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协作方法、系统及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110688596.9
  • 20210621
  • CN115579152A
  • 20230106
  • 浙江格林蓝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郭威;孙保辉;张士玉;李娇妮;卢苓欣
  • G16H80/00
  • G16H80/00 G16H40/67 G16H40/20 G16H30/20

  •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春波路1288号1幢12层1209室
  • 浙江(33)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熊永强
摘要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会诊协作方法、系统及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该方法中,利用第一会诊申请ID和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出第一激活请求,以使第一终端调用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超声实时会诊服务端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提交方ID;会诊方通过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出第二激活请求,以使第二终端调用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超声实时会诊服务系统服务端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方ID;使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根据第一会诊ID、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第一会诊方ID建立会诊提交方和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有效减少医生在建立音视频会诊过程中所需的操作。
权利要求

1.一种会诊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超声会诊协作系统,所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包括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安装有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有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一会诊申请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所述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所述调用请求用于调用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所述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一会诊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ID与所述检查信息关联;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接收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所述第一会诊ID,并建立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会诊申请;

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对所述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一激活请求,根据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所述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

所述第二终端响应于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对所述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二激活请求,根据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所述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

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会诊ID、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建立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与所述第一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为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创建第一会诊报告,以及为所述第一会诊方创建第二会诊报告;其中,所述第一会诊报告与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所述第二会诊报告与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在所述第一会诊报告中输入的第一会诊意见同步到所述第二会诊报告中;和/或,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会诊方在所述第二会诊报告中输入的第二会诊意见同步到所述第一会诊报告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接收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超声图像,并将所述第一超声图像发送给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超声图像同步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或,

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接收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发送的第二超声图像,并将所述第二超声图像发送给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二超声图像同步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所述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查询请求,将关联有所述检查信息的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所述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所述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输入的邀请参与会诊的所述第一会诊方所在医院,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更新至所述第一会诊方所在医院的会诊管理列表中,以使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终端上的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访问所述会诊管理列表,以查看所述第一会诊申请。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音视频会诊会话结束后,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保存所述音视频会诊会话对应的音视频资料,所述音视频资料与所述第一会诊ID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输入的第三会诊意见,并将所述第三会诊意见发送给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

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三会诊意见转发给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三会诊意见同步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和/或,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输入的所述第四会诊意见,并将所述第四会诊意见发送给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

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四会诊意见转发给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四会诊意见同步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图像采集请求,以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连接的超声设备对所述待检查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三超声图像;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三超声图像同步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于第二会诊提交方对所述待检查对象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所述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二会诊申请ID,其中所述第二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所述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所述调用请求用于调用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所述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二会诊ID,其中,所述第二会诊ID与所述检查信息关联;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接收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所述第二会诊ID,并建立所述第二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二会诊ID的关联关系。

10.一种会诊协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超声会诊协作系统,所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包括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安装有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有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一会诊申请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所述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所述调用请求用于调用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所述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一会诊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ID与所述检查信息关联;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接收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所述第一会诊ID,并建立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会诊申请;

其中所述第一会诊申请用于分别被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和所述第一会诊方激活后,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对应的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以及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超声实时会诊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以使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会诊ID、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建立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与所述第一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

11.一种超声会诊协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包括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安装有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有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其中: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用于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一会诊申请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还用于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所述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所述调用请求用于调用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所述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一会诊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ID与所述检查信息关联;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还用于接收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所述第一会诊ID,并建立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还用于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会诊申请;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对所述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一激活请求,根据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所述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对所述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二激活请求,根据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所述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

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诊ID、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建立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与所述第一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

12.一种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应用于超声会诊协作系统,所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还包括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安装有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有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其中,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一会诊申请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所述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所述调用请求用于调用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所述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一会诊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ID与所述检查信息关联;

接收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所述第一会诊ID,并建立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

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会诊申请;

