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方法及系统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610123688.1
  • 20160304
  • CN105785794A
  • 20160720
  •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沈鑫;曹敏;张林山;黄星;闫永梅
  • G05B17/02
  • G05B17/02

  • 云南省昆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云大西路105号
  • 云南(53)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逯长明;许伟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方法,包括: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接收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提交的测试库调用申请,并发出材料审核指令至申请审核模块;所述申请审核模块接收所述材料审核指令且对审核材料执行审核,并判断是否审核通过;若审核通过,则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专家库调用指令;若审核不通过,则发送驳回材料至下级仿真测试平台;专家测试库提取所需的专家库,并发送所述专家库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根据所述专家库对二次设备进行测试;接收所有本次测试相关信息,反馈至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并归还测试的所述专家库。所述方法最终达到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及运行管理相关技术手段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接收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提交的测试库调用申请,并根 据所述测试库调用申请发出材料审核指令至申请审核模块;

所述申请审核模块接收所述材料审核指令且对审核材料执行审核,并判断是否审核 通过;

若审核通过,则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专家库调用指令;

若审核不通过,则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驳回材料至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专家测试库根据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提取所需的专家库,并发送所述专家库至所述 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接收到所申请的所述专家库后,根据所述专家库对二次设备 进行测试;

接收所有本次测试相关信息,反馈至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并归还本 次测试的所述专家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方法还包括:

测试库申请模块搜集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提交的测试库调用申请;

将所述测试库调用申请上传至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以使所述上级仿 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接收所述测试库调用申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专家测试库根据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提取所需的专家库,包括:

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至专家库调用模块;

所述专家库调用模块接收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并发送提取传输指令至专家测试库;

所述专家测试库提取与所述提取传输指令相对应的专家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发送所述专家库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包括:

所述专家测试库将所述专家库及传输指令发送至专家库传输模块;

所述专家库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传输指令将所述专家库发送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 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驳回材料至下级仿真测试平台,包括:

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所述驳回指令至申请驳回模块;

所述申请驳回模块接收所述驳回指令,并将与所述驳回指令相对应的驳回材料发送 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6.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级仿真测试 平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申请审核模块、专家测试库以及下级信息反馈模 块,其中,

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与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申请审核模块、专家 测试库以及下级信息反馈模块连接,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为多个平行平台组成的系统, 用于提交测试库调用申请;

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与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申请审核模块及下级 信息反馈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测试库调用申请,并根据所述测试库调用申请发出材 料审核指令,执行专家测试库收回指令以及搜集归档下级反馈的所有测试相关信息;

所述申请审核模块与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及专家测试库连接,用于接 收材料审核指令并对审核材料执行审核,并判定审核是否通过;若审核通过,则发送专 家库调用指令;若审核不通过,则发送驳回指令及驳回材料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所述专家测试库与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及下级仿真测试平台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专家 库调用指令,提取所需的专家库,并发送所述专家库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所述下级信息反馈模块与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及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连 接,用于接收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测试完后的所有相关信息,发送至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 管理系统并归还所述专家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系统还包括测试库申请模块,所述测试库申请模块与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及上级仿 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连接,用于搜集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提出的测试库调用申请,并上 传至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系统还包括专家库调用模块,所述专家库调用模块与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及专家测试库 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并发送提取传输指令至所述专家测试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述系统还包括专家库传输模块,所述专家库传输模块与所述专家测试库及下级仿真测试 平台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专家测试库发送的传输指令及专家库,并根据所述传输指令将 所述专家库发送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还包括申请驳回模块,所述申请驳回模块与申请审核模块及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驳回指令,并将与所述驳回指令相对应的驳回材料发送至所述下级 仿真测试平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 环管理方法及系统。

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和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 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 量和检测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 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随着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推广建设,变电站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智能化发 展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还存在部分二次设备稳定性不够,检测与调试手段不足,部分 地区一线运行管理薄弱等问题,这将严重阻碍变电站智能化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因此,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及运行管理相关技术手段亟待提升。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方法及系统,解决了 一线运行管理薄弱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二次设备检修测试流程,并大幅提升二次设备稳 定性,最终达到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及运行管理相关技术手段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方法,包括:

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接收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提交的测试库调用申请,并根 据所述测试库调用申请发出材料审核指令至申请审核模块;

所述申请审核模块接收所述材料审核指令且对审核材料执行审核,并判断是否审核 通过;

若审核通过,则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专家库调用指令;

若审核不通过,则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驳回材料至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所述专家测试库根据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提取所需的专家库,并发送所述专家库至 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接收到所申请的所述专家库后,根据所述专家库对二次设备 进行测试;

接收所有本次测试相关信息,反馈至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并归还本 次测试的所述专家库。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测试库申请模块搜集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提交的测试库调用申请;

将所述测试库调用申请上传至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以使所述上级仿 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接收所述测试库调用申请。

优选地,所述专家测试库根据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提取所需的专家库,包括:

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至专家库调用模块;

所述专家库调用模块接收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并发送提取传输指令至专家测试 库;

所述专家测试库提取与所述提取传输指令相对应的专家库。

优选地,所述发送所述专家库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包括:

所述专家测试库将所述专家库及传输指令发送至专家库传输模块;

所述专家库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传输指令将所述专家库发送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 台。

优选地,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驳回材料至下级仿真测试平台,包括:

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所述驳回指令至申请驳回模块;

所述申请驳回模块接收所述驳回指令,并将与所述驳回指令相对应的驳回材料发送 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系统,包括:下级仿真测试平台、上级仿真 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申请审核模块、专家测试库以及下级信息反馈模块,其中,

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与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申请审核模块、专家 测试库以及下级信息反馈模块连接,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为多个平行平台组成的系统, 用于提交测试库调用申请;

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与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申请审核模块及下级 信息反馈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测试库调用申请,并根据所述测试库调用申请发出材 料审核指令,执行专家测试库收回指令以及搜集归档下级反馈的所有测试相关信息;

所述申请审核模块与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及专家测试库连接,用于接 收材料审核指令并对审核材料执行审核,并判定审核是否通过;若审核通过,则发送专 家库调用指令;若审核不通过,则发送驳回指令及驳回材料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所述专家测试库与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及下级仿真测试平台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专家 库调用指令,提取所需的专家库,并发送所述专家库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所述下级信息反馈模块与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及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 连接,用于接收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测试完后的所有相关信息,发送至上级仿真测试专家 库管理系统并归还所述专家库。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测试库申请模块,所述测试库申请模块与所述下级仿真测 试平台及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连接,用于搜集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提出的测试库 调用申请,并上传至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专家库调用模块,所述专家库调用模块与所述申请审核模 块及专家测试库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并发送提取传输指令至专家测试 库。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专家库传输模块,所述专家库传输模块与所述专家测试库 及下级仿真测试平台连接,用于接收专家测试库发送的传输指令及专家库,并根据所述 传输指令将所述专家库发送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申请驳回模块,所述申请驳回模块与申请审核模块及下级 仿真测试平台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驳回指令,并将与所述驳回指令相对应的驳回材料发 送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发明旨在建设基于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平台的专家库闭 环管理网络及统一部署平台,管理网络涵盖省电力公司、地市供电局以及所辖变电站, 由省电力公司统一规范管理二次测试平台所需的专家库。提高了二次设备测试及测试库 管理智能化水平,解决了一线运行管理薄弱的问题,进一步规范二次设备检修测试流程, 并大幅提升二次设备稳定性,最终达到提升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及运行管理相关技 术手段的目的。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 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 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 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系统工作的流程 示意图。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 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 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 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 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方法的流 程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方法,具体包括:

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接收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提交的测试库调用申请,并根 据所述测试库调用申请发出材料审核指令至申请审核模块。

其中,地市供电局或变电站工作人员根据二次设备测试工作计划,整理测试所需的 专家库,通过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提交测试库调用申请。

