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IL34的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制备及其应用

阅读: 评论:0


一种基于il34的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制备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免疫细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il34构建的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制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2.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传统的肿瘤手段比如放疗、化疗、手术切除等虽能延缓肿瘤患者的生存期,但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易复发等特点仍制约着传统肿瘤手段。
3.生物免疫疗法已成为继手术、放疗、化疗后的第四种肿瘤手段,并将成为未来肿瘤必选手段。嵌合抗原抗体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tcell,cart)t细胞是指经基因修饰后,能以mhc非限制性方式识别特定目的抗原,并且持续活化扩增的t细胞。car的结构包括一个肿瘤相关抗原结合区、胞外铰链区、跨膜区和胞内信号区。目前cart疗法在血液恶性肿瘤中显示了强大的杀伤能力,但实体瘤由于存在肿瘤异质性、缺少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等限制了cart疗法在实体瘤中的应用。
4.白介素-34(interleukin-34,il-34)是在2008年发现的一种细胞因子,在脾脏、胸腺、心脏、脑、肺、肝脏、肾脏、睾丸、前列腺、卵巢、小肠、结肠等组织中表达。il34是一种分泌的同型二聚糖蛋白,在人体内由242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39kd。在人和黑猩猩间高度保守(99.6%相似性)、在人和小鼠间相似性72%。目前发现il34有三个受体:集落刺激因子受体(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1receptor,csf1r)、酪氨酸磷酸酶ζ受体(the receptor-type protein-tyrosine phosphatase zeta,ptp-ζ)、syndecan-1。
5.csf1r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且与配体结合后能诱导csf1r胞质内侧的蛋白磷酸化并形成二聚体进而磷酸化一系列其它蛋白(如erk1/2或akt)。源自癌细胞的il-34以自分泌方式激活csf1r下游的erk1/2和akt,从而为表达csf1r的癌细胞提供了关键的生存信号。csf1r在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实体肿瘤中过表达,且与肿瘤的转移与预后有关,如骨肉瘤中csf1r旁分泌途径的激活可促进肿瘤侵袭、乳腺癌中csf1r的自分泌激活与肿瘤转移和生长有关,并暗示不良预后。除此之外,抑制或敲降csfir引起t细胞淋巴瘤细胞凋亡增加,同时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中,抑制csf1r活性可抑制肿瘤生长。目前已有多个靶向csf1r的小分子抑制剂(plx3397、arry-382、plx7486、blz945、jnj40346527)和抗体应用于临床i/ii期。且小分子抑制剂或抗体与ctla-4/pdl1阻断剂联用时能显著抑制胰腺癌、结直肠癌的生长并延长小鼠生存期。
6.同时,csf1r也广泛存在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csf1r信号通路激活多种蛋白,促进了髓样细胞的分化、单核细胞的定向以及巨噬细胞的存活、增殖和趋化性。在tme中,il34与csf1r结合后引起erk1/2及akt磷酸化进而影响巨噬形态及表型,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的功能和存活,它们在肿瘤生长、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免疫抑制和肿瘤耐药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7.il34受体ptp-ζ在多种肿瘤(包括但不限于肺癌、子宫癌、肝细胞癌、肾癌、前列腺
癌、胶质瘤和星形细胞瘤)中高表达,阻断ptp-ζ可以抑制胶质母细胞瘤生长并延长小鼠的生存期。目前已有多个靶向ptp-ζ的抗体(7e4b11-sap、scb4380)在体外及移植瘤模型中都显示了十分有效的抗肿瘤效果。
8.il34受体syndecan-1在骨髓瘤、黑素瘤、肝癌、肺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中都高表达,骨髓细胞的迁移依赖于il34与syndecan-1的相互作用。il34与syndecan-1的结合能调控il34与csf1r的结合,少量的syndecan-1通过硫酸软骨素链将il34滞留在细胞膜表面从而降低了其与csf1r的结合。相反,过表达syndecan-1能促进il34与csf1r的结合。靶向syndecan-1的抗体和car-t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显示出良好疗效。
9.然而,目前本领域尚无基于il-34构建的靶向这些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
10.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的靶向il-34受体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以il34受体(尤其是csf1r)为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12.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嵌合抗原受体(car),所述的car含有一胞外结合域,并且所述的胞外结合域包括基于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il34或其片段的结构,
13.并且,所述的胞外结合域能够特异性地结合il34受体。
1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结合为配体受体形式结合。
1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il34受体包括:csf1r、ptp-ζ、syndecan-1,或其组合。
1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il34受体是位于细胞膜上il34受体。
1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il34受体来源于人或非人哺乳动物。
1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非人哺乳动物包括:啮齿动物(如大鼠、小鼠)、灵长动物(如猴);优选为灵长动物。
1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car的胞外结合域除了含有针对il34受体的第一胞外结构域之外,还包括针对额外靶点的第二胞外结构域。
2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额外靶点为肿瘤特异性靶点。
2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胞外结合域具有来源于il34的氨基酸序列。
2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胞外结合域包括il34蛋白或其片段。
