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010409887.5
  • 20200515
  • CN111341405A
  • 20200626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胡静;杨滨;黄卓春;苏真珍;王亮亮;龚洪;肖琳相
  • G16H10/60
  • G16H10/60 G16H10/40 G16H15/00 G16H30/20 G16H70/20 G06F16/33 G06F16/31 G06F16/58 G06F16/51

  •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 四川(51)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吕建平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该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文本数据处理模块、图像数据处理模块、文本数据库、图像数据服务器、客户端、数据修正模块以及数据传送模块。本发明通过文本数据处理模块和图像数据处理模块将来自检测仪器的检测数据进行处理,使之与来自报告生成系统的患者申请信息进行匹配关联,并通过数据修正模块对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判断与修正,最终将修正后的检测数据自动发送给报告生成系统;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人工图检时间,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能够有效避免错报漏报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图像判读结果的可靠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文本数据处理模块、图像数据处理模块、文本数据库、图像数据服务器、客户端、数据修正模块以及数据传送模块:

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检测仪器的检测数据,并从报告生成系统调取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

所述文本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文本解析单元和第一匹配关联单元,其中所述文本解析单元,用于对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数据中的检测结果以及调取的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处理;所述第一匹配关联单元,用于将文本解析单元解析得到的检测结果与患者申请信息及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关联,并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

所述图像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图像保存单元和第二匹配关联单元,所述图像保存单元,用于将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数据中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所述第二匹配关联单元,用于将图像数据服务器第一图像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信息与文本数据库中的患者申请信息进行匹配关联,并将图像数据存储位置信息与相应患者申请信息同时保存至文本数据库中;

所述文本数据库为结构化数据库,用于存储患者申请信息以及与患者申请信息相关的检测结果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

所述图像数据服务器包括第一图像数据库,第一图像数据库用于存储检测数据中的图像数据;

所述客户端,用于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依据操作指令调取文本数据库或/和图像数据服务器的保存的数据进行显示,将接收的操作指令发送给数据接收模块、文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修正模块或传送模块;

所述数据修正模块,用于依据客户端接收的操作指令对于检测结果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检测结果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

所述数据传送模块,用于依据客户端接收的操作指令将文本数据库中与患者申请信息匹配关联的检测结果发送给报告生成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从报告生成系统调取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所述患者申请信息包括检测时间、姓名、身份标识码、样本条码号、临床诊断类型和检测项目;所述患者历史文本数据包括患者历次检查中所涉及的检测时间、姓名、身份标识码、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本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标记单元,用于按照设定的标记策略对文本数据库中的检测结果进行标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文本数据库中包括链表,所述链表包含检测结果类型与检测结果类型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客户端从文本数据库调取的数据包括患者申请信息、检测结果,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调取的数据为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与患者申请信息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客户端从文本数据库调取的数据进一步包括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调取的数据进一步包括与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收藏浏览模块,依据客户端接收的操作指令,将客户端上显示的典型图像数据保存至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二图像数据库。

8.一种医用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权利要求1至7任一权利要求所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对接收的来自检测仪器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好的数据发送给报告生成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检测仪器的检测数据,并从报告生成系统调取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

S2文本数据处理,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 通过文本解析单元对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数据中的检测结果以及调取的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处理;

S22 通过第一匹配关联单元将文本解析单元解析得到的检测结果与患者申请信息及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关联,并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

S3 图像数据处理,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 通过图像保存单元将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数据中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

S32 通过第二匹配关联单元将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信息与数据库中的患者申请信息进行相匹配关联,并将图像数据存储位置信息与相应患者申请信息同时保存至文本数据库中;

S4 数据输出显示

依据操作指令,通过客户端从文本数据库调取患者申请信息、与之匹配关联的检测结果,以及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调取与之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客户端显示;

S5 数据综合判断与修正,包括以下分步骤:

S51操作人员依据客户端显示的与患者申请信息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S52 若检测结果有误,操作人员将检测结果修正操作指令经客户端发送到数据修正模块,数据修正模块依据操作指令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并将修正结果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进入步骤S6;若检测结果无误,则进入步骤S6;

