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及方法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2210574581.4
  • 20220525
  • CN114884214A
  • 20220809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聊城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王文俊;张真;杨明明;侯晓宁;荆洲;董铁孝;孙立保;杨明鑫;岳承浩;司新新
  • H02J13/00
  • H02J13/00

  • 山东省聊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昌路179号
  • 山东(37)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刘庆国
摘要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检修申请装置、批复装置、调度装置、运维装置和服务器,检修申请装置、批复装置、调度装置、运维装置分别与服务器通过网络进行电源调整信息的交互;检修申请装置,设在变电站内,用于根据检修计划或检修需求生成检修申请,并上传至服务器;批复装置,用于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检修申请,根据预设评判机制对检修申请进行批复,并上传至服务器;调度装置,用于根据批复结果编制调度操作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运维装置设在变电站内,根据调度操作信息控制变电站的备自投装置进行变电站的电源切换。本发明能够实现变电站供电电源的快速调整,减少变电站停电时间。
权利要求

1.一种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修申请装置、批复装置、调度装置、运维装置和服务器,所述检修申请装置、批复装置、调度装置、运维装置分别与服务器通过网络进行电源调整信息的交互;

所述检修申请装置,设在变电站内,用于根据检修计划或检修需求生成检修申请,并上传至服务器;

所述批复装置,用于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检修申请,根据预设评判机制对检修申请进行批复,并将批复结果上传至服务器;

所述调度装置,用于根据批复结果编制调度操作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

所述运维装置,设在变电站内,根据调度操作信息控制变电站的备自投装置进行变电站的电源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装置包括:

检查单元,用于根据调度操作信息检查备自投装置运行状态,若运行状态正常,生成汇报信息并通过服务器下发至相应的调度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度装置包括: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编制后的调度操作信息通过服务器下发给相应的运维装置;

指令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汇报信息生成电源切换指令,并通过服务器下发给相应的运维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集控装置,用于读取服务器的调度操作信息,根据调度操作信息断开变电器主供线路电源侧开关,使变电站断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维装置还包括:

供电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主供线路的供电状态;

切换单元,用于当收到电源切换指令后,且供电检测单元检测到主供线路处于失电状态时,自动切开主供线路负荷侧开关并合上备用电源线路负荷侧开关,使变电站恢复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申请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检修计划或检修需求生成检修申请,在检修申请中写入本地变电站的编码并上传至服务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批复装置,具体用于:

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检修申请,提取检修申请中的变电站编码;

根据变电站编码调取服务器中预存的变电站配置信息;

通过变电站配置信息确定变电站是否不满足合环调电要求;

若是,则确认执行检修申请。

8.一种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检修申请装置根据检修计划或检修需求生成检修申请,并提交至服务器的OMS系统;

S2:OMS系统将检修申请下发至批复装置,由批复装置根据预设评判机制对检修申请进行批复,并将批复结果上传至OMS系统;

S3:调度装置根据批复结果编制调度操作信息,并通过OMS系统下发至运维装置;

S4:运维装置在现场检查备自投装置运行正常并通过OMS系统将检查结果汇报至调度装置;

S5:调度装置根据检测结果生成备投倒电操作命令,并通过OMS系统下发至运维装置;

S6:运维装置执行备投倒电操作命令,并检查备自投装置正确动作;将检查结果通过OMS系统下发至调度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电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及方法。

现阶段,配电网普遍采用“闭环设计,开环运行”的供电方式。不同供电区域之间连有联络开关,形成闭环结构,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灵活性;联络开关在正常供电情况下处于开断状态,呈开环运行状态,使电力负荷由单一电源供电,以便于安全运行与故障隔离。

由于各地配电网的配置方式存在差异,当前,仍然存在部分变电站无法通过合环调电的方式来调整供电电源的现象。使其在在主供线路转检修时,主要采用人工遥控操作或现场操作的方式来调整供电电源,在操作过程中,现场人员的检查、汇报、受令、操作等环节都会占用一定时间,导致变电站全停时间较长,不利于用户的持续可靠供电。

针对这一部分变电站,如何实现变电站供电电源的快速调整,减少变电站停电时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及方法,能够实现变电站供电电源的快速调整,减少变电站停电时间。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包括:检修申请装置、批复装置、调度装置、运维装置和服务器,所述检修申请装置、批复装置、调度装置、运维装置分别与服务器通过网络进行电源调整信息的交互;所述检修申请装置,设在变电站内,用于根据检修计划或检修需求生成检修申请,并上传至服务器;所述批复装置,用于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检修申请,根据预设评判机制对检修申请进行批复,并将批复结果上传至服务器;所述调度装置,用于根据批复结果编制调度操作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所述运维装置,设在变电站内,根据调度操作信息控制变电站的备自投装置进行变电站的电源切换。

进一步,所述运维装置包括:检查单元,用于根据调度操作信息检查备自投装置运行状态,若运行状态正常,生成汇报信息并通过服务器下发至相应的调度装置。

进一步,所述调度装置包括: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编制后的调度操作信息通过服务器下发给相应的运维装置;