其中所述第一会诊申请用于分别被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和所述第一会诊方激活后,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对应的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以及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超声实时会诊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以使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会诊ID、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建立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与所述第一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会诊协作方法、系统及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为了有力地支撑分级诊疗,PACS系统中的远程会诊成为一种重要的会诊方式,会诊范围包括病理、超声、放射等科室。其中,同步会诊实现方式是在下级医院会诊提出方和上级医院会诊方之间建立实时的视频和音频通路,在双方之间共享下级医院设备上的实时图像和摄像头拍摄的打图手法,以及上级医院会诊医生的视频,并进行实时的语音交流。会诊过程中,采集多张图像,并以会诊为单位保存图像和沟通的文字,共享的文档等信息。可以通过同步会诊系统回顾已经完成的会诊中的图像和沟通信息。下级医院会诊提出方医生事后将会诊意见融入到下级医院的报告中。

现有技术中,在建立音视频同步会诊时,需要会诊请求医生手动输入会诊双方信息等信息以建立音视频会诊通道,该过程费时费力,且出错可能性大,十分影响医生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诊协作方法、系统及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可以快速建立音视频会诊会话,减少医生在建立音视频会诊过程中的操作,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诊协作方法,应用于超声会诊协作系统,所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包括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安装有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有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一会诊申请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所述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所述调用请求用于调用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所述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一会诊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ID与所述检查信息关联;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接收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所述第一会诊ID,并建立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会诊申请;

所述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对所述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一激活请求,根据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所述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

所述第二终端响应于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对所述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二激活请求,根据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所述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

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会诊ID、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建立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与所述第一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

可选地,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为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创建第一会诊报告,以及为所述第一会诊方创建第二会诊报告;其中,所述第一会诊报告与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所述第二会诊报告与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在所述第一会诊报告中输入的第一会诊意见同步到所述第二会诊报告中;和/或,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会诊方在所述第二会诊报告中输入的第二会诊意见同步到所述第一会诊报告中。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接收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超声图像,并将所述第一超声图像发送给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超声图像同步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或,

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接收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发送的第二超声图像,并将所述第二超声图像发送给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二超声图像同步发送给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所述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查询请求,将关联有所述检查信息的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所述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

可选地,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所述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包括: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输入的邀请参与会诊的所述第一会诊方所在医院,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更新至所述第一会诊方所在医院的会诊管理列表中,以使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终端上的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访问所述会诊管理列表,以查看所述第一会诊申请。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音视频会诊会话结束后,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保存所述音视频会诊会话对应的音视频资料,所述音视频资料与所述第一会诊ID关联。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接收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输入的第三会诊意见,并将所述第三会诊意见发送给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

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三会诊意见转发给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三会诊意见同步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和/或,

所述第二终端接收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输入的所述第四会诊意见,并将所述第四会诊意见发送给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

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四会诊意见转发给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四会诊意见同步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图像采集请求,以获取与所述第一终端连接的超声设备对所述待检查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三超声图像;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三超声图像同步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于第二会诊提交方对所述待检查对象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所述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二会诊申请ID,其中所述第二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所述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所述调用请求用于调用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所述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二会诊ID,其中,所述第二会诊ID与所述检查信息关联;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接收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所述第二会诊ID,并建立所述第二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二会诊ID的关联关系。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诊协作方法,应用于超声会诊协作系统,所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包括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其中,所述第一终端安装有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有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一会诊申请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所述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所述调用请求用于调用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所述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一会诊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ID与所述检查信息关联;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接收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所述第一会诊ID,并建立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会诊申请;

其中所述第一会诊申请用于分别被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和所述第一会诊方激活后,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对应的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以及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超声实时会诊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以使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会诊ID、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建立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与所述第一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会诊协作系统,所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包括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安装有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有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其中: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用于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一会诊申请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还用于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所述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所述调用请求用于调用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所述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一会诊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ID与所述检查信息关联;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还用于接收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所述第一会诊ID,并建立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

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还用于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会诊申请;

所述第一终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对所述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一激活请求,根据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所述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

所述第二终端,用于响应于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对所述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二激活请求,根据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所述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

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诊ID、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建立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与所述第一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应用于超声会诊协作系统,所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还包括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所述第一终端安装有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所述第二终端安装有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其中,所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一会诊申请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所述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所述调用请求用于调用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所述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一会诊ID,其中,所述第一会诊ID与所述检查信息关联;

接收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所述第一会诊ID,并建立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与所述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

