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211483663.4
  • 20221124
  • CN115760041A
  • 20230307
  • 北京合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马春荃;俞德明;张雅峰
  • G06Q10/1093
  • G06Q10/1093 G06Q10/02 G06F40/166

  • 北京市海淀区丹棱街1号院1号楼22层2201室
  • 北京(11)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苏利
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和装置,本方法通过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判断原始申请单是否已关联有报销单信息,报销单信息用于表征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若未关联,则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所述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可编辑和不可编辑。本申请解决相关技术中差旅行程管理操作成本高、效率低、体验差的技术问题,减轻差旅变动频繁的一线业务人员的申请工作量,减轻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操作成本,提高了操作效率和体验。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判断原始申请单是否已关联有报销单信息,报销单信息用于表征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

若未关联,则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所述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可编辑和不可编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判断行程信息的行程开始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阈值,若不大于,则设置该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不可编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大于,则判断每条行程信息是否已关联有报销费用明细信息,若已关联报销费用明细信息,则设置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不可编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未关联报销费用明细信息,则判断该行程信息是否已关联有票务订单信息,若已关联票务订单信息,则设置该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不可编辑,若未关联票务订单信息,则设置该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可编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之后,还包括:生成对原始申请单撤回操作的确认信息,响应于对确认信息的确认操作,将处理后的原始申请单加入草稿箱队列,且通过票务系统接口更新票务系统中的原始申请单的状态为失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于对提交申请单的提交请求,基于预设的费标和预算的风险校验规则对提交申请单中的行程信息进行风险校验,若校验通过,则将提交申请单发送至审批节点进行审批;若未校验通过,则将提交申请单加入草稿箱队列;其中,所述提交申请单是对草稿箱队列中的原始申请单的行程信息进行变更操作后得到的,变更操作包括增加行程、删除行程和修改行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于审批节点对提交申请单的审批通过操作,生成提交申请单的申请单信息,并将所述申请单信息通过票务系统接口回传至票务系统,更新票务系统中的原始申请单的状态为有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配置的权限确定用户的操作权限,将所述操作权限返回至前端以展示对应的操作按钮。

9.一种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单元,用于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判断原始申请单是否已关联有报销单信息,报销单信息用于表征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

处理单元,用于若未关联,则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并将处理后的原始申请单加入草稿箱队列,所述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可编辑和不可编辑。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目前,企业管理数字化是当下的发展趋势,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差旅管理是件很繁琐的工作。在企业差旅管理系统场景中,差旅行程申请是申请单的主要应用场景,申请人因为一些原因改变差旅计划从而需要对行程进行变更属于一个较为常见的实际业务场景。

相关技术中,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处理方案中仅能通过‘补充申请’或是联系管理员对申请单进行‘回退’来实现该业务场景。于是站在用户视角下,存在以下核心痛点:操作成本高;割裂感:如果通过补充申请方式实现,则行程出现在多张申请单中,在查看、订票关联、报销关联等关键操作时体验不佳。

针对相关技术中差旅行程管理操作成本高、效率低、体验差的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判断原始申请单是否已关联有报销单信息,报销单信息用于表征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

若未关联,则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所述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可编辑和不可编辑。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判断行程信息的行程开始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阈值,若不大于,则设置该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不可编辑。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大于,则判断每条行程信息是否已关联有报销费用明细信息,若已关联报销费用明细信息,则设置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不可编辑。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未关联报销费用明细信息,则判断该行程信息是否已关联有票务订单信息,若已关联票务订单信息,则设置该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不可编辑,若未关联票务订单信息,则设置该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可编辑。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之后,还包括:生成对原始申请单撤回操作的确认信息,响应于对确认信息的确认操作,将处理后的原始申请单加入草稿箱队列,且通过票务系统接口更新票务系统中的原始申请单的状态为失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对提交申请单的提交请求,基于预设的费标和预算的风险校验规则对提交申请单中的行程信息进行风险校验,若校验通过,则将提交申请单发送至审批节点进行审批;若未校验通过,则将提交申请单加入草稿箱队列;其中,所述提交申请单是对草稿箱队列中的原始申请单的行程信息进行变更操作后得到的,变更操作包括增加行程、删除行程和修改行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审批节点对提交申请单的审批通过操作,生成提交申请单的申请单信息,并将所述申请单信息通过票务系统接口回传至票务系统,更新票务系统中的原始申请单的状态为有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配置的权限确定用户的操作权限,将所述操作权限返回至前端以展示对应的操作按钮。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响应单元,用于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判断原始申请单是否已关联有报销单信息,报销单信息用于表征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

