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模印章机及印章管理系统和印章区块链授权方法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010299056.7
  • 20200416
  • CN111581626A
  • 20200825
  • 华南理工大学
  • 姜立军;李国清;李哲林
  • G06F21/33
  • G06F21/33 G06F21/36 G06F21/30 G06F21/60 B41K1/02 B41K1/36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
  • 广东(44)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李秋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模印章机,包括通讯模块,用于在印章申请通过时接收申请终端设备发送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特定印章图案与用章申请对应,编码信息为印章申请通过时随机生成;密钥存储模块,用于接收并解密通讯模块发送过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印模生成器,用于接收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任何人可以用安装有配套的软件或插件的终端设备打开摄像头扫描该编码信息,从区块链上检索验证该特定印章图案的真实性以及对应的用章申请授权的关键数据,只需一台印模印章机就能够实现多枚不同印章的远程用章申请和授权工作。本发明还涉及印章管理系统和印章区块链授权方法。
权利要求

1.一种印模印章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讯模块,用于在印章申请通过时接收申请终端设备发送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所述特定印章图案与用章申请对应,所述编码信息为印章申请通过时随机生成;

密钥存储模块,用于接收并解密通讯模块发送过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

中央处理器模块,分别连接通讯模块和密钥存储模块,用于负责通讯模块和密钥存储模块之间的数据处理;

印模生成器,连接中央处理器模块,用于接收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模印章机,其特征在于:印模生成器包括热敏材料薄膜、位于热敏材料薄膜上方的微型加热体以及控制微型加热体加热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与中央处理器模块连接。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模印章机,其特征在于:编码信息为一维码或二维码。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印模印章机,其特征在于:一维码环绕特定印章图案布置。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印模印章机,其特征在于:印模生成器一侧设有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连接的定位模块、按压检测模块和摄像模块,其中,

定位模块,用于实时检测印模印章机的位置信息;

按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按压盖章动作是否执行以及记录执行的次数;

摄像模块,与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对盖章的纸质文档进行扫描拍照,以及在盖章过程中录制盖章见证视频。

6.印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智能合约的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申请终端设备、授权终端设备,以及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印模印章机;其中,

授权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申请终端设备发送的用章申请并初审是否满足用章条件;

若初审不通过,则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发送初审拒绝的信息给申请终端设备;

若初审通过,则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发送初审通过的信息给申请终端设备和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用于存储若干印章图案,在收到初审通过的信息后随机生成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并发送给申请终端设备,所述特定印章图案与用章申请对应,由智能合约在智能合约内部存储中检索得到;

申请终端设备,用于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向授权终端设备发送用章申请,并在收到初审通过的信息后将接收到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发送给印模印章机;

印模印章机,用于接收申请终端设备发送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印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申请终端设备上传的盖章见证视频,并将盖章见证视频的下载链接发送给授权终端设备,所述盖章见证视频为印模印章机记录的盖章过程。

8.印章区块链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力要求6或7所述的印章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授权终端设备上传的若干印章图案,并将若干印章图案存储在智能合约中;

将申请终端设备递交的用章申请发送给授权终端设备以初审是否满足印章授权条件;

若初审通过,接收授权终端设备发送的初审通过的信息,并将初审通过的信息分别发送给申请终端设备和智能合约,以使智能合约根据用章申请随机生成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并经由申请终端设备发送到印模印章机,使印模印章机能够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

所述特定印章图案与用章申请对应,由智能合约在智能合约内部存储中检索得到。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印章区块链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初审通过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盖章见证信息并发送给授权终端设备以使授权终端设备进行自动哈希校验;

所述盖章见证信息包括印模印章机执行盖章的位置信息、时间戳信息以及印模印章机对盖章见证视频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的第一哈希值;

所述盖章见证视频由印模印章机录制盖章过程并经由申请终端设备上传到云端服务器;

所述自动哈希校验是授权终端设备从云端服务器下载盖章见证视频并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二哈希值后,将第二哈希值和第一哈希值进行对比判断两者是否一致,

若对比结果不一致,则发送终审中断信息给申请终端设备;

若对比结果为一致,则执行终审结果处理步骤。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印章区块链授权方法,其特征在于:终审结果处理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判断盖章见证视频为不可信时,接收授权终端设备发送的终审拒绝的信息并发送到申请终端设备;

当判断盖章见证视频为可信时,接收授权终端设备发送的终审通过的信息并发送到智能合约,以使智能合约根据初审传递信息检索对应的终审传递信息,且检索失败时删除初审传递信息或检索成功时存储初审传递信息、终审传递信息与对应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之间的检索链接关系;初审传递信息包括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用章申请的区块链索引值和初审通过的信息的区块链索引值,由智能合约在初审通过后生成;终审传递信息包括盖章见证视频的区块链索引值和终审通过的信息的区块链索引值,由智能合约在终审通过后生成;

