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及管理方法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910415098.X
  • 20190517
  • CN110310216A
  • 20191008
  • 杭州亦笔科技有限公司
  • 马成龙;金兆康
  • G06Q50/18
  • G06Q50/18 G06Q10/10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斗门路3号天堂软件园D幢2楼A座
  • 浙江(33)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 陈小良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及管理方法,包括仲裁申请、分案、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立案、组庭、仲裁、存储归档。申请人向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提起仲裁,互联网仲裁智能裁决平台通知被申请人同时向网络仲裁秘书办案端出发送案件,案件依次经过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立案、组庭、仲裁,最终对结案后的案件进行存储归档。本发明能够完整地处理仲裁案件在每个审理换接的信息,实现对仲裁办案业务程序、业务文件、档案数字化管理,具有设计开发构架先进、便于后续审计、实用性强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申请人端、被申请人端、网络仲裁智能裁决平台,申请人端、被申请人端、网络仲裁智能裁决平台通过网络连接通信,网络仲裁智能裁决平台包括网络仲裁秘书办案端、立案端、组庭端、仲裁员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的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仲裁申请,申请人或申请人代理向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申请仲裁,互联网仲裁智能裁决平台向被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代理人发送通知;

步骤二:分案,互联网仲裁智能裁决平台将步骤一中的案件发送至网络仲裁秘书办案端,网络仲裁秘书办案端对案件进行分案处理;

步骤三: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将步骤二中分案后的案件进行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端向申请人端发送缴费通知书;

步骤四:立案,将步骤三中完成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的案件进立案,立案端向申请人端发送受理通知书,向被申请人端发送应诉通知书;

步骤五:组庭,组庭端分别向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组庭通知书;

步骤六:仲裁,仲裁员对案件进行书面审理,同时仲裁员端分别向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问题清单通知书;审理完成后,仲裁员端向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裁决书送达通知书,结案;

步骤七:存储归档,步骤六结案后,将案件存入数据库中,对案件进行归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申请人端收到缴费通知书后申请人进行举证、缴费。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申请人端收到受理通知书后申请人进行举证、质证、选择仲裁员;被申请人端收到应诉通知书后被申请人进行举证、质证、选择仲裁员、答辩、反请求、管辖异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收到组庭通知书后,仲裁员进行回避。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收到问题清单通知书后进行回答问题。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仲裁系统及管理方法,具体涉及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及管理方法。

传统仲裁模式下,只有双方发生争议时,仲裁机构才根据单方或双方的仲裁请求介入商事争议。仲裁时间往往因为当事人的不配合或隐匿,无法及时地履行仲裁流程。尤其是小金额的争议,守约方的追溯成本大大高于回收成本,影响了仲裁的效果。

互联网仲裁就是指仲裁程序的全部或主要环节,均在Internet上进行。这意味着向仲裁庭提出仲裁申请(包括仲裁协议的订立),以及其他仲裁程序(如仲裁案件的立案、答辩或者反请求、仲裁员的指定和仲裁庭的组成、仲裁审理和仲裁裁决的作出),主要地均在网上进行。网上仲裁庭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上聊天室、视频会议系统等),将位于不同国家的当事人和仲裁员联系在一起,由当事各方陈述其各自的观点,仲裁员也可向各方当事人就争议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提问,仲裁庭的合议以及仲裁裁决的作出和传递,也在网上进行。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及管理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其中,包括申请人端、被申请人端、网络仲裁智能裁决平台,申请人端、被申请人端、网络仲裁智能裁决平台通过网络连接通信,网络仲裁智能裁决平台包括网络仲裁秘书办案端、立案端、组庭端、仲裁员端。

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仲裁申请,申请人或申请人代理向互联网仲裁智能裁决平台申请仲裁,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向被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代理人发送通知;

步骤二:分案,互联网仲裁智能裁决平台将步骤一种的案件发送至网络仲裁秘书办案端,网络仲裁秘书办案端对案件进行分案处理;

步骤三: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将步骤二中分案后的案件进行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端向申请人端发送缴费通知书;

步骤四:立案,将步骤三中完成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的案件进立案,立案端向申请人端发送受理通知书,向被申请人端发送应诉通知书;

步骤五:组庭,组庭端分别向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组庭通知书;