2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胞外结合域包括野生型和突变型结构域。
2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胞外结合域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优选地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1至242位的氨基酸序列。
2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胞外结合域的氨基酸序列选自下组:
26.(i)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1至242位所示的序列;和
27.(ii)在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1至242位所示序列的基础上,进行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的替换、缺失、改变或插入,或在其n端或c端添加1至30个氨基酸残基,较佳地1至10个氨基酸残基,更佳地1至5个氨基酸残基,从而获得的氨基酸序列;并且所述获得的氨基酸序列与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1至242位所示序列具有≥85%(优选地≥
90%,更优选地≥95%,例如≥96%、≥97%、≥98%或≥99%)的序列同一性;并且所获得的氨基酸序列与(i)所示的序列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2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胞外结合域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第21至242位所示。
2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car的结构如下式i所示:
30.l-eb-h-tm-c-cd3ζ-rp
ꢀꢀꢀꢀ(i)31.式中,
32.各
“‑”
独立地为连接肽或肽键;
33.l是无或信号肽序列;
34.eb是胞外结合域,所述胞外结合域特异性地结合于il34受体;
35.h是无或铰链区;
36.tm是跨膜结构域;
37.c是无或共刺激信号分子;
38.cd3ζ是源于cd3ζ的胞浆信号传导序列;
39.rp是无或报告蛋白。
4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报告蛋白rp为荧光蛋白(如绿荧光蛋白、黄荧光蛋白、红荧光蛋白)。
4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报告蛋白rp为mkate2红荧光蛋白。
4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红荧光报告蛋白rp(mkate2)中还包括位于其n端的自剪切识别位点,优选地为t2a序列。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mkate2红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4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l是选自下组的蛋白的信号肽:cd8、cd28、gm-csf、cd4、cd137、cd7或其组合。
4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l是cd8来源的信号肽。
4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l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4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h是选自下组的蛋白的铰链区:cd8、cd28、cd137、或其组合。
47.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h是cd8来源的铰链区。
4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h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4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tm是为选自下组的蛋白的跨膜区:cd28、cd3epsilon、cd45、cd4、cd5、cd8、cd9、cd16、cd22、cd33、cd37、cd64、cd80、cd86、cd134、cd137、cd154、或其组合。
5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tm是cd28来源的跨膜区。
5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tm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5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c是选自下组的蛋白的共刺激信号分子:ox40、cd2、cd7、cd27、cd28、cd30、cd40、cd70、cd134、4-1bb(cd137)、pd1、dap10、cds、icam-1、lfa-1(cd11a/cd18)、icos(cd278)、nkg2d、gitr、tlr2,或其组合。
5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c是4-1bb来源的共刺激信号分子。
5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c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5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源于cd3ζ的胞浆信号传导序列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7所示。
5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car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8所示。
57.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编码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
5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核酸分子具有seq id no:9所述的核苷酸序列。
59.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载体,所述的载体含有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
6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载体选自下组:dna、rna、质粒、慢病毒载体、腺病毒载体、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座子、或其组合。
6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载体为慢病毒载体。
6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载体选自下组:ptomo慢病毒载体、plenti、plvth、pljm1、phcmv、plbs.cag、phr、plv等。
6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载体是ptomo慢病毒载体。