将所述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所述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一会诊方通过所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会诊申请;

其中所述第一会诊申请用于分别被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和所述第一会诊方激活后,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对应的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以及通过所述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超声实时会诊客户端向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所述第一会诊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以使所述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根据所述第一会诊ID、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所述第一会诊方ID,建立所述第一会诊提交方与所述第一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

本发明实施例的会诊协作方法中,利用上述会诊协作方法,利用第一会诊申请ID和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会诊提交方可以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出对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一激活请求,以使第一终端调用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超声实时会诊服务端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提交方ID;而会诊方可以通过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出对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二激活请求,以使第二终端调用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超声实时会诊服务系统服务端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方ID;进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可以根据第一会诊ID、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第一会诊方ID快速建立会诊提交方和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可以有效减少医生在建立音视频会诊过程中所需的操作,有效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会诊协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诊协作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诊流程管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诊协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诊协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发明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现有技术中,在建立音视频同步会诊时,需要会诊请求医生手动输入会诊双方信息等信息以建立音视频会诊通道,该过程费时费力,且出错可能性大,十分影响医生的工作效率。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超声会诊协作系统,它可以快速建立会诊提交方和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减少医生在建立音视频会诊过程中所需的操作,有效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超声会诊协作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诊协作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超声会诊协作系统100包括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第一终端101和第二终端102,第一终端101安装有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和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6,第二终端102安装有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和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8,其中: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用于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一会诊申请ID,其中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该检查信息为关于待检查对象的一个以上的检查项目。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发送携带有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调用请求用于调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一会诊ID,其中,第一会诊ID与检查信息关联。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接收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返回的第一会诊ID,并建立第一会诊申请ID与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将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终端102,以使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获取第一会诊申请。

第一终端101,用于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发起的对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一激活请求,根据第一会诊申请ID与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6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提交方ID。

第二终端102,用于响应于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发起的对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二激活请求,根据第一会诊申请ID与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8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方ID。

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用于根据第一会诊ID、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第一会诊方ID,建立第一会诊提交方与第一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

利用上述会诊协作方法,利用第一会诊申请ID和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会诊提交方可以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出对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一激活请求,以使第一终端调用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超声实时会诊服务端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提交方ID;而会诊方可以通过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出对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二激活请求,以使第二终端调用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超声实时会诊服务系统服务端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方ID;进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可以根据第一会诊ID、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第一会诊方ID快速建立会诊提交方和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可以有效减少医生在建立音视频会诊过程中所需的操作,有效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在将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终端102方面,具体用于:

响应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发起的查询请求,将关联有检查信息的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终端102。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一会诊方可以主动发起关于会诊的查询请求,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响应第一会诊方的查询请求,会将满足查询条件的会诊申请发送给第一会诊方以供其查看。例如,查询请求可以是查询所有会诊申请,不限定检查信息的类型,则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将会将所有未完成会诊的会诊申请对应的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给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终端102,以供第一会诊方进行查看。当然,查询请求也可以携带想要查询的检查信息的具体类型,例如心脏或子宫等等。则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将会把心脏或子宫对应的会诊申请发送给第二终端102。第一会诊方通过查看所查询到的会诊申请,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响应某一会诊申请,加入该会诊申请所对应的音视频会诊会话。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2,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在将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终端102方面,具体用于:

根据第一会诊提交方输入的邀请参与会诊的第一会诊方所在医院,将第一会诊申请ID更新至第一会诊方所在医院的会诊管理列表中,以使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终端102上的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访问会诊管理列表,以查看第一会诊申请。

具体地,第一会诊提交方在发起新建会诊请求时,可以携带其想要邀请参与会诊的第一会诊方的信息,例如,第一会诊方的信息可以是第一会诊方所在的医院,也可以是第一会诊方的第一会诊方ID,根据第一会诊方ID可以确定第一会诊方所在的医院。这样,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可以根据第一会诊方所在医院,将对应的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给第一会诊方所在医院以更新对应的会诊管理列表,使得第一会诊方所在医院的会诊专家能够通过相应的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访问上述会诊管理列表,可以查看到其中对应的会诊申请。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为第一会诊提交方创建第一会诊报告,以及为第一会诊方创建第二会诊报告;其中,第一会诊报告与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第二会诊报告与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此时,第一会诊报告、第二会诊报告为未编辑的会诊报告。根据第一会诊报告和第二会诊报告可以得到对应第一会诊申请最终的会诊报告,该最终的会诊报告与检查信息相关联。