处理单元,用于若未关联,则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并将处理后的原始申请单加入草稿箱队列,所述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可编辑和不可编辑。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判断原始申请单是否已关联有报销单信息,报销单信息用于表征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若未关联,则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所述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可编辑和不可编辑。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差旅行程管理操作成本高、效率低、体验差的技术问题,通过根据差旅行程的申请单的报销状态和票务状态及用户权限判断对申请的撤回操作,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与传统方案相比,减轻差旅变动频繁的一线业务人员的申请工作量,减轻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产品修改路径符合用户操作习惯;整体降低了操作成本,提高了一线人员的操作效率和体验。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业务处理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主要模块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以应用于其中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5为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多个”的含义应为两个以及两个以上。

在差旅行程的申请中,通常是一个申请单提报了多个行程的信息(包括出行、住宿、吃饭等),员工在提交差旅申请单后,若行程变化,没法对行程单进行修改,或者修改申请单需要联系审批节点人员进行退回流程才可以对申请单中的行程信息进行修改。另外,退回后,对于修改的申请单,若里面的一些行程信息已经完成并有过报销或者已经对出行方式相关票已经完成预定,审批人员需要核对的内容较多,效率低,且容易出错。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可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如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完整实施例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判断原始申请单是否已关联有报销单信息,报销单信息用于表征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

S102:若未关联,则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所述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可编辑和不可编辑。

在步骤S101中: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判断原始申请单是否已关联有报销单信息,报销单信息用于表征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用户(即系统使用的人,比如一线业务员工)在提交申请单后,若需要对申请单进行修改,则可以点击系统的撤回按钮撤回申请单至草稿箱中进行修改。用户点击撤回后,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通过撤回请求对应的原始申请单信息中的整个申请单的报销单的字段判断原始申请单是否已关联有报销单信息,报销单信息用于表征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如果原始申请单已经关联有报销单信息,则说明该申请单已经走过整个申请单的报销流程,则为了避免增加更多的工作量和财务上的数据出入,则不允许对该申请单进行撤回操作。在这里,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包括了已经报销和未报销。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配置的权限确定用户的操作权限,将所述操作权限返回至前端以展示对应的操作按钮。可以通过获取登录该信息处理方法应用的系统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判断该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配置了撤回权限,若配置了撤回权限,则该用户可以进行撤回操作,撤回已经提交的申请单进行修改。若未配置撤回权限,则不可以进行撤回操作。在这里,可以通过在前端界面展示撤回按钮,若用户的身份信息对应配置了撤回权限,则在前端展示撤回按钮并将撤回按钮设置为可以操作状态;若用户的身份信息为配置撤回权限,则在前端不展示撤回按钮或者将撤回按钮设置为不可操作状态。

例如,可以在申请单模板上新增配置【审批完成后,允许申请人撤回修改申请单,并再次提交送审】,勾选该配置后,允许申请人撤回修改申请单,即在我的单据-已完成单据-单据详情页面出现【撤回】按钮。当用户已经提交的申请单审批完成后,用户可以点击撤回按钮。

在这里,对于申请人,正常业务流程(申请-订票-消费-报销)下,报销是末节点。当用户发起报销关联申请单,系统会进行核销计算,此时可视作行程已经完成。于是将是否被报销单关联作为一个系统判断条件,未进行报销关联的行程可变更。由此避免增加审批人员的工作量和降低财务风险。具体的,首先检查整个申请事项是否被关联:当该申请事项已被报销单关联则整张行程申请单不可变更,在前端界面弹出“该申请单已经关联报销单,不可撤回”的提示。

在步骤S102中:若未关联,则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所述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可编辑和不可编辑。若未关联,则用户可以撤回申请单流程,若已关联,则用户不可以撤回申请单流程。在这里,若判断为未关联,则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所述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可编辑和不可编辑。对应的在前端界面可以对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展示其可编辑状态,比如,对于可以编辑的行程可以在前端对应的展示为可编辑,用户可以对该可编辑的行程进行行程的删除和修改等操作,对于不可以编辑的行程,前端界面则展示为不可修改状态,比比如加灰,用户不可以对该不可以编辑的行程进行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判断行程信息的行程开始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阈值,若不大于,则设置该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不可编辑。若大于,则判断每条行程信息是否已关联有报销费用明细信息,若已关联报销费用明细信息,则设置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不可编辑。若未关联报销费用明细信息,则判断该行程信息是否已关联有票务订单信息,若已关联票务订单信息,则设置该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不可编辑,若未关联票务订单信息,则设置该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可编辑。

