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7C11/00 G06Q50/14
1.一种景区排队装置,包括:
云排队通道设置模块,用于接收商家端的注册指令,并获取所述商家端对应景区的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
队列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商家端的排队管理指令,并基于所述管理指令对所述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
排队申请响应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队申请响应模块,包括:
排队申请指令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
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获取所述用户端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端的排队目标对象;
排队序号确认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排队序号;
电子排队凭证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所述排队序号、当前时间以及所述用户端的排队目标对象,通过预设的队列算法生成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
电子排队凭证反馈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其中,所述排队目标对象包括所述景区的景区编号,和/或所述景区中至少一个游乐设施的设施编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身份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验证模块,包括:
信息有效性验证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景区对应的核验设备检测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的有效性;
异常提醒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无效时,则进行异常提醒。
通行入场响应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全部有效,且当前验证时间为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排队目标对象的营业时间,则进行通行入场响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地理位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景区的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端的实时地理位置;
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实时地理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排队权限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用户端的排队权限;
其中,所述排队权限包括参加排队权限、取消排队权限、核验排队权限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子凭证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发送至所述景区对应的取号设备;
其中,所述取号设备在接收到针对所述电子排队凭证的取号指令时,打印所述电子排队凭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实时排队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云排队通道的实时排队信息发送至所述景区对应的商家端并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队列管理模块以所述景区中的至少一个游乐设施每次容纳的人数为单位,分批管理电子排队凭证。
9.一种景区排队系统,包括:
后台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景区注册并设置景区基础信息,然后开启云排队;
云队列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后台管理模块推送的信息进行队列处理与算法支持;
队列状态控制模块,用于对处理过的信息进行状态监控与信息准备;
用户取号及信息查看模块,用于用户端通过终端设备使用排队功能并查看景区信息;
商家核验及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商家端通过终端设备对排队信息进行录入与变更,对排队号码进行验证与处置;
第三方设备接入模块,用于接入第三方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景区排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景区排队装置,还包括:第三方设备接入模块,用于接入第三方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景区排队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现场显示屏,用于显示接收到的景区推送信息,以及针对当前到号的用户端的提示信息;
取号设备,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针对电子排队凭证的取号指令,基于预设的业务算法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转化为信号码并打印;
核验设备,用于根据预存的电子身份标识对所述信号码进行识别验证。
10.一种景区排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端、商家端和景区排队装置;
其中,所述景区排队装置,包括:
云排队通道设置模块,用于接收商家端的注册指令,并获取所述商家端对应景区的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
队列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商家端的排队管理指令,并基于所述管理指令对所述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
排队申请响应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13.一种景区排队方法,包括:
接收景区注册并设置景区的基础信息,然后开启云排队;
根据所述基础信息进行队列处理与算法支持;
对处理过的信息进行状态监控与信息准备;
根据应用情况与状态接收信息进行操作。
14.一种景区排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端针对已注册的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景区的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当接收所述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通行申请指令时,根据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针对所述用户端进行通行入场响应;
其中,所述云排队通道为在所述景区注册完成后,针对所述景区生成的虚拟排队通道。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景区排队装置。
1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景区排队装置。
本发明涉及景区导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景区排队装置、系统、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提高,旅游行业也日益兴旺,那么就会导致各旅游景区,尤其是热门景区的游客人数较多,而现有的针对景区的排队方案一般还是以人工排队为主,从而导致在游览景区时的排队时间较长。由此可见,针对景区的排队问题是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排队解决方案包括专门应用于餐厅的排队系统,或者是其他第三方公司的排队系统,等等。其中,应用于餐厅的排队系统通过手机等电子设备进行取号、预约,到店之后商家端人工叫号入场进餐。但是由于餐厅的每桌人员是认识的,故其可以以桌为单位进行排队,而景区的各个项目并不是单独为几个认识的人而设的,例如一个海盗船可能可以坐几十人,这些人并不认识,故现有的诸如餐厅的排队解决方案都无法直接、轻易地转用于旅游或者是景区,而且,目前也没有基于旅游、景区的排队系统。
本发明提供一种景区排队装置、系统、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以部分或全部解决现有技术中景区导航过程相关的上述问题。
依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景区排队装置,包括:
云排队通道设置模块,用于接收商家端的注册指令,并获取所述商家端对应景区的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
队列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商家端的排队管理指令,并基于所述管理指令对所述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
排队申请响应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景区排队系统,包括:
后台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景区注册并设置景区基础信息,然后开启云排队;
云队列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后台管理模块推送的信息进行队列处理与算法支持;
队列状态控制模块,用于对处理过的信息进行状态监控与信息准备;
用户取号及信息查看模块,用于用户端通过终端设备使用排队功能并查看景区信息;
商家核验及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商家端通过终端设备对排队信息进行录入与变更,对排队号码进行验证与处置;
第三方设备接入模块,用于接入第三方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景区排队系统,包括:用户端、商家端和景区排队装置;