实际上,可以在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之间建立统一的业务数据模型,业务数据包含检查对象、申请单、检查项目、会诊报告、图像和会诊;统一的业务数据模型是指两个系统对于同一种业务数据的认知相同,例如,标识音视频会诊时,需要会诊提交方ID、会诊方ID等。

进一步地,可以是将一个检查对象(即病人)的一次检查来访对应一个申请单;而一个申请单对应多个检查项目。例如,某一检查对象的肚子不舒服,需要进行超声检查,对应的超声检查申请单包括1个以上的项目,如脾、肝、子宫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份会诊报告属于一个病人,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检查项目。一份会诊报告包含一张或多张超声图像;一份会诊报告对应一次或多次会诊。另外,一个申请单对应一个会诊报告,会诊提交方可以勾选申请单中的部分或全部项目用于申请会诊,检查对象的一个申请单的所有会诊都在一个会诊报告里面。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实际上,可以在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之间建立统一的用户数据模型,用户数据包括用户ID,用户名称,用户医院,用户性别,用户职称等信息。同样的,统一的用户数据模型是指两个系统对同一用户数据的认知相同,例如标识医生时,需要医生对应的识别ID、医生所在的医院机构名称等。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实际建立音视频会诊的过程中,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从第三方系统(例如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获取检查对象的申请单等信息,以新建检查,包含申请单,检查项目等信息。下级医院会诊提交医生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新建会诊申请时,可以填写关于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的会诊申请相关信息,则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为该会诊申请分配一个会诊申请ID,而且将会调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新建一个会诊ID;另外,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该会诊ID和会诊申请ID进行绑定以建立关联关系。在通过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新建会诊时,传给超声实时会诊系统的信息包括检查对象信息,检查项目信息,申请单信息,会诊申请信息,申请医生信息等,超声实时会诊系统自动新建会诊,并返回会诊ID。以会诊提交方指定了会诊方医生为例,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分别为会诊提交方和会诊方分别建立第一会诊报告和第二会诊报告,且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将该会诊ID与检查信息、第一会诊报告、第二会诊报告进行关联。会诊方医生可以在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中可以查询到需要会诊的病人检查和第二会诊报告。

其中,在新建会诊时,以会诊提交方指定了会诊方医生为例,此时,会诊流程管理系统传给超声实时会诊系统会诊提交方ID和会诊方ID,即以医生的用户ID为核心,在两个系统间进行映射,如果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中不包括会诊提交方医生和/或会诊方医生的用户信息时,则将会自动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中进行用户创建,以完成映射。

其中,在新建会诊流程中,会诊提交医生可以选择会诊医院和会诊医生。会诊申请建立后,会诊流程管理系统会提醒会诊医生,有新的会诊,方便会诊医生开展会诊。在没有指定会诊医院和会诊医生时,会诊管理系统服务端会按照预定义的规则进行自动分配。分配规则包括医院对口关系,会诊医生排班信息,会诊医生特长,会诊医生级别等。

另外,参考图1,以会诊提交医生为例,会诊提交医生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操作开始编辑第一会诊报告时,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将会向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6发送第一激活请求,以自动调用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6,激发第一终端101的超声实时会诊系统进行初始化,通过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6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传入当前会诊提交医生ID和姓名等信息以及第一会诊ID,自动建立实时音视频会诊通道,达到可以会诊的状态。同样地,会诊方医生在第二终端102上的操作与会诊提交方医生在第一终端101上的操作类似,不做赘述。这样,会诊提交方医生、会诊方医生可以进行音视频会诊。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将第一会诊提交方在第一会诊报告中输入的第一会诊意见同步到第二会诊报告中;和/或,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将第一会诊方在第二会诊报告中输入的第二会诊意见同步到第一会诊报告中。