S6 数据传送

操作人员将数据传送操作指令经客户端发送到数据传送模块,数据传送模块依据操作指令将与患者申请信息匹配关联的检测结果发送到报告生成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医用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进一步包括标记步骤S23,通过标记单元按照设定的标记策略对文本数据库中的检测结果进行标记,并将标记信息保存至文本数据库。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医用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步骤S7,依据客户端接收的操作指令,利用收藏浏览模块将客户端上显示的典型图像数据保存至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二图像数据库。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用数据处理分析技术领域,涉及用于输入报告生成系统的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

近年来,虽然依据图像相关信息进行自动判读的图像判读技术在医疗领域得到了普及,很多检测仪器都具有全自动图像判读功能,或者在原有检测仪器基础上增加了相关的图像判读装置。但是检测仪器所产生的图像信息及判读结果均存储在其自带软件中。由于目前报告生成系统(例如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与很多检测仪器并没有实现信息交互。因此对于检测仪器所给出的判读结果,需要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纸质化结果登记的方式,依据采集的图像信息对判读结果进行核对和判读,再按照图像顺序将最终判读结果与纸质登记本的顺序一一对应,最后将判读结果录入到报告生成系统中。

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图像与患者信息对应错误的情况,亦或者在将纸质结果录入报告生成系统过程中出现错录、漏录等情况。另外,当专业人员在对自动判读的结果进行重新修正时,由于无法核对该患者的临床诊断信息、无法实时回顾该患者往期检查信息以及无法实时查阅与该项检查有关的其他实验室指标,难以保证重新修正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错报漏报、提升图像判读结果可靠性,构建一套桥接检测仪器与报告生成系统之间的数据处理方法与系统是十分必要的。

针对目前检测仪器与报告生成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信息交互的技术现状,本发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将来自检测仪器的数据信息(包括图像数据、文字数据等)进行处理得到报告生成系统录入数据信息。

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文本数据处理模块、图像数据处理模块、文本数据库、图像数据服务器、客户端、数据修正模块以及数据传送模块:

所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检测仪器的检测数据,并从报告生成系统调取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

所述文本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文本解析单元和第一匹配关联单元,其中所述文本解析单元,用于对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数据中的检测结果以及调取的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处理;所述第一匹配关联单元,用于将文本解析单元解析得到的检测结果与患者申请信息及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关联,并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

所述图像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图像保存单元和第二匹配关联单元,所述图像保存单元,用于将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数据中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所述第二匹配关联单元,用于将图像数据服务器第一图像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信息与文本数据库中的患者申请信息进行匹配关联,并将图像数据存储位置信息与相应患者申请信息同时保存至文本数据库中;

所述文本数据库为结构化数据库,用于存储患者申请信息以及与患者申请信息相关的检测结果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

所述图像数据服务器包括第一图像数据库,第一图像数据库用于存储检测数据中的图像数据;

所述客户端,用于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依据操作指令调取文本数据库或/和图像数据服务器的保存的数据进行显示,将接收的操作指令发送给数据接收模块、文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修正模块或数据传送模块;

所述数据修正模块,用于依据客户端接收的操作指令对于检测结果进行修正,并将修正后的检测结果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

所述数据传送模块,用于依据客户端接收的操作指令将文本数据库中与患者申请信息匹配关联的检测结果发送给报告生成系统。

上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来自检测仪器的检测结果为检测仪器自动判读得到的检测结果文本数据。数据接收模块从报告生成系统调取的患者申请信息包括检测时间、姓名、身份标识码、样本条码号、临床诊断类型和检测项目。数据接收模块从报告生成系统调取的患者历史文本数据包括患者历次检查中所涉及的检测时间、姓名、身份标识码(即ID号)、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

上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文本数据处理模块进一步包括标记单元,用于按照设定的标记策略对文本数据库中的检测结果进行标记,标记内容可以进一步包括与之对应的患者申请信息,尤其是异常数据进行标记,并将标记信息保存至数据库。所述标记策略包括:(1)当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中与检测项目所关联检测项目包含不正常检测结果时,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2)当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结果与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中同一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3)将患者申请信息中的临床诊断类型与特殊病种列表进行比较,对于满足特殊病种要求的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4)当对自动判读结果有疑问时,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

上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文本数据库中进一步包括链表,所述链表包含检测结果类型与检测结果类型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

上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客户端从文本数据库调取的数据包括患者申请信息、检测结果,也可以进一步包括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客户端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调取的数据为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与患者申请信息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与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