其中,所述景区排队装置,包括:
云排队通道设置模块,用于接收商家端的注册指令,并获取所述商家端对应景区的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
队列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商家端的排队管理指令,并基于所述管理指令对所述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
排队申请响应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景区排队方法,包括:
接收景区注册并设置景区的基础信息,然后开启云排队;
根据所述基础信息进行队列处理与算法支持;
对处理过的信息进行状态监控与信息准备;
根据应用情况与状态接收信息进行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景区排队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端针对已注册的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景区的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当接收所述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通行申请指令时,根据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
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针对所述用户端进行通行入场响应;
其中,所述云排队通道为在所述景区注册完成后,针对所述景区生成的虚拟排队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的景区排队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前述的景区排队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景区排队装置,包括:云排队通道设置模块,用于接收商家端的注册指令,并获取所述商家端对应景区的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队列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商家端的排队管理指令,并基于所述管理指令对所述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排队申请响应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由此解决了景区内人多拥堵的问题,降低了排队功能铺设的成本门槛,在提升景区整体业务意识的同时提高了用户在景区的游览体验。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排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景区排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排队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排队系统架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接智能闸机实现无人值守的架构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理围栏判断架构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云队列管理的系统架构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景区排队方法的具体步骤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排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景区排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排队装置。
参照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景区排队装置的结构图。
云排队通道设置模块110,用于接收商家端的注册指令,并获取所述商家端对应景区的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对景区进行排队管理,那么则需要对景区进行注册,因此可以接收景区注册,同时为了区分各个景区,从而对各个景区分别进行排队管理,还可获取注册景区的基础信息,并且针对相应的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其中的基础信息可以包括景区的全部相关信息中的任意至少一条,例如景区名称、景区位置、景区标识、景区包含的设施、景区简介,等等。
而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针对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之后,则可以发送排队通道已开启的通知至相应景区的商户端,已告知商户端相应景区的云排队通道开启情况。
队列管理模块120,用于接收所述商家端的排队管理指令,并基于所述管理指令对所述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
另外,为了方便景区随时对其云排队通道进行管理,景区对应的商家端也可以随时通过发送排队管理指令对其云排队通道进行管理,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接收景区对应商家端的排队管理指令,并对所述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例如,景区对应的商家端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与系统功能可以针对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序号的验证加速、减速、暂停,商家端通过终端设备可以对排队信息进行录入与变更,对排队号码进行验证与处置等队列管理,等等。
相应的,如果检测到某一景区的云排队通道出现任何异常,则可以发送队列异常指令至相应景区的商家端,并且可以将异常情况通过队列异常指令同时发送至相应的商家端,商家端进而可以根据队列异常指令对相应的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
而且,商家端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景区绑定设置、游玩设施绑定设置、游玩设施排队信息设置,等等。其中的景区绑定设置可以包括对多个景区之间的绑定、解绑定,等等;其中的游玩设施绑定设置可以包括对多个游玩设施之间的绑定、解绑定,等等;游玩设施排队信息设置可以包括对游玩设置的排队信息进行设置,等等。
排队申请响应模块130,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另外对于各个用户而言,为了方便随时针对某一景区进行排队,而无需必须在景区入口处进行排队,用户可通过其所使用的手机、电脑等用户端发出针对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从而获取针对景区的电子排队凭证。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其中的电子排队凭证中可以包括排队序号、用户标识、景区标识等等内容,具体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景区排队装置,包括:云排队通道设置模块,用于接收商家端的注册指令,并获取所述商家端对应景区的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队列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商家端的排队管理指令,并基于所述管理指令对所述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排队申请响应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由此解决了景区内人多拥堵的问题,降低了排队功能铺设的成本门槛,在提升景区整体业务意识的同时提高了用户在景区的游览体验。
实施例二
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排队装置。
参照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景区排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
云排队通道设置模块210,用于接收商家端的注册指令,并获取所述商家端对应景区的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云排队通道设置模块210进一步可以包括:
注册指令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景区的注册指令;
具体的景区可以通过对应的商家端发送注册指令,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接收景区对应的商家端发送的注册指令。当然也可以接收景区通过其他任何可用方式或设备发送的注册指令,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景区注册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注册指令对所述景区进行注册并获取所述景区的基础信息。
在接收到景区的注册指令之后,则可以根据注册指令对相应的景区进行注册,同时为了对区分各个景区,在对景区进行注册时,可以针对不同的景区分别设置不同的景区注册标识。而且,还可以获取景区的基础信息。其中具体的可以设置在注册指令中包含相应景区的基础信息,那么此时则可以直接从注册指令中获取得到景区的基础信息,或者也可以在接收到注册指令之后,进一步发送基础信息获取指令至景区对应的商家端,进而由商家端返回相应景区的基础信息等等,具体的获取景区基础信息的方式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而且,如果获取得到的基础信息中包含了相应景区的景区标识,而且一般而言景区标识可以表征景区,因此也可以设置该景区的景区注册标识为该景区的景区标识,当然也可以根据需求对景区注册标识进行另外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云排队通道设置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设置云排队通道;
云排队通道启动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针对所述云排队通道的启动指令时,开启所述云排队通道。