6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载体中还包括选自下组的:启动子、转录增强元件wpre、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等。
6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载体包含如seq id no:9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66.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宿主细胞,所述的宿主细胞含有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载体或染体中整合有外源的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或表达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car。
67.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化免疫细胞,所述的免疫细胞含有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载体或染体中整合有外源的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或表达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car。
6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工程化免疫细胞选自下组:t细胞、nk细胞、nkt细胞、巨噬细胞、或其组合。
6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工程化的免疫细胞是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或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car-nk细胞)。
7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工程化免疫细胞是car-t细胞。
71.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如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工程化免疫细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或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载体转导入免疫细胞内,从而获得所述工程化免疫细胞。
7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对获得的工程化免疫细胞进行功能和有效性检测的步骤。
73.在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car、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载体、如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宿主细胞,和/或如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工程化免疫细胞,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
7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制剂为液态制剂。
7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制剂的剂型为注射剂。
7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制剂中所述工程化的免疫细胞的浓度为1
×
10
3-1
×
108个细胞/ml,较佳地1
×
10
4-1
×
107个细胞/ml。
77.在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car、如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如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载体、或如本发明第四方面所述的宿主细胞,和/或如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工程化免疫细胞的用途,用于制备预防和/或il34受体高表达的疾病的药物或制剂。
7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il34受体包括csf1r、ptp-ζ、syndecan-1,或其组合。
79.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il34受体高表达相关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肿瘤、衰老、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等。
8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il34受体高表达相关的疾病包括:肿瘤、感染、炎症性疾病等。
8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疾病是il34受体高表达的恶性肿瘤。
8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il34受体高表达是指il34受体表达量(f1)与正常生理状况下表达量(f0)之比(即f1/f0)≥1.5,较佳地≥2,更佳地≥2.5。
8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肿瘤包括实体瘤和血液肿瘤。
8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实体瘤选自下组:胰腺癌、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骨肉瘤、肝胆癌、膀胱癌、肺癌、子宫癌、肾癌、卵巢癌和食道癌、胶质细胞瘤、星性细胞癌、非小细胞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黑素瘤或其组合。
8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血液肿瘤选自下组:t细胞淋巴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多发性骨髓瘤(mm)、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急性淋巴白血病(all)、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或其组合。
8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肿瘤为胰腺癌。
87.在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如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工程化免疫细胞、或如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用途,用于预防和/或癌症或肿瘤。
88.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肿瘤为胰腺癌。
89.在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疾病的方法,包括给需要的对象施用有效量的如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工程化免疫细胞、或如本发明第七方面所述的药物组合物。