上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数据修正模块在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的同时,将修正执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操作者姓名、操作时间、修正次数等)同时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以便于后期查询。

上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进一步包括收藏浏览模块,依据客户端接收的操作指令,将客户端上显示的典型图像数据保存至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二图像数据库,客户端可以根据操作指令,随时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二图像数据库中的典型图像数据。第二图像数据库中保存的典型图像数据可以为后期教学、临床实践以及检测结果综合判断等进行指导。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医用数据处理方法,使用前面给出的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对接收的来自检测仪器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好的数据发送给报告生成系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检测仪器的检测数据,并从报告生成系统调取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

S2文本数据处理,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 通过文本解析单元对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数据中的检测结果以及调取的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处理;

S22 通过第一匹配关联单元将文本解析单元解析得到的检测结果与患者申请信息及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关联,并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

S3 图像数据处理,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 通过图像保存单元将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数据中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

S32 通过第二匹配关联单元将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信息与文本数据库中的患者申请信息进行相匹配关联,并将图像数据存储位置信息与相应患者申请信息同时保存至文本数据库中;

S4 数据输出显示

依据操作指令,通过客户端从文本数据库调取患者申请信息、与之匹配关联的检测结果,以及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调取与之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客户端显示;

S5 数据综合判断与修正,包括以下分步骤:

S51 操作人员依据客户端显示的与患者申请信息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S52 若检测结果有误,操作人员将检测结果修正操作指令经客户端发送到数据修正模块,数据修正模块依据操作指令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并将修正结果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进入步骤S6;若检测结果无误,则进入步骤S6;

S6 数据传送

操作人员将数据传送操作指令经客户端发送到数据传送模块,数据传送模块依据操作指令将与患者申请信息匹配关联的检测结果发送到报告生成系统。

上述医用数据处理方法,步骤S22中,通过第一匹配关联单元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申请信息及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关联的同时,依据文本数据库中的链表,生成相应的检测结果类型代码,并保存到数据库中。

上述医用数据处理方法,步骤S2中,进一步包括S23 通过标记单元按照设定的标记策略对文本数据库中的检测结果进行标记,并将标记信息保存至文本数据库。标记内容可以进一步包括与检测结果相对应的患者申请信息。

上述医用数据处理方法,步骤S4中,输出到客户端显示的数据进一步包括但不限于:(1)从文本数据库中调取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调取与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判读效率,可以依据患者申请信息中的检测项目,从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中选择与检测项目相同或/和相近的文本数据进行显示;(2)从文本从数据库中调取与患者申请信息中的检测项目相同的其他患者的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调取与其他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3)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二图像数据中调取典型图像数据。

上述医用数据处理方法,步骤S51中,操作人员依据与患者申请信息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的同时,可以进一步结合患者历史文本数据/图像数据、与患者申请信息中检测项目相同的其他患者历史文本数据/图像数据以及与患者申请信息中检测项目相同的典型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种进行综合判断。

上述医用数据处理方法,步骤S52中,为了简化操作,操作人员经客户端发送给数据修正模块的操作指令可以为检测结果类型代码,数据修正模块依据接收的检测结果类型代码,从链表中出对应类型的检测结果作为修正结果,并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

上述医用数据处理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S7 数据收藏,在步骤S6数据综合判断与修正结束后,进一步依据客户端接收的操作指令,利用收藏浏览模块将客户端上显示的典型图像数据保存至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二图像数据库。

上述医用数据处理系统,除了能够实现将来自检测仪器的数据信息进行处理转换、并将转换后的数据直接发送给报告生成系统外,还可以依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患者文本数据以及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按照设定要求(例如检验项目、住院号、条码号、姓名等)进行分类检索,快速准确查目标样本的所有检验项目及其所包含的图像信息,一方面帮助操作人员在报告审核过程中对当次结果有疑问的样本(例如与历史档案不符、与实际病情不符等)及时准确定位,查原因;另一方面,工作人员后期在做回顾性研究时,也可以采用以疾病类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定结果(如1:10000颗粒型)等分别进行检索,快速准确进行数据整理,提高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构建了一套检测仪器与报告生成系统的桥接系统,将接收的来自检测仪器的检测数据进行处理,与来自报告生成系统的患者申请信息进行匹配关联,并通过综合判断对检测数据进行修正,最终将修正后的检测数据自动发送给报告生成系统;这样不仅大大缩短了人工图检时间,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检测数据都是通过患者申请信息进行自动匹配关联的,能够有效避免错报漏报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图像判读结果的可靠性。