测试库申请模块搜集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提交的测试库调用申请,并将所述测试 库调用申请上传至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以使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 理系统接收所述测试库调用申请。

所述申请审核模块接收所述材料审核指令且对审核材料执行审核,并判断是否审核 通过。

若审核通过,则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专家库调用指令。

若审核不通过,则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驳回材料至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具体的,当审核不通过时,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所述驳回指令至申请驳回模块;

所述申请驳回模块接收所述驳回指令,并将与所述驳回指令相对应的驳回材料发送 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其中,所述驳回材料包括审核时的审核材料及相关驳回意见。

所述专家测试库根据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提取所需的专家库,并发送所述专家库至 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具体的,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发送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至专家库调用模块;

所述专家库调用模块接收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并发送提取传输指令至专家测试 库;

所述专家测试库提取与所述提取传输指令相对应的专家库;

所述专家测试库将所述专家库及传输指令发送至专家库传输模块;

所述专家库传输模块根据所述传输指令将所述专家库发送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 台。

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接收到所申请的所述专家库后,根据所述专家库对二次设备 进行测试。

接收所有本次测试相关信息,反馈至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并归还本 次测试的所述专家库。

具体的,测试工作完成后,用户整理所有测试相关信息,反馈至上级仿真测试专家 库管理系统,并归还本次测试的所述专家库。

与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 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闭环管理系统。

参见图2,所述闭环管理系统包括:下级仿真测试平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 系统、申请审核模块、专家测试库以及下级信息反馈模块。

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与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申请审核模块、专家 测试库以及下级信息反馈模块连接,如图2中,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为多个平行平台 组成的系统,布局于省电力公司下所有地市供电局及所辖变电站内,主要用于管辖区域 内变电站二次设备各项功能测试,工作人员根据测试需求,整理所需调用的专家测试库 并提交测试库调用申请。

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布局于省电力公司,属于系统管理核心,与所述 下级仿真测试平台、申请审核模块及下级信息反馈模块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测试库调用 申请,并根据所述测试库调用申请发出材料审核指令,执行专家测试库收回指令以及搜 集归档下级反馈的所有测试相关信息。

所述申请审核模块与所述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及专家测试库连接,用于接 收材料审核指令并对审核材料执行审核,并判定审核是否通过;若审核通过,则发送专 家库调用指令;若审核不通过,则发送驳回指令及驳回材料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所述专家测试库,集中存储所有变电站二次设备测试所需的专家库,包括合并单元 测试库、智能终端测试库、保护装置测试库、测控装置测试库、网络性能测试库、同步 系统测试库、站控层测试库、计量系统测试库等,与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及下级仿真测试 平台连接,用于根据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提取所需的专家库,并发送所述专家库至所 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所述下级信息反馈模块与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及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 连接,用于接收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测试完后的所有相关信息,发送至上级仿真测试专家 库管理系统并归还所述专家库。

所述系统还包括测试库申请模块,所述测试库申请模块与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及 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连接,用于搜集下级仿真测试平台提出的测试库调用申请, 并上传至上级仿真测试专家库管理系统。

所述系统还包括专家库调用模块,所述专家库调用模块与所述申请审核模块及专家 测试库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专家库调用指令,并发送提取传输指令至专家测试库。

所述系统还包括专家库传输模块,所述专家库传输模块与所述专家测试库及下级仿 真测试平台连接,用于接收专家测试库发送的传输指令及专家库,并根据所述传输指令 将所述专家库发送至所述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所述系统还包括申请驳回模块,所述申请驳回模块与申请审核模块及下级仿真测试 平台连接,用于接收所述驳回指令,并将与所述驳回指令相对应的驳回材料发送至所述 下级仿真测试平台。

通过以上的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 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 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 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 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 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 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 发明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 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系统、基于 微处理器的系统、置顶盒、可编程的消费电子设备、网络PC、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 包括以上任何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发明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 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 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发明,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 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 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地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 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 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 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 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 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 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 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 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 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 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3 11:04: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64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