现有技术中对出差行程中的变化通常是通过事后部门反馈、手工统计分析和线下沟通等方式了解情况,然后根据计算的得到的实际出差费用,对出差的剩余预算(即企事业单位给出差的总预算减去实际出差费用)进行占用或释放,这样通过人工统计和线下沟通的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发生数据统计错误,或者反馈数据有误的问题,如此提升了超预算的财务风险。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实现精确、高效的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管控的效果。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基于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确定所述出差行程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

基于所述出差申请信息和所述目标预算项目,确定所述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

获取所述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

计算所述出差预算费用和所述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基于所述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其中,所述剩余预算为出差的总预算和已经发生的出差行程所产生的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确定所述出差行程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出差申请信息和所述目标预算项目,确定所述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出差预算费用和所述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分配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其中,所述剩余预算为出差的总预算和已经发生的出差行程所产生的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能够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基于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确定出差行程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基于出差申请信息和目标预算项目,可确定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然后通过获取的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计算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根据该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如此可自动确定出实际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管控的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例子。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数据的获取、存储、使用和处理等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现有技术的中存在通过人工统计和线下沟通的方式,效率低下,且容易发生数据统计错误,或者反馈数据有误的问题,提升超预算的财务风险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基于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确定出差行程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基于出差申请信息和目标预算项目,可确定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然后通过获取的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计算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根据该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如此可自动确定出实际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管控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包括:基础参数维护单元110、系统数据接入单元120、预算控制规则单元130、预算占用金额单元140和预算释放金额单元150。

其中,基础参数维护单元110可以是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获取到业务所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确定出与该业务对应的预算费用。例如实际业务是出差行程,则获取到出差行程所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住宿和交通等),根据出差行程所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得到出差行程对应的预算费用。

系统数据接入单元120可以是接入与该业务对应的外部系统数据,以实际业务为出差行程为例,这里的外部系统数据可以包括出差天数、入住人数和实际花费的总额等。

预算控制规则单元130可以是用于处理弹性出差机制下的预定日期不在出差范围内预算控制的逻辑,即处理由于实际出差行程发生变化导致的实际花费有变的处理逻辑,可以包括新增订单(例如申请出差定的住宿是A旅馆,一天100块钱,但是在出差的过程中实际定的是B旅馆,一天80块钱,则新定的B旅馆为新增的订单)、取消订单(例如预定了A旅馆,但是临时通知不需出差,则将定的A旅馆取消)和提前离店的情况。

预算占用金额单元140可以是确定在实际出差费用高于之前的预算费用的情况下,需要将出差的总费用(公司给的以供出差的总经费)再挪出来多少。

预设释放金额单元150可以是确定在实际出差费用低于之前的预设费用的情况下,可以省下多少钱回归到出差的总费用中,以供后续的出差使用。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可自动确定出实际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管控的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数据处理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上述图1中的数据处理系统。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步骤210-步骤250。

步骤210、基于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确定出差行程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

步骤220、基于出差申请信息和目标预算项目,确定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

步骤230、获取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

步骤240、计算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步骤250、基于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

其中,出差的剩余预算可以为出差的总预算和已经发生的出差行程所产生的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确定出差行程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基于出差申请信息和目标预算项目,可确定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然后通过获取的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计算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根据该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如此可自动确定出实际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管控的效果。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确定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介绍步骤210、基于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确定出差行程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

其中,出差申请信息可以是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申请信息。在该出差申请信息中可以包括该用户的名字、出差地、预计出差天数、计划预定的住宿和计划预定的交通工具等。

目标预算项目可以是与出差行程对应的预算项目。例如出差需要预定住宿,则目标预算项目为住宿项目,出差需要预定交通工具,则目标预算项目可以是交通项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基于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可自动确定出差行程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如此实现费用执行情况的实时监测,减少手工统计和线下大量沟通的时间,提高了出差预算费用的准确性。

接着介绍步骤220、基于出差申请信息和目标预算项目,确定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

其中,出差预算费用可以是根据用户提交的本次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以及确定的目标预算项目,确定的本次出差行程的预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目标预算项目可以包括住宿项目,对应的,出差预算费用可以包括住宿预算费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精确确定该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步骤220具体可以包括:

基于出差申请信息中的计划住宿起始日和计划住宿终止日,以及住宿项目对应的日住宿预算费,确定出差行程的住宿预算费用。

其中,计划住宿起始日可以是用户提交的出差申请中计划开始住宿的日期。

计划住宿终止日可以是用户提交的出差申请中计划结束住宿的日期。

日住宿预算费可以是用户所在的企业或者单位规定的出差住宿的每日的住宿费。

在一个示例中,用户于2021年11月20日提交的出差申请信息,申请2021.12.1-2021.12.5日出差,计划住宿起始日为12月1日,计划住宿终止日为12月5日,共住宿5天,用户所在的企业规定出差时,每人的住宿预算是一天100元(即日住宿预算费),则该用户本次的出差行程的住宿预算费用为:5*100=500元。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出差申请信息中的计划住宿起始日和计划住宿终止日,以及住宿项目对应的日住宿预算费,如此可精确确定出差行程的住宿预算费用,不需人工进行统计计算,提高了住宿预算费用的计算效率。

然后介绍步骤230、获取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

其中,实际出差费用可以是用户本次出差行程实际所花费的费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出差预算费用包括住宿预算费用的情况下,对应的,实际出差费用可以包括实际住宿费用,即用户本次出差行程中住宿所花费的费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获取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之前,首先要得到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故在步骤230之前,上述所涉及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基于实际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以及住宿类型确定,确定出差行程的实际住宿费用。

其中,实际住宿起始日可以是用户实际在住宿时,开始住宿的日期。

实际住宿终止日可以是用户在实际住宿时,结束住宿的日期。

住宿类型可以是用户在实际住宿时,住宿的类型,例如,可以是与人合住,还是自己单独住。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根据出差行程的实际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以及住宿类型确定,可精确确定出差行程的实际住宿费用,如此不需人工进行统计计算,提高了实际住宿费用的计算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实际住宿的过程中,用户已经预定了一段时间的住宿,且已经付过钱,但是用户提前结束住宿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出差行程的实际住宿费用就会有变。具体可以通过如下方式确定实际住宿费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精确管控的目的,在实际住宿终止日早于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且第一退款金额不为空的情况下,所述基于实际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以及住宿类型确定,确定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可以包括:

将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和计划住宿起始日中较早的日期,确定为第一日期;

将计划住宿终止日和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二日期;

将计划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三日期;

将计划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早的日期,确定为第四日期;

将第一日期和第二日期中较早的日期,确定第五日期;

将第三日期和第四日期中的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六日期;

基于第五日期和第六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住宿类型和第一退款金额,确定实际住宿费用。

其中,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可以是用户在实际住宿时,最开始预订的结束住宿的日期。

第一退款金额可以是由于提前结束住宿,退回的住宿的费用。

在一个示例中,用户于2021年11月20日提交的出差申请信息,申请2021.12.1-2021.12.5日出差,计划住宿起始日为12月1日,计划住宿终止日为12月5日,共住宿5天,但是用户晚出发一天,实际是12月2日到出差地,开始进行住宿,即用户12月2日到出差地后,直接购买了12月2日-12月6日的住宿(一天的住宿是100元,一共花费500元),但是用户提前结束住宿,于12月4日离开了,退款给用户12月5日-12月6日的住宿费共200元(即第一退款金额为200元),则12月6日为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12月4日为实际住宿终止日,12.1日为计划住宿起始日,12月5日为计划住宿终止日,12月2日为实际住宿起始日。

第一日期可以是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和计划住宿起始日中较早的日期。

继续参考上述示例,第一日期为12月1日。

第二日期可以是计划住宿终止日和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晚的日期。

继续参考上述示例,第二日期为12月6日。

第三日期可以是计划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晚的日期。

继续参考上述示例,第三日期为12月4日。

第四日期可以是计划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早的日期。

继续参考上述示例,第四日期为12月1日。

第五日期可以是第一日期和第二日期中的较早的日期。即为12月1日。

第六日期可以是第三日期和第四日期中的较晚的日期。即为12月4日。

在确定了第五日期和第六日期之后,可基于第五日期和第六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住宿类型和第一退款金额,确定实际住宿费用。具体的可以按照如下公式(1)来计算实际住宿费用:

S=Min[Max(A,B),Min(A,B)]-Max[Max(A,C),Min(A,C)]×D-M (1)

其中,上述公式(1)中,S为实际住宿费用;A为计划住宿起始日;B为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C为实际住宿终止日;D为入住人标准之和;M为第一退款金额。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入住人标准之和可以为一个人住一间房的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若用户一人住一间房,则D为一个人住一间房的费用,若用户与人合住,则D为一个人住一间房的费用的一半。