(2)本发明能够实现对包含异常检测结果的数据进行自动标记,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出现误审核(即限制审核)的情况发生。

(3)本发明能够随时调阅患者历史文本数据和图像数据、以及典型图像数据,以便对检测仪器输出的图像进行更加准确的判读。

(4)本发明还能实现对匹配关联后的患者检测数据进行分类、汇总等,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的医学研究,而且有助于后期教学、临床实践等进行指导、学习。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以下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所示实施例得到其它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图1为本发明医用数据处理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医用数据处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医用数据处理方法步骤S2的分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医用数据处理方法步骤S3的分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医用数据处理方法数据输出显示中所呈现的图像显示区域。

图6为本发明医用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收藏中典型图像数据保分类保存框图。

图7为本发明医用数据处理方法数据收藏中典型图像数据,其中(a)为典型的均质型,(b)为典型的颗粒型。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检测仪器与报告生成系统的联接。如果需要,该医用数据处理系统也可以同时处理来自不同检测仪器的文本数据和图像数据。本实施例中检测仪器为全自动荧光判读仪,报告生成系统为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系统。由全自动荧光判读仪对自身抗体进行检测,生成的判读结果经本实施例提供的医用数据处理系统进行转换后发送给LIS系统。

本实施例提供的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如图1所示,其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文本数据处理模块、图像数据处理模块、文本数据库、图像数据服务器、客户端、数据修正模块、收藏浏览模块以及数据传送模块。数据接收模块与检测仪器和报告生成系统之间、发送模块与报告生成系统之间实现通讯连接。

本实施例中涉及数据存储的主要包括文本数据库和图像数据服务器。本实施例采用的文本数据库为结构化数据库,用于存储患者申请信息以及与患者申请信息相关的文本数据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本实施例采用的图像数据服务器为本领域用于保存图像的一般服务器,其设置有第一图像数据库和第二图像数据库。第一图像数据库用于存储来自检测仪器的图像数据,第二图像数据库用于存储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图像数据,该第二图像数据库中保存的图像数据可以为后期教学、临床实践以及检测结果综合判断等进行指导。

上述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检测仪器的检测数据(包括检测结果文本数据和图像数据),并从报告生成系统调取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来自检测仪器的检测结果为检测仪器自动判读得到的检测结果文本数据。数据接收模块从报告生成系统调取的患者申请信息包括检测时间、姓名、性别、年龄、身份标识码(即ID号)、样本条码号、科室名称、临床诊断类型和检测项目等。数据接收模块以患者唯一的身份标识码从报告生成系统调取的患者历史文本数据,调取的患者历史文本数据包括患者历次检测中所涉及的检测时间、姓名、性别、年龄、身份标识码(即ID号)、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等。

上述文本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文本解析单元、第一匹配关联单元和标记单元。文本解析单元用于对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结果以及调取的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处理;第一匹配关联单元用于将文本解析单元解析得到的检测结果与患者申请信息及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关联,并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标记单元用于按照设定的标记策略对数据库中的检测结果和与之对应的患者申请信息,尤其是异常数据进行标记,并将标记信息保存至文本数据库。所述标记策略包括:(1)当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中与检测项目所关联检测项目包含不正常检测结果时,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2)当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结果与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中同一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3)将患者申请信息中的临床诊断类型与特殊病种列表进行比较,对于满足特殊病种要求的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4)当对自动判读结果有疑问时,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

上述图像数据处理模块包括图像保存单元和第二匹配关联单元。图像保存单元用于将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第二匹配关联单元用于将图像数据服务器第一图像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信息与文本数据库中的患者申请信息相匹配关联,并将图像数据存储位置信息与相应患者申请信息同时保存至文本数据库中。