在这里,判断行程信息的行程开始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阈值为基于日期判断的对已经审批完成或者提交的申请单可撤回的判断标准。需要说明的是,若在用户撤回时间判断的日期标准是可以进行撤回的,且对申请单中的行程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当用户将流程撤回至草稿箱中一段时间后用户再次操作时将再次对申请单中的行程信息进行一次日次判断,以用户操作的当前时间进行判断是否可以对申请单中的行程信息进行修改。默认的配置为行程开始日期是否大于等于修改当天日期加1。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配置。当行程按费用明细逐条填写时需检查明细是否被报销单关联:以明细为口径判断,在单据修改草稿态下,在前端展示层,已被关联的行程明细置灰不可编辑,未被关联的行程明细可编辑。没有关联订单的行程:可删除或修改行程。已有关联订单的行程(包括待支付、支付成功、改签成功、已退票):不可删除或修改、置灰标记状态及订票金额。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之后,还包括:生成对原始申请单撤回操作的确认信息,响应于对确认信息的确认操作,将处理后的原始申请单加入草稿箱队列,且通过票务系统接口更新票务系统中的原始申请单的状态为失效。在这里,当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之后,当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后,生成对原始申请单撤回操作的确认信息发送至前端进行展示供用户进行确认,响应于对确认信息的确认操作,将处理后的原始申请单加入草稿箱队列,且通过票务系统接口更新票务系统中的原始申请单的状态为失效。

例如,得到确认信息后,在前端界面出现弹窗,提示若已订票需要自行退票,并要求输入撤回原因,用户点击确认后,申请单单据详情页关闭,该申请单回到草稿列表,申请事项关闭,同时通知票务系统商城该申请单状态为失效,直到二次审批完成前不能订购不能关联报销。对应的,审批记录中对应为:“**撤回了单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对提交申请单的提交请求,基于预设的费标和预算的风险校验规则对提交申请单中的行程信息进行风险校验,若校验通过,则将提交申请单发送至审批节点进行审批;若未校验通过,则将提交申请单加入草稿箱队列;其中,所述提交申请单是对草稿箱队列中的原始申请单的行程信息进行变更操作后得到的,变更操作包括增加行程、删除行程和修改行程。在用户对草稿箱中的撤回的申请单进行修改进行提交后,基于预设的费标和预算的风险校验规则对提交申请单中的行程信息进行风险校验。在这里,可以对修改后的单据进行费标、预算风险校验,如未通过费标、预算风险校验则被系统拦截回草稿态,禁止申请人提交修改。费标和预算的风险校验规则为基于实际场景需求进行设定,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提交申请单即为用户对撤回至草稿箱中的原始申请单进行变更修改操作后形成的申请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审批节点对提交申请单的审批通过操作,生成提交申请单的申请单信息,并将所述申请单信息通过票务系统接口回传至票务系统,更新票务系统中的原始申请单的状态为有效。在这里,票务系统为对应的订票系统,申请单审批通过后关联在票务系统接口,用户可以在票务系统进行订票、改期等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审批过程中,原始申请单和提交申请单中的行程在审批完成前不可订票、不可报销关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审批节点对提交申请单的审批未通过,则提交申请单被驳回到提交人,则单据回到草稿态并被打上‘被驳回’的红状态。当审批完成或提交成功时,单据刷新为新版本(如果有预算占用金额变化,则此时更新占用金额),更改过的行程id会改变,单据id不变,历史版本留存,可通过审批记录查看,与原有撤回修改记录的展示方式相同。

如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的业务处理流程图。具体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申请人可以在前端界面对已经审批完成的流程进行撤回操作,撤回时,系统判断申请人是否配置有撤回权限,若配置了撤回权限,则申请人可以点击撤回操作。申请人点击撤回操作后,通过判断要撤回的申请单是否整单都关联了报销单,若已关联,则结束流程告知用户已关联报销单不可撤回;若没有关联,则基于配置的判断规则对申请单中的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进行处理后告知申请人撤回后的提醒信息,用户点击确认撤回后流程进入草稿箱,申请人可以对草稿箱中的行程信息进行编辑。在用户编辑行程信息时,对于增加行程的操作,可以直接进行增加;对于删除、修改的行程,首先进行日期判断,再进行关联报销单(费用明细)的判断,再进行票务关联订单的判断,完成行程的变更。当行程变更完成后,可以提交送审,即流程进入费标和预算风险的校验。校验完成后进入审批环节。整体上实现高效的差旅行程管理,有效的减轻差旅变动频繁的一线业务人员的申请工作量,减轻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通过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判断原始申请单是否已关联有报销单信息,报销单信息用于表征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若未关联,则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所述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可编辑和不可编辑。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差旅行程管理操作成本高、效率低、体验差的技术问题,通过根据差旅行程的申请单的报销状态和票务状态及用户权限判断对申请的撤回操作,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与传统方案相比,减轻差旅变动频繁的一线业务人员的申请工作量,减轻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产品修改路径符合用户操作习惯;整体降低了操作成本,提高了一线人员的操作效率和体验。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的主要模块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一种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200,包括:

响应单元201,用于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判断原始申请单是否已关联有报销单信息,报销单信息用于表征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

处理单元202,用于若未关联,则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并将处理后的原始申请单加入草稿箱队列,所述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可编辑和不可编辑。

对于响应单元201,用于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判断原始申请单是否已关联有报销单信息,报销单信息用于表征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用户(即系统使用的人,比如一线业务员工)在提交申请单后,若需要对申请单进行修改,则可以点击系统的撤回按钮撤回申请单至草稿箱中进行修改。用户点击撤回后,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通过撤回请求对应的原始申请单信息中的整个申请单的报销单的字段判断原始申请单是否已关联有报销单信息,报销单信息用于表征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如果原始申请单已经关联有报销单信息,则说明该申请单已经走过整个申请单的报销流程,则为了避免增加更多的工作量和财务上的数据出入,则不允许对该申请单进行撤回操作。在这里,原始申请单的报销状态包括了已经报销和未报销。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响应于对差旅行程的原始申请单的撤回请求之前,还包括: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配置的权限确定用户的操作权限,将所述操作权限返回至前端以展示对应的操作按钮。可以通过获取登录该信息处理方法应用的系统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判断该用户的身份信息是否配置了撤回权限,若配置了撤回权限,则该用户可以进行撤回操作,撤回已经提交的申请单进行修改。若未配置撤回权限,则不可以进行撤回操作。在这里,可以通过在前端界面展示撤回按钮,若用户的身份信息对应配置了撤回权限,则在前端展示撤回按钮并将撤回按钮设置为可以操作状态;若用户的身份信息为配置撤回权限,则在前端不展示撤回按钮或者将撤回按钮设置为不可操作状态。

例如,可以在申请单模板上新增配置【审批完成后,允许申请人撤回修改申请单,并再次提交送审】,勾选该配置后,允许申请人撤回修改申请单,即在我的单据-已完成单据-单据详情页面出现【撤回】按钮。当用户已经提交的申请单审批完成后,用户可以点击撤回按钮。

在这里,对于申请人,正常业务流程(申请-订票-消费-报销)下,报销是末节点。当用户发起报销关联申请单,系统会进行核销计算,此时可视作行程已经完成。于是将是否被报销单关联作为一个系统判断条件,未进行报销关联的行程可变更。由此避免增加审批人员的工作量和降低财务风险。具体的,首先检查整个申请事项是否被关联:当该申请事项已被报销单关联则整张行程申请单不可变更,在前端界面弹出“该申请单已经关联报销单,不可撤回”的提示。

对于处理单元202,用于若未关联,则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所述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可编辑和不可编辑。若未关联,则用户可以撤回申请单流程,若已关联,则用户不可以撤回申请单流程。在这里,若判断为未关联,则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所述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可编辑和不可编辑。对应的在前端界面可以对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展示其可编辑状态,比如,对于可以编辑的行程可以在前端对应的展示为可编辑,用户可以对该可编辑的行程进行行程的删除和修改等操作,对于不可以编辑的行程,前端界面则展示为不可修改状态,比比如加灰,用户不可以对该不可以编辑的行程进行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包括:判断行程信息的行程开始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阈值,若不大于,则设置该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不可编辑。若大于,则判断每条行程信息是否已关联有报销费用明细信息,若已关联报销费用明细信息,则设置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不可编辑。若未关联报销费用明细信息,则判断该行程信息是否已关联有票务订单信息,若已关联票务订单信息,则设置该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不可编辑,若未关联票务订单信息,则设置该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为可编辑。