接收并存储智能合约发送来的检索链接关系,接收通过扫描编码信息生成的求证请求,发送求证请求到智能合约以检索与求证请求对应的检索链接关系,若检索失败,则反馈印章授权失败或印章图案为假冒;若检索成功,则反馈印章授权成功和印章图案为真实。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印模印章机及印章管理系统和印章区块链授权方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印章逐渐向智能化和物联网的方向发展,以求实现对印章的远程授权和监管。无论是传统的普通印章还是现在的远程智能印章,印章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一直是重点和难点。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子印章,根据合同信息生成包括有电子印章密钥的智能合约,并将智能合约写入区块链中,然后接收申请终端发送的电子印章签署请求,对电子印章签署请求进行共识校验,当共识校验通过后,获取目标电子印章密钥,当目标电子印章密钥与智能合约中的电子印章密钥一致时,执行智能合约,得到已签署电子印章的电子合同。

尽管该电子印章通过区块链技术对电子印章签署请求进行共识校验,提高了印章使用的安全性,但其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使用记录无法追溯。

2.对于已经盖好的章,人们无法便捷可靠地验证其印章的真伪。

3.同时管理多枚印章的经济成本和管理成本较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印模印章机,每个通过印模印章机盖好的章均具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通过扫描该编码信息,人们可以便捷可靠地验证其印章的真伪或追溯其使用记录,只需一台印模印章机就能够实现多枚不同印章的远程用章申请和授权工作,降低了经济成本和管理成本,能够同时满足印章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要求。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印章管理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用章授权,每个通过印模印章机盖好的章均具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通过扫描该编码信息,人们可以便捷可靠地验证其印章的真伪或追溯其使用记录,能够实现多枚不同印章的远程用章申请和授权工作,降低了经济成本和管理成本,能够同时满足印章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要求。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三是:提供印章区块链授权方法,通过该方法能够实现远程用章申请和授权,能够实现多枚不同印章的远程用章申请和授权工作,每次盖章均具有可追溯性,能够同时满足印章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印模印章机,包括

通讯模块,用于在印章申请通过时接收申请终端设备发送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特定印章图案与用章申请对应,编码信息为印章申请通过时随机生成;

密钥存储模块,用于接收并解密通讯模块发送过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

中央处理器模块,分别连接通讯模块和密钥存储模块,用于负责通讯模块和密钥存储模块之间的数据处理;

印模生成器,连接中央处理器模块,用于接收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

进一步,印模生成器包括热敏材料薄膜、位于热敏材料薄膜上方的微型加热体以及控制微型加热体加热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与中央处理器模块连接。

进一步,编码信息为一维码或二维码。

进一步,一维码环绕特定印章图案布置。

进一步,印模生成器一侧设有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连接的定位模块、按压检测模块和摄像模块,其中,

定位模块,用于实时检测印模印章机的位置信息;

按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按压盖章动作是否执行以及记录执行的次数;

摄像模块,与通讯模块连接,用于对盖章的纸质文档进行扫描拍照,以及在盖章过程中录制盖章见证视频。

印章管理系统,包括基于智能合约的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申请终端设备、授权终端设备,以及印模印章机;其中,

授权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申请终端设备发送的用章申请并初审是否满足用章条件,

若初审不通过,则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发送初审拒绝的信息给申请终端设备;

若初审通过,则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发送初审通过的信息给申请终端设备和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用于存储若干印章图案,在收到初审通过的信息后随机生成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并发送给申请终端设备,特定印章图案与用章申请对应,由智能合约在智能合约内部存储中检索得到;

申请终端设备,用于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向授权终端设备发送用章申请,并在收到初审通过的信息后将接收到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发送给印模印章机;

印模印章机,用于接收申请终端设备发送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

进一步,还包括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用于接收并存储申请终端设备上传的盖章见证视频,并将盖章见证视频的下载链接发送给授权终端设备,盖章见证视频为印模印章机记录的盖章过程。

印章区块链授权方法,采用印章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授权终端设备上传的若干印章图案,并将若干印章图案存储在智能合约中;

将申请终端设备递交的用章申请发送给授权终端设备以初审是否满足印章授权条件;

若初审通过,接收授权终端设备发送的初审通过的信息,并将初审通过的信息分别发送给申请终端设备和智能合约,以使智能合约根据用章申请随机生成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并经由申请终端设备发送到印模印章机,使印模印章机能够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