在针对景区进行注册并获取得到景区的基础信息之后,则可以进一步根据景区的基础信息针对景区设置一云排队通道。而且,为了根据景区的开启需求可以在接收到针对云排队的启动指令时,开启相应的云排队通道。
实时排队信息发送模块220,用于将所述云排队通道的实时排队信息发送至所述景区对应的商家端并显示。
另外,为了景区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到当前的排队情况,还可以将相应景区的云排队通道的实时排队信息发送至所述景区对应的商家端并显示,进而景区工作人员则可以通过商家端直观了解到其云排队通道的实时状态。
队列管理模块230,用于接收所述商家端的排队管理指令,并基于所述管理指令对所述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队列管理包括启动云队列管理、暂停云队列管理、关闭云队列管理、队列验证速度管理、设备异常提醒管理、设备停运提醒管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队列管理模块230,还用于以所述景区中的至少一个游乐设施每次容纳的人数为单位,分批管理电子排队凭证。
其中的分批管理可以包括当所述景区中相应的游乐设施每次开始运营前,以所述景区中的至少一个游乐设施每次容纳的人数为单位,按照所述景区对应的云排队通道中各个用户端的排队先后顺序,通知相应单位数量的用户端进行针对相应的游乐设施进行身份验证,并且还可以对相应单位数量的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进行身份验证,等等。而且,如果当前单位批次内的某个用户端无法及时在相应的游乐设施开始运营前到场进行身份验证,那么则可以从相应云排队通道的后续用户端中向前调整一位,而且还可以将当前无法及时到场的用户端调整至后一单位批次,或者也可以设置当前无法及时到场的用户端已过号,等等。
例如,对于游乐设施A,其每次容纳的人数为20人,那么则可以按照各个用户在游乐设施A对应的云排队通道中的先后顺序,以20人为单位通知相应的用户端,而且还可以相应的30人为单位进行身份验证。而且,如果当前单位批次的20人中有N人未能及时到场进行身份验证,那么则可以从后一单位批次中调整前N个用户端到当前单位批次,并且针对调整后的当前批次用户端进行通知和/或身份验证。而且,对于当前批次中未能及时到场的N个用户端,则可以将其向后调整至后一单位批次,以替换后一单位批次中被提前的用户端,或者也可以直接设置当前批次中未能及时到场的N个用户端已过号,并且相应调整后续各个单位批次对应的用户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满足景区根据自身营业时间、当前的人流量以及排队人数等情况随时调控其对应的云排队通道,景区则可以通过相应的商家端发送排队管理指令,对其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而且其中的队列管理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启动云队列管理、暂停云队列管理、关闭云队列管理、队列验证速度管理、设备异常提醒管理、设备停运提醒管理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的验证速度管理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验证加速管理、验证减速管理,等等。设备异常提醒管理可以包括当设备异常时发出设备异常提醒,当设备异常解除时,发出设备异常已解除提醒等等。设备停运提醒管理可以包括当设备停运时发出设备停运提醒,当设备开始运营时发出设备运营提醒等等。
地理位置获取模块240,用于获取所述景区的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端的实时地理位置。
此时的用户端可以为已经针对相应景区参加排队的用户端;和/或距离相应的景区的距离在预设距离阈值范围内的用户端;和/或获取相应景区的景区推送信息,并且触发其中至少一条景区推送信息的用户终端;和/或是可以获取实时地理位置信息的全部用户端,等等,具体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模块250,用于根据所述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实时地理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排队权限确定模块260,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用户端的排队权限;其中,所述排队权限包括参加排队权限、取消排队权限、核验排队权限中的至少一种。
另外,实际应用中,如果全部用户端都可以通过各个景区的云排队通道参与排队或者取消排队等等,那么同一时刻多个用户端对同一景区的云排队通道发送排队申请指令,容易导致相应云排队通道响应速度变慢,而且对于距离景区较远的用户端,其针对景区参与排队,但是能够在本次排队后及时游览相应景区的可能性很小。
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无法及时达到景区的用户端也参与排队等情况,从而影响相应的云排队通道响应速度,可以根据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相应用户端的排队权限。其中的排队权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参加排队权限、取消排队权限、核验排队权限中的至少一种。具体的相对位置关系与排队权限之前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例如,可以设置用户端与相应景区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用户端远离相应景区时,相应用户端没有任何排队权限,而且如果该用户端当前存在针对相应景区的电子排队凭证,那么还可以将该电子排队凭证取消,并且还可以将电子排队凭证取消通知至相应的用户端;用户端与相应景区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用户端在相应景区附近时,相应用户端具有参加排队权限、取消排队权限;而用户端与相应景区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用户端在相应景区内部时,相应用户端具有参加排队权限、取消排队权限以及核验排队权限。
排队申请响应模块270,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排队申请响应模块270,进一步可以包括:
排队申请指令接收子模块271,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
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子模块272,用于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获取所述用户端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端的排队目标对象;
其中的用户身份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端设备编号、用户标识、用户账号,等等。
排队序号确认子模块273,用于根据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排队序号;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有多个用户针对同一景区进行排队,而云排队通道可以根据各个用户的排队顺序确定各个用户的排队序号,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云排队通道确定当前针对相应的景区申请排队的用户端的排队序号。例如,如果当前接收到用户端U1针对景区A的排队申请指令,而且当前景区A的云排队通道中有10人在排队中,那么则可以确定用户端U1的排队序号为11。
电子排队凭证生成子模块274,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所述排队序号、当前时间以及所述用户端的排队目标对象,通过预设的队列算法生成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其中,所述排队目标对象包括所述景区的景区编号,和/或所述景区中至少一个游乐设施的设施编号;
进而可以根据用户身份信息、排队序号、用户端申请排队的当前时间,以及用户端的排队目标对象,通过预设的队列算法生成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其中的队列算法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而且不同景区对应的队列算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完全相同,对此本发明实施例均不加以限定。电子排队凭证的具体格式以及存在形式等属性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也不加以限定。
而且,如前述,在实际应用中,用户可以针对景区进行排队,也有可能针对景区中的游乐设施进行排队,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排队目标对象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景区的景区编号,和/或所述景区中至少一个游乐设施的设施编号,等等。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则基于云排队通道确定用户端的排队序号时,也可以基于相应景区的队列算法确定各个用户端的排队序号,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电子排队凭证反馈子模块275,用于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电子凭证发送模块280,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发送至所述景区对应的取号设备;其中,所述取号设备在接收到针对所述电子排队凭证的取号指令时,打印所述电子排队凭证。
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用户端不支持身份验证,或者用户端在排队过程中电量耗尽等情况导致用户无法借助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从而影响用户的排队体验甚至导致用户无法游览景区。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上述情况还可以针对景区设置取号设备。而且,在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后,还可以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发送至所述景区对应的取号设备。而且,取号设备在接收到针对所述电子排队凭证的取号指令时,打印相应的电子排队凭证,或者可以先基于预设的业务算法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转化为信号码并打印。