需要说明的是,若Min[Max(A,B),Min(A,B)]-Max[Max(A,C),Min(A,C)]的值小于0,则默认取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实际住宿终止日早于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且退款金额不为空的情况下,通过将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和计划住宿起始日中较早的日期,确定为第一日期,将计划住宿终止日和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二日期,将计划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三日期,将计划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早的日期,确定为第四日期,将第一日期和第二日期中较早的日期,确定第五日期,将第三日期和第四日期中的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六日期,基于第五日期和第六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住宿类型和退款金额,确定实际住宿费用,如此可精确确定出在用户提前结束住宿的情况下,用户的实际住宿费用,如此可基于该实际住宿费用,确定实际住宿费用与出差预算费用的差值,以基于该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精确管控的目的。

然后介绍步骤240、计算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了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后,可计算出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以基于该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精确管控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在实际出差的过程中,可能出现预定的住宿比计划的住宿便宜的情况(例如用户所在的企业规定每人住宿一天的费用为100元,但是用户在实际出差的过程中,没有到合适的住宿,所以购买了住宿一天80元的住宿,这种情况下,实际出差过程中,不会有退款的情况,即不会有第二退款金额。因为从一开始购买就是购买的80元的住宿,而不是购买了100元的住宿后,中途将100元的住宿更换为了80元的住宿),如此用户的实际出差费用也会有变,进而导致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有变。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精确管控的目的,在住宿项目更改,且第二退款金额为空的情况下,步骤240具体可以包括:

将计划住宿终止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中较早的日期,确定为第七日期;

将计划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起始日中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八日期;

基于第七日期和第八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住宿类型和实际住宿费用,确定差值。

其中,第七日期可以是计划住宿终止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中较早的日期。

第八日期可以是计划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起始日中较晚的日期。

第二退款金额可以是由于住宿项目更改而产生的退款金额。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所在的企业规定每人住宿一天的费用为100元,但是用户在实际出差的过程中,没有到合适的住宿,所以购买了住宿一天80元的住宿,这种情况下,实际出差过程中,不会有退款的情况,即不会有第二退款金额,即第二退款金额为0。该部分的情况即为针对这种情况。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确定了第七日期和第八日期后,可基于第七日期和第八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住宿类型和实际住宿费用,确定差值,具体的可以是基于如下公式(2)确定差值:

Q=[Min(E,C)-Max(A,F)]×D-G (2)

其中,Q为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E为计划住宿终止日;F为实际住宿起始日;G为实际出差费用。

需要说明的是,若[Min(E,C)-Max(A,F)]的值小于0,则默认取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住宿项目更改,且第二退款金额为空的情况下,可以将计划住宿终止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中较早的日期,确定为第七日期,将计划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起始日中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八日期,基于第七日期和第八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住宿类型和实际住宿费用,可精确确定出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以便基于该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精确管控的目的。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能出现用户购买了住宿,但是临时又取消了的情况,如此会有退款金额的生成,该退款金额可能为实际住宿费用,也可能为购买的住宿费用中扣除一部分押金后的费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住宿项目更改,且第二退款金额不为空的情况下,步骤240具体可以包括:

基于第七日期和第八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住宿类型和第二退款金额,确定差值。

其中,第二退款金额可以是由于用户购买了住宿,但是临时又取消后,退回给用户的住宿的费用。

在一个示例中,,用户于2021年11月20日提交的出差申请信息,申请2021.12.1-2021.12.5日出差,计划住宿起始日为12月1日,计划住宿终止日为12月5日,共住宿5天,但是用户晚出发一天,实际是12月2日到出差地,开始进行住宿,即用户12月2日到出差地后,直接购买了12月2日-12月6日的住宿(一天的住宿是100元,一共花费500元),但是用户被临时通知不用出差,用户需返回企业,故用户于12月2日取消了刚购买的住宿,此时住宿处退回给用户住宿的费用(即第二退款金额)。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可基于第七日期和第八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住宿类型和第二退款金额,确定差值,具体的可以通过如下公式(3),确定差值:

P=[Min(E,C)-Max(A,F)]×D-H (3)

其中,H为第二退款金额。

需要说明的是,在[Min(E,C)-Max(A,F)]的值小于0,则默认取0。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住宿项目更改,且第二退款金额不为空的情况下,可以基于第七日期和第八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住宿类型和第二退款金额,可精确确定出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以便基于该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精确管控的目的。