9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疾病为il34受体高表达的疾病。
91.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il34受体包括csf1r、ptp-ζ、syndecan-1,或其组合。
92.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疾病为癌症或肿瘤,优选为胰腺癌。
93.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工程化免疫细胞或药物组合物中所包含的car免疫细胞是来源于所述对象的细胞(自体细胞)。
94.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工程化免疫细胞或药物组合物中所包含的car免疫细胞是来源于健康个体的细胞(异体细胞)。
95.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方法可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
96.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其他方法包括化疗、放疗、靶向等方法。
97.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
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98.图1显示了il34-car载体构建示意图。其中,a为il34序列示意图,il34中1-20aa为信号肽,21-242aa序列为成熟多肽。b为对照组质粒cd19-car与il34-car结构示意图,其中信号肽、铰链区、跨膜区均来源于人cd8分子,4-1bb来自于人cd137,cd3ζ来源于人cd3,mkate2为荧光标记,用于检测car表达。c为ptomo-il34-car载体hindiii与psti酶切鉴定。
99.图2显示了car转染效率检测。其中,a为cd19-car与il34-car感染t细胞72小时后细胞荧光表达,其中bf(上排)为明场,mkate2(下排)为car荧光表达。b为流式检测荧光表达。
100.图3显示了免疫荧光检测不同胰腺癌细胞系csf1r表达。
101.图4显示了il34-car对不同胰腺癌细胞系的梯度杀伤结果。
102.图5显示了il34-car对aspc1胰腺癌细胞系杀伤后的ifnγ释放结果。
103.图6显示了在胰腺癌细胞系panc1中过表达csf1r。其中,a为过表达载体结构示意图。b为免疫荧光检测panc1细胞中csf1r过表达。c为流式检测csf1r表达。
104.图7显示了il34-car对过表达csf1r的panc1的杀伤作用及ifnγ释放。
105.图8显示了aspc1细胞中敲降csf1r表达降低il34-car杀伤作用。其中,a为aspc1细胞敲降csf1r后细胞表型。b为qpcr检测csf1rmrna水平。c为il34-car对aspc1-shcsf1r的杀伤检测。
106.图9显示了il34-car对csf1r
+
/syndecan-1
+
的mcf7细胞
107.图10显示了il34-car对aspc1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其中,a为cart回输不同时间段对aspc1裸鼠移植瘤的活体成像。b为移植瘤荧光强度统计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8.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经过大量的筛选,首次开发了一种基于il34构建的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本发明将全长il34中部分片段(即21至242位氨基酸序列)作为car的胞外结合域,获得了靶向il34受体(尤其是csf1r)的car-t细胞。体外实验提示本发明的car-t细胞具有高特异性及优秀的细胞杀伤力,体内实验也提示其具有体内抑制能力。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109.术语
110.为了更容易理解本发明,以下具体定义了某些技术和科学术语。除非在本文中另有明确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其它技术和科学术语都具有本发明所属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在描述本发明之前,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述的具体方法和实验条件,因为这类方法和条件可以变动。还应当理解本文所用的术语其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方案,并且不意图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将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限制。
111.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中所用的全部技术与科学术语均具有如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如本文所用,在提到具体列举的数值中使用时,术语“约”意指该值可以从列举的值变动不多于1%。例如,如本文所用,表述“约100”包括99和101和之间的全部值(例如,99.1、99.2、99.3、99.4等)。
112.如本文所用,术语“任选”或“任选地”意味着随后所描述的事件或情况可以发生但不是必须发生。
113.如本文所用,术语“含有”或“包括(包含)”可以使开放式、半封闭式和封闭式的。换言之,所述术语也包括“基本上由

构成”或“由

构成”。
[0114]“转导”、“转染”、“转化”或本文用到的术语指的是将外源多核苷酸传递导至宿主细胞,转录和翻译产生多肽产物的过程,包括利用质粒分子将外源多核苷酸引入宿主细胞(例如大肠杆菌)。
[0115]“基因表达”或“表达”指的是基因转录,翻译和翻译后修饰产生基因的rna或蛋白产物的过程。
[0116]“多核苷酸”指的是任意长度的核苷酸的聚合形式,包括脱氧核苷酸(dna),核糖核苷酸(rna),其杂合序列和类似物。多核苷酸可包括修饰的核苷酸,比如甲基化或加帽的核苷酸或核苷酸类似物。本文使用的术语多核苷酸指可互换的单链和双链分子。除非另有说明,本文描述的任意实施例里的多核苷酸包括双链的形式和已知的或可预测的构成双链形式的两条互补的单链。
[0117]
保守氨基酸的取代是本领域已知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潜在的取代氨基酸在以下组的一个或多个内:甘氨酸,丙氨酸;和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脯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丝氨酸,苏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组氨酸;和/或苯丙氨酸,氨酸和酪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允许来自不同基团的氨基酸取代的非保守的氨基酸取代。
[0118]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本文所述的所有参数,尺寸,材料和构造的含义。实际参数,尺寸,材料和/或配置取决于使用本发明说明的特定应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仅是通过示例的方式给出的,并且在等效物或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涵盖的范围不限于具体描述和要求的范围。
[0119]
本文的定义和使用的所有定义应被理解为超过词典定义或通过引用并入的文档中的定义。
[0120]
本文所发明的所有参考文献,专利和专利申请都相对于其所引用的主题通过引用并入,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包含整个文档。
