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06Q50/26 G06K17/00 G06F40/174
1.一种业务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业务入口码,获取并显示信息采集数据;
获取申请人根据所述信息采集数据输入的申请信息数据,所述申请信息数据包括所述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
将所述申请信息数据进行转义、压缩和加密处理,生成业务申请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业务申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业务申请码的步骤,包括:
显示所述申请信息数据,获取所述申请人输入的确认信息,生成所述业务申请码。
3.一种业务受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扫描申请人提供的业务申请码,获取所述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所述申请信息数据包括所述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
通过公安内网核查所述申请信息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限人员;
当所述个人数据不对应所述受限人员时,获取所述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
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数据、所述手写签名数据和所述申请信息数据生成待打印数据生成合成申请数据;
显示所述合成申请数据,获取所述申请人输入的确认信息,打印所述合成申请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业务受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限人员包括:在逃人员、受控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通过公安内网核查所述申请信息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限人员的步骤之后,包括:
若所述个人信息对应所述在逃人员,则发送报警信息;
若所述个人信息对应所述受控人员,则停止受理所述申请人的所述申请信息数据;
若所述个人信息对应所述国家工作人员,则提示所述申请人补充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业务受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的步骤之前,包括:
根据所述申请业务类型数据生成业务编码。
6.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扫描模块,用于扫描业务入口码,获取并显示信息采集数据;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申请人根据所述信息采集数据输入的申请信息数据,所述申请信息数据包括所述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申请信息数据进行转义、压缩和加密处理,生成业务申请码。
7.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扫描模块,用于扫描申请人提供的业务申请码,获取所述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所述申请信息数据包括所述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
核查模块,用于通过公安内网核查所述申请信息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限人员;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个人数据不对应所述受限人员时,获取所述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
合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数据、所述手写签名数据和所述申请信息数据生成待打印数据生成合成申请数据;
打印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合成申请数据,获取所述申请人输入的确认信息,打印所述合成申请数据。
8.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电路,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电路,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2或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自助申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业务申请和受理的方法、智能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现有出入境领域的自助填表目前包括移民局预约小程序、自助填表机等多种类型,当前受各网络条件及推广的限制,业务申请人难以到程序的入口,受各地的生活习惯影响,很多众并未形成事先预约的习惯,导致移民局预约的使用场景非常有限,内地很多居民喜欢按需直接前往出入境进行证件申请,同时移民局预约程序依赖边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平台才能将数据传输到公安内网,申请人到出入境大厅之后再进行预约填表时效性难以保障,存在一定的数据延时。
目前各地出入境都已配置自助填表机,因各地场地及经费的限制无法大量配置设备,一台自助填表机同一时间只能一人办理,如遇高峰期容易照成人员排队挤压,影响整个大厅的受理效率,同时也给受理大厅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业务申请和受理的方法、智能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业务申请方法,包括:扫描业务入口码,获取并显示信息采集数据;获取申请人根据所述信息采集数据输入的申请信息数据,所述申请信息数据包括所述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将所述申请信息数据进行转义、压缩和加密处理,生成业务申请码。
一种业务受理方法,包括:扫描申请人提供的业务申请码,获取所述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所述申请信息数据包括所述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通过公安内网核查所述申请信息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限人员;当所述个人数据不对应所述受限人员时,获取所述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数据、所述手写签名数据和所述申请信息数据生成待打印数据生成合成申请数据;显示所述合成申请数据,获取所述申请人输入的确认信息,打印所述合成申请数据。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第一扫描模块,用于扫描业务入口码,获取并显示信息采集数据;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申请人根据所述信息采集数据输入的申请信息数据,所述申请信息数据包括所述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申请信息数据进行转义、压缩和加密处理,生成业务申请码。