最后介绍步骤250、基于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

其中,出差的剩余预算可以为出差的总预算和已经发生的出差行程所产生的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出差的总预算可以是企业规定的预设时间内(例如可以是每年)给出差的总预算。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可以确定出差的剩余预算,如此可基于该出差的剩余预算,对后续的出差进行重新分配,实现了对出差的剩余预算的管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对不同情况下的差值的计算,及时释放预算资源,缓解引差旅预算资源紧张发生预算抢占的压力,通过对不同情况下出差的费用的占用和释放的精细化计算,达到了对出差的剩余预算实时把控和可追踪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数据处理装置,或者该数据处理装置中的用于执行数据处理方法的控制模块。

基于与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300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10,用于基于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确定所述出差行程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

第二确定模块320,用于基于所述出差申请信息和所述目标预算项目,确定所述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

获取模块330,用于获取所述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

计算模块340,用于计算所述出差预算费用和所述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分配模块350,用于基于所述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其中,所述剩余预算为出差的总预算和已经发生的出差行程所产生的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确定模块基于用户提交的出差行程的出差申请信息,确定出差行程对应的目标预算项目,根据第二确定模块基于出差申请信息和目标预算项目,可确定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然后根据获取模块获取的出差行程的实际出差费用,利用计算模块计算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利用分配模块根据该差值,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重新分配,如此可自动确定出实际出差预算费用和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管控的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预算项目包括:住宿项目;所述出差预算费用包括住宿预算费用;为了精确确定该出差行程的出差预算费用,第二确定模块320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出差申请信息中的计划住宿起始日和计划住宿终止日,以及所述住宿项目对应的日住宿预算费,确定所述出差行程的住宿预算费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实际出差费用包括实际住宿费用;为了提高了实际住宿费用的计算效率,上述所涉及的数据处理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实际住宿起始日和实际住宿终止日,以及住宿类型确定,确定所述出差行程的实际住宿费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精确管控的目的,在所述实际住宿终止日早于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且第一退款金额不为空的情况下,第三确定模块具体可以用于:

将所述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和所述计划住宿起始日中较早的日期,确定为第一日期;

将所述计划住宿终止日和所述实际初始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二日期;

将所述计划住宿起始日和所述实际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三日期;

将所述计划住宿起始日和所述实际住宿终止日中的较早的日期,确定为第四日期;

将所述第一日期和所述第二日期中较早的日期,确定第五日期;

将所述第三日期和所述第四日期中的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六日期;

基于所述第五日期和所述第六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住宿类型和所述第一退款金额,确定所述实际住宿费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精确管控的目的,在所述住宿项目更改,且退款金额为空的情况下,计算模块340具体可以用于:

将所述计划住宿终止日和所述实际住宿终止日中较早的日期,确定为第七日期;

将所述计划住宿起始日和所述实际住宿起始日中较晚的日期,确定为第八日期;

基于所述第七日期和所述第八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住宿类型和所述实际住宿费用,确定所述差值。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出差的剩余预算进行精确管控的目的,在所述住宿项目更改,且第二退款金额不为空的情况下;计算模块340具体可以用于:

所述计算所述出差预算费用和所述实际出差费用的差值,包括:

基于所述第七日期和所述第八日期之间的天数,以及所述住宿类型和所述第二退款金额,确定所述差值。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为简介起见,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4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的存储器4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4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4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402可在综合网关容灾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4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 image,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磁盘存储介质设备、光存储介质设备、闪存设备、电气、光学或其他物理/有形的存储器存储设备。因此,通常,存储器包括一个或多个编码有包括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软件的有形(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存储器设备),并且当该软件被执行(例如,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时,其可操作来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所描述的操作。

处理器4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4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数据处理方法。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还可包括通信接口403和总线410。其中,如图4所示,处理器401、存储器402、通信接口403通过总线410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403,主要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模块、设备、单元和/或设备之间的通信。

总线410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电子设备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4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发明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发明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该电子设备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从而实现图2描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可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来实现。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指令;该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数据处理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发明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发明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所述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发明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上面参考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各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一种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这些指令使能对流程图和/或框图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动作的实现。这种处理器可以是但不限于是通用处理器、专用处理器、特殊应用处理器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电路。还可理解,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也可以由执行指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硬件来实现,或可由专用硬件和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14:27: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72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