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
背景技术:
2.米是人类的主食之一,大米中含碳水化合物75%左右,蛋白质7%~8%,脂肪1.3%~1.8%,并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大米中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是淀粉,所含的蛋白质主要是米谷蛋白,其次是米胶蛋白和球蛋白,其蛋白质的生物价和氨基酸的构成比例都比小麦、大麦、小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高,消化率66.8%~83.1%,也是谷类蛋白质中较高的一种。
3.在大米加工时,稻谷需要经过去杂质、去稻壳、去皮糠、分级、抛光、选等多个加工工序后才能制成大米,但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大米,由于大米之间的摩擦往往使得大米的温度升高,如果将较高温度的大米直接进行下一步的抛光、选处理等加工工作,则容易造成米粒破碎,使得整米率低,破碎率高,影响成品米的质量,大米中的热量未充分散发出来,也不利于大米的后续存储。
4.现有的大米加工冷却装置大多采用冷却风扇进行冷却,不便于降温设备的移动,降温设备不便于操作,不便于进行温度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便于降温设备的移动,降温设备不便于操作,不便于进行温度调节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包括
主体机构、显示机构和温控机构,
所述显示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上端,所述温控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主体
滚轮、滚轮刹车、调平螺柱、主体支腿、主体
底板、主体箱体、进料口、出料口和进风口,所述滚轮刹车的右端转动连接在主体滚轮的上端左侧,所述调平螺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滚轮的上端中部,所述主体支腿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调平螺柱的上端外圈,所述主体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支腿的上端,所述主体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底板的上端,所述进料口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的左端上部,所述出料口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的右端中部,所述进风口固定设置在主体箱体的后端中部,该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通过降温模块和发热模块的双温控的结构,便于该温控设备在实际使用中的实用性。
9.优选的,所述显示机构包括显示底板、显示屏幕、调速旋钮、控制按键、工作指示灯、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显示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的上端右部,所述显示屏幕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的内顶壁中部,所述调速旋钮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的上端前部,通过显示屏幕的结构,便于该温控设备在实际使用时清晰显示工作参数的直
观性。
10.优选的,所述控制按键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上端前部,所述工作指示灯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的上端后部左侧,所述检测模块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的内底壁,所述控制模块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的内底壁,通过控制按键的结构,便于温控设备在实际使用时温度调节的便利性。
11.优选的,所述温控机构包括滚轮支架、旋转轴承、旋转滚轮、旋转皮带、旋转电机、降温模块、发热模块、降温风管、发热风管和温控风箱,所述滚轮支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出料口的前端内壁左侧,所述旋转轴承的内圈前端固定连接在滚轮支架的上端,通过旋转轴承的结构,便于该温控设备在实际使用时的降低设备的磨损。
12.优选的,所述旋转滚轮的内圈固定连接在旋转轴承的外圈,所述旋转皮带的内圈转动连接在旋转滚轮的外圈,所述旋转电机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的左端内壁中部,所述降温模块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的内底壁左侧,通过降温模块的结构,便于该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向温控风箱内吹送冷分降温。
13.优选的,所述发热模块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的内底壁右侧,所述降温风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降温模块的上端,所述发热风管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发热模块的上端,所述温控风箱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的后端内壁上部,通过发热模块的结构,便于该温控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双向温控的便利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该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通过主体滚轮的结构,便于该温控设备在实际使用时的移动便利性,通过滚轮刹车的结构,便于该温控设备移动后固定滚轮的方便性,大大的提高了该温控设备在实际使用时移动的便利性;
16.2、该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通过显示屏幕的结构,便于该温控设备通过显示屏幕直观的显示工作参数,通过控制按键的结构,便于该温控设备在实际使用时对设备的控制参数调节的便利性,大大的提高了该温控设备控制设备的便捷性;
17.3、该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通过检测模块的结构,便于该温控设备在实际使用时显示检测参数的准确性,通过控制模块的结构,便于该温控设备,在实际使用中控制设备的简便性,大大的提高该温控设备在实际使用时的操作方便性与实用性。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体机构后端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底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主体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主体机构;101、主体滚轮;102、滚轮刹车;103、调平螺柱;104、主体支腿;105、主体底板;106、主体箱体;107、进料口;108、出料口;109、进风口;2、显示机构;201、显示底板;202、显示屏幕;203、调速旋钮;204、控制按键;205、工作指示灯;206、检测模块;207、控制模块;3、温控机构;301、滚轮支架;302、旋转轴承;303、旋转滚轮;304、旋转皮带;305、旋转电机;306、降温模块;307、发热模块;308、降温风管;309、发热风管;310、温控风
箱。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包括主体机构1、显示机构2和温控机构3,显示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上端,温控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部,主体机构1包括主体滚轮101、滚轮刹车102、调平螺柱103、主体支腿104、主体底板105、主体箱体106、进料口107、出料口108和进风口109,滚轮刹车102的右端转动连接在主体滚轮101的上端左侧,调平螺柱10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滚轮101的上端中部,主体支腿104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调平螺柱103的上端外圈,主体底板10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支腿104的上端,主体箱体10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底板105的上端,进料口10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左端上部,出料口108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右端中部,进风口109固定设置在主体箱体106的后端中部,