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第二扫描模块,用于扫描申请人提供的业务申请码,获取所述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所述申请信息数据包括所述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核查模块,用于通过公安内网核查所述申请信息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限人员;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个人数据不对应所述受限人员时,获取所述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合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数据、所述手写签名数据和所述申请信息数据生成待打印数据生成合成申请数据;打印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合成申请数据,获取所述申请人输入的确认信息,打印所述合成申请数据。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电路,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一种智能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电路,所述处理器耦接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电路,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能够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扫描业务入口码,获取并显示信息采集数据,获取申请人根据信息采集数据输入的申请信息数据,将申请信息数据进行转义、压缩和加密处理,生成业务申请码,申请人通过移动终端在扫描业务入口码后,可在任意区域完成申请信息数据的输入,无需排队进行申请信息数据输入,实现多人同时输入各自的申请信息数据,有效提升了业务申请的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业务申请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业务受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业务受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出入境领域的自助填表目前包括移民局预约小程序、自助填表机等多种类型,当前受各网络条件及推广的限制,业务申请人难以到程序的入口,受各地的生活习惯影响,很多众并未形成事先预约的习惯,同时移民局预约程序依赖边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平台才能将数据传输到公安内网,申请人到出入境大厅之后再进行预约填表时效性难以保障,存在一定的数据延时。而采用自助填表机时,因各地场地及经费的限制无法大量配置设备,一台自助填表机同一时间只能一人办理,如遇高峰期容易照成人员排队挤压,影响整个大厅的受理效率,同时也给受理大厅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业务申请方法,能够有效提升业务申请的效率。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业务申请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业务申请方法包括:
S101:扫描业务入口码,获取并显示信息采集数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申请人采用智能终端扫描业务入口码,获取信息采集数据。业务入口码可以是二维码、一维码或者小程序码,业务入口码可以事先打印并张贴在办事大厅的醒目位置,以方便申请人扫描。
智能终端扫描业务入口码后,通过互联网连接至交换机,通过交换机连接web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获取并显示信息采集数据,信息采集数据可以是供申请人输入申请信息数据的电子表格或者对话框。
S102:获取申请人根据信息采集数据输入的申请信息数据,申请信息数据包括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
在本实施场景中,申请人根据智能终端所显示的信息采集数据输入申请信息数据。申请信息数据包括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个人信息数据包括申请人的身份证号码、中文姓、中文名、拼音姓、拼音名、手机号码、紧急联系人姓名、紧急联系人电话等。业务类型数据包括申请人申请办理的业务类型,包括护照、港澳台通行证、大陆通行证等等,进一步地,业务类型数据还包括曾持护照证件号、曾用名加注、姓名加注等。
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申请信息数据还包括取证方式信息数据,包括收件人姓名、手机号、行政区划和详细地址等。
S103:将申请信息数据进行转义、压缩和加密处理,生成业务申请码。
在本实施场景中,在获取到申请人输入的申请信息数据后,对该申请信息数据进行转义、压缩和加密处理,生成业务申请码,同时将该申请信息数据上传至数据库中保存。
在其他实施场景中,当申请人输入完申请信息数据时,显示全部的申请信息数据供申请人校对,例如,可以显示填写有申请信息数据的电子表格。当申请人输入确认信息时,对该申请信息数据进行转义、压缩和加密处理,生成业务申请码,同时将该申请信息数据上传至数据库中保存。
若申请人在校对过程中发现部分申请信息数据输入有误时,可以输入修改信息,对该部分申请信息数据进行修改后输入确认信息。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将智能终端在扫描业务入口码后,智能终端获取并行显示信息采集数据,申请人可在任意区域完成申请信息数据的输入,无需排队进行申请信息数据输入,实现多人同时输入各自的申请信息数据,有效提升了业务申请的效率。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业务受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业务受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扫描申请人提供的业务申请码,获取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申请信息数据包括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申请人扫描业务入口码,根据显示的信息采集数据输入申请信息数据,智能终端获取待申请信息数据后对该申请信息数据进行转义、压缩和加密处理,生成业务申请码。申请人保存该业务申请码,将该业务申请码提供给业务办理人员。工作人员扫描该业务申请码。获取该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
申请信息数据包括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个人信息数据包括申请人的身份证号码、中文姓、中文名、拼音姓、拼音名、手机号码、紧急联系人姓名、紧急联系人电话等。业务类型数据包括申请人申请办理的业务类型,包括护照、港澳台通行证、大陆通行证等等,进一步地,业务类型数据还包括曾持护照证件号、曾用名加注、姓名加注等。在其他实施场景中,申请信息数据还包括取证方式信息数据,包括收件人姓名、手机号、行政区划和详细地址等。
S202:通过公安内网核查申请信息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限人员。
在本实施场景中,获取申请信息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数据,通过公安内网核查该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限人员。例如,获取个人信息数据中的身份证号码,将该身份证号码与公安内网中的受限人员的身份证号码进行对比,从而判断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限人员。