指令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汇报信息生成电源切换指令,并通过服务器下发给相应的运维装置。

进一步,所述系统还包括:

集控装置,用于读取服务器的调度操作信息,根据调度操作信息断开变电器主供线路电源侧开关,使变电站断电。

进一步,所述运维装置还包括:

供电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主供线路的供电状态;

切换单元,用于当收到电源切换指令后,且供电检测单元检测到主供线路处于失电状态时,自动切开主供线路负荷侧开关并合上备用电源线路负荷侧开关,变电站恢复供电。

进一步,所述检修申请装置,具体用于根据检修计划或检修需求生成检修申请,在检修申请中写入本地变电站的编码并上传至服务器。

进一步,所述批复装置,具体用于:

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检修申请,提取检修申请中的变电站编码;

根据变电站编码调取服务器中预存的变电站配置信息;

通过变电站配置信息确定变电站是否不满足合环调电要求;

若是,则确认执行检修申请。

相应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检修申请装置根据检修计划或检修需求生成检修申请,并提交至服务器的OMS系统;

S2:OMS系统将检修申请下发至批复装置,由批复装置根据预设评判机制对检修申请进行批复,并将批复结果上传至OMS系统;

S3:调度装置根据批复结果编制调度操作信息,并通过OMS系统下发至运维装置;

S4:运维装置在现场检查备自投装置运行正常并通过OMS系统将检查结果汇报至调度装置;

S5:调度装置根据检测结果生成备投倒电操作命令,并通过OMS系统下发至运维装置;

S6:运维装置执行备投倒电操作命令,并检查备自投装置正确动作;将检查结果通过OMS系统下发至调度装置。

对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及方法,能够根据检修计划或检修需求生成检修申请,并利用预设评判机制对检修申请进行批复,根据批复结果编制调度操作信息,依据调度操作信息控制变电站的备自投装置进行变电站的电源切换,由备自投装置可靠动作能够自动完成供电电源的快速调整,可极大减少变电站的停电时长,提高供电可靠性。本发明采用备投调电方式实现了变电站进线电源的快速调整,大大较少了变电站的失电时间。

由此可见,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系统结构图。

附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出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系统,包括:检修申请装置、批复装置、调度装置、运维装置、集控装置和服务器,所述检修申请装置、批复装置、调度装置、运维装置、集控装置分别与服务器通过网络进行电源调整信息的交互。

具体来说:

检修申请装置,设在变电站内,用于根据检修计划或检修需求生成检修申请,并上传至服务器。具体用于根据检修计划或检修需求生成检修申请,在检修申请中写入本地变电站的编码并上传至服务器。

批复装置,用于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检修申请,根据预设评判机制对检修申请进行批复,并将批复结果上传至服务器。具体用于:首先,接收服务器下发的检修申请,提取检修申请中的变电站编码;然后,根据变电站编码调取服务器中预存的变电站配置信息;此时,通过变电站配置信息确定变电站是否不满足合环调电要求;若是,则确认执行检修申请。

调度装置,用于根据批复结果编制调度操作信息,并上传至服务器。

运维装置,设在变电站内,根据调度操作信息控制变电站的备自投装置进行变电站的电源切换。

集控装置,用于读取服务器的调度操作信息,根据调度操作信息断开变电器主供线路电源侧开关,使变电站断电。

作为示例的,调度装置包括:信息发送单元和指令发送单元。

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将编制后的调度操作信息通过服务器下发给相应的运维装置。

指令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汇报信息生成电源切换指令,并通过服务器下发给相应的运维装置。

作为示例的,运维装置包括:检查单元、供电检测单元和切换单元。

检查单元,用于根据调度操作信息检查备自投装置运行状态,若运行状态正常,生成汇报信息并通过服务器下发至相应的调度装置。

供电检测单元,用于检测主供线路的供电状态。

切换单元,用于当收到电源切换指令后,且供电检测单元检测到主供线路处于失电状态时,自动切开主供线路负荷侧开关并合上备用电源线路负荷侧开关,使变电站恢复供电。

相应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变电站进线电源调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检修申请装置根据检修计划或检修需求生成检修申请,并提交至服务器的OMS系统。

S2:OMS系统将检修申请下发至批复装置,由批复装置根据预设评判机制对检修申请进行批复,并将批复结果上传至OMS系统。

S3:调度装置根据批复结果编制调度操作信息,并通过OMS系统下发至运维装置。

S4:运维装置在现场检查备自投装置运行正常并通过OMS系统将检查结果汇报至调度装置。

S5:调度装置根据检测结果生成备投倒电操作命令,并通过OMS系统下发至运维装置。

S6:运维装置执行备投倒电操作命令,并检查备自投装置正确动作;将检查结果通过OMS系统下发至调度装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如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终端(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第二终端、网络终端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尤其,对于终端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系统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同理,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处理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功能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处理单元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处理单元集成在一个功能模块中。

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1:26: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64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