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参籽炸口方法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510214226.6
  • 20150429
  • CN104838758A
  • 20150819
  • 参仙源参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不公告发明人
  • A01C1/00
  • A01C1/00

  •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双山子镇黎明村七组
  • 中国,CN,辽宁(21)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姜劲;陆锦华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比参籽小的湿沙,将其与参籽搅拌均匀,得到参籽和湿沙的混合物;2)、将所述混合物放入经消毒处理的空间;3)、将所述混合物平铺于所述空间的地面,使参籽进入炸口期,混合物的厚度<10cm;4)、查看、调节混合物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并定期翻动混合物,直至参籽炸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参籽炸口方法,在参籽炸口过程中,能够方便、有效的调节混合物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从而有效改善参籽的炸口环境,提高参籽炸口率。而且,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参籽炸口方法,能够提高参苗的保苗率,确保5年之内参苗的正常生长,增加人参的生长周期。
权利要求

1.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体积比参籽小的湿沙,将所述湿沙与参籽搅拌均匀,得 到参籽和湿沙的混合物;

2)、将所述混合物放入经消毒处理的空间;

3)、将所述混合物平铺于所述空间的地面,使参籽进入炸口期, 所述混合物的厚度<10cm;

4)、查看、调节所述混合物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并定期翻动所述 混合物,直至参籽炸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中,所述湿沙为湿河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湿沙的相对湿度为30%-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1)中,所述湿沙和参籽的体积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2)中,所述空间为地窖/大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3)中,所述混合物的厚度为5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 4)中,所述炸口期为三个月,其包括前期和后期,前期为前两个月, 后期为最后一个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前期,所述混合物的相对湿度为30%-40%,温度为19℃-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后期,所述混合物的相对湿度为20%,温度为14℃-16℃。

说明书

一种参籽炸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参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参籽炸口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参籽的炸口,目前本领域一般采用参籽干炸口的方法或者放 入920药水浸泡的参籽炸口方法,其中,参籽干炸口的方法是指人工 直接将参籽装在袋子里然后埋至地下,不增加任何人为干涉因素或手 段,静待参籽自然炸口。显然,现有的上述两种方法都不能有效地调 节参籽炸口环境,最终使得参籽炸口率较低,只能达到50%左右。而 且,采用920药水浸泡的参籽炸口方法得到的参籽,对来年采摘的人 参参籽有较大的不良影响。

同时,采用上述两种参籽炸口方法,会影响参苗的保苗率。参苗 的保苗率一般只适用于参苗生长的前5年,这5年参苗的死亡率比较 高,影响成活率,但是过了这个期限,参苗的生长就趋于平稳(冰雹、 虫害、鼠害等自然原因除外);参苗的保苗率主要指参苗存活及正常 生长的比例,计算方法:保苗率=存活参苗数/播种参苗数*100%。(参 地计算单位为“小班”,科学的计算方式是每小班参苗每年成活的比 例)。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参籽干炸口的方法或者放入920药水浸泡 的参籽炸口方法都不能有效调节参籽炸口环境,使参籽炸口率较低的 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实现了改善参籽炸口环境, 提高参籽炸口率的目的,同时也避免了采用920药水浸泡得到的参籽 对来年采摘的人参参籽造成的不良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体积比参籽小的湿沙,将其与参籽搅拌均匀,得到参籽 和湿沙的混合物;

2)、将所述混合物放入经消毒处理的空间;

3)、将所述混合物平铺于所述空间的地面,使参籽进入炸口期, 混合物的厚度<10cm;

4)、查看、调节混合物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并定期翻动混合物, 直至参籽炸口。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参籽炸口方法,能够方便、有效的调节参籽的 炸口环境,从而大幅提高参籽炸口率和参苗的保苗率。