[0121]
应当理解,对于本文所述的包括一个以上步骤的任何方法,步骤的顺序不一定限于这些实施例中描述的顺序。
[0122]
为了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本公开,首先定义某些术语。如本技术中所使用的,除非本文另有明确规定,否则以下术语中的每一个应具有下面给出的含义。在整个申请中阐述了其它定义。
[0123]
术语“约”可以是指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特定值或组成的可接受误差范围内的值或组成,其将部分地取决于如何测量或测定值或组成。
[0124]
术语“给予”是指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各种方法和递送系统中的任一种将本发明的产品物理引入受试者,包括静脉内、肌内、皮下、腹膜内、脊髓或其它肠胃外给药途径,例如通过注射或输注。
[0125]
集落刺激因子受体(csf1r)
[0126]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il34的car可特异性结合il34受体。代表性的il34受体为
csf1r。csf1r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且与配体结合后能诱导csf1r胞质内侧的蛋白磷酸化并形成二聚体进而磷酸化一系列其它蛋白(如erk1/2或akt)。csf1r在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肿瘤中过表达。t细胞淋巴瘤中,抑制或敲降csfir可观察到肿瘤细胞凋亡增加,同时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中,抑制csf1r活性可抑制肿瘤生长。同时已有研究证明骨肉瘤中csf1r旁分泌途径的激活可促进肿瘤侵袭,且乳腺癌中csf1r的自分泌激活与肿瘤转移和生长有关,并暗示不良预后。
[0127]
csf1r有两种配体:集落刺激因子-1(colony-stimulating factor-1,csf-1)和il34。csf-1主要以蛋白聚糖形式存在于循环系统中,由多种间充质和上皮来源的细胞分泌。包括感染,癌症和慢性炎症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均会引起血液中csf1表达增加。csf1与csf1r的结合主要通过盐键结合,而il34与csf1r的结合需要疏水性氨基酸及疏水作用键结合,且csf1与1个csf1r结合而il34与两个csf1r结合,因此il34与csf1r的亲和力更强。在巨噬细胞中,与csf1相比,il34与csf1r结合后能在短时间内引起更强烈的erk1/2及akt磷酸化进而影响细胞形态及表型。当癌细胞受到胁迫(例如在化学疗法中)时,会触发内部的生存信号传递级联,以防止细胞死亡并防御未来的侵害。在这方面,越来越多的证据揭示了il-34/csf1r轴在癌症化学耐药性中的重要性。源自癌细胞的il-34以自分泌方式激活csf1r下游的erk1/2和akt,从而为表达csf1r的癌细胞提供了关键的生存信号。
[0128]
同时,csf1r也广泛存在于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csf1r信号通路通过调节酪氨酸的磷酸化,激活多种蛋白,促进了髓样细胞的分化、单核细胞的定向以及巨噬细胞的存活、增殖和趋化性。在tme中,csf1r调节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的功能和存活,它们在肿瘤生长、侵袭、转移、血管生成、免疫抑制和肿瘤耐药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0129]
在癌症进展期间,il-34是将巨噬细胞重新编程为原发肿瘤中促进肿瘤的巨噬细胞的有力工具。在实体瘤中,tam是tme中最丰富的免疫抑制细胞,其数量与不良预后相关。tam具有m2极化的表型,使它们能够调节免疫反应,促进血管生成并促进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早期对il-34生物学的研究表明,il-34衍生的巨噬细胞表现出大多数tam的表型和功能特性(低t细胞共刺激特性,抑制活化的效应t细胞反应)。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表现为m2样巨噬细胞,表现出大多数与肿瘤相关的表型和功能特征,显示arg-1,tie-2和tnf-α的水平升高,并有助于血管生成和畸胎瘤的发展。此外,il34来源的巨噬细胞支持通过膜il-1α的组成型表达将记忆t细胞转换为th17细胞。除了tam之外,还可以在肿瘤相关的树突状细胞、肿瘤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和髓样来源的抑制细胞中检测到csf1r表达。因此,csf-1与il-34对肿瘤微环境中这些髓样细胞的影响同样非常重要。
[0130]
ptp-ζ
[0131]
另一种代表性的il34受体为ptp-ζ。ptp-ζ在多种肿瘤(包括但不限于肺癌、子宫癌、肝细胞癌、肾癌、前列腺癌、胶质瘤和星形细胞瘤)中高表达。ptp-ζ的活化增加了多个信号通路的磷酸化并促进肿瘤转移。
[0132]
syndecan-1
[0133]
另一种代表性的il34受体为syndecan-1。syndecan-1在骨髓瘤、黑素瘤、肝癌、肺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中都高表达,骨髓细胞的迁移依赖于il34与syndecan-1的相互作用。除了il34,syndecan-1通过硫酸软骨素能与多种生长因子结合如表皮生长因子(egf)、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wnt因子等。il34与syndecan-1的结合能调控il34与csf1r的结合,在少量的syndecan-1通过硫酸软骨素链将il34滞留在细胞膜表面从而降低了其与csf1r的结合。相反,过表达syndecan-1能促进il34与csf1r的结合。
[0134]
目前尚未到一株同时满足csf1r阴性、ptp-ζ和syndecan-1阳性的细胞系,因此暂无法验证本发明car-t细胞对这两种受体的结合作用。但从机理而言,ptp-ζ和syndecan-1与il34的结合都依赖于硫酸软骨素。两者都属于跨膜蛋白多糖,在胞外都有糖胺聚糖、胞内c端都有pdz结构域。除此之外,il34与csf1r的结合能力最强,其次为ptp-ζ和syndecan-1。具体地,il34与csf1r的kd为10-12
m、与ptp-ζ的kd为10-7
m、与syndecan-1的kd约为10-8
m。因此,预期本发明il34-car也可识别ptp-ζ和syndecan-1。并且,实验证实:il34-cart对csf1r
+
/syndecan-1
+
的mcf7细胞也有杀伤作用。
[0135]
il34
[0136]
本发明设计了具有基于il34的胞外结合域的嵌合抗原受体,本发明的car-t细胞能够同时针对多个肿瘤靶点,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侵袭、转移和耐药,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率。
[0137]
一方面,目前主要的靶向特定肿瘤抗原的car-t构建方式是基于相关抗体设计car,然而,抗体亲和力过低靶向结合肿瘤细胞的能力差,抗体亲和力过高易发生过度的免疫反应,病人耐受性差。
[0138]
因此,本发明选择与靶标分子天然结合的受体/配体,利用二者在自然选择进化出的结合保守性的特点优势设计car序列,其亲和力较适宜能够更好地克服人工设计的抗体亲和力不适宜问题。本发明的研究证明使用il34受体的天然配体作为胞外识别域构建的car-t细胞在体内能够良好地表达并产生抑制肿瘤的效果。
[0139]
基于此,本发明首次将il34片段通过基因工程方式整合入car载体中,并修饰了相关免疫细胞,从而实现对il34受体阳性的细胞特异杀伤,可用于相关疾病的。
[0140]
本发明嵌合抗原受体(car)
[0141]
嵌合免疫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由胞外抗原识别区域、跨膜区以及胞内共刺激信号区域组成。
[0142]