26.显示机构2包括显示底板201、显示屏幕202、调速旋钮203、控制按键204、工作指示灯205、检测模块206和控制模块207,显示底板20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上端右部,显示屏幕20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201的内顶壁中部,调速旋钮20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201的上端前部,控制按键20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201上端前部,工作指示灯20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201的上端后部左侧,检测模块20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201的内底壁,控制模块20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201的内底壁,打开电源启动设备,打开旋转电机305,通过使用显示屏幕202显示设备数据,调速旋钮203调整旋转电机305的旋转速度,从而调整了带动了旋转皮带304的旋转速度,使用控制按键204控制该设备的工作参数。
27.温控机构3包括滚轮支架301、旋转轴承302、旋转滚轮303、旋转皮带304、旋转电机305、降温模块306、发热模块307、降温风管308、发热风管309和温控风箱310,滚轮支架30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出料口108的前端内壁左侧,旋转轴承302的内圈前端固定连接在滚轮支架301的上端,旋转滚轮303的内圈固定连接在旋转轴承302的外圈,旋转皮带304的内圈转动连接在旋转滚轮303的外圈,旋转电机305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左端内壁中部,降温模块30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内底壁左侧,发热模块307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内底壁右侧,降温风管308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降温模块306的上端,发热风管309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发热模块307的上端,温控风箱310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后端内壁上部,降温模块306通过降温风管308将冷风吹至温控风箱310,通过温控风箱310下端的风孔将冷风吹向旋转皮带304达到降温的目的,发热模块307通过发热风管309将热风吹至温控风箱310,通过温控风箱310下端的风孔将热风吹向旋转皮带304达到升温的目的。
28.工作原理:该大米生产用智能烘干设备需要使用时首先通过主体机构1下端的主体滚轮101将设备移动至工作场所将滚轮刹车102踩下固定主体滚轮101,遇到地面不平整
时转动主体滚轮101将调平螺柱103旋转伸长或者缩短,打开电源启动设备,打开旋转电机305,通过使用显示屏幕202显示设备数据,调速旋钮203调整旋转电机305的旋转速度,从而调整了带动了旋转皮带304的旋转速度,使用控制按键204控制该设备的工作参数,降温模块306通过降温风管308将冷风吹至温控风箱310,通过温控风箱310下端的风孔将冷风吹向旋转皮带304达到降温的目的,发热模块307通过发热风管309将热风吹至温控风箱310,通过温控风箱310下端的风孔将热风吹响旋转皮带304达到升温的目的。
29.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包括主体机构(1)、显示机构(2)和温控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机构(2)位于主体机构(1)的上端,所述温控机构(3)位于主体机构(1)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1)包括主体滚轮(101)、滚轮刹车(102)、调平螺柱(103)、主体支腿(104)、主体底板(105)、主体箱体(106)、进料口(107)、出料口(108)和进风口(109),所述滚轮刹车(102)的右端转动连接在主体滚轮(101)的上端左侧,所述调平螺柱(10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滚轮(101)的上端中部,所述主体支腿(104)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调平螺柱(103)的上端外圈,所述主体底板(10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支腿(104)的上端,所述主体箱体(10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底板(105)的上端,所述进料口(10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左端上部,所述出料口(108)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右端中部,所述进风口(109)固定设置在主体箱体(106)的后端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机构(2)包括显示底板(201)、显示屏幕(202)、调速旋钮(203)、控制按键(204)、工作指示灯(205)、检测模块(206)和控制模块(207),所述显示底板(20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上端右部,所述显示屏幕(202)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201)的内顶壁中部,所述调速旋钮(20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201)的上端前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键(20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201)上端前部,所述工作指示灯(205)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201)的上端后部左侧,所述检测模块(20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201)的内底壁,所述控制模块(207)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显示底板(201)的内底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机构(3)包括滚轮支架(301)、旋转轴承(302)、旋转滚轮(303)、旋转皮带(304)、旋转电机(305)、降温模块(306)、发热模块(307)、降温风管(308)、发热风管(309)和温控风箱(310),所述滚轮支架(30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出料口(108)的前端内壁左侧,所述旋转轴承(302)的内圈前端固定连接在滚轮支架(301)的上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滚轮(303)的内圈固定连接在旋转轴承(302)的外圈,所述旋转皮带(304)的内圈转动连接在旋转滚轮(303)的外圈,所述旋转电机(305)的左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左端内壁中部,所述降温模块(306)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内底壁左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块(307)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内底壁右侧,所述降温风管(308)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降温模块(306)的上端,所述发热风管(309)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发热模块(307)的上端,所述温控风箱(310)的后端固定连接在主体箱体(106)的后端内壁上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包括主体机构、显示机构和温控机构,所述显示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上端,所述温控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内部,所述主体机构包括主体滚轮、滚轮刹车、调平螺柱、主体支腿、主体底板、主体箱体、进料口、出料口和进风口,所述滚轮刹车的右端转动连接在主体滚轮的上端左侧,所述调平螺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滚轮的上端中部,所述主体支腿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调平螺柱的上端外圈,所述主体底板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支腿的上端,所述主体箱体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主体底板的上端。该大米加工用控温设备,通过降温模块和发热模块的双温控的结构,便于该温控设备在实际使用中的实用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
黄新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恒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3.01.07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