其中的业务算法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而且信号码的具体形式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也不加以限定。例如,可以设置信号码为二维码,等等。当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电子排队凭证的具体形式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而且也可以直接设置电子排队凭证为二维码等,那么此时则可以不用将电子排队凭证进行转换。
其中的取号设备可以为pos(point of sale,销售终端)机、取票机,等等;取号设备可以支持的取票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网络取号、指纹取号、身份证取号、人脸识别取号,等等。而且,针对不同的取票方式,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身份验证才可以打印信号码。
例如,对于指纹取票,则需要进行指纹验证通过后才可以打印相应的信号码,而且在前期生成电子排队凭证时也可以获取相应用户的指纹并集成在电子排队凭证中,从而方便后续的指纹验证,以此类推。
身份验证模块290,根据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身份验证模块290进一步可以包括:
信息有效性验证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景区对应的核验设备检测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的有效性;
通行入场响应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全部有效,且当前验证时间为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排队目标对象的营业时间,则进行通行入场响应;
异常提醒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无效时,则进行异常提醒。
此时用户则可以直接在用户端显示相应的电子排队凭证,并且通过核验设备对电子排队凭证进行识别验证。那么在针对用户端的排队申请指令生成电子排队凭证之后,还可以将相应的电子排队凭证发送至相应景区的核验设备,或者是通过预设的业务算法将电子排队凭证转换为信号码之后发送至相应景区的核验设备,具体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其中的核验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闸机、智能通道设备、多用途扫码,等等。
而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核验设备也可以为上述的取号设备,那么此时用户可以在核验设备中申请取号,而核验设备在接收到取号指令后,则可以不对电子排队凭证进行打印,而可以直接基于核验设备中预存的相应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和/或信号码对该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此时,如果核验设备中预存的是相应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那么此时也可以基于用户端的取号申请获取其电子排队凭证并进行身份验证,而如果核验设备中预存的是相应用户端的信号码,那么此时也可以基于用户端的取号申请获取其电子排队凭证并将电子排队凭证转换为信号码进而进行身份验证,等等。
当然,也可以设置核验设备在接收到针对某一电子排队凭证的取号指令时,基于预设的业务算法将相应的电子排队凭证转化为信号码并打印,或者直接打印电子排队凭证。而在接收到针对某一电子排队凭证的身份验证指令时,获取相应的电子排队凭证并执行上述步骤进行身份验证,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如前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电子排队凭证中可以包含多个不同的信息,而且在验证失败时,为了准确告知用户本次验证失败的原因,那么在进行身份验证时,则需要对各个信息进行依次验证。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景区对应的核验设备检测所述信号码中包含的各个信息的有效性。
而且在检测过程中,还可以根据需求预先设置不同信息的检测优先顺序。例如,可以设置检测优先顺序依次为检测时间是否合法、检测是否已到入场时间、检测信号码是否被取消、检测信号码是否已使用、检测是否已过号,等等。当然也可以设置不固定检测优先次序,那么则可以按照随机顺序进行检测,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其中检测时间是否合法也可以包括检测信号码中包含的时间信息超出限定验证时间。
很明显,如果信号码中包含的信息全部有效,且当前验证时间为所述信号码中排队目标对象的营业时间,则可以进行通行入场响应,也即相应的用户通过验证可以通行入场。
而如果信号码中的时间信息超出相应景区的限定验证时间,那么则可以进行号码超时提醒,并且不会通过身份验证。其中的限定验证时间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例如设置设置限定验证时间为参与排队后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和/或取号后的第二预设时间段、和/或收到身份验证通知后的第三时间段,等等。
例如,如果景区A的限定验证时间是参与排队后的1小时之内,如果当前进行身份验证的信号码中包含的时间信息也即参与排队时间是10:00,而其进行身份验证的时间是同一天的11:10,那么则会进行号码超时提醒。
同样地,号码超时提醒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送号码超时提醒至相应的用户端,和/或在核验设备中进行显示提醒,和/或是在相应景区的终端显示屏中显示提醒,和/或是通过语音播报方式进行提醒等等,具体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另外,在实际应用各个景区都有各自的营业时间,而如果用户在非营业时间进行身份验证,必然不会验证通过,而且还可以提醒用户相应景区的正确入场时间。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当前验证时间不是所述信号码中排队目标对象的营业时间,则不进行通行入场响应,但是可以进行入场时间提醒。具体的在入场时间提醒可以为将所述目标对象的营业时间发送至相应的用户端,和/或是在核验设备中进行显示,和/或是在相应景区的终端显示屏中显示,和/或是通过语音播报方式进行入场时间提醒等等,具体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而如果信号码中的排队序号无效,例如排队序号已过号、排队序号已被消号、排队序号已被验证等等,则不进行通行入场响应,但是可以进行重新排号提醒。具体的重新排号提醒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送重新排号提醒至相应的用户端,和/或在核验设备中进行显示提醒,和/或是在相应景区的终端显示屏中显示提醒,和/或是通过语音播报方式进行提醒等等,具体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而且在进行重新排号提醒时,还可以详细说明本次排队序号无效的具体原因。例如具体为排队序号已过号、排队序号已被消号、排队序号已被验证,等等中的哪一种。
而如果信号码中的排队目标对象与当前验证的核验设备不匹配,也即当前进行身份验证的核验设备并不是信号码对应的排队目标对象的核验设备,那么则不进行通行入场响应,但是可以可以提示所述排队目标对象的正确验证位置。
同样地,提示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发送正确验证位置至相应的用户端,和/或在核验设备中进行显示提醒,和/或是在相应景区的终端显示屏中显示提醒,和/或是通过语音播报方式进行提醒等等,具体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身份验证未通过的用户端,还可以开启一快速排队通道,那么在接收到用户端重新排队指令时,则可以通过快速排队通道重新为相应的用户端生成一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用户端。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景区排队装置,还可以包括:
景区推送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用户端推送预设的景区推送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用户的游览体验,更好地向用户介绍其当前欲游览的景区,以及方便用户实时获取其排队信息,还可以向参与景区排队的各个用户端推送预设的景区推送信息。其中的景区推送信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而且不同景区对应的景区推送信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不同时刻的景区推送信息可以不完全相同,或者相同,对此本发明实施例都不加以限定。例如,可以设置各个景区预设的景区推送信息为相应景区的游玩设施信息、游玩指南、实时排队信息,等等。
此时的用户端是针对相应的景区进行景区排队申请的用户端,而且向所述用户端推送景区推送信息也可以包括其当前排队的景区的景区推送信息。当然,根据需求也可以设置向其发送尚未参与排队的景区的景区推送信息,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景区推送信息发送模块,进一步可以包括:
地理位置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景区的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端的实时地理位置;