具体地,在第一会诊提交方和第一会诊方进行音视频会诊的过程中,第一会诊提交方可以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编辑第一会诊报告,第一会诊方可以通过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编辑第二会诊报告。其中,编辑第一会诊报告时,第一会诊提交方可以是在第一会诊报告中输入第一会诊意见,该第一会诊意见将会通过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同步到第二会诊报告中,或者,编辑第二会诊报告时,第一会诊方可以是在第二会诊报告中输入第二会诊意见,该第二会诊意见将会通过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同步到第一会诊报告中。

实际上,可选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可以是将编辑后的第一会诊报告同步给第一终端,以使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可以获得第一会诊报告,也即获得了第一会诊提交方在第一会诊报告中输入的第一会诊意见。而同样地,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可以是将编辑后的第二会诊报告同步给第二终端,以使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可以获得第二会诊报告。这样,第一会诊提交方可以根据第一会诊报告和第二会诊报告输出第一会诊申请最终的会诊报告。第一种输出会诊的方式,第一会诊提交方可以将第一会诊报告、第二会诊报告打印出来,将打印出来的两份报告作为会诊报告即可。实际上,第一会诊提交方在完成会诊后,可以审核第一会诊报告和第二会诊报告的内容,修改其中不合适的地方,以完成报告书写和审核,进而可以将报告打印出来分发给病人。报告分发也可以是电子分发,例如通过进入查看会诊报告,或者,在或小程序上进行报告查询和查看。

第二种输出会诊报告的方式,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对第一会诊报告和第二会诊报告进行合并的合并请求,将第二会诊报告和第一会诊报告进行自动合并处理,得到第一会诊申请最终的会诊报告并保存该会诊报告。接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该会诊报告分别发送给第一会诊提交方对应的第一终端、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终端,以使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获取会诊报告,以及使得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获取会诊报告。这样,第一会诊提交方可以将最终的会诊报告分发给病人。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第一终端101,还用于接收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6输入的第三会诊意见,并将第三会诊意见发送给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

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还用于将第三会诊意见转发给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将第三会诊意见同步发送至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和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

其中,通过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从第三方系统中接收第三会诊意见并保存,同时,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将会提醒会诊提交方和会诊方接收到第三会诊意见,使得在第一会诊提交方编辑第一会诊报告、第一会诊方编辑第二会诊报告时,第一会诊提交方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将接收到的第三会诊意见写入第一会诊报告中;同样地,第一会诊方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将接收到的第三会诊意见写入第二会诊报告中。其中,第三方系统可以是超声实时会诊系统,也可以是其他系统,只要该其他系统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有建立连接即可。利用这种获取第三会诊意见的方法,会诊提交方医生既不用切换到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也能进行会诊意见的输入,减少客户端界面切换所带来的繁琐操作,又不会影响到将会诊意见写入会诊报告中,提升会诊报告书写的便捷性。

和/或,

第二终端102,还用于接收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8输入的第四会诊意见,并将第四会诊意见发送给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

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还用于将第四会诊意见转发给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将第四会诊意见同步发送至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同样地,获取第四会诊意见的方法与第三会诊意见的获取方法相同,不做赘述。这样,会诊方医生既不用切换到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也能进行会诊意见的输入,减少客户端界面切换所带来的繁琐操作,又不会影响到将会诊意见写入会诊报告中,提升会诊报告书写的便捷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还用于接收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6发送的第一超声图像,并将第一超声图像发送给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将第一超声图像同步发送给第一终端101对应的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和第二终端102对应的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

和/或,

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还用于接收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8发送的第二超声图像,并将第二超声图像发送给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将第二超声图像同步发送给第一终端101对应的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和第二终端102对应的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

具体地,会诊提交方医生可以在对应的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中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一超声图像,并通过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将该第一超声图像发送给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和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使得会诊提交方医生可以在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上查看第一超声图像,并根据需要将其加入第一会诊报告中。同样地,会诊方医生可以在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上查看第一超声图像,并根据需要将其加入第二会诊报告中。

另外,会诊方医生可以在对应的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中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第二超声图像,并通过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将该第二超声图像发送给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和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使得会诊方医生、会诊提交方医生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是否将第二超声图像加入相应的会诊报告中。