car的设计经历了以下过程:第一代car只有一个胞内信号组份cd3ζ或者fcγri分子,由于胞内只有一个活化结构域,因此它只能引起短暂的t细胞增殖和较少的细胞因子分泌,而并不能提供长时间的t细胞增殖信号和持续的体内抗肿瘤效应,所以并没有取得很好地临床疗效。第二代car在原有结构基础上引入一个共刺激分子,如cd28、4-1bb、ox40、icos,与一代car相比功能有很大提高,进一步加强car-t细胞的持续性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在二代car基础上串联一些新的免疫共刺激分子如cd27、cd134,发展成为三代和四代car。
[0143]
car的胞外段可识别一个特异的抗原,随后通过胞内结构域转导该信号,引起细胞的活化增殖、细胞溶解毒性和分泌细胞因子,进而清除靶细胞。首先分离病人自体细胞(或者异源供体),激活并进行基因改造产生car的免疫细胞,随后注入同一病人体内。这种方式患移植物抗宿主病概率极低,抗原被免疫细胞以非mhc限制方式识别。
[0144]
car-免疫细胞在血液恶性肿瘤中取得了非常高的临床反应率,这样的高反应率是以往任何一种手段都无法达到的,在世界各引发了临床研究的热潮。
[0145]
具体地,本发明的嵌合抗原受体(car)包括细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细胞内结构域。
[0146]
胞外结构域包括靶特异性结合元件。所述的胞外结构域可以是基于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的scfv,也可以是基于配体-受体的特异性结合的天然序列或其衍生物。
[0147]
在本发明中,所述嵌合抗原受体的胞外结构域是一种可特异性结合本发明car的il34受体靶点的il34蛋白或其片段。更加优选地,本发明嵌合抗原受体的胞外结合域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1至242位的氨基酸序列。
[0148]
细胞内结构域包括共刺激信号传导区和ζ链部分。共刺激信号传导区指包括共刺激分子的细胞内结构域的一部分。共刺激分子为淋巴细胞对抗原的有效应答所需要的细胞表面分子,而不是抗原受体或它们的配体。
[0149]
在car的胞外结构域和跨膜结构域之间,或在car的胞浆结构域和跨膜结构域之间,可并入接头。如本文所用,术语“接头”通常指起到将跨膜结构域连接至多肽链的胞外结构域或胞浆结构域作用的任何寡肽或多肽。接头可包括0-300个氨基酸,优选地2至100个氨基酸和最优选地3至50个氨基酸。
[0150]
本发明的car当在t细胞中表达时,能够基于抗原结合特异性进行抗原识别。当其结合其关联抗原时,影响肿瘤细胞,导致肿瘤细胞不生长、被促使死亡或以其他方式被影响,并导致患者的肿瘤负荷缩小或消除。抗原结合结构域优选与来自共刺激分子和ζ链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细胞内结构域融合。优选地,抗原结合结构域与cd28信号传导结构域、和cd3ζ信号结构域组合的细胞内结构域融合。
[0151]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car的胞外结合域还包括基于序列的保守性变异体,指与seq id no:1的第21至242位的氨基酸序列相比,有至多10个,较佳地至多8个,更佳地至多5个,最佳地至多3个氨基酸被性质相似或相近的氨基酸所替换而形成多肽。
[0152]
在本发明中,所述添加、缺失、修饰和/或取代的氨基酸数量,优选为不超过初始氨基酸序列总氨基酸数量的40%,更优选为不超过35%,更优选为1-33%,更优选为5-30%,更优选为10-25%,更优选为15-20%。
[0153]
在本发明中,所述添加、缺失、修饰和/或取代的氨基酸数量通常是1、2、3、4或5个,较佳地为1-3个,更佳地为1-2个,最佳地为1个。
[0154]
对于绞链区和跨膜区(跨膜结构域),car可被设计以包括融合至car的胞外结构域的跨膜结构域。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天然与car中的结构域之一相关联的跨膜结构域。在一些例子中,可选择跨膜结构域,或通过氨基酸置换进行修饰,以避免将这样的结构域结合至相同或不同的表面膜蛋白的跨膜结构域,从而最小化与受体复合物的其他成员的相互作用。
[0155]
本发明的car中的胞内结构域包括4-1bb共刺激结构域和cd3ζ的信号传导结构域。
[0156]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的car是可以特异性靶向csf1r的car。
[0157]
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car-免疫细胞)
[0158]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其包含本发明的具有特异性靶向il34受体(尤其是csf1r)的嵌合抗原受体。
[0159]
本发明的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可以是car-t细胞,也可以是car-nk细胞,car-巨噬细胞。优选地,本发明的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是car-t细胞。
[0160]
如本文所用,术语“car-t细胞”、“car-t”、“本发明car-t细胞”均指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car-t细胞。
[0161]
car-t细胞较其它基于t细胞的方式存在以下优势:(1)car-t细胞的作用过程不受mhc的限制;(2)鉴于很多肿瘤细胞表达相同的肿瘤标志物,针对某一种肿瘤标志物的car基因构建一旦完成,便可以被广泛利用;(3)car既可以利用肿瘤蛋白质标志物,又可利用糖脂类非蛋白质标志物,扩大了肿瘤标志物的靶点范围;(4)使用患者自体细胞降低了排异反应的风险;(5)car-t细胞具有免疫记忆功能,可以长期在体内存活。
[0162]
如本文所用,术语“car-nk细胞”、“car-nk”、“本发明car-nk细胞”均指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car-nk细胞。本发明car-nk细胞可用于il34受体高表达的肿瘤。
[0163]
自然杀伤(nk)细胞是一类主要的免疫效应细胞,通过非抗原特异性途径去保护机体免受病毒感染和肿瘤细胞的侵袭。通过工程化(基因修饰)的nk细胞可能获得新的功能,包括特异性识别肿瘤抗原的能力及具有增强的抗肿瘤细胞毒作用。
[0164]
与car-t细胞相比,car-nk细胞还具有一下优点,例如:(1)通过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对机体正常的细胞没有杀伤作用;(2)它们释放很少量的细胞因子从而降低了细胞因子风暴的危险;(3)体外极易扩增及发展为“现成的”产品。除此之外,与car-t细胞类似。
[0165]
载体
[0166]
编码期望分子的核酸序列可利用在本领域中已知的重组方法获得,诸如例如通过从表达基因的细胞中筛选文库,通过从已知包括该基因的载体中得到该基因,或通过利用标准的技术,从包含该基因的细胞和组织中直接分离。可选地,感兴趣的基因可被合成生产。
[0167]
本发明也提供了包含本发明的核酸分子的载体。源于逆转录病毒诸如慢病毒的载体是实现长期基因转移的合适工具,因为它们允许转基因长期、稳定的整合并且其在子细胞中增殖。慢病毒载体具有超过源自致癌逆转录病毒诸如鼠科白血病病毒的载体的优点,因为它们可转导非增殖的细胞,诸如肝细胞。它们也具有低免疫原性的优点。
[0168]
简单概括,通常可操作地连接本发明的表达盒或核酸序列至启动子,并将其并入表达载体。该载体适合于复制和整合真核细胞。典型的克隆载体包含可用于调节期望核酸序列表达的转录和翻译终止子、初始序列和启动子。
[0169]
本发明的表达构建体也可利用标准的基因传递方案,用于核酸免疫和基因疗法。基因传递的方法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见例如美国专利号5,399,346、5,580,859、5,589,466,在此通过引用全文并入。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了基因疗法载体。
[0170]