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实时地理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景区推送信息发送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向所述用户端推送预设的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景区推送信息;其中,所述景区推送信息包括游玩指南、景点设施信息、排队说明信息、实时排队信息、游玩人数、排队人数、预估排队时间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针对用户端与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地用户端推送不同的信息,而且不同的景区可以设置各自的地理围栏信息,例如可以设置地理围栏信息为以所述景区的中心点为中心,以预设距离为半径的圆形区域为相应景区的地理围栏,等等。另外还可以获取针对相应的景区进行排队的用户端的实时地理位置,具体的可以通过任何可用方法获取用户端的实时地理位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进而可以根据所述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实时地理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而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根据需求预先定义相对位置关系。例如,可以定义当用户端的实时地理位置在景区的地理围栏之外,且实时地理位置距离景区的地理围栏边缘的最近距离大于预设距离阈值时,用户端与相应景区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用户端远离相应景区;而如果用户端的实时地理位置在景区的地理围栏之外,且实时地理位置距离景区的地理围栏边缘的最近距离不大于预设距离阈值,那么用户端与相应景区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用户端在相应景区附近;而如果用户端在相应景区的地理围栏内部,则可以确定用户端与相应景区的相对位置关系为用户端在相应景区内部。
进而则可以根据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向所述用户端推送预设的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景区推送信息。其中的景区推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游玩指南、景点设施信息、排队说明信息、实时排队信息、游玩人数、排队人数、预估排队时间中的至少一种。而且对于同一景区而言,不同相对位置关系对应的景区推送信息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景区排队装置,还可以包括:
实时排队信息反馈模块,根据所述用户端的查看指令,反馈实时排队信息至所述用户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用户及时获知其自身针对某一景区的排队状况,在接收到用户端的查看指令时,可以反馈实时排队信息至相应的用户端。而且,如果用户端在同时针对多个景区进行排队,那么则可以接收用户针对某一景区的查看指令,并且反馈相应景区的实时排队信息至用户端,而如果用户在查看指令时并未指定所需查看的景区,那么则可以将相应用户端当前所排队的所有景区的实时排队信息至所述用户端。
而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商家端也可以获取相应景区的实时排队信息并显示,从而方便相应景区的工作人员根据实时排队信息对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景区排队装置,还可以包括:
身份验证通知模块,根据所述云排队通道的实时排队信息,通知当前到号的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
而且,为了避免排队用户过号,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景区的云排队通道的实时排队信息,通知当前到号的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具体的可以发送身份验证通知至当前到号的用户端,以通知其进行身份验证;或者还可以在相应景区对应的现场显示屏、现场语音播报器等等设备通过显示、或者语音播报等方式通知相应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等等。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证用户有充足的的时间进行身份验证准备,还可以提前预设号码数通知即将到号的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例如,设置提前3个号码通知即将到号的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那么此时如果当前排在队列第一个的用户端已经进行身份验证,则可以通知后续的排在队列第2-4个的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而如果排在队列第二个的用户端已进行身份验证,则可以通知排在队列第五个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以此类推。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景区排队装置,还可以包括:
推送信息展示模块,将所述景区推送信息发送至所述景区对应的现场显示屏,并控制所述现场显示屏显示所述景区推送信息。
而且,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将相应景区对应的景区推送信息发送至所述景区对应的现场显示屏,并控制所述现场显示屏显示所述景区推送信息,以针对性地对在现场显示屏周边的用户进行信息推送,进而提高用户的游玩体验。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景区排队装置,还可以包括:
提示显示展示模块,将针对当前到号的用户端的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现场显示屏并显示。
而且,为了避免用户未能及时查看用户端的信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将针对当前到号的用户端的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现场显示屏并显示,从而通过多种提示方式避免用户错过身份验证时机。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景区排队装置,还可以包括: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景区排队装置,还可以包括:
景区标识码生成模块,根据所述景区的基础信息,以及所述景区的推送信息生成所述景区的标识码。
另外,为了对景区进行线下推广,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景区的基础信息,以及所述景区的推送信息生成所述景区的二维码等标识码。标识码的具体格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而且标识码中包含的具体内容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预先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读取信息反馈模块,当接收到用户端针对所述标识码的读取指令时,反馈所述基础信息和推送信息,以及所述景区的虚拟排队入口至所述用户端。
对于上述的标识码可制作成海报等线下物料,通过物料铺可在多个线下途径对相应的景区进行推广。而且用户可以通过用户端对标识码进行读取,从而获取其中的基础信息和推送信息,而且为了方便用户及时对相应的景区进行排队,还可以在当接收到用户端针对所述标识码的读取指令时,将相应景区的虚拟排队入口发送至相应用户端。因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收到用户端针对所述标识码的读取指令时,反馈所述基础信息和推送信息,以及所述景区的虚拟排队入口至所述用户端。而且用户通过用户端的虚拟排队入口则可以针对相应的景区进行排队申请。
第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排队装置,包括:云排队通道设置模块,用于接收商家端的注册指令,并获取所述商家端对应景区的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队列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商家端的排队管理指令,并基于所述管理指令对所述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排队申请响应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从而解决了景区内人多拥堵的问题,降低了排队功能铺设的成本门槛,在提升景区整体业务意识的同时提高了用户在景区的游览体验。
第二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排队申请响应模块,包括:排队申请指令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获取所述用户端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端的排队目标对象;排队序号确认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排队序号;电子排队凭证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所述排队序号、当前时间以及所述用户端的排队目标对象,通过预设的队列算法生成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电子排队凭证反馈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反馈至所述用户端;其中,所述排队目标对象包括所述景区的景区编号,和/或所述景区中至少一个游乐设施的设施编号。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排队凭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三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并且,基于所述景区对应的核验设备检测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的有效性;如果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全部有效,且当前验证时间为所述信号码中排队目标对象的营业时间,则进行通行入场响应;如果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无效时,则进行异常提醒。从而可以基于电子排队凭证对相应的用户端进行快速身份验证,并且提高了身份验证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四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获取所述景区的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端的实时地理位置;根据所述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实时地理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用户端的排队权限;其中,所述排队权限包括参加排队权限、取消排队权限、核验排队权限中的至少一种。从而可以避免无法及时达到景区的用户端参与排队,避免排队拥挤以及产生无效的电子排队凭证,从而提高景区排队装置的效率。