上述客户端,用于与外界进行信息交互,依据操作指令调取将文本数据库或/和图像数据服务器的保存的数据进行显示,将接收的操作指令发送给数据接收模块、文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修正模块或数据传送模块。客户端从文本数据库和图像数据服务器调取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1)从文本数据库调取患者申请信息、与之匹配关联的检测结果,以及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第一图像数据库中调取与之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2)从文本数据库中调取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调取与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判读效率,可以依据患者申请信息中的检测项目,从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中选择与检测项目相同或/和相近的文本数据进行显示;(3)从文本数据库中调取与患者申请信息中的检测项目相同的其他患者的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调取与其他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4)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二图像数据中典型图像数据。

上述数据修正模块,用于依据客户端接收的操作指令对于检测仪器的自动判读检测结果进行修正,并将修正结果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数据修正模块在对数据进行修正的同时,将修正执行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操作者姓名、操作时间、修正次数等)同时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以便于后期查询。

上述收藏浏览模块,用于依据客户端接收的操作指令,将客户端上显示的满足设定要求的典型图像数据(作为典型图像收藏)保存至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二图像数据库,以便于后期应用。

上述数据传送模块,用于依据客户端接收的操作指令将数据库中与患者申请信息匹配关联的检测结果发送给报告生成系统。

本实施例以对检测ANA(抗核抗体)项目所得检测数据转换为例,对使用本实施例提供的医用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的过程进行详细解释。

使用本实施例给出的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对接收的来自检测仪器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好的数据发送给报告生成系统的方法,如图2-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数据接收模块接收来自检测仪器的检测数据(包括检测结果文本数据和图像数据),并从报告生成系统调取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

数据接收模块可以依据客户端接收的来自操作人员的操作指令,接收来自检测仪器的检测数据或者从LIS系统调取数据。数据接收模块也可以定时从检测仪器自动获取检测数据,或从LIS系统调取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信息。

本实施例中,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来自全自动荧光判读仪的检测结果为包含日期编号(即检测时间)、检测项目、样本板号、样本位置、稀释度和自动判读结果、样本条码号等,见表1所示。

表1 全自动荧光判读仪检测结果

注:SCREEN表示稀释度为1:100。

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来自全自动荧光判读仪的图像数据为全自动荧光判读仪采集的原始图像数据。

数据接收模块依据检测结果所包含的样本条码号,从LIS系统调取患者申请信息,其中患者申请信息包括检测时间、姓名、性别、年龄、身份标识码(即ID号)、样本条码号、科室名称、临床诊断类型(即病种)、检测项目;所述ID号可以为患者在医院看病时办理的就诊卡卡号或者住院时的住院号,对于住院病人,ID号优选为住院号;所述科室名称为患者看病时所选择的诊断科室(例如特需医疗科室、内分泌科室等);所述临床诊断类型为患者看病时由门诊医生对病人病情做出的初步诊断(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数据接收模块根据唯一标识患者的ID号从LIS调取的患者历史文本数据包括患者历次检测中所涉及的检测时间、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为了提高医用数据处理效率,数据接收模块可以依据数据库中构建的项目关联表,对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筛选,只接收与患者申请信息中的检测项目关联项目的历次检测文本数据。

例如,在数据库中构建检测项目ANA和与之关联检测项目的ANA关联项目表(见表2所示)。当患者申请信息中的检测项目为ANA时,数据接收模块可以根据检测项目ANA,对调取的患者历史文本数据进行筛选,只接收与ANA有关联检测项目的历史文本数据,包括检测时间、姓名、性别、年龄、身份标识码(即ID号)、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等。

表2 ANA关联项目表

S2通过文本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结果以及调取的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信息进行处理,包括以下分步骤:

S21 通过文本解析单元对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结果以及调取的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处理。

本实施例依据检测结果和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中包含的文本特征(例如数字特征、字母特征、关键词等),通过数据比对和数据筛选的方式对这些文本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并添加到相应的数据集(例如姓名集合、检测时间集合、检测项目集合、自动判读结果集合等),以得到有效的数据集。有些数据集可以进一步分成多个子数据集,例如ANA自动判读结果中包括滴度和核型两部分,因此可以进一步将自动判读结果分别解析到自动判读集合中的滴度子集和核型子集。

S22 通过第一匹配关联单元将文本解析单元解析得到的检测结果与患者申请信息及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关联,并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