S203:当个人数据不对应受限人员时,获取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
在本实施场景中,当个人数据不对应受限人员时,获取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例如,采集申请人的活体指纹数据和申请人的现场人像数据。能终端可以通过语音提示或者画面提示等方式,提示申请人输入生物特征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从而获取申请人输入的生物特征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
在本实施场景中,申请人通过自助采集的方式提供生物特征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在其他实施场中,工作人员可以给予申请人协助指导。进一步地,为了避免申请人提供的生物特征数据和/或手写签名数据不符合要求,通过工作人员对申请人提供的生物特征数据和/或手写签名数据进行审核,获取工作人员输入的确认信息后再执行后续步骤。
S204:根据生物特征信息数据、手写签名数据和申请信息数据生成待打印数据生成合成申请数据。
在本实施场景中,根据步骤S203中获取的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和步骤S201中获取的申请信息数据生成合成申请数据。合成申请数据可用于办理申请业务。
S205:显示合成申请数据,获取申请人输入的确认信息,打印合成申请数据。
在本实施场景中,将合成申请数据显示给申请人,申请人可以审核合成申请数据是否有错误,若审核无误,则申请人输入确认信息,根据该确认信息打印合成申请数据。申请人可以使用打印出的合成申请数据办理业务。
在其他实施场景中,若申请人检查出合成申请数据有错误,则输入修改信息,根据该修改信息显示对应的部分合成申请数据,以供申请人修改,申请人修改完毕后输入确认信息,根据该确认信息打印修改后的合成申请数据。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扫描申请人提供的业务申请码,获取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通过公安内网核查申请信息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限人员,若否则获取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个手写签名数据,根据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以及申请信息数据生成合成申请数据,根据用户输入的确认信息打印该合成申请数据,可以减少基础数据录入环节,缩短受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业务受理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提供的业务受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301:扫描申请人提供的业务申请码,判断业务申请码是否有效。若是,执行步骤S302。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场景中,申请人提供业务申请码,该业务申请码是申请人扫描业务入口码,根据显示的信息采集数据输入申请信息数据,根据申请信息数据生成的。扫描该业务申请码,对该业务申请码进行解密、解压以及反转义获取该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
在本实施场景中,根据申请信息数据生成业务申请码,该业务申请码具有有效期,例如,一天,扫描业务申请码后,判断业务申请码是否有效,包括判断业务申请码是否可以解密成功以及业务申请码是否在有效期。若业务申请码有效,则执行后续步骤,若业务申请码无效,则停止执行后续步骤,并发出提示。
S302:获取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数据。
在本实施场景中,对业务申请码进行解密、解压以及反转义获取该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申请信息数据包括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
S303:通过公安内网获取个人信息数据对应的历史信息数据和人口信息数据。
在本实施场景中,通过公安内网,例如出入境管理系统,获取个人信息对应的历史信息数据和人口信息数据,历史信息数据包括该申请人出入境的次数和/或时间,人口信息数据包括申请人的户籍、家庭住址等数据。
S304:将个人信息数据写入身份及备份案核查日志表。
在本实施场景中,调用身份和证件核查和特许备案名单接口,将个人信息数据写入身份及备份案核查日志表,将申请人本次的申请记录,方便日后进行查询。
S305:判断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在逃人员,若是,执行步骤S306,若否,执行步骤S307。
在本实施场景中,调用身份和证件核查和特许备案名单接口,判断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在逃人员,例如可以获取在逃人员的身份证号码与个人信息数据中的身份证号码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若一致,则个人信息数据对应在逃人员。
S306:发送报警信息。
在本实施场景中,个人信息数据对应在逃人员,则向警局发送报警信息。
S307:显示个人信息数据,判断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控人员,若是,执行步骤S308,若否,执行步骤S309。
在本实施场景中,个人信息数据不对应在逃人员,则显示个人信息数据,并判断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控人员,例如可以获取在受控员的身份证号码与个人信息数据中的身份证号码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若一致,则个人信息数据对应受控人员。
S308:停止受理申请人的申请信息数据。
在本实施场景中,个人信息数据对应在逃人员,则停止受理申请人的申请信息数据。
S309:判断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国家工作人员,若是,则执行步骤S310,若否,则执行步骤S311。
在本实施场景中,个人信息数据不对应在逃人员,则进一步判断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国家工作人员,例如可以获取在国家工作员的身份证号码与个人信息数据中的身份证号码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一致,若一致,则个人信息数据对应国家工作人员。
S310:提示申请人补充材料。
在本实施场景中,个人信息数据对应国家工作人员,则提示申请人补充材料,例如可以是因公出国的工作证明,或者因私出国的许可证明等。
S311:根据申请业务类型数据生成业务编码。
在本实施场景中,申请信息数据包括申请业务类型数据,根据申请业务类型数据生成业务编码,业务编码包括业务标识码和业务序列码,其中,业务标识码用于表示申请业务的类型,例如护照、港澳通行证、台湾通行证以及大陆证等,业务序列码用于表示当前该类型业务的申请人数。
S312:获取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
在本实施场景中,若个人信息数据不对应国家工作人员或者个人信息数据对应国家工作人员,并提供了补充材料,则获取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包括申请人的活体指纹数据和申请人的现场人像数据。具体的内容如本发明提供的业务受理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步骤S203-S204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313:显示合成申请数据,获取申请人输入的确认信息,打印合成申请数据。