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上进行采图,可以适应医生原有的采图习惯,提升医生的会诊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响应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发起的图像采集请求,以获取与第一终端连接的超声设备对待检查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三超声图像;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将第三超声图像同步发送至第二终端102对应的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和第一终端101对应的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

其中,上述超声设备为进行音视频会诊时所连接的超声设备,利用该超声设备获取待检查对象的超声视频流,由于该超声设备连接着第一终端,这样,第一终端可以得到超声视频流,因此,本实施例中,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可以获得超声视频流。

具体地,会诊提交方医生可以在音视频会诊的过程中,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发起图像采集请求,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响应该图像采集请求,可以获取到与第一终端连接的超声设备对待检查对象进行图像采集而得到的第三超声图像,再通过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将该第三超声图像发送给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和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使得会诊提交方医生可以在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上查看第三超声图像,并根据需要将其加入第一会诊报告中。同样地,会诊方医生可以在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上查看第三超声图像,并根据需要将其加入第二会诊报告中。

利用上述采图方法,会诊提交方医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上进行图像采集,采图方便,不用切换界面,而且还能将采集的图像共享给会诊方医生。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还用于在音视频会诊会话结束后,保存音视频会诊会话对应的音视频资料,音视频资料与第一会诊ID关联。

具体地,在音视频会诊结束之后,可以保存会诊对应的音视频资料,并将该音视频资料与第一会诊ID关联,实现会诊与音视频资料在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之间的关联和对应,这样,在后续查看已完成会诊的相关资料时,可以根据第一会诊ID,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中到对应的音视频资料,以供医生查看。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第一终端101,还用于响应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3发起的对第一会诊报告的第一查看请求,展示第一会诊报告,并根据第一会诊申请ID与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6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传递第一会诊ID,以使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6获取第一会诊ID对应的音视频资料;

和/或,

第二终端102,还用于响应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105发起的对第二会诊报告的第二查看请求,展示第二会诊报告,并根据第一会诊申请ID与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第一会诊ID,以使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108获取第一会诊ID对应的音视频资料。

具体地,在历史回顾时,双方医生在会诊流程管理系统的工作列表中查询病人检查和报告信息,选择指定的会诊进行回顾,会诊流程管理系统自动展示报告内容,并自动调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传入当前提交医生ID和姓名,会诊ID,超声实时会诊系统自动以该医生账户登录,并打开指定的会诊,展示历史会诊对应的音视频资料。这样,医生可以同时查看会诊报告和音视频资料进行历史回顾。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1,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响应于第二会诊提交方对待检查对象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二会诊申请ID,其中第二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发送携带有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调用请求用于调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二会诊ID,其中,第二会诊ID与检查信息关联;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104,还用于接收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107返回的第二会诊ID,并建立第二会诊申请ID与第二会诊ID的关联关系。

具体地,第一会诊提交方、第一会诊方和第二会诊提交方、第二会诊方中,可以会诊提交方和会诊方均不相同,也可以是会诊提交方不同,还可以是会诊方不同。本实施例中,当两个会诊是针对同一个检查信息时,将分配的会诊ID与该检查信息关联,使得后期医生在查看检查时,可以查看到所有与该检查信息相关的会诊的资料,例如,会诊报告和音视频资料等。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诊流程管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会诊流程管理系统300的架构,其包括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309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301,其中,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301包括登记模块302、工作列表模块303、会诊管理模块304、报告编辑模块305、报告打印模块306、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协作模块307、数据统计分析模块308。

登记模块302,用于实现新建病人检查信息;与第三方系统协作服务协作,获取申请单信息并保存。

工作列表模块303,用于查询和展示病人检查信息;工作列表中可以展示会诊的状态(如指示是否完成会诊),会诊提交医生,会诊医生,会诊医院等信息;可以选择一个病人检查和报告开始书写报告,修改报告,查看报告,回顾会诊。

其中,在书写报告,修改报告和查看报告时打开报告编辑查看界面,并自动调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打开指定会诊,如果存在多次会诊,提示医生进行选择。

而回顾会诊时,如果检查对应多个会诊,将展示给医生检查对应的会诊列表,医生可选择查看某次会诊,选择后,会诊流程管理系统自动调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打开指定会诊的音视频资料。