第一匹配关联单元依据患者申请信息和检测结果包含的样本条码号(每一个检测样本都有一个标识检测样本的唯一条码号),将文本解析单元解析得到的患者申请信息和检测结果匹配关联,并将匹配关联后的检测结果和患者申请信息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第一匹配关联单元可以进一步依据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包含的患者ID号,将文本解析单元解析得到的患者申请信息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匹配关联,并将匹配关联的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也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若患者申请信息与患者文本数据信息已经在LIS系统里通过患者ID号关联在一起,第一匹配关联单元只需患者申请信息和检测结果匹配关联,并将匹配关联后的检测结果和患者申请信息及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通过这种方式,便可得到与患者申请信息一一对应的检测结果和患者历史信息。

例如,数据接收模块从检测仪器接收2020年1月1日按照顺序检测的某一时间段检测样本的检测结果(包括检测日期编号、样本条码号、检测项目、样本板号、样本位置、稀释度、自动判读结果等);然后利用文本解析单元对检测结果进行文本解析,即通过数据比对和数据筛选的方式对这些文本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并添加到相应的数据集,包括日期编号集合、样本条码号集合、检测项目集合等。数据接收模块再依据解析后检测结果中包含的样本条码号从LIS系统中调取患者申请信息以及与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再次利用文本解析单元对这些文本数据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并添加到相应的数据集。然后,利用第一匹配关联单元通过样本条码号,将患者申请信息与相应的检测结果关联到一起,由于患者申请信息与患者历史文本数据是相关联的,便可得到患者申请信息和检测结果以及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的关联结果,并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表3中给出了通过文本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得到的患者张三申请信息与检测结果以及其历次检测结果关联后的信息。

表3 某患者信息及检测结果

住院号:12345678,姓名:张三,年龄:1岁,性别:男,临床诊断:SLE,科室:风湿免疫科

此外,可以根据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患者样本测试时间段,由数据接收模块从LIS系统中调取同一时间段内的患者申请信息。患者历史信息可以在调取患者申请信息的同时调取,也可以在患者申请信息与检测结果匹配关联后,进一步从LIS系统中调取。

进一步的,为了简化操作,本实施例在文本数据库中进一步添加了链表,所述链表包含检测结果类型与检测结果类型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检测结果类型代码可以为阿拉伯数字,然后用预先编辑好的阿拉伯数字代替检测结果类型。

例如,ANA阳性检测结果由滴度和核型两个部分组成,滴度包括:1:100/1:320/1:1000/1:3200/1:10000,核型包括颗粒型、均质型、胞浆颗粒型、着丝点型、核仁型、核点型、核膜型等等。本实施例中按照表4给出的对应关系建立链表,阳性结果报告左起第一位代表滴度,第二位及其后面的数字代表核型,如11表示1:100颗粒型,112代表1:100颗粒型均质型。

表4 ANA检测结果类型与代码对应关系

当通过第一匹配关联单元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申请信息及历史文本数据信息进行匹配关联的同时,依据文本数据库中的链表,生成与检测结果类型相应的检测结果类型代码,并同患者申请信息和检测结果一起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见表3所示。

S23 通过标记单元按照设定的标记策略对数据库中的检测结果及患者申请信息进行标记,并将标记信息保存至文本数据库。

本实施例中,ANA检测项目的标记策略包括:

(1)当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中与检测项目所关联检测项目包含不正常检测结果时,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

例如,部分检验项目相互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与ANA相关的检验项目包括ENA,dsDNA等,若ENA,dsDNA检测结果为阳性(即不正常的检测结果),则需要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为操作人员判读结果时的提供参考。

(2)当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结果与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中同一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

例如,某患者以往ANA检测结果均为1:100颗粒型,而患者此次检测结果为1:100颗粒型均质型,则需要对检测结果进行标记。

(3)将患者申请信息中的临床诊断类型与特殊病种列表进行比较,对于满足特殊病种要求的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

在数据库中构建特殊病种列表,如表5所示,将文本解析单元解析得到的患者申请信息中的临床诊断类型与特殊病种列表中的特殊病种一一对比,若患者申请信息中存在列表中的特殊病种,便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

表5 临床诊断标记

例如,对与ANA检测项目密切相关的疾病诊断类别(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等)进行标记。

(4)当对自动判读结果有疑问时,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

例如,操作人员对自动判读结果存在疑问时(如滴度需要再次确认,样本出现假阴假阳等),可以对患者申请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标记,同时对该检测结果对应的检测样本做特殊标记,在检测结果传送到LIS系统后,LIS系统根据标记,将不能进行报告临床发布,直接体现为相应的项目结果为“未做”,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将样本当作已完成标本而将报告误审核。