第五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发送至所述景区对应的取号设备;其中,所述取号设备在接收到针对所述电子排队凭证的取号指令时,打印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排队凭证的获取便利性。
实施例三
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排队方法。
参照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景区排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步骤310,接收景区注册并设置景区的基础信息,然后开启云排队。
步骤320,根据所述基础信息进行队列处理与算法支持。
步骤330,对处理过的信息进行状态监控与信息准备。
步骤340,根据应用情况与状态接收信息进行操作。
如前述,现有的排队方案一般是以餐饮为需求主体,基于桌型设计进行排队应用,以网络取号、人工叫号、现场消号为主要手段。而没有基于旅游、景区的排队系统。
总体上讲,本申请要解决的问题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具体实现上要解决如下技术问题:云技术排队算法;队列管理及常规排队逻辑处理;现场智能显示屏使用网络连接云排队系统展示排队信息;专属景区推广二维码,扫码可进入景区游玩项目列表,可以对游玩项目进行排队;现场pos(pointofsale,销售终端)机打印离线排队凭证及进行游玩验证。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旅游行业排队整体解决方案,主要涉及多业务整合,也即将云队列管理、队列状态控制、用户取号及信息获取、商家端核验及信息、设备接入等内容进行整合。整体解决方案包括:A后台管理模块;B云队列管理;C队列状态及控制;D用户取号及信息查看;E商家核验及设备管理;F第三方设备接入。其中的商家端也即景区端,一个景区可以对应一个商家端,从而通过商家端对相应景区中的入口以及各个游玩项目、游乐设施等进行队列序号的验证加速、减速、暂停等等队列管理。当然,在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同一景区中的不同游玩项目、游乐设施以及景区入口等等分别对应不同的商家端,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加以限定,那么此时不同游玩项目、游乐设施以及景区入口等可以作为不同的景区进行注册并开启各自的云排队通道,进而以上述的不同游玩项目、游乐设施以及景区入口等作为独立的景区执行后续的步骤。
其中,后台管理模块:进行景区游乐设施基础信息设置;云队列管理:排队系统通过对队列的排序、取号、消号、过期、插号等功能提供基础提供;队列状态控制:商家端通过终端设备与排队系统的功能可以控制队列序号的验证加速、减速、暂停等状态;用户取号及信息查看等:用户端通过终端设备与排队系统的功能可以使用排队功能并查看景区信息等;商家端核验及提供设置、设备接入:商家端通过终端设备与系统功能可以对排队信息进行录入与变更,对排队号码进行验证与处置。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的一种排队系统架构图。其中,景区通过A进行注册景区并设置信息,然后开启云排队;排队系统根据A推送的信息B进行队列处理与算法支持;B将处理过的信息推送给C系统进行状态监控与信息准备;D、E根据应用情况与状态接收信息与进行操作。用户通过D取号、查看信息。商家通过E验票、控制队列;BCDE所涉及的设备都可以开发研发的接口,之后通过F对设备的操作方式、设备种类进行有效扩充,增大排队系统的适应面与兼容性。
景区入驻:景区根据入驻流程入驻排队系统,通过对系统信息的录入与确认完成景点入驻。景区根据自身运营及设备状况,可以自行控制队列加速、延缓验证。可根据设备运行状况暂停排队、根据设备状况提供设施设备异常与设备停运等信息。用户根据队列状况与排队人数使用排队功能、查看信息。云队列与核验设备支持第三方服务商接入,可以扩充核验方式与取票方式。用户端支持扩充多种第三方设备商设备,可以扩充取号方式与核验方式。
第二方面,为了减少景区工作人员在排队过程中的工作压力,提高身份识别效率,本申请还可以对接智能闸机实现无人值守。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技术点:
身份识别:用户通过排队系统获得排队电子标识,可以在b端(商家端)与c端(用户端)显示查看。可以通过智能闸机对接排队系统,用来验证拥有获得排队电子标识的用户。
队列对接:智能闸机可通过程序接口对接云排队系统。
无人值守:用户通过扫描获得的排队电子标识通过智能闸机进行核验,整个过程只需用户个人操作即可。
其中无人值守进一步可以包括:
1、进行排队:用户可自行通过手机端、端进行处参加排队。用户点击排队按钮将uuid((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通用唯一识别码)、手机号等用户身份信息等内容发送云排队系统。
2、地理围栏判断:云排队系统接收用户排队的请求,根据其地理位置推送不同信息提示。
地理围栏外:推送景区预设的设施信息与游玩指南内容、查看排队信息;地理围栏内:推送景区预设的设施信息与游玩指南内容、查看排队信息,并可以使用排队功能。
3、队列及信息处理:通过云队列系统基于设备的基础信息设置与队列算法自动安排用户排队序列。
其中,队列算法包含排队序号管理模块,时间管理模块,编码算法模块,消息模块等部分组成。云队列系统将用户身份信息与时间、设施编号、景区编号、排队序号通过队列算法进行编码,形成电子排队凭证。电子排队凭证拥有时效性、用户身份识别、景区及指定设施锁定的特性。队列算法将电子排队凭证通过业务算法将其转化为可识别的二维码,可通过设备识别。电子排队凭证可通过业务算法将其转化为信号码,通过电子手环等设备使用,通过智能闸机类通道设备进行识别。
4、电子排队凭证识别:智能闸机对接云排队排队序号管理模块。
其中,用户持可展示二维码形式、信号码形式的电子排队凭证至智能闸机;通过智能闸机扫描设备、进场通信设备扫描二维码或识别信号码;根据电子排队凭证的状态给予结果返回。分别检测时间、设施编号、景区编号、排队序号的有效性。沟通队列算法序号管理模块,全部有效通行入场。时间无效,返回信息通知未到入场时间或超时号码废弃重新排号。设施编号无效,提示去相应编号的设备。景区编号无效,提示号码无效重新排号。排队序号无效,提示已经过号或号码已经废弃重新排号。
5、异常情况处理
电子排队凭证过号:当出现过号情况,云排队的队列算法可根据后续的用户排列情况进行优先补号,补号之后将会按新补号码正常使用。电子排队凭证过期:当出现过期情况,云排队的队列算法会根据电子凭证的时间对比当前验证时间,返回过期提示并提示重新排号。
6、通过串联身份识别、排队取号、地理围栏判断、队列信息处理、电子排队凭证识别、异常情况处理最终达到无人值守,极大的解放人力。
如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对接智能闸机实现无人值守的架构图。对接智能闸机实现无人值守的方案说明如下:
1、用户使用手机通过app点或是扫码查看景区信息,根据地理围栏判断展示不同信息。
远离景区展示景区游玩信息,排队信息,推荐用户买票;接近景区、景区内展示景区游玩信息,排队信息,若用户卖票则可以使用排队功能,若没买票则推荐用户买票。
2、云队列根据排队情况推送用户队列信息。
3、当用户可以入场游玩时,则可以接受相应的通知信息。
4、用户在指定的游乐设施门口通过智能闸机识别电子排队凭证,根据用户凭证情况作出结果。
可以游玩:闸机放行入场;过号:信息提示用户重新排队或延时排队;未到号:信息提示用户可以游玩的时间;过期:信息提示用户过期并提示重新排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加入地理围栏判断,可以判断用户与景区的相对位置,用来推送不同类型功能。而且用户通过手机取号,网络购票,现场显示屏与手机显示排队信息,智能闸机根据队列状态与用户电子凭证的情况验证,可以实现全程无人值守。
第三方面,地理围栏判断
地理围栏:景区依据已经标识的中心坐标点及其周边范围来确定景区在线上展示时的大小,此部分是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移动位置服务)业务的一个应用;位置判断:基于地理围栏与用户位置,判断用户在景区范围的远离、附近、内部;内容推送:根据用户在景区的远离、附近、内部位置,来推送不同信息。
地理围栏判断的方案说明如下:
后端:根据地理围栏范围判断用户与景区的位置关系;底层:读取已经设置好的地理围栏信息;前端:根据地理围栏的判断结果,推送用户景区游玩信息、排队情况、是否可以开始排队、远离后排队废弃等内容。
如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地理围栏判断架构图。
其中,实现流程包括:获取景区地理围栏信息->获取用户位置信息->判断两者相对位置关系->语句判断结果推送信息及功能。
1、景区地理围栏信息
可以通过排队系统平台的信息库获取景区地理围栏信息;通过信息运营上报信息库添加地理围栏信息。
2、用户位置信息
通过用户设备获取用户位置信息,例如通过用户的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等获取用户位置信息。
3、前端展示
获取游玩指南景点设施信息
获取预设排队说明并前端展示
根据云队列情况展示排队信息
根据排队情况展示排队人数及时间预估
根据位置信息展示加入/取消排队功能
根据位置信息及手工操作展示核验排队功能
如前述,现有的排队系统主要面向餐饮业务,以店铺、桌型内容为基础设计功能,主要解决用户拥堵、预约等问题,现有的其他第三方OTA(Online Travel Agency,在线旅行社)无基于位置服务的排队系统。而本申请的排队方法以及排队系统专门针对景区、旅游行业为基础进行功能设计,针对园区地理位置、用户位置做有效判断,根据景区游玩项目、大型、中型等不同型号游乐设施进行功能优化,可实际解决景区的预约入园、园区内游乐设施排队问题。
第四方面,智能终端机控制云队列状态及生成排队凭证
后端:对游乐设施进行移动化管理并可通过预设信息及排队情况生成排队凭证;前端:根据生成的排队凭证进行队列验证并给出提示。
其中,后端具体可以包括:
1、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版商家中新增排队信息,可录入景区游乐设施与排队相关的最大承载人数、游玩时间、排队人数、过号时间等。
2、境内度假商家中心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新增排队管理功能,进行排队叫号、取号、验号、设施状态控制等功能。
2.1叫号:根据当前队列情况,通知指定数量用户消号游玩;
2.2取号:根据云队列情况生成离线排队凭证;
2.3验号:通过使用智能终端机(例等)摄像头扫描离线排队凭证、在线排队凭证判断是否消号;
2.4设施状态控制:
无需排队:通知用户端、显示屏可直接游玩无需排队;
设备关闭:通知用户端、显示屏设备经营结束,关闭云队列服务;
设备异常:通知用户端、显示屏设备出现状况,关闭云队列服务。
前端具体可以包括:
现场显示屏:根据云队列情况分别展示各个游乐设施的排队人数、等待时长、待入场人数、设施状态等.