在这里,判断行程信息的行程开始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大于阈值为基于日期判断的对已经审批完成或者提交的申请单可撤回的判断标准。需要说明的是,若在用户撤回时间判断的日期标准是可以进行撤回的,且对申请单中的行程是可以修改的,但是当用户将流程撤回至草稿箱中一段时间后用户再次操作时将再次对申请单中的行程信息进行一次日次判断,以用户操作的当前时间进行判断是否可以对申请单中的行程信息进行修改。默认的配置为行程开始日期是否大于等于修改当天日期加1。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场景进行配置。当行程按费用明细逐条填写时需检查明细是否被报销单关联:以明细为口径判断,在单据修改草稿态下,在前端展示层,已被关联的行程明细置灰不可编辑,未被关联的行程明细可编辑。没有关联订单的行程:可删除或修改行程。已有关联订单的行程(包括待支付、支付成功、改签成功、已退票):不可删除或修改、置灰标记状态及订票金额。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之后,还包括:生成对原始申请单撤回操作的确认信息,响应于对确认信息的确认操作,将处理后的原始申请单加入草稿箱队列,且通过票务系统接口更新票务系统中的原始申请单的状态为失效。在这里,当根据预设的行程处理规则对原始申请单中的每条行程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信息之后,当得到每条行程信息的可编辑状态后,生成对原始申请单撤回操作的确认信息发送至前端进行展示供用户进行确认,响应于对确认信息的确认操作,将处理后的原始申请单加入草稿箱队列,且通过票务系统接口更新票务系统中的原始申请单的状态为失效。

例如,得到确认信息后,在前端界面出现弹窗,提示若已订票需要自行退票,并要求输入撤回原因,用户点击确认后,申请单单据详情页关闭,该申请单回到草稿列表,申请事项关闭,同时通知票务系统商城该申请单状态为失效,直到二次审批完成前不能订购不能关联报销。对应的,审批记录中对应为:“**撤回了单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对提交申请单的提交请求,基于预设的费标和预算的风险校验规则对提交申请单中的行程信息进行风险校验,若校验通过,则将提交申请单发送至审批节点进行审批;若未校验通过,则将提交申请单加入草稿箱队列;其中,所述提交申请单是对草稿箱队列中的原始申请单的行程信息进行变更操作后得到的,变更操作包括增加行程、删除行程和修改行程。在用户对草稿箱中的撤回的申请单进行修改进行提交后,基于预设的费标和预算的风险校验规则对提交申请单中的行程信息进行风险校验。在这里,可以对修改后的单据进行费标、预算风险校验,如未通过费标、预算风险校验则被系统拦截回草稿态,禁止申请人提交修改。费标和预算的风险校验规则为基于实际场景需求进行设定,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提交申请单即为用户对撤回至草稿箱中的原始申请单进行变更修改操作后形成的申请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响应于审批节点对提交申请单的审批通过操作,生成提交申请单的申请单信息,并将所述申请单信息通过票务系统接口回传至票务系统,更新票务系统中的原始申请单的状态为有效。在这里,票务系统为对应的订票系统,申请单审批通过后关联在票务系统接口,用户可以在票务系统进行订票、改期等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审批过程中,原始申请单和提交申请单中的行程在审批完成前不可订票、不可报销关联。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审批节点对提交申请单的审批未通过,则提交申请单被驳回到提交人,则单据回到草稿态并被打上‘被驳回’的红状态。当审批完成或提交成功时,单据刷新为新版本(如果有预算占用金额变化,则此时更新占用金额),更改过的行程id会改变,单据id不变,历史版本留存,可通过审批记录查看,与原有撤回修改记录的展示方式相同。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差旅行程管理操作成本高、效率低、体验差的技术问题,通过根据差旅行程的申请单的报销状态和票务状态及用户权限判断对申请的撤回操作,实现了以下有益效果:与传统方案相比,减轻差旅变动频繁的一线业务人员的申请工作量,减轻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产品修改路径符合用户操作习惯;整体降低了操作成本,提高了一线人员的操作效率和体验。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

图4示出了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或系统的示例性系统架构300。

如图4所示,系统架构30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301、302、303,网络304和服务器305。网络304用以在终端设备301、302、303和服务器3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3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301、302、303通过网络304与服务器3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301、302、3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

终端设备301、302、3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3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301、302、303所发送的往来消息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在接收到终端设备请求后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方法一般由终端设备301、302、303或服务器305执行,相应地,用于差旅行程管理的信息处理系统一般设置于终端设备301、302、303或服务器305中。

应该理解,图4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参考图5,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400的结构示意图。图5示出的计算机系统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计算机系统4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403中,还存储有系统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401、ROM 402以及RAM 403通过总线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405也连接至总线4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4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4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4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4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409。通信部分4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4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405。可拆卸介质4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4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4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4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4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4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确定模块、提取模块、训练模块和筛选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确定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确定候选用户集的模块”。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3:38: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65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