优选的,步骤1)中,湿沙为湿河沙。选用湿河沙是因为河沙本 身的透气性能、透水性能、保温性能均优于其他辅助物,并且河沙能 够保存水分。

进一步的,步骤1)中,湿沙的相对湿度为30%-40%。湿沙和参 籽的体积比为1:1。实际操作中是将已加水的湿沙(一般相对湿度控制 在30%-40%)与参籽按照1:1的体积比进行混合搅拌,在三个月的炸 口期内,根据参籽炸口所需的相对湿度,适当的选用喷水壶进行洒水。 湿沙和参籽的体积比为1:1最均匀,透气性最好,能够确保混合物的相 对湿度可控;如果参籽和湿沙的体积比<1:1(如参籽和湿沙的体积比为 1:5),不但会增加翻沙等工作量,而且会因为湿沙较厚,导致混合物 的相对湿度大,致使水分等不容易挥发。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空间为地窖/大棚。地窖/大棚的渗水性 较好,能够提高参籽炸口率。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混合物厚度为5cm。一般根据作业场地 混合物的平铺厚度<10cm即可,5cm最佳。若厚度较大(厚度>5cm) 须及时增加翻动的次数,增加人力成本;若厚度较小(厚度<5cm)会 导致混合物占地面积较大,增加用地成本。

进一步的,步骤4)中,炸口期为三个月,其包括前期和后期, 前期为前两个月,后期为最后一个月。

优选的,在所述前期,所述混合物的相对湿度为30%-40%,温度 为19℃-21℃。在所诉后期,所述混合物的相对湿度为20%,温度为 14℃-16℃。前期温度稍高于后期的原因在于,如果前期炸口温度过低, 参籽炸口率就会过低。如果前期、后期都能控制在上述规定的温度、 相对湿度范围内,参籽炸口率能达到90%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参籽炸口方法,在参籽 炸口过程中,能够方便、有效的调节混合物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从而 有效改善参籽的炸口环境,提高参籽炸口率。而且,采用本发明提供 的参籽炸口方法,能够提高参苗的保苗率,确保5年之内参苗的正常 生长,增加人参的生长周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参籽炸口方法进行详细解释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用体积比参籽小的湿河沙,将其与参籽按1:1的体积比搅 拌均匀,得到参籽和湿沙的混合物;

2)、将所述混合物放入经消毒处理的空间,此处的空间需要选择 渗水性较好的地方,如地窖、大棚等,特别注意不能选择水泥地;

3)、将所述混合物平铺于所述空间的地面,使参籽进入炸口期, 混合物的厚度<10cm,同时注意,将混合物平铺于地面时,需要留出作 业道以便于后期管理;

4)、随时查看、调节混合物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并定期翻动混合 物,直至参籽炸口。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其中参籽炸口是指参籽开口, 即参籽外面包裹的表皮变薄直至开裂,但是参籽本身还没有发芽,一 般是将经过炸口技术处理之后的参籽种入参地之后才能发芽。参籽的 炸口率是指参籽的开口率,炸口率公式为:炸口率=炸口成功参籽/每百 粒参籽*10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步骤1)在实际操作中是将已 加水的相对湿度在30%-40%的湿河沙与参籽按照1:1的体积比进行混 合搅拌,在三个月的炸口期内,根据参籽炸口所需的相对湿度,适当 的选用喷水壶进行洒水。湿沙和参籽的体积比为1:1最均匀,透气性最 好,能够确保混合物的相对湿度可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步骤2)中,对地窖、大棚等 空间进行消毒是使用医用消毒液,采用喷雾剂的方式,将整个所述空 间喷洒一遍进行消毒,与医院的消毒过程相似。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步骤3)中,混合物厚度为5cm 最佳。混合物厚度为5cm时,需每天观察参籽的相对湿度和温度,每 隔一周左右将混合物均匀翻一遍,如果发现相对湿度小,可以采用洒 水方式使其达到湿度要求。若混合物的厚度较大须及时增加翻动的次 数,例如厚度若在7cm以上,每周翻动次数得增加至2-3次,实际翻 动次数还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此处定期翻动是为了使上下层混合物的 相对湿度能够保持一致,人为调整参籽炸口的整体环境,避免出现上 下层相对湿度不统一的情况,从整体上提高炸口率。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参籽炸口方法,步骤4)中,炸口期为三个月, 其包括前期和后期,前期为前两个月,后期为最后一个月。前期,所 述混合物的相对湿度为30%-40%,温度为19℃-21℃。后期,所述混合 物的相对湿度为20%,温度为14℃-16℃。参籽炸口过程中,一般在人 参的参籽里放置温度计和湿度计,随时查看和调节温度和相对湿度。 前期温度一般要求保持在19℃-21℃,后期在14℃-16℃。前期温度稍 高于后期的原因在于,如果前期炸口温度过低,参籽炸口率就会过低, 只有在上述规定的温度、相对湿度范围内,参籽炸口率才能达到90% 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凡在本发明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发布于:2023-04-01 21:36: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59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