在本实施场景中,根据生物特征信息数据、手写签名数据和申请信息数据生成合成申请数据,显示合成生成申请数据。申请人可以审核合成申请数据是否有错误,若审核无误,则申请人输入确认信息,根据该确认信息打印合成申请数据。申请人可以使用打印出的合成申请数据办理业务。
S314:存储合成申请数据。
在本实施场景中,将合成申请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方便日后查询。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扫描申请人提供的业务申请码,获取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通过公安内网核查申请信息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在逃人员、受控人员或国家工作人员,若是则采取对应的措施,若否则获取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个手写签名数据,生成并显示合成申请数据,根据用户输入的确认信息打印该合成申请数据,可以减少基础数据录入环节,缩短受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智能终端10包括第一扫描模块11、第一获取模块12和生成模块13。
第一扫描模块11用于扫描业务入口码,获取并显示信息采集数据。第一获取模块12用于获取申请人根据信息采集数据输入的申请信息数据,申请信息数据包括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生成模块13用于将申请信息数据进行转义、压缩和加密处理,生成业务申请码。
生成模块13还用于显示申请信息数据,获取申请人输入的确认信息,生成业务申请码。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在扫描业务入口码,获取并行显示信息采集数据,申请人可在任意区域完成申请信息数据的输入,无需排队进行申请信息数据输入,实现多人同时输入各自的申请信息数据,有效提升了业务申请的效率。
请参阅图5,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智能终端20包括第二扫描模块21、核查模块22、第二获取模块23、合成模块24和打印模块25。第二扫描模块21用于扫描申请人提供的业务申请码,获取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申请信息数据包括申请人的个人信息数据和申请业务类型数据。核查模块22用于通过公安内网核查申请信息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限人员。第二获取模块23用于当个人数据不对应受限人员时,获取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合成模块24用于根据生物特征信息数据、手写签名数据和申请信息数据生成待打印数据生成合成申请数据。打印模块25用于显示合成申请数据,获取申请人输入的确认信息,打印合成申请数据。
其中,受限人员包括:在逃人员、受控人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中的至少一个。
核查模块22还用于若个人信息对应在逃人员,则发送报警信息;若个人信息对应受控人员,则停止受理申请人的申请信息数据;若个人信息对应国家工作人员,则提示申请人补充材料。
合成模块24还用于根据申请业务类型数据生成业务编码。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通过扫描申请人提供的业务申请码,获取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通过公安内网核查申请信息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限人员,若否则获取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个手写签名数据,根据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以及申请信息数据生成合成申请数据,根据用户输入的确认信息打印该合成申请数据,可以减少基础数据录入环节,缩短受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智能终端30包括处理器31、存储器32和通信电路33。处理器31耦接存储器32和通信电路33。存储器3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31在工作时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图1所示的方法。详细的方法可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扫描业务入口码,获取并行显示信息采集数据,申请人可在任意区域完成申请信息数据的输入,无需排队进行申请信息数据输入,实现多人同时输入各自的申请信息数据,有效提升了业务申请的效率。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智能终端40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和通信电路43。处理器41耦接存储器42和通信电路43。存储器42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41在工作时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图2-图3所示的方法。详细的方法可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本实施例中智能终端通过扫描申请人提供的业务申请码,获取业务申请码对应的申请信息数据,通过公安内网核查申请信息数据中的个人信息数据是否对应受限人员,若否则获取申请人的生物特征信息数据个手写签名数据,根据生物特征信息数据和手写签名数据以及申请信息数据生成合成申请数据,根据用户输入的确认信息打印该合成申请数据,可以减少基础数据录入环节,缩短受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8,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0中存储有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51,计算机程序51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图1或图2-图3所示的方法,详细的方法可参见上述,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0可以是终端中的存储芯片、硬盘或者是移动硬盘或者优盘、光盘等其他可读写存储的工具,还可以是服务器等等。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于利用智能终端输入申请信息数据后经过转义、压缩、加密生成业务申请码,以及利用智能终端通过扫描业务申请码后进行解密、解压、反转义即可获取申请人输入的申请信息数据,有效的进行申请人填表分流,提升了业务申请和业务受理的效率。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申请人利用智能终端输入申请信息数据后经过转义、压缩、加密生成业务申请码,工作人员利用智能终端通过扫描业务申请码后进行解密、解压、反转义即可获取申请人输入的申请信息数据。由此,能很好的打破当前排队填表、耗时过长的局面,有效的进行申请人填表分流,提升了业务申请和业务受理的效率。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本文发布于:2023-04-12 21:17: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60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