会诊管理模块304,用于实现会诊申请,会诊修改,会诊取消等功能。

其中,会诊申请功能包括填写申请理由,情况说明,会诊医院,会诊医生,期望会诊时间等。会诊修改功能支持修改申请理由,情况说明,会诊医院,会诊医生,期望会诊时间等。会诊取消功能支持取消已经提交的会诊。

报告编辑模块305,用于实现报告的编辑,包括报告模板的选择和展示,报告实例的保存,报告知识库的展示和使用,导入会诊意见等功能。开始查看和编辑报告时调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协作模块307,同步打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

报告打印模块306,用于实现报告打印功能。

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协作模块307,用于启动并正确初始化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激发建立音视频会诊通道。一种启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的方式可以是通过命令行方式带参数(至少带会诊ID和医生ID)启动客户端的可执行程序。会诊流程管理系统为Web方式时,使用Windows系统的自定义协议,启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可执行程序。

数据统计分析模块308,用于实现会诊相关数据的分析报表和统计报表的展示。

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309包括第三方系统协作服务310、图像接收服务314、会诊意见接收服务311、数据同步服务313、会诊管理服务312。

第三方系统协作服务310,用于实现从第三方系统中获取申请单信息和向第三方系统更新检查和报告信息,如更新检查状态,报告状态,报告数据等;例如检查状态包括预约状态、已登记状态,检查中状态(检查中状态也就是正在会诊的状态)。

图像接收服务314,用于接收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发来的图像,并保存到数据库中,与病人检查和报告关联起来。

会诊意见接收服务311,用于接收会诊意见信息,并保存到数据库中,与病人检查和报告关联起来。

数据同步服务313,用于实现报告数据和图像数据在会诊双方的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中的同步。

会诊管理服务312,用于在新建会诊时,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新建会诊,获取会诊ID,并保存到数据库中,与病人检查和报告关联起来。

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的服务收到请求后,自动创建会诊,保存病人、提交医生等相关信息,建立会诊后所有参与会诊的多方医生都可以不分先后的进入会诊中,更灵活方便。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模型,以病人检查和报告为核心,扩展会诊信息,将相关信息收集并存储在统一的数据中心,也就是保存在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因此,会诊流程管理系统中保存了完整的会诊流程,病人检查和报告等信息,其可以实现基于不同维度的数据统计分析,例如以检查信息-会诊的对应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确定不同的检查信息所对应的会诊及相应的会诊数目。

另一方面,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包括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用于接收启动参数,映射用户,匹配病人检查和会诊ID,进入会诊会话。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用于接收请求建立会诊,返回会诊ID,自动新增用户;按需将采集图像发送给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按需将接收到的会诊意见发送给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以病人检查和报告为核心对象,扩展会诊信息,并支持会诊流程,与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协作过程中,基于会诊ID,医生ID,病人信息等进行交互,核心是会诊ID。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面向医生提供更符合日常工作场景需求的病人和报告管理功能,更好地支持数据统计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将以音视频为核心的会诊功能与以病人检查和报告核心的业务流有效地结合起来,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手工操作,避免各种数据的手工同步。

基于上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的实施例,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诊协作方法,应用于超声会诊协作系统,参考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诊协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会诊协作方法400包括以下步骤:

401、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一会诊申请ID,其中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402、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调用请求用于调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一会诊ID,其中,第一会诊ID与检查信息关联;

403、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接收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第一会诊ID,并建立第一会诊申请ID与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

404、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终端,以使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获取第一会诊申请;

405、第一终端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对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一激活请求,根据第一会诊申请ID与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提交方ID;

第二终端响应于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对第一会诊申请的第二激活请求,根据第一会诊申请ID与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调用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方ID;

406、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根据第一会诊ID、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第一会诊方ID,建立第一会诊提交方与第一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

利用方法400,可以快速建立会诊提交方和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可以有效减少医生在建立音视频会诊过程中所需的操作,有效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步骤404具体包括: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查询请求,将关联有检查信息的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终端。