特定印章图案与用章申请对应,由智能合约在智能合约内部存储中检索得到。

进一步,初审通过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盖章见证信息并发送给授权终端设备以使授权终端设备进行自动哈希校验;

盖章见证信息包括印模印章机执行盖章的位置信息、时间戳信息以及印模印章机对盖章见证视频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的第一哈希值;

盖章见证视频由印模印章机录制盖章过程并经由申请终端设备上传到云端服务器;

自动哈希校验是授权终端设备从云端服务器下载盖章见证视频并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二哈希值后,将第二哈希值和第一哈希值进行对比判断两者是否一致,

若对比结果不一致,则发送终审中断信息给申请终端设备;

若对比结果为一致,则执行终审结果处理步骤。

进一步,终审结果处理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判断盖章见证视频为不可信时,接收授权终端设备发送的终审拒绝的信息并发送到申请终端设备;

当判断盖章见证视频为可信时,接收授权终端设备发送的终审通过的信息并发送到智能合约,以使智能合约根据初审传递信息检索对应的终审传递信息,且检索失败时删除初审传递信息或检索成功时存储初审传递信息、终审传递信息与对应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之间的检索链接关系;初审传递信息包括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用章申请的区块链索引值和初审通过的信息的区块链索引值,由智能合约在初审通过后生成;终审传递信息包括盖章见证视频的区块链索引值和终审通过的信息的区块链索引值,由智能合约在终审通过后生成;

接收并存储智能合约发送来的检索链接关系,接收通过扫描编码信息生成的求证请求,发送求证请求到智能合约以检索与求证请求对应的检索链接关系,若检索失败,则反馈印章授权失败或印章图案为假冒;若检索成功,则反馈印章授权成功和印章图案为真实。

总的说来,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印章申请通过时,印模印章机能够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由于编码信息为印章申请通过时随机生成,因此每个编码信息记载了特定印章在特定时刻的授权信息,具有唯一性和动态性。对印章的真伪有求证需求的任何人,都可以用安装有与印模印章机配套的软件或插件的终端设备打开摄像头扫描该编码信息,检索验证该编码信息和印章图案的真实性以及对应的用章申请授权的关键数据,同时,因为特定印章图案与用章申请对应,根据不同的用章申请能够生成不同的特定印章图案,因此只需一台印模印章机就能够实现多枚不同印章的远程用章申请和授权工作,降低了经济成本和管理成本,能够同时满足印章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要求。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印模印章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印模生成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印模印章机的区块链授权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合约以及第三方求证人信息交互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印章壳体、200——印模生成器、300——摄像模块、301——摄像头、302——感光模块、303——辅助照明模块、400——智能控制电路、401——中央处理器模块、402——通讯模块、403——定位模块、404——存储模块、405——密钥存储模块、406——供电模块、407——按压检测模块、2011——生成器壳体、2012——热敏材料薄膜、2013——微型加热体、2014——驱动电路。

下面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印模印章机,包括通讯模块402,用于在印章申请通过时接收申请终端设备发送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特定印章图案与用章申请对应,编码信息为印章申请通过时随机生成;密钥存储模块405,用于接收并解密通讯模块402发送过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中央处理器模块401,分别连接通讯模块402和密钥存储模块405,用于负责通讯模块402和密钥存储模块405之间的数据处理;印模生成器200,连接中央处理器模块401,用于接收印章图案和编码信息,生成含有印章图案和编码信息的印模。

具体地,印模印章机包括印章壳体100、印模生成器200以及智能控制电路400。

印模生成器200设置在印章壳体100底部位置,用于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进而能够盖出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编码信息可通过带有扫描装置的外部设备识读。

智能控制电路400容置在印章壳体100内部且与印模生成器200;智能控制电路400包括中央处理器模块401以及与中央处理器模块401相连接的通讯模块402、密钥存储模块405、供电模块406。

中央处理器模块401,用于负责通讯模块402和密钥存储模块405之间的数据处理。本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模块401采用微雪电子公司销售的树莓派Zero W。

通讯模块402,用于通过无线网、移动网络、蓝牙、有线连接或区块链网络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配对连接,实现与其他终端设备以及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的数据交流,用于接收与印模印章机配对连接的终端设备或区块链智能合约发过来的编码信息的和特定印章图案。本实施例中,通讯模块402采用微雪电子公司销售的树莓派SIM7600CE 4G模块。