景区游玩指南:根据云队列情况分别展示各个游乐设施的排队人数、等待时长、待入场人数、设施状态等;根据用户与景区地理围栏的相对位置,分别给出不同信息展示。
现场终端:、取票机等;根据云队列情况分别展示各个游乐设施的排队人数、等待时长、待入场人数、设施状态等;根据用户排队情况进行取票、核销等业务操作并给出相应提示。
本申请的重点在于可通过对云队列的指定游乐设施进行控制。通过相对低成本设备对云队列进行业务维护和控制,使云队列、现场控制、C端展示、显示屏展示等信息达成统一,现场终端可根据排队凭证的时间信息在验证时展示不同的提示信息。
第五方面,排队凭证可使用二维码生成、展示、核验
后端:根据云队列的队列号码、取号时间、排队人数、游乐设施等信息进行编码生成排队凭证二维码,供多应用方使用;前端:展示后端生成的二维码排队凭证与其有效性信息;现场终端:将后端生成的二维码排队凭证展示或打印生成离线凭证。
其中具体地,后端:根据云队列的队列号码、取号时间、排队人数、游乐设施等信息进行编码生成排队凭证二维码,供多应用方使用;前端:通过线上游玩指南取号获在线排队凭证,以二维码形式展示;现场终端:使用前端在线排队凭证二维码、现场终端打印生成的离线二维码对用户排队状态进行核验。
本申请的技术重点为将诸多排队信息根据算法整合为二维码,极大加大了用户的使用的辨识度与便利性,而且扫码技术利于用户与设备并不发达的景区进行业务拓展,扫码操作极大的降低用户的教学成本。
第六方面,云队列管理
后端:根据叫号、取号、插队等业务逻辑,将排队信息与云计算结合,使用云计算管理队列操作。队伍情况供前端、现场设备(现场终端)进行使用。
其中,队列基础规则:包含号码规则、取号、叫号、消号;队列服务:包含队列管理、单号人数、时间计算、时间管理、预估统计、消息队列、异常处理;业务管理:景区绑定、游乐设施绑定、游乐设施排队信息设置;应用支持:取号操作及信息、现场管理支持、通知提醒、队列状态查看;前台产品支持:C端信息展示及取号;B端信息展示及取号、叫号、消号;现场设备信息展示及叫号。如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云队列管理的系统架构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云队列管理信息可接入多种取号、核验设备。其中的取号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取票机、网络取号、指纹取号、身份证取号、人脸识别取号,等等;核验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闸机、智能通道设备、多用途扫码,等等。云队列管理算法可进行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开放使用及进行二次开发,而且支持多种第三方设备服务商接入、使用。另外,云队列管理可拓展到多领域应用,对队列需求的多个业务领域,例如,餐饮、停车场、银行等所有产生队列的场景,而且队列信息可在移动智能设备、线上智能显示屏、智能验号设备上进行显示。
第七方面,专属景区二维码,扫码进入游玩项目列表,直接线上排队
后端:根据预设的景区信息,结合景区录入的排队信息生成景区专属二维码;前端: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直接展示指定景区的游玩指南,并可以在游玩指南内直接获取排队信息或进行排队。
具体的,景区通过pc商家中心景区游玩指南工具将景区信息、排队信息等内容进行整合,生成景区专用二维码,进而将此二维码可制作成海报等线下物料,那么通过物料铺可在多个线下途径推广景区,而且用户可使用用户端扫描此二维码,直接进行景区游玩指南,从而了解景区信息、使用排队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线上、线下、现场的三层业务结合,将景区线上展示、线下运营、线上操作、现场管理结合。景区根据自己的线下情况,可将更多的线下用户拉到线上、现场用户进行线上管理。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实现排队整体线上化操作,做到景区线上、线下、现场联动管理。具体可以包括:云端队列管理、线上游乐设施信息及排队信息展示、线下景区推广二维码、现场排队管理,等等;而且,竞对OTA目前并没有同类产品研发与运营,本申请的功能与业务为全自主开发;另外,美味不用等、美团排队等同类型排队应用均为餐饮为业务基础开发,没有旅游业务应用,同类型三方排队系统,目前均在试验阶段。除迪士尼、长隆等高端景区根据专门玩法开发排队应用,并没有面向常规景区的排队系统。
本申请提出了线上排队整体解决方案(线上景区游玩指南+线下推广二维码+现场排队管理+后台商家管理),云排队业务概念及队列管理技术方案,排队方案应用地理围栏实时业务技术,智能终端机控制云队列状态及生成排队凭证,排队凭证可使用二维码生成、展示、核销使用的技术形式,景区内内容(游乐设施、二销内容等)生成景区推广二维码技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本申请可以解决景区内人多且拥堵的问题,具体可以包括:热门项目大量用户长时间排队的问题,游客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排队上,从而产生极大负面情绪的问题,游客固定在热门项目,景区内游客流动性差,从而降低景区二销内容销量的问题,以及景区内游客分布不平均,游乐设施没有被充分利用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申请可以降低排队功能铺设的成本门槛。具体可以包括:使用云队列管理排队系统,对接商家端app,可极大的降低应用门槛;对设备、网络要求较低;拥有多种梯度排队方案可供选择,例如如下梯度排队方案:手机+Pos机+智能显示屏、手机+Pos机+智能闸机+智能显示屏、手机+Pos机+智能取票机+智能闸机+智能显示屏、手机+Pos机+智能取票机+智能闸机+扫码+智能通道设备+人脸识别设备+智能显示屏、手机+Pos机+智能取票机+智能身份凭证+智能闸机+扫码+智能通道设备+人脸识别设备+智能显示屏,等等。
第三方面,本申请可以通过输出客流热度分析、园区二销分析等多种业务报告,从而提升景区整体业务意识。
实施例四
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排队方法。
参照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景区排队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步骤410,接收用户端针对已注册的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景区的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其中,所述云排队通道为在所述景区注册完成后,针对所述景区生成的虚拟排队通道。
步骤420,当接收所述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通行申请指令时,根据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
步骤430,如果身份验证通过,则针对所述用户端进行通行入场响应。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20,进一步可以包括:
子步骤421,基于所述景区对应的核验设备检测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的有效性;
子步骤422,如果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全部有效,且当前验证时间为所述信号码中排队目标对象的营业时间,则进行通行入场响应;
子步骤423,如果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无效时,则进行异常提醒。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子步骤423进一步可以包括:
子步骤4231,如果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时间信息超出限定验证时间,则进行号码超时提醒;
子步骤4232,如果当前验证时间不是所述信号码中排队目标对象的营业时间,则进行入场时间提醒;
子步骤4233,如果所述信号码中的排队序号无效,则进行重新排号提醒;
子步骤4234,如果所述信号码中的排队目标对象与当前验证的核验设备不匹配,则提示所述排队目标对象的正确验证位置。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410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440,接收商家端的注册指令,并获取所述商家端对应景区的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40进一步可以包括:
子步骤441,接收所述景区的注册指令;
子步骤442,根据所述注册指令对所述景区进行注册并获取所述景区的基础信息;
子步骤443,根据所述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设置云排队通道;
子步骤444,当接收到针对所述云排队通道的启动指令时,开启所述云排队通道。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440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450,根据所述景区的基础信息,以及所述景区的推送信息生成所述景区的标识码;
步骤460,当接收到用户端针对所述标识码的读取指令时,反馈所述基础信息和推送信息,以及所述景区的虚拟排队入口至所述用户端。
其中,步骤450-460可以在步骤440之后,或者是步骤440之后的任一步骤之后执行,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步骤470,将所述云排队通道的实时排队信息发送至所述景区对应的商家端并显示。
其中,步骤470可以在步骤440之后,或者是步骤440之后的任一步骤之后执行,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步骤480,接收所述商家端的排队管理指令,并基于所述管理指令对所述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
其中,步骤480可以在步骤440之后,或者是步骤440之后的任一步骤之后执行,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队列管理包括启动云队列管理、暂停云队列管理、关闭云队列管理、队列验证速度管理、设备异常提醒管理、设备停运提醒管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410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490,获取所述景区的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端的实时地理位置。
步骤4110,根据所述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实时地理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步骤4120,根据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用户端的排队权限;其中,所述排队权限包括参加排队权限、取消排队权限、核验排队权限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上述的步骤490-4120可以在步骤410之后,或者是步骤410之后的任一步骤之后执行,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10,进一步可以包括:
子步骤411,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