本实施例中标记单元采用的标记方式为本领域中的常规标记方式,例如对于当某患者的ANA检测结果显示的类型与患者历史检测结果不一致时,标记单元将检测结果用高亮的颜或者特殊字体显示。要注意的是,这些标记方式仅仅是示例,其它用来添加标记或改变显示效果的方法也是可行的。标记单元可以按照标记策略对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然后自动执行标记操作,也可以由操作人员通过客户端将标记指令发送给文本数据处理模块的标记单元,对操作人员选中的信息进行标记。

当标记的内容进行修正后可以取消标记。例如对自动判读结果有疑问的检测结果进行修正或者重新检测后,或者对与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中同一检测项目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检测结果进行重新人工综合判断与修正后,等。

S3 对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图像数据处理,包括以下分步骤:

S31 通过图像保存单元将数据接收模块接收的检测数据中的图像数据存储到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

为了避免数据丢失,这里会将检测仪器采集与检测样本相关的所有图像都保存到图像数据服务器第一图像数据库中。

S32 通过第二匹配关联单元将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的图像数据信息与文本数据库中的患者申请信息进行匹配关联,并将图像数据存储位置信息与相应患者申请信息同时保存至文本数据库中。

由于检测结果和图像数据均来自同一样本数据,因此图像数据也包含样本条码号,其体现在图像数据存储位置信息中的图像保存路径或/和图像名称(例如01013001_A1-1_1-01_7574xxx6900)中,该名称表示1月1日,编号3001,批次A1,样本检测的位置为第一版第一孔,条码号为7574xxx6900。因此,与第一匹配关联单元的实现方式相同,第二匹配关联单元依据患者申请信息与图像保存路径或/和图像名称包含的样本条码号,将文本解析单元得到的患者申请信息与图像数据匹配关联,并将与患者申请信息匹配的图像保存路径和图像名称(即图像数据存储位置信息)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将图像数据存储位置信息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的对应图像建立超链接,使得患者申请信息、检测结果和图像数据能够同时显示。

由于检测仪器对于一个样品进行检测时,会在不同模式下得到多张图像,而对于某个检测项目,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图像都具有参考价值。因此,这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从中选取2~3张图像与患者申请信息进行匹配关联。

例如ANA整个检测过程共有18张图像。而对于ANA检测项目,具有参考价值的是其中2张图像。因此可以将具有参考价值图像的图像数据存储位置信息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并将图像数据存储位置信息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的对应图像建立超链接。

S4 数据输出显示

依据操作指令,通过客户端从文本数据库调取患者申请信息、与之匹配关联的文本数据,以及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第一图像数据库中调取与之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客户端显示。

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客户端从数据库调取某一时间段内所有患者的患者申请信息和检测结果,并以列表的形式呈现于客户端,如表6所示;也可以调取某一患者的历次检测结果。当操作人员依据患者申请信息查询某患者检测结果时,客户端便可从文本数据库调取患者申请信息、与之匹配关联的历史文本数据,以及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第一图像数据库中调取与之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输出到客户端显示。

表6 患者检测结果

患者申请信息、与之匹配关联的历史文本数据信息也可以以列表的形式呈现于客户端,如表3所示。客户端还进一步设置有图像显示区域,如图5所示。图像显示区域可以分为第一图像显示子区域和第二图像显示子区域。第一图像显示子区域用于显示与当前选择的患者信息匹配的任一张图像;第二图像显示子区域用于显示与当前选择的患者信息匹配的其它图像,也可以进一步显示来自第二图像数据库的典型图像。第一图像显示子区域与第二图像显示子区域中多个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关联。当从第二图形显示子区域中选中一张图像时,第一图像显示子区域便可将选中的图像进行放大显示。因此,当操作人员从客户端点击选中某一患者样本时,不仅可以直观显示出其对应的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而且还可以将与之关联的图像数据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第一图像数据中调取输出至客户端同步显示。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患者历史文本数据信息,操作人员可以依据患者历次相同检测项目的检测时间,从保存患者申请信息和检测结果的文本数据库中搜索到相关检测数据(包括与之关联的图像数据存储位置信息),进而将患者相应检测时间的图像数据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调取出。