密钥存储模块405,用于存储信息解密和加密所必须的秘钥、数字证书和程序,供中央处理器模块401调取所需的秘钥、数字证书和程序对通讯模块402接收到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进行解密,获得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进而传输给印模生成器200。本实施例中,密钥存储模块405采用BLKE SD卡512M,并设置为“可读不可写”状态。

供电模块406,用于给印模生成器200和智能控制电路400中的各个模块提供所需要的电能。本实施例中,供电模块406采用微雪电子销售的树莓派锂电池扩展板。

智能合约是运行在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构建的区块链平台上的应用程序。授权终端设备将若干印章图案上传至智能合约。授权终端设备接收到申请终端设备发送来的用章申请后,初审其是否满足用章条件,若初审不通过,则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将初审拒绝的信息发送给申请终端设备;若初审通过,则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将初审通过的信息分别发送给申请终端设备和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检索内部存储得到与本次用章申请对应的特定印章图案,并随机生成编码信息,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将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发送到申请终端设备;印模印章机的通讯模块402接收申请终端设备发送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密钥存储模块405接收并解密通讯模块402发送过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密钥存储模块405和印模生成器200通过中央处理器模块401连接,印模生成器200根据收到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

印模生成器200在没有接收到用章申请通过后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时,印模生成器200处于初始状态,按压印模印章机不能出现任何印章图案或编码信息;当接收到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之后,印模生成器200的底面会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按压盖章可以出现授权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

由于编码信息为用章申请通过后,印章授权时随机即时生成,每个编码信息记载了特定印章在特定时刻的授权信息,即具有唯一性和动态性。唯一性指不同印章的编码信息不相同,动态性指同一印章不同时刻授权产生的编码信息也不相同。该编码信息为可识读信息,对印章的真伪有求证需求的任何人,都可以用安装有与印模印章机配套的软件或插件的终端设备打开摄像头扫描该编码信息,从区块链上检索验证该编码信息和印章图案的真实性以及对应的用章申请授权的关键数据,能够同时满足印章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要求。

智能合约能够存储多个印章图案,由于特定印章图案与用章申请对应,编码信息为印章申请通过时随机生成,印模印章机能够根据申请终端设备的不同用章申请,生成不同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因此能够实现多枚不同印章的远程用章申请和授权工作。仅需一台印模印章机,就可以实现个人或单位管理多枚印章的需求,实现多枚印章的远程用章申请和授权工作,极大降低了经济成本和管理成本。

印模生成器200包括热敏材料薄膜2012、位于热敏材料薄膜2012上方的微型加热体2013以及控制微型加热体2013加热的驱动电路2014,驱动电路2014与中央处理器模块401连接。

具体地,印模生成器200,包括生成器壳体2011、设置于生成器壳体2011底部的热敏材料薄膜2012、容置在生成器壳体2011内部并且位于热敏材料薄膜2012正上方的以点阵方式紧密排列的微型加热体2013,以及设置于生成器壳体2011内部并与以点阵排列的微型加热体2013相连接的驱动电路2014。

微型加热体2013,设置在贴合在热敏材料薄膜2012的正上方,以点阵方式均匀、紧密、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平面上,微型加热体2013由驱动电路2014统一控制,用于加热刺激热敏材料薄膜2012。

本实施例中,微型加热体2013采用纳米钛电加热体或PTC微型恒温电发热体。

相比于现有技术的电子印章,印模生成器200生成的实体印模能直接在纸质文档上盖章,更符合人们传统的印章使用方式。热敏材料薄膜2012,局部部位材料受到微型加热体2013的加热会因热胀冷缩原理而膨胀鼓起,并且热敏材料薄膜2012的导热性差,局部位置材料受热鼓起时,周围材料并不会在短时间内膨胀鼓起,由此生成授权的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盖章完毕后,微型加热体2013停止加热,热敏材料薄膜2012的局部由鼓起重新变成平整状态。因此,热敏材料薄膜2012能够生成任意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只需一台印模印章机就可以实现管理多枚印章或实现多枚印章的远程用章申请和授权工作,极大降低了经济成本和管理成本。

