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监测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2.管道运输是石油运输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由于管道设备老化和施工破坏还有防腐失效的影响,近年来原油管道泄漏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来越严重,由于输油管道线路分布复杂,一旦疏于检测,发生原油泄漏,流入河道,必将造成整个水系流域的污染,对人民众的饮水安全造成重大影响,终导致无法估量的生态破坏。
3.授权公告号为cn21354210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石油管道安全监测设备,涉及石油管道技术领域,通过连接筒可使第一密封盘与石油保持连通状态,同时配合液压油和第二密封盘的作用下,可使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石油管道中的压力,检测的压力数据可通过信号收发器发送给终端工作人员,以便工作人员实时掌握石油管道的压力。
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仅通过对压力的监测,监测手段单一,无法做到全面准确地做到智能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监测手段多样的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管道模块、支撑模块和监测模块;管道模块包括石油管道和支管;支撑模块包括环形抱箍a、环形抱箍b、支撑板和盒体;监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摄像装置、漏油感应线和控制系统;
7.支管在石油管道上竖直设置多组,支管上设置阀门;
8.环形抱箍a和环形抱箍b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之间相互连接,环形抱箍a和环形抱箍b顶部设置有供支管穿过的避让孔;支撑板设置在环形抱箍a外周壁上,支撑板顶部设置平板a,平板a上贯穿设置走线管,走线管底部插入支管内,走线管和支管顶部内壁之间设置密封结构,走线管顶部设置平板b;盒体设置在平板b上,盒体沿石油管道走向的两侧均开口;弧形板设置在环形抱箍a底部的连接板内侧面上;
9.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走线管底部,压力传感器位于支管内且位于阀门上方;摄像装置设置在盒体顶部内壁上;漏油感应线位于石油管道和弧形板之间;控制系统与压力传感器、摄像装置以及漏油感应线均数据传输连接。
10.优选的,避让孔孔壁与支管外周壁贴合。
11.优选的,两组连接板之间通过多组螺栓和螺母连接。
12.优选的,密封结构为机械密封或油封。
13.优选的,支撑模块和监测模块沿石油管道轴线方向并列设置多组。
14.优选的,控制系统与远程终端通信连接。
15.优选的,弧形板与另一组连接板接触。
16.优选的,漏油感应线与石油管道外壁以及弧形板内壁均接触。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石油管道内部的压力情况,通过摄像装置监测石油管道的外部情况,通过漏油感应线监测石油管道的泄露情况,漏油感应线的检测原理是当感应线与液体碳氢燃料接触时,透过外层纺织网护套渗透至导电橡胶层,使其发生收缩,内部原本螺旋并行排列的芯线均因收缩紧贴导电橡胶层而短路,引起电流的变化,据电阻和导体长度的比例关系,通过控制系统地快速处理,给出具体的泄漏位置。监测方式多样,能为石油输送管道提供全面监测,监测效果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支撑模块和监测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图2的侧视图。
21.附图标记:1、石油管道;2、支管;3、阀门;4、环形抱箍a;5、环形抱箍b;6、螺栓;7、螺母;8、连接板;9、避让孔;10、支撑板;11、平板a;12、走线管;13、压力传感器;14、密封结构;15、平板b;16、盒体;17、摄像装置;18、弧形板;19、漏油感应线。
具体实施方式
22.实施例一
23.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管道模块、支撑模块和监测模块;管道模块包括石油管道1和支管2;支撑模块包括环形抱箍a4、环形抱箍b5、支撑板10和盒体16;监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13、摄像装置17、漏油感应线19和控制系统;
24.支管2在石油管道1上竖直设置多组,支管2上设置阀门3;
25.环形抱箍a4和环形抱箍b5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板8,连接板8之间相互连接,环形抱箍a4和环形抱箍b5顶部设置有供支管2穿过的避让孔9;支撑板10设置在环形抱箍a4外周壁上,支撑板10顶部设置平板a11,平板a11上贯穿设置走线管12,走线管12底部插入支管2内,走线管12和支管2顶部内壁之间设置密封结构14,走线管12顶部设置平板b15;盒体16设置在平板b15上,盒体16沿石油管道1走向的两侧均开口;弧形板18设置在环形抱箍a4底部的连接板8内侧面上;
26.压力传感器13设置在走线管12底部,压力传感器13位于支管2内且位于阀门3上方;摄像装置17设置在盒体16顶部内壁上;漏油感应线19位于石油管道1和弧形板18之间;控制系统与压力传感器13、摄像装置17以及漏油感应线19均数据传输连接。
27.本实施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13监测石油管道1内部的压力情况,通过摄像装置17监测石油管道1的外部情况,通过漏油感应线19监测石油管道1的泄露情况,漏油感应线19的检测原理是当感应线与液体碳氢燃料接触时,透过外层纺织网护套渗透至导电橡胶层,使其发生收缩,内部原本螺旋并行排列的芯线均因收缩紧贴导电橡胶层而短路,引起电流的变化,据电阻和导体长度的比例关系,通过控制系统地快速处理,给出具体的泄漏位置。
监测方式多样,能为石油输送管道提供全面监测,监测效果好。
28.实施例二