在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步骤404具体包括: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根据第一会诊提交方输入的邀请参与会诊的第一会诊方所在医院,将第一会诊申请ID更新至第一会诊方所在医院的会诊管理列表中,以使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终端上的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访问会诊管理列表,以查看第一会诊申请。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为第一会诊提交方创建第一会诊报告,以及为第一会诊方创建第二会诊报告;其中,第一会诊报告与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第二会诊报告与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方法400还包括: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第一会诊提交方在第一会诊报告中输入的第一会诊意见同步到第二会诊报告中;和/或,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第一会诊方在第二会诊报告中输入的第二会诊意见同步到第一会诊报告中。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方法400还包括:

第一终端接收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输入的第三会诊意见,并将第三会诊意见发送给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

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将第三会诊意见转发给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第三会诊意见同步发送至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和/或,

第二终端接收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输入的第四会诊意见,并将第四会诊意见发送给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

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将第四会诊意见转发给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第四会诊意见同步发送至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方法400还包括:

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接收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超声图像,并将第一超声图像发送给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第一超声图像同步发送给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和/或,

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接收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发送的第二超声图像,并将第二超声图像发送给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第二超声图像同步发送给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方法400还包括: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图像采集请求,以获取与第一终端连接的超声设备对待检查对象进行图像采集得到的第三超声图像;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第三超声图像同步发送至第二终端对应的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和第一终端对应的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方法400还包括:

在音视频会诊会话结束后,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保存音视频会诊会话对应的音视频资料,音视频资料与第一会诊ID关联。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于第二会诊提交方对待检查对象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二会诊申请ID,其中第二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调用请求用于调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二会诊ID,其中,第二会诊ID与检查信息关联;

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接收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第二会诊ID,并建立第二会诊申请ID与第二会诊ID的关联关系。

关于方法400的具体描述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上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的描述,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的实施例以及会诊协作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诊协作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超声会诊协作系统,参考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会诊协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会诊协作方法500包括以下步骤:

501、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一会诊申请ID,其中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502、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调用请求用于调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一会诊ID,其中,第一会诊ID与检查信息关联;

503、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接收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第一会诊ID,并建立第一会诊申请ID与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

504、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将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终端,以使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获取第一会诊申请;

其中第一会诊申请用于分别被第一会诊提交方和第一会诊方激活后,通过第一会诊提交方对应的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提交方ID,以及通过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超声实时会诊客户端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方ID,以使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根据第一会诊ID、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第一会诊方ID,建立第一会诊提交方与第一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

同样地,关于方法500的具体描述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上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的描述,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的实施例以及会诊协作方法的实施例,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应用于上述的超声会诊协作系统。其中,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响应于第一会诊提交方通过第一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发起的新建会诊请求,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第一会诊申请ID,其中第一会诊申请ID关联有待检查对象的检查信息;

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发送携带有检查信息的调用请求,调用请求用于调用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为待检查对象创建用于音视频会诊的第一会诊ID,其中,第一会诊ID与检查信息关联;

接收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返回的第一会诊ID,并建立第一会诊申请ID与第一会诊ID的关联关系;

将第一会诊申请ID发送至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终端,以使第一会诊方通过第二会诊流程管理系统客户端获取第一会诊申请;

其中第一会诊申请用于分别被第一会诊提交方和第一会诊方激活后,通过第一会诊提交方对应的第一超声实时会诊系统客户端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提交方ID,以及通过第一会诊方对应的第二超声实时会诊客户端向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传递第一会诊ID和第一会诊方ID,以使超声实时会诊系统服务端根据第一会诊ID、第一会诊提交方ID和第一会诊方ID,建立第一会诊提交方与第一会诊方之间的音视频会诊会话。

进一步地,参考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的结构示意图,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600可以包括:处理器601,网络接口604和存储器605,此外,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600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6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602。其中,通信总线6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6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6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6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6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6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601的存储装置。如图6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6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6所示的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600中,网络接口604可提供网络通讯功能;而用户接口6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而处理器6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6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以实现上述步骤。

同样地,关于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的具体描述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考上述超声会诊协作系统的描述,不再赘述。

此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且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前文提及的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或会诊流程管理系统服务端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或者,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能够执行前文所述会诊协作方法的描述,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4 01:27: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68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