本实施例中,热敏材料薄膜2012采用聚亚胺酯气凝胶薄膜。聚亚胺酯气凝胶具有超强弹性,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在向任何方向弯曲或被压扁后,仍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密苏里科技大学化学教授、项目主管研究员Nicholas Leventis博士表示,这种超强弹性气凝胶不同于橡胶,因为它们可以按照指令回到某种特定的形状,也就是表现出强烈的形状记忆特性,这意味着它们在变形和冷却后,可永远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驱动电路2014,用于连接并控制微型加热体2013,通过接收中央处理器模块401发送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实时地系统地控制以点阵排列的微型加热体2013中每一个单元的工作状态。微型加热体2013数量与印模尺寸和印章图案的清晰度相关,微型加热体2013点阵密度越高,印模生成器200所生成的印模精度越高,即所盖出的印章图案越清晰,微型加热体2013在印模平面上的点阵密度在1个/平方厘米[1÷(1*1)=1(个/平方厘米)]至14400个/平方厘米[(120*120)÷(1*1)=14400(个/平方厘米)]之间,其中最大点阵密度14400个/平方厘米约等于普通打印机的一般打印精度300dpi;典型地,印模尺寸为直径60毫米的圆,微型加热体2013在印模平面上的点阵密度为1600个/平方厘米[(40*40)÷(1*1)=1600(个/平方厘米)],每个英文或数字字符需要的微型加热体2013数量为7*9点阵,每个汉字字符需要的微型加热体2013数量为12*16点阵。

编码信息为一维码或二维码。

一维码或二维码包括有印章授权时即时生成的编码信息,每个一维码或二维码仅指向特定印章在特定时刻的授权信息,即具有唯一性和动态性,唯一性指不同印章的一维码或二维码编码信息不相同,动态性指同一印章不同时刻授权产生的一维码或二维码编码信息也不相同。

由于一维码或二维码能够用特定的设备识读。对印章的真伪有求证需求的任何人,都可以用安装有印模印章机配套的软件或插件的终端设备打开摄像头扫描该印章附带的一维码或二维码,从区块链上检索验证该一维码或二维码和印章图案的真实性以及对应的用章申请授权的关键数据,能够同时满足印章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要求。

优选的,当编码信息为一维码时,一维码环绕印章图案布置。

由于一维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通常呈长条形,因此将一维码环绕印章图案布置,比如印章图案为圆形时,一维码外环于印章图案呈弧形结构,既不影响印章图案的整体布局,同时减少了一维码的整体长度,有利于缩小印章的整体尺寸,方便整体布局。

印模生成器200所生成的一维码外环印章图案的印模,包括传统印章图案的印模和一周契合传统印章图案外轮廓的一维码外环的印模。一维码外环印章图案的印模为凸起的印模或平面的印模。印模生成器200在没有接收到授权的一维码外环印章图案时,印模生成器200处于初始状态,按压盖章不能出现任何印章图案和一维码;当接收到一维码外环印章图案之后,印模生成器200的底面会生成附有一维码外环印章图案的印模,按压盖章可以出现授权的一维码外环印章图案。

印模生成器200一侧设有分别与中央处理器模块401连接的定位模块403、按压检测模块407和摄像模块300,其中,定位模块403,用于实时检测印模印章机的位置信息;按压检测模块407,用于检测按压盖章动作是否执行以及记录执行的次数;摄像模块300,与通讯模块402连接,用于对盖章的纸质文档进行扫描拍照,以及在盖章过程中录制盖章见证视频。

具体地,智能控制电路400还包括与中央处理器模块401相连接的存储模块404、按压检测模块407、定位模块403。

存储模块404,用于存储印模印章机基本的程序代码和驱动程序,并且用于临时存储摄像模块300录制的盖章见证视频,以及用于临时存储中央处理器模块401所产生的缓存和临时文件。

按压检测模块407,用于检测按压盖章动作是否执行以及记录执行的次数。

定位模块403,用于实时检测印模印章机的位置,执行盖章动作时将记录盖章的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按压检测模块407采用Risym HX711称重传感器模块。定位模块403采用微雪电子GNSS定位模块。

通过记录盖章次数以及盖章时所在位置信息,这些信息能够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授权终端设备,因此授权人能够更好地远程监控用章情况。通过录制盖章见证视频,并由中央处理器模块401传送到通讯模块402,能够将盖章见证视频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并将盖章见证视频的下载链接发送到授权终端设备,有助于授权终端设备进行下载验证。

摄像模块300,可以是容置于印章壳体100内部,也可以是凸出于印章壳体100外部,包括摄像头301、感光模块302、辅助照明模块303。

摄像头301,用于对需盖章的纸质文档进行扫描拍照,以及用于在盖章过程中实时对印模印章机前下方包括纸质文件的区域录制盖章见证视频,记录盖章过程。

感光模块302,用于检测印模印章机前下方包括纸质文件的区域的亮度,并将亮度情况实时反馈给辅助照明模块303。

辅助照明模块303,用于在感光模块302反馈亮度过低的时候发出适度的亮光,保证摄像头301可以拍摄清晰的照片以及录制清晰的盖章见证视频。

印章管理系统,包括基于智能合约的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申请终端设备、授权终端设备,以及印模印章机;其中,

