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构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711229057.9
  • 20171129
  • CN107803822A
  • 20180316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华南理工大学
  • 不公告发明人
  • B25J9/00
  • B25J9/00 B25J19/06 B25J5/00

  •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293号
  • 广东(4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实心带和防撞带,所述防撞带内部设有弹性减震球,所述基座底端四角设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底端设有伸长杆,所述伸长杆的底端设有万向轮,所述基座底端设有防滑柱,所述防滑柱的底端设有防滑套,所述基座上方正中设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件上设置有螺孔。本发明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万向轮伸长杆的高度,以此来固定或是移动该底座,摒弃了传统的搬抬方式,大大方便了用户;其次本发明在侧面加入了防撞带,可有效减少该底座被撞造成的损伤;本发明在基座底部加入了防滑柱,解决了机器人工作过程中停留不稳影响机器人正常工作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构,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包括实心带(13)和防 撞带(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带(11)内部设有弹性减震球(12),所述基座(1)底端四角 设有减震器(2),所述减震器(2)底端设有伸长杆(3),所述伸长杆(3)的底端设有万向轮 (4),所述基座(1)底端设有防滑柱(5),所述防滑柱(5)的底端设有防滑套(6),所述基座(1) 上方正中设有底座(7),所述底座(7)上设置有固定件(71),所述固件(71)上设置有螺孔 (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带 (11)中部设有凹槽(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构,其特在于:所述凹槽(8)的 大小与固定件(71)大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73) 与凹槽(8)通过螺孔螺丝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 (2)及伸长杆(3)通过螺孔螺丝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 的表面设有多个机器人安装孔(7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 与固定件(71)为一体结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自动化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构。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 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 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 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理想中的高仿真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 算机与人工智能、材料学和仿生学的产物,目前科学界正在向此方向研究开发,国际上对机 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 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机器人底座用来控制机器人行走,现在的机器 人底座不便运输,都已经成为机器人底座发展的重要难关。

一种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构的出现大大方便了机器人底座的运输,但是目前 阶段的机器人底座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例如,行走过程容易出现碰撞,对机器人底座造成 损坏,在原地工作的过程中,路面倾斜使机器人在原地停留不稳,影响机器人正常工作。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便利的,结构稳定的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 构,解决现有的不便运输,行走过程容易出现碰撞,对机器人底座造成损坏的问题,在原地 工作的过程中,路面倾斜使机器人在原地停留不稳,影响机器人正常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构,包 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实心带和防撞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带内部设有弹性减震球,所 述基座底端四角设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底端设有伸长杆,所述伸长杆的底端设有万向轮, 所述基座底端设有防滑柱,所述防滑柱的底端设有防滑套,所述基座上方正中设有底座,所 述底座上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件上设置有螺孔。

优选的,所述防撞带中部设有凹槽。

优选的,所述螺孔与凹槽通过螺孔螺丝连接。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大小与固定件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减震器及伸长杆通过螺孔螺丝铰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表面设有机器人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底座与固定件为一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在材料商采用了一部分轻量化材 料设计,减少底座重量,也在整体移动及固定上作出了改进,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万 向轮伸长杆的高度,以此来固定或是移动该底座,摒弃了传统的搬抬方式,大大方便了用 户;其次本发明在侧面加入了防撞带,可有效减少该底座被撞造成的损伤;再有,本发明在 基座底部加入了防滑柱,解决了机器人工作过程中停留不稳影响机器人正常工作的问题。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防撞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减震器;3-伸长杆;4-万向轮;5-防滑柱;6-防滑套;7-底座;8-凹 槽;11-防撞带;12-弹性减震球;13-实心带;71-固定件;72-安装孔;73-螺孔。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轻量化的机器人用底座结构,包括基座1,基 座1包括实心带13和防撞带11,实心带13是为了稳定机器人底座,防撞带11内部设有弹性减 震球12,在遇到碰撞时,该防撞带可以有效保护底座,基座1底端四角设有减震器2,可有效 减少机器人工作的震动对机器人的正常工作,减震器2底端设有伸长杆3,伸长杆3可调节机 器人底座的高度,伸长杆3的底端设有万向轮4,万向轮方便机器人移动,基座1底端设有防 滑柱5,防滑柱5的底端设有防滑套6,在使用该底座时,防滑柱5与防滑套6起到防滑作用,基 座1上方正中设有底座7,底座7上设置有固定件71,固件71上设置有螺孔73,防撞带11中部 设有凹槽8,固定件71与凹槽8的配合使用是为了底座7与基座1的固定,螺孔73与凹槽8通过 螺孔螺丝连接,凹槽8的大小与固定件71大小相同,减震器2及伸长杆3通过螺孔螺丝铰接, 底座7的表面设有多个机器人安装孔72,方便机器人安装在底座上,底座7与固定件72为一 体结构。

工作原理:该设备在使用时,通过底座7上的安装孔72与机器人连接,机器人在行 走过程,通过万向轮4的滚动,从而使机器人移动,在移动过程中,通过万向轮4转动改变移 动方向,通过减震器8降低颠簸效果,当机器人需要停住工作时,将伸长杆3调节到防滑套6 与地面接触的高度,固定伸长杆3,防止机器人在停住工作的时候的滑动,防撞带11可有效 保护该机器人底座,底座7可拆下清洗及更换,使用方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 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 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 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 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文发布于:2023-04-01 20:49: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59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