子步骤412,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获取所述用户端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端的排队目标对象;
子步骤413,根据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排队序号;
子步骤414,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所述排队序号、当前时间以及所述用户端的排队目标对象,通过预设的队列算法生成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其中,所述排队目标对象包括所述景区的景区编号,和/或所述景区中至少一个游乐设施的设施编号。
子步骤415,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410之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4130,向所述用户端推送预设的景区推送信息。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130,进一步可以包括:
子步骤4131,获取所述景区的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端的实时地理位置;
子步骤4132,根据所述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实时地理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子步骤4132,根据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向所述用户端推送预设的与所述相对位置关系匹配的景区推送信息;其中,所述景区推送信息包括游玩指南、景点设施信息、排队说明信息、实时排队信息、游玩人数、排队人数、预估排队时间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130可以在步骤410之后,或者是步骤410之后的任一步骤之后执行,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步骤4140,根据所述用户端的查看指令,反馈实时排队信息至所述用户端。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140可以在步骤410之后,或者是步骤410之后的任一步骤之后执行,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步骤4150,根据所述云排队通道的实时排队信息,通知当前到号的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
步骤4160,将所述景区推送信息发送至所述景区对应的现场显示屏,并控制所述现场显示屏显示所述景区推送信息。
步骤4170,用于将针对当前到号的用户端的提示信息发送至所述现场显示屏并显示。
步骤4180,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发送至所述景区对应的取号设备;其中,所述取号设备在接收到针对所述电子排队凭证的取号指令时,打印所述电子排队凭证。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步骤4150-4180均可以在步骤440之后,或者是步骤440之后的任一步骤之后执行,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第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排队装置,包括:云排队通道设置模块,用于接收商家端的注册指令,并获取所述商家端对应景区的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队列管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商家端的排队管理指令,并基于所述管理指令对所述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排队申请响应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从而解决了景区内人多拥堵的问题,降低了排队功能铺设的成本门槛,在提升景区整体业务意识的同时提高了用户在景区的游览体验。
第二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排队申请响应模块,包括:排队申请指令接收子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用户身份信息获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获取所述用户端的用户身份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端的排队目标对象;排队序号确认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排队序号;电子排队凭证生成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所述排队序号、当前时间以及所述用户端的排队目标对象,通过预设的队列算法生成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电子排队凭证反馈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反馈至所述用户端;其中,所述排队目标对象包括所述景区的景区编号,和/或所述景区中至少一个游乐设施的设施编号。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排队凭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三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对所述用户端进行身份验证。并且,基于所述景区对应的核验设备检测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的有效性;如果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全部有效,且当前验证时间为所述信号码中排队目标对象的营业时间,则进行通行入场响应;如果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中包含的信息无效时,则进行异常提醒。从而可以基于电子排队凭证对相应的用户端进行快速身份验证,并且提高了身份验证的准确性和效率。
第四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获取所述景区的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端的实时地理位置;根据所述地理围栏信息以及所述实时地理位置,确定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所述用户端与所述景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用户端的排队权限;其中,所述排队权限包括参加排队权限、取消排队权限、核验排队权限中的至少一种。从而可以避免无法及时达到景区的用户端参与排队,避免排队拥挤以及产生无效的电子排队凭证,从而提高景区排队装置的效率。
第五方面,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发送至所述景区对应的取号设备;其中,所述取号设备在接收到针对所述电子排队凭证的取号指令时,打印所述电子排队凭证。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子排队凭证的获取便利性。
实施例五
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排队系统。
参照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景区排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景区排队系统,包括:用户端510、商家端520和景区排队装置530;
其中,所述景区排队装置530,包括:
云排队通道设置模块531,用于接收商家端的注册指令,并获取所述商家端对应景区的基础信息,针对所述景区开启云排队通道;
队列管理模块532,用于接收所述商家端的排队管理指令,并基于所述管理指令对所述云排队通道进行队列管理;
排队申请响应模块533,用于接收用户端针对所述景区的排队申请指令,根据所述排队申请指令以及所述云排队通道确定所述用户端的电子排队凭证,并反馈至所述用户端。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景区排队装置530,还可以包括:
第三方设备接入模块,用于接入第三方设备。
其中的第三方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用户端、商家端、现场显示屏、取号设备、核验设备,等等任何可以接入景区排队装置的设备,而且第三方设备具体可以由景区排队装置的相关权限方进行自定义设置,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可选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景区排队系统,还可以包括:
现场显示屏,用于显示接收到的景区推送信息,以及针对当前到号的用户端的提示信息;
取号设备,用于根据接收到的针对电子排队凭证的取号指令,基于预设的业务算法将所述电子排队凭证转化为信号码并打印。
核验设备,用于根据预存的电子身份标识对所述信号码进行识别验证。
实施例六
详细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景区排队系统。
参照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景区排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后台管理模块610,用于接收景区注册并设置景区基础信息,然后开启云排队;
云队列管理模块620,用于根据所述后台管理模块推送的信息进行队列处理与算法支持;
队列状态控制模块630,用于对处理过的信息进行状态监控与信息准备;
用户取号及信息查看模块640,用于用户端通过终端设备使用排队功能并查看景区信息;
商家核验及设备管理模块650,用于商家端通过终端设备对排队信息进行录入与变更,对排队号码进行验证与处置;
第三方设备接入模块660,用于接入第三方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个模块之间都可以由于业务需求进行连接以通信,对此本发明实施例不加以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前述实施例的景区排队装置和/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前述实施例的景区排队装置和/或方法。
对于方法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装置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装置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支付信息处理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03:50:1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69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