授权终端设备,用于接收申请终端设备发送的用章申请并初审是否满足用章条件,

若初审不通过,则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发送初审拒绝的信息给申请终端设备;

若初审通过,则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发送初审通过的信息给申请终端设备和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用于存储若干印章图案,在收到初审通过的信息后随机生成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并发送给申请终端设备,特定印章图案与用章申请对应,由智能合约在智能合约内部存储中检索得到;

申请终端设备,用于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向授权终端设备发送用章申请,并在收到初审通过的信息后将接收到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发送给印模印章机;

印模印章机,用于接收申请终端设备发送来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

具体地,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用于为申请人、授权人、第三方求证人构建信息传递和价值交易的区块链平台,以及用于为智能合约的运行和数据传输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

申请终端设备,可以是任何安装本发明对应的软件或插件的手机、计算机或其它智能设备,用于获取申请人的注册信息,以及用于与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流,以及用于与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流,以及与印模印章机配对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流。

授权终端设备,可以是任何安装本发明对应的软件或插件的手机、计算机或其它智能设备,用于获取授权人的注册信息,以及用于与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和或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流,以及用于将授权人的印章图案上传至区块链平台上。

印模印章机,用于与申请终端设备配对连接并进行数据交流,以及用于与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和或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交流,以及用于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进而执行盖章并记录盖章过程。

印章管理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申请终端设备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向授权终端设备发送用章申请,授权终端设备收到用章申请后初审是否满足用章条件,若初审不通过,则授权终端设备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发送初审拒绝的信息给申请终端设备;若初审通过,则授权终端设备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发送初审通过的信息给申请终端设备和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检索内部存储得到与本次用章申请对应的特定印章图案,并随机生成可识读的编码信息,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将该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发送给申请终端设备;申请终端设备将接收到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发送给印模印章机,印模印章机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

通过该印章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用章申请和授权,每个通过印模印章机盖好的章均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通过扫描该编码信息,人们可以便捷可靠地验证其印章的真伪。同时,由于智能合约能够存储多个印章图案,印模印章机能够根据申请终端设备的不同用章申请,相应生成不同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因此能够实现多枚不同印章的远程用章申请和授权工作,降低了经济成本和管理成本,能够同时满足印章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要求。

印章管理系统还包括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接收并存储印模印章机录制的盖章见证视频,并将盖章见证视频的下载链接发送给授权终端设备。

具体地,云端服务器,用于实现申请终端设备和授权终端设备之间基于互联网的数据交流,用于通过互联网接收申请终端设备发送的盖章见证视频并存储,并且用于将盖章见证视频的下载链接通过互联网发送给授权终端设备。授权终端设备能够从云端服务器下载该盖章见证视频,以通过盖章见证视频验证盖章过程的真假。

本实施例中,智能合约包括第一智能合约、第二智能合约和第三智能合约。

第一智能合约,用于存储印章图案,以及用于生成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以及用于实现从授权终端设备到申请终端设备的信息处理和传输,以及用于实现与第三智能合约之间的信息传输。

具体地,第一智能合约存储若干印章图案,用章申请通过时通过检索第一智能合约内部存储得到与本次用章申请对应的特定印章图案,随机生成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给第三智能合约发送初审传递信息;

初审传递信息包括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用章申请的区块链索引值和初审通过的信息的区块链索引值。

第二智能合约,用于接收授权终端设备的信息,以及用于实现与第三智能合约之间的信息传输。

具体地,第二智能合约接收授权终端设备发送来的终审通过的信息,发送终审传递信息给第三智能合约。

终审传递信息,包括盖章见证视频的区块链索引值和终审通过的信息的区块链索引值。

第三智能合约,用于实现与第一智能合约和第二智能合约之间的信息传输,以及用于构建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与对应的区块链平台上的申请授权相关信息的检索链接关系并进行存储,以及用于接收第三方求证人的求证请求进而搜索存储的检索链接关系,并反馈搜索结果给第三方求证人。

具体地,第三智能合约接收第一智能合约发送来的初审传递信息,标记为悬停状态并进行临时存储,并在悬停等待时间内在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上检索第二智能合约是否发布与初审传递信息对应的终审传递信息。

初审传递信息,包括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用章申请的区块链索引值和初审通过的信息的区块链索引值。

若在悬停等待时间内未检索成功,则第三智能合约删除初审传递信息;

若在悬停等待时间内检索成功,则第三智能合约构建并存储初审传递信息、终审传递信息与对应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之间的检索链接关系。

第三智能合约将存储的检索链接关系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进行存储,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存储。