步骤六:仲裁,仲裁员对案件进行书面审理,同时书面审理端分别向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问题清单通知书;审理完成后,仲裁员向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裁决书送达通知书,结案;

步骤七:存储归档,步骤六结案后,将案件存入数据库中,对案件进行归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三中,申请人端收到缴费通知书后申请人进行举证、缴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四中,申请人端收到受理通知书后申请人进行举证、质证、选择仲裁员;被申请人端收到应诉通知书后被申请人进行举证、质证、选择仲裁员、答辩、反请求、管辖异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五中,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收到组庭通知书后,仲裁员进行回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步骤六中,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收到问题清单通知书后进行回答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使智能化批量申请仲裁技术、区块链存证、电子签章相结合,实现一站式网贷纠纷案件批量处理。让司法机构参与到证据固化过程中,实时见证,为后续的证据核实、纠纷解决、裁决送达提供了可信、可追溯、可证明的技术保障,便于政府监管机构基于进行审计工作。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具体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申请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及管理方法,本发明的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基于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上实施,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包括申请人端、被申请人端、网络仲裁智能裁决平台,申请人端、被申请人端、网络仲裁智能裁决平台通过网络连接通信,网络仲裁智能裁决平台包括网络仲裁秘书办案端、立案端、组庭端、仲裁员端。

如图1所示的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仲裁申请,申请人或申请人代理向互联网仲裁智能裁决平台申请仲裁,互联网仲裁智能裁决平台向被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代理人发送通知;

步骤二:分案,互联网仲裁智能裁决平台将步骤一种的案件发送至网络仲裁秘书办案端,网络仲裁秘书办案端对案件进行分案处理;

步骤三: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将步骤二中分案后的案件进行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端向申请人端发送缴费通知书;

步骤四:立案,将步骤三中完成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的案件进立案,立案端向申请人端发送受理通知书,向被申请人端发送应诉通知书;

步骤五:组庭,组庭端分别向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组庭通知书;

步骤六:仲裁,仲裁员对案件进行书面审理,同时书面审理端分别向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问题清单通知书;审理完成后,仲裁员向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裁决书送达通知书,结案;

步骤七:存储归档,步骤六结案后,将案件存入数据库中,对案件进行归档。

实施例2

如实施例1所示的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其区别仅在于,在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过程中,申请人端收到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端发来的缴费通知书缴费后可以进行举证,举证信息将反馈至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端。

实施例3

如实施例1所示的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其区别仅在于,在立案过程中,申请人端收到立案端的受理通知书后,申请人可进行举证、质证、选择仲裁员中的一项或多项;被申请人端收到立案端的应诉通知书后,被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代理人可进行举证、质证、选择仲裁员、答辩、反请求、管辖异议中的一项或多项。

实施例4

如实施例1所示的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其区别仅在于,在组庭端过程中,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收到组庭通知书后,仲裁员进行回避。

实施例5

如实施例1所示的一种互联网仲裁裁决管理方法,其区别仅在于,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员进行书面审理,书面审理端相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问题清单通知书,且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进行回答问题。回答完问题后,仲裁员向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裁决通知书,结案。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或申请人代理人向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申请仲裁,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向被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代理人发送通知。

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代理人收到通知后,互联网仲裁裁决系统将案件发送至网络仲裁秘书办案端,网络仲裁秘书办案端对案件进行分案。分案后案件进入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端,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端向申请人端发送缴费通知书,申请人收到通知书后可在申请人端进行缴费与举证操作,且信息返回至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端。

完成立案审核与证据校验后,立案端对案件进行立案,且立案端向申请人端发送受理通知书,向被申请人发送应诉通知书。申请人收到受理通知书后,可在申请人端进行举证、质证、选择仲裁员中一项或者多项操作;被申请人收到应诉通知书后可在被申请人端进行举证、质证、选择仲裁员、答辩、反请求、管辖异议中一项或多项操作。

完成立案后,进行组庭,组庭端向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组通通知书,且仲裁员进行回避。

完成组庭后,进行仲裁,仲裁员端首先对案件进行书面审理,仲裁员端向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问题清单通知书,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分别进行回答问题,回答完成后,仲裁员端向申请人端与被申请人端发送裁决通知书,结案。

结案后,对案件进行存储归档,案件进入数据库中存储归档。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9:31: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66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