29.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包括管道模块、支撑模块和监测模块;管道模块包括石油管道1和支管2;支撑模块包括环形抱箍a4、环形抱箍b5、支撑板10和盒体16;监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13、摄像装置17、漏油感应线19和控制系统;
30.支管2在石油管道1上竖直设置多组,支管2上设置阀门3;
31.环形抱箍a4和环形抱箍b5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板8,两组连接板8之间通过多组螺栓6和螺母7连接,环形抱箍a4和环形抱箍b5内周壁与石油管道1外周壁贴合,环形抱箍a4和环形抱箍b5顶部设置有供支管2穿过的避让孔9,避让孔9孔壁与支管2外周壁贴合;支撑板10设置在环形抱箍a4外周壁上,支撑板10顶部设置平板a11,平板a11上贯穿设置走线管12,走线管12底部插入支管2内,走线管12和支管2顶部内壁之间设置密封结构14,密封结构14为机械密封或油封,走线管12顶部设置平板b15;盒体16设置在平板b15上,盒体16沿石油管道1走向的两侧均开口;弧形板18设置在环形抱箍a4底部的连接板8内侧面上,弧形板18与另一组连接板8接触;
32.压力传感器13设置在走线管12底部,压力传感器13位于支管2内且位于阀门3上方;摄像装置17设置在盒体16顶部内壁上;漏油感应线19位于石油管道1和弧形板18之间,漏油感应线19与石油管道1外壁以及弧形板18内壁均接触;控制系统与压力传感器13、摄像装置17以及漏油感应线19均数据传输连接,控制系统与远程终端通信连接。支撑模块和监测模块沿石油管道1轴线方向并列设置多组。
33.本实施例中,通过压力传感器13监测石油管道1内部的压力情况,通过摄像装置17监测石油管道1的外部情况,通过漏油感应线19监测石油管道1的泄露情况,漏油感应线19的检测原理是当感应线与液体碳氢燃料接触时,透过外层纺织网护套渗透至导电橡胶层,使其发生收缩,内部原本螺旋并行排列的芯线均因收缩紧贴导电橡胶层而短路,引起电流的变化,据电阻和导体长度的比例关系,通过控制系统地快速处理,给出具体的泄漏位置。监测方式多样,能为石油输送管道提供全面监测,监测效果好。
3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模块、支撑模块和监测模块;管道模块包括石油管道(1)和支管(2);支撑模块包括环形抱箍a(4)、环形抱箍b(5)、支撑板(10)和盒体(16);监测模块包括压力传感器(13)、摄像装置(17)、漏油感应线(19)和控制系统;支管(2)在石油管道(1)上竖直设置多组,支管(2)上设置阀门(3);环形抱箍a(4)和环形抱箍b(5)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板(8),连接板(8)之间相互连接,环形抱箍a(4)和环形抱箍b(5)顶部设置有供支管(2)穿过的避让孔(9);支撑板(10)设置在环形抱箍a(4)外周壁上,支撑板(10)顶部设置平板a(11),平板a(11)上贯穿设置走线管(12),走线管(12)底部插入支管(2)内,走线管(12)和支管(2)顶部内壁之间设置密封结构(14),走线管(12)顶部设置平板b(15);盒体(16)设置在平板b(15)上,盒体(16)沿石油管道(1)走向的两侧均开口;弧形板(18)设置在环形抱箍a(4)底部的连接板(8)内侧面上;压力传感器(13)设置在走线管(12)底部,压力传感器(13)位于支管(2)内且位于阀门(3)上方;摄像装置(17)设置在盒体(16)顶部内壁上;漏油感应线(19)位于石油管道(1)和弧形板(18)之间;控制系统与压力传感器(13)、摄像装置(17)以及漏油感应线(19)均数据传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避让孔(9)孔壁与支管(2)外周壁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两组连接板(8)之间通过多组螺栓(6)和螺母(7)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密封结构(14)为机械密封或油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模块和监测模块沿石油管道(1)轴线方向并列设置多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与远程终端通信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弧形板(18)与另一组连接板(8)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漏油感应线(19)与石油管道(1)外壁以及弧形板(18)内壁均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监测系统领域,具体为一种石油输送管道的智能监测系统,其包括管道模块、支撑模块和监测模块;支管在石油管道上设置多组,支管上设置阀门;环形抱箍a和环形抱箍b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之间相互连接;支撑板设置在环形抱箍a外周壁上,支撑板顶部设置平板a,平板a上贯穿设置走线管,走线管和支管顶部内壁之间设置密封结构,走线管顶部设置平板b;盒体设置在平板b上;弧形板设置在环形抱箍a底部的连接板内侧面上;压力传感器设置在走线管底部;摄像装置设置在盒体顶部内壁上;漏油感应线位于石油管道和弧形板之间。本实用新型监测方式多样,能为石油输送管道提供全面监测,监测效果好。监测效果好。监测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

曲秀云 詹义 周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天津达芸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11

技术公布日:

2022/12/27

本文发布于:2023-03-31 12:34: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50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管道   环形   石油   漏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