印章区块链授权方法,采用印章管理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授权终端设备上传的若干印章图案,并将若干印章图案存储在智能合约中;

将申请终端设备递交的用章申请发送给授权终端设备以初审是否满足印章授权条件;

若初审通过,接收授权终端设备发送的初审通过的信息,并将初审通过的信息分别发送给申请终端设备和智能合约,以使智能合约根据用章申请随机生成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并经由申请终端设备发送到印模印章机,使印模印章机能够生成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的印模;

特定印章图案与用章申请对应,由智能合约在智能合约内部存储中检索得到。

具体地,授权人在授权终端设备上注册或登陆账号,将若干印章图案通过区块链平台上传至智能合约中的第一智能合约,使得仅一台印模印章机也能够根据不同的印章申请实现多枚不同印章的远程用章申请和授权工作,进而盖出不同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

申请人在申请终端设备上注册或登陆账号,填写用章申请表,并通过区块链平台发送给授权终端设备。授权人在授权终端设备接收申请终端设备发送来的用章申请并初审是否满足用章条件;其中,用章申请表,是电子申请表,包括申请表序列号、申请时间、申请人必要的基本信息、所需盖章文件的展示和申请理由。典型地,用章申请表内容包括申请序列号、申请时间、申请用章种类、申请人姓名、申请人、申请人个人或所属公司基本信息、申请理由、申请盖章文件照片、备注信息。

若初审不通过,则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将初审拒绝的信息发送给申请终端设备。

初审拒绝的信息,包括初审拒绝的时间、授权人初审拒绝的批语。

若初审通过,则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将初审通过的信息分别发送给申请终端设备和第一智能合约,第一智能合约检索内部存储得到与本次用章申请对应的特定印章图案,并随机生成编码信息,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将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发送到申请终端设备。

初审通过的信息,包括初审通过的时间、授权人初审通过的批语,以及用章申请表的区块链索引值,即用章申请表在区块链平台上的哈希值。

通过以上步骤,使得每个次盖章都生成有带有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该编码信息附有该次印章申请和授权的相关信息,因此每次盖章均具有可追溯性,在实现远程用章申请和授权的同时,能够满足印章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要求。

初审通过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盖章见证信息并发送给授权终端设备以使授权终端设备进行自动哈希校验;

盖章见证信息包括印模印章机执行盖章的位置信息、时间戳信息以及印模印章机对盖章见证视频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的第一哈希值;

盖章见证视频由印模印章机录制盖章过程并经由申请终端设备上传到云端服务器;

自动哈希校验是授权终端设备从云端服务器下载盖章见证视频并进行哈希运算得到第二哈希值后,将第二哈希值和第一哈希值进行对比判断两者是否一致,

若对比结果不一致,则发送终审中断信息给申请终端设备;

若对比结果为一致,则进行终审结果处理步骤。

终审中断的信息,包括终审中断的时间,和盖章见证视频被篡改或损坏的提示。

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将盖章见证信息发送给授权终端设备,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开放性、安全性、独立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将保证盖章见证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由于第二哈希值和第一哈希值分别从两个不同途径获得,若对比结果为不一致,说明盖章见证视频已被篡改或损坏,若对比结果为一致,说明盖章见证视频真实可信。因此通过将第二哈希值和第一哈希值对比,就能够判断盖章见证视频是否被篡改过,从而提供了一个便捷辨别印章授权情况的真伪的方法,有效避免了印章盗用、越权盖章等违规违法事件。

进一步,终审结果处理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当判断盖章见证视频为不可信时,接收授权终端设备发送的终审拒绝的信息并发送到申请终端设备;

当判断盖章见证视频为可信时,接收授权终端设备发送的终审通过的信息并发送到智能合约,以使智能合约根据初审传递信息检索对应的终审传递信息,且检索失败时删除初审传递信息或检索成功时存储初审传递信息、终审传递信息与对应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之间的检索链接关系;初审传递信息包括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用章申请的区块链索引值和初审通过的信息的区块链索引值,由智能合约在初审通过后生成;终审传递信息包括盖章见证视频的区块链索引值和终审通过的信息的区块链索引值,由智能合约在终审通过后生成;

接收并存储智能合约发送来的检索链接关系,接收通过扫描编码信息生成的求证请求,发送求证请求到智能合约以检索与求证请求对应的检索链接关系,若检索失败,则反馈印章授权失败或印章图案为假冒;若检索成功,则反馈印章授权成功和印章图案为真实。

具体地,终审程序包括自动哈希校验和人工审核。在自动哈希校验通过后,授权人继续进行人工审核,即通过仔细观看和查验盖章见证视频,审核申请人执行盖章过程是否真实可信。若判断查验结果为不真实可信,则通过授权终端设备将终审拒绝的信息在区块链平台上发送给申请终端设备;若判断查验结果为真实可信,则通过授权终端设备将终审通过的信息通过区块链平台发送给申请终端设备和智能合约中的第二智能合约;同时,第二智能合约将通过区块链平台给智能合约中的第三智能合约发送终审传递信息;

终审传递信息,包括盖章见证视频的区块链索引值和终审通过的信息的区块链索引值;

第三智能合约接收到第一智能合约发送过来的初审传递信息后,标记为悬停状态并进行临时存储,并在悬停等待时间内不停地在区块链平台上检索第二智能合约是否发布对应的终审传递信息;

若在悬停等待时间内未检索成功,则第三智能合约会删除初审传递信息;悬停等待时间范围在一分钟到三十天之间设定某确定值,典型的,悬停等待时间为七天。

若悬停等待时间内检索成功,则第三智能合约将自动构建初审传递信息、终审传递信息与对应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之间的检索链接关系,并进行存储。

第三智能合约会自动将存储的检索链接关系,通过区块链平台广播至所有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进行存储,实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存储,以便任何对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有求证需求的人可以便捷地、可信赖地去检索验证。

用章申请表,是电子申请表,包括申请表序列号、申请时间、申请人必要的基本信息、所需盖章文件的展示、申请理由。

典型地,用章申请表内容包括申请序列号、申请时间、申请用章种类、申请人姓名、申请人、申请人个人或所属公司基本信息、申请理由、申请盖章文件照片、备注信息。

初审通过的信息,包括初审通过的时间、授权人初审通过的批语,以及用章申请表的区块链索引值,即用章申请表在区块链平台上的哈希值。

终审中断的信息,包括终审中断的时间,和盖章见证视频被篡改或损坏的提示。

终审拒绝的信息,包括终审拒绝的时间、授权人终审拒绝的批语。

终审通过的信息,包括终审通过的时间、授权人终审通过的批语,以及盖章见证信息的索引值,即盖章见证信息在区块链平台上的哈希值。

通过构建初审传递信息、终审传递信息与对应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之间的检索链接关系,并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进行存储,实现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存储。

任何对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有求证需求的求证人均可以用安装有与本发明配套的软件或插件的终端设备,打开摄像头扫描纸质文件上的编码信息,进而会自动将检索请求通过区块链平台发送给第三智能合约,并得到检索反馈,包括检索失败或检索成功。

若反馈检索失败,则反馈给求证人检索失败,所检索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授权失败或假冒的提示;

若反馈检索成功,则反馈给求证人检索成功,以及对应的用章申请表的区块链索引值、初审通过的信息的区块链索引值、盖章见证视频的区块链索引值和终审通过的信息的区块链索引值,进而通过区块链平台检索获得对应的从申请用章到最终授权的关键信息,证实所检索的编码信息和特定印章图案为真实可信。

现有的远程智能印章虽然借助智能硬件和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远程用章申请、授权以及盖章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中用章申请和远程授权的数据都是通过相应的智能印章公司的中央服务器或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传输和备份,且数据都是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的,而可知的是中央服务器、云端服务器以及互联网传输都存在着被天灾人祸物理损坏以及被电脑病毒入侵的可能,这些潜在的风险可能导致整个远程智能印章系统瘫痪和用户隐私泄露。

运用本发明的印章区块链授权方法,可以实现在区块链上传输和记录用章申请授权的关键数据,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开放性、安全性、独立性和匿名性的特征将保证用章申请和授权过程的便捷性、安全性和隐私性。用章申请授权过程中的用章申请的信息、初审通过的信息、盖章见证信息和终审通过的信息都将被存储在区块链上,区块链技术将保证这些数据可以抵挡天灾人祸的物理损坏和电脑病毒的入侵。

运用本发明的印章区块链授权方法,实现了更便捷高效的用章申请授权及盖章的流程,即个人或单位仅需在自己的家或者单位中足不出户就可以向全球任何个人或单位进行远程用章申请、远程获取授权并在本地执行盖章,而整个流程关键数据传输和存储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保证此用章行为的安全可靠。这将极大地提高用章流程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任何公司、单位或个人对印模印章机的运营和维护将只需耗费很少的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这是因为本发明的印章管理系统和区块链授权方法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其中关键数据都是通过分布式区块链服务器自主挖矿行为进行数据传递和存储,而中间过程的数据处理、接收、转发以及反馈是由智能合约辅助自动完成。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5:0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656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