S5 数据综合判断与修正,包括以下分步骤:

S51 操作人员依据客户端显示的与患者申请信息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对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由于检测仪器给出的检测结果是仪器依据采集的图像数据自动判读给出的,难以保证判读结果准确性。需要操作人员进一步依据图像数据进行人工判读。当操作人员依据图像数据也难以确定检测结果时,可以进一步结合患者历史文本数据/图像数据、与患者申请信息中检测项目相同的其他患者历史文本数据/图像数据以及与患者申请信息中检测项目相同的典型图像数据中的至少一种进行综合判断。

在这里患者历史文本数据,可以是从LIS系统调取的其他检测项目的检测结果,也可以是从文本数据库调取的患者之前进行的与被判断的样本检测项目相同的检测结果,也可以进一步包括从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一图像数据库中调取与患者历次检测患者申请信息匹配关联的图像数据。

S52 若检测结果有误,操作人员将检测结果修正操作指令经客户端发送到数据修正模块,数据修正模块依据操作指令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并将修正结果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进入步骤S6;若检测结果无误,则进入步骤S6。

例如,对于ANA检测中,某一患者样本经检测仪器自动判读结果为1:3200核点型颗粒型均质型,根据其图像数据中给出的荧光特性以及参考患者历次检测的检测结果,操作人员判定该患者样本检测结果应为1:1000均质型着丝点型。

前面已经指出,为了便于操作,在文本数据库中生成了关于检测结果类型代码和检测结果类型关联的链表。因此,只要将需要修正的检测结果类型代码(324)录入到客户端,客户端将其发送给数据修正模块,数据修正模块依据接收的检测结果类型代码,从链表中出对应类型的检测结果(即1:1000均质型着丝点型)作为修正结果,替换原来的判读结果,保存到文本数据库中。

S6 数据传送

操作人员将数据传送操作指令经客户端发送到数据传送模块,数据传送模块依据操作指令将与患者申请信息匹配关联的检测结果发送到报告生成系统。

数据传送模块依据客户端接收的数据传送操作指令,将检测结果发送给LIS系统。所述检测结果包括样本条码号和经步骤S5综合判断与修正后的判读结果,也可以进一步包括滴定标识等。对于需要复查的患者,检测结果中可以进一步包括复查建议。

例如,对于ANA检测项目需要复查的样本,传送到LIS系统的检测结果除了样本条码号和经步骤S5综合判断与修正后的判读结果外,还可以进一步对判读结果中的滴度进行标识,LIS系统根据标记,会生成相应的复查建议,例如将其不进行报告临床发布,保留样本初次检测结果的基础上增加滴度结果为“未做”,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将样本当作已完成标本而将报告误审核。

S7 数据收藏

无误的检测结果和修正后的检测结果均与相应的患者申请信息可以作为患者后续检测的历史文本数据。而与之关联的图像数据可以作为患者后续检测的历史图像数据。

操作人员对于客户端上显示的、满足设定要求的典型图像数据经收藏浏览模块保存至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二图像数据库内,例如按照不同检测项目、不同检测结果类型等进行分类保存,或者按照教学、临床实践不同用途进行分类保存等。

例如,对于ANA检测项目,可以按照项目、核型、滴度的三级目录来分类构建保存路径及索引方式,如图6所示,然后将选取的图片保存到相应路径的文件夹下面进行分类保存。

按照ANA检测项目所涉及的核型,将能够反映不同核型分布特点的图像(即典型图像)通过收藏浏览模块保存至图像数据服务器的第二图像数据库内的不同文件夹下面。如图7所示,图7(a)为典型的均质型,图7(b)为典型的颗粒型,可以将其添加收藏至第二图像数据库中相应文件夹下。

第二图像数据库中保存的典型图像数据可以为后期教学、临床实践以及检测结果综合判断等进行指导。

本发明提供的医用数据处理系统及方法,能够从检测仪器收集作为诊断建议的自动判读检测结果和采集的图像数据,并能够将检测结果和图像数据与患者申请信息进行自动匹配关联;此外,由于诊断建议与实际的诊断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可以通过综合判断进一步对检测结果进行修正,最终将准确无误的检测结果发送到报告生成系统。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04:52: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69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