该核酸可被克隆入许多类型的载体。例如,该核酸可被克隆入如此载体,其包括但不限于质粒、噬菌粒、噬菌体衍生物、动物病毒和粘粒。特定的感兴趣载体包括表达载体、复制载体、探针产生载体和测序载体。
[0171]
进一步地,表达载体可以以病毒载体形式提供给细胞。病毒载体技术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并在例如sambrook等(2001,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new york)和其他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手册中进行了描述。可用作载体的病毒包括但不限于逆转录病毒、腺病毒、腺相关病毒、疱疹病毒和慢病毒。通常,合适的载体包含在至少一种有机体中起作用的复制起点、启动子序列、方便的限制酶位点
和一个或多个可选择的标记(例如,wo01/96584;wo01/29058;和美国专利号6,326,193)。
[0172]
已经开发许多基于病毒的系统,用于将基因转移入哺乳动物细胞。例如,逆转录病毒提供了用于基因传递系统的方便的平台。可利用在本领域中已知的技术将选择的基因插入载体并包装入逆转录病毒颗粒。该重组病毒可随后被分离和传递至体内或离体的对象细胞。许多逆转录病毒系统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使用腺病毒载体。许多腺病毒载体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使用慢病毒载体。
[0173]
额外的启动子元件,例如增强子,可以调节转录开始的频率。通常地,这些位于起始位点上游的30-110bp区域中,尽管最近已经显示许多启动子也包含起始位点下游的功能元件。启动子元件之间的间隔经常是柔性的,以便当元件相对于另一个被倒置或移动时,保持启动子功能。在胸苷激酶(tk)启动子中,启动子元件之间的间隔可被增加隔开50bp,活性才开始下降。取决于启动子,表现出单个元件可合作或独立地起作用,以起动转录。
[0174]
合适的启动子的一个例子为即时早期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序列。该启动子序列为能够驱动可操作地连接至其上的任何多核苷酸序列高水平表达的强组成型启动子序列。合适的启动子的另一个例子为延伸生长因子-1α(ef-1α)。然而,也可使用其他组成型启动子序列,包括但不限于类人猿病毒40(sv40)早期启动子、小鼠乳癌病毒(mmtv)、人免疫缺陷病毒(hiv)长末端重复(ltr)启动子、momulv启动子、鸟类白血病病毒启动子、艾伯斯坦-巴尔(epstein-barr)病毒即时早期启动子、鲁斯氏肉瘤病毒启动子、以及人基因启动子,诸如但不限于肌动蛋白启动子、肌球蛋白启动子、血红素启动子和肌酸激酶启动子。进一步地,本发明不应被限于组成型启动子的应用。诱导型启动子也被考虑为本发明的一部分。诱导型启动子的使用提供了分子开关,其能够当这样的表达是期望的时,打开可操作地连接诱导型启动子的多核苷酸序列的表达,或当表达是不期望的时关闭表达。诱导型启动子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金属硫蛋白启动子、糖皮质激素启动子、孕酮启动子和四环素启动子。
[0175]
为了评估car多肽或其部分的表达,被引入细胞的表达载体也可包含可选择的标记基因或报道基因中的任一个或两者,以便于从通过病毒载体寻求被转染或感染的细胞中鉴定和选择表达细胞。在其他方面,可选择的标记可被携带在单独一段dna上并用于共转染程序。可选择的标记和报道基因两者的侧翼都可具有适当的调节序列,以便能够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有用的可选择标记包括例如抗生素抗性基因,诸如neo等等。
[0176]
报道基因用于鉴定潜在转染的细胞并用于评价调节序列的功能性。通常地,报道基因为以下基因:其不存在于受体有机体或组织或由受体有机体或组织进行表达,并且其编码多肽,该多肽的表达由一些可容易检测的性质例如酶活性清楚表示。在dna已经被引入受体细胞后,报道基因的表达在合适的时间下进行测定。合适的报道基因可包括编码荧光素酶、β-半乳糖苷酶、氯霉素乙酰转移酶、分泌型碱性磷酸酶或绿萤光蛋白的基因(例如,ui-tei等,2000febs letters479:79-8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报告基因是编码mkate2红荧光蛋白的基因。合适的表达系统是公知的并可利用已知技术制备或从商业上获得。通常,显示最高水平的报道基因表达的具有最少5个侧翼区的构建体被鉴定为启动子。这样的启动子区可被连接至报道基因并用于评价试剂调节启动子-驱动转录的能力。
[0177]
将基因引入细胞和将基因表达入细胞的方法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在表达载体的内容中,载体可通过在本领域中的任何方法容易地引入宿主细胞,例如,哺乳动物、细菌、酵母或昆虫细胞。例如,表达载体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手段转移入宿主细胞。
[0178]
将多核苷酸引入宿主细胞的物理方法包括磷酸钙沉淀、脂质转染法、粒子轰击、微注射、电穿孔等等。生产包括载体和/或外源核酸的细胞的方法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见例如sambrook等(2001,molecular cloning:a laboratory manual,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new york)。将多核苷酸引入宿主细胞的优选方法为磷酸钙转染。
[0179]
将感兴趣的多核苷酸引入宿主细胞的生物学方法包括使用dna和rna载体。病毒载体,特别是逆转录病毒载体,已经成为最广泛使用的将基因插入哺乳动物例如人细胞的方法。其他病毒载体可源自慢病毒、痘病毒、单纯疱疹病毒i、腺病毒和腺伴随病毒等等。见例如美国专利号5,350,674和5,585,362。
[0180]
将多核苷酸引入宿主细胞的化学手段包括胶体分散系统,诸如大分子复合物、纳米胶囊、微球、珠;和基于脂质的系统,包括水包油乳剂、胶束、混合胶束和脂质体。用作体外和体内传递工具(delivery vehicle)的示例性胶体系统为脂质体(例如,人造膜囊)。
[0181]
在使用非病毒传递系统的情况下,示例性传递工具为脂质体。考虑使用脂质制剂,以将核酸引入宿主细胞(体外、离体(ex vivo)或体内)。在另一方面,该核酸可与脂质相关联。与脂质相关联的核酸可被封装入脂质体的水性内部中,散布在脂质体的脂双层内,经与脂质体和寡核苷酸两者都相关联的连接分子附接至脂质体,陷入脂质体,与脂质体复合,分散在包含脂质的溶液中,与脂质混合,与脂质联合,作为悬浮液包含在脂质中,包含在胶束中或与胶束复合,或以其他方式与脂质相关联。与组合物相关联的脂质、脂质/dna或脂质/表达载体不限于溶液中的任何具体结构。例如,它们可存在于双分子层结构中,作为胶束或具有“坍缩的(collapsed)”结构。它们也可简单地被散布在溶液中,可能形成大小或形状不均一的聚集体。脂质为脂肪物质,其可为天然发生或合成的脂质。例如,脂质包括脂肪小滴,其天然发生在细胞质以及包含长链脂肪族烃和它们的衍生物诸如脂肪酸、醇类、胺类、氨基醇类和醛类的该类化合物中。
[0182]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载体为慢病毒载体。
[0183]
制剂
[018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car、本发明第二方面所述的核酸分子、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载体、或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宿主细胞或本发明第五方面所述的工程化免疫细胞,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剂为液态制剂。优选地,所述制剂为注射剂。优选地,所述制剂中所述car-t细胞的浓度为1
×
10
3-1
×
108个细胞/ml,更优地1
×
10
4-1
×
107个细胞/ml。
[018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剂可包括缓冲液诸如中性缓冲盐水、硫酸盐缓冲盐水等等;碳水化合物诸如葡萄糖、甘露糖、蔗糖或葡聚糖、甘露醇;蛋白质;多肽或氨基酸诸如甘氨酸;抗氧化剂;螯合剂诸如edta或谷胱甘肽;佐剂(例如,氢氧化铝);和防腐剂。本发明的制剂优选配制用于静脉内施用。
[0186]
性应用
[0187]
本发明包括用编码本发明表达盒的慢病毒载体(lv)转导的细胞(例如,t细胞)进行的性应用。转导的t细胞可靶向肿瘤细胞的标志物il34受体,协同激活t细胞,引起免疫细胞免疫应答,从而显著提高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率。
[0188]
因此,本发明也提供了刺激对哺乳动物的靶细胞或组织的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给哺乳动物施用本发明的car-细胞。
[0189]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包括一类细胞疗法,分离病人自体t细胞(或者异源供体),激活并进行基因改造产生car-t细胞,随后注入同一病人体内。这种方式患移植物抗宿主病概率极低,抗原被t细胞以无mhc限制方式识别。此外,一种car-t就可以表达该抗原的所有癌症。不像抗体疗法,car-t细胞能够体内复制,产生可导致持续肿瘤控制的长期持久性。
[019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car-t细胞可经历稳固的体内t细胞扩展并可持续延长的时间量。另外,car介导的免疫应答可为过继免疫疗法步骤的一部分,其中car-修饰t细胞诱导对car中的抗原结合结构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例如,il34受体的car-t细胞引起抗il34受体的细胞特异性免疫应答。
[0191]
尽管本文公开的数据具体公开了包括il34蛋白或其片段、铰链和跨膜区、和4-1bb和cd3ζ信号传导结构域的慢病毒载体,但本发明应被解释为包括对构建体组成部分中的每一个的任何数量的变化。
[0192]
可的癌症包括没有被血管化或基本上还没有被血管化的肿瘤,以及血管化的肿瘤。癌症包括非实体瘤(诸如血液学肿瘤,例如白血病和淋巴瘤)和实体瘤。用本发明的car的癌症类型包括但不限于癌、胚细胞瘤和肉瘤,和某些白血病或淋巴恶性肿瘤、良性和恶性肿瘤、和恶性瘤,例如肉瘤、癌和黑素瘤。也包括成人肿瘤/癌症和儿童肿瘤/癌症。
[0193]
本发明中实体瘤包括但不限于胰腺癌、骨肉瘤、乳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胆癌、膀胱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和食道癌、胶质细胞瘤、肺癌、前列腺癌、鼻咽癌等,优选地,本发明的性应用为用于胰腺癌。
[0194]
血液学癌症为血液或骨髓的癌症。血液学(或血原性)癌症的例子包括白血病,包括急性白血病(诸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和成髓细胞性、前髓细胞性、粒-单核细胞型、单核细胞性和红白血病)、慢性白血病(诸如慢性髓细胞(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淋巴瘤、霍奇金氏疾病、非霍奇金氏淋巴瘤(无痛和高等级形式)、多发性骨髓瘤、瓦尔登斯特伦氏巨球蛋白血症、重链疾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毛细胞白血病和脊髓发育不良。
[0195]
本发明的car-修饰t细胞也可用作对哺乳动物离体免疫和/或体内疗法的疫苗类型。优选地,哺乳动物为人。
[0196]
对于离体免疫,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在将细胞施用进入哺乳动物前在体外发生:i)扩增细胞,ii)将编码car的核酸引入细胞,和/或iii)冷冻保存细胞。
[0197]
离体程序在本领域中是公知的,并在以下更完全地进行讨论。简单地说,细胞从哺乳动物(优选人)中分离并用表达本文公开的car的载体进行基因修饰(即,体外转导或转染)。car-修饰的细胞可被施用给哺乳动物接受者,以提供益处。哺乳动物接受者可为人,和car-修饰的细胞可相对于接受者为自体的。可选地,细胞可相对于接受者为同种异基因的、同基因的(syngeneic)或异种的。
[0198]
除了就离体免疫而言使用基于细胞的疫苗之外,本发明也提供了体内免疫以引起针对患者中抗原的免疫应答的组合物和方法。
[0199]
本发明提供了肿瘤的方法,其包括施用给需要其的对象有效量的本发明的car-修饰的t细胞。
[0200]
本发明的car-修饰的t细胞可被单独施用或作为药物组合物与稀释剂和/或与其
他组分诸如il-2、il-17或其他细胞因子或细胞结合施用。简单地说,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包括如本文所述的靶细胞,与一种或多种药学或生理学上可接受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结合。这样的组合物可包括缓冲液诸如中性缓冲盐水、硫酸盐缓冲盐水等等;碳水化合物诸如葡萄糖、甘露糖、蔗糖或葡聚糖、甘露醇;蛋白质;多肽或氨基酸诸如甘氨酸;抗氧化剂;螯合剂诸如edta或谷胱甘肽;佐剂(例如,氢氧化铝);和防腐剂。本发明的组合物优选配制用于静脉内施用。
[0201]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以适于待(或预防)的疾病的方式施用。施用的数量和频率将由这样的因素确定,如患者的病症、和患者疾病的类型和严重度——尽管适当的剂量可由临床试验确定。
[0202]
当指出“有效量”、“免疫学上有效量”、“抗肿瘤有效量”、“肿瘤-抑制有效量”或“量”时,待施用的本发明组合物的精确量可由医师确定,其考虑患者(对象)的年龄、重量、肿瘤大小、感染或转移程度和病症的个体差异。可通常指出:包括本文描述的t细胞的药物组合物可以以104至109个细胞/kg体重的剂量,优选105至106个细胞/kg体重的剂量(包括那些范围内的所有整数值)施用。t细胞组合物也可以以这些剂量多次施用。细胞可通过使用免疫疗法中公知的注入技术(见例如rosenberg等,new eng.j.of med.319:1676,1988)施用。对于具体患者的最佳剂量和方案可通过监测患者的疾病迹象并因此调节由医学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地确定。
[0203]
对象组合物的施用可以以任何方便的方式进行,包括通过喷雾法、注射、吞咽、输液、植入或移植。本文描述的组合物可被皮下、皮内、瘤内、结内、脊髓内、肌肉内、通过静脉内(i.v.)注射或腹膜内施用给患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t细胞组合物通过皮内或皮下注射被施用给患者。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t细胞组合物优选通过i.v.注射施用。t细胞的组合物可被直接注入肿瘤,淋巴结或感染位置。
[0204]
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方式中,利用本文描述的方法或本领域已知的其他将t细胞扩展至性水平的方法活化和扩展的细胞,与任何数量的有关形式结合(例如,之前、同时或之后)施用给患者,所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用以下试剂进行:所述试剂诸如抗病毒疗法、西多福韦和白细胞介素-2、阿糖胞苷(也已知为ara-c)或对ms患者的那他珠单抗或对牛皮癣患者的厄法珠单抗或对具体肿瘤患者的其他。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t细胞可与以下结合使用:化疗、辐射、免疫抑制剂,诸如,环孢菌素、硫唑嘌呤、甲氨喋呤、麦考酚酯和fk506,抗体或其他免疫剂。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细胞组合物与骨髓移植、利用化疗剂诸如氟达拉滨、外部光束放射疗法(xrt)、环磷酰胺结合(例如,之前、同时或之后)而施用给患者。例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象可经历高剂量化疗的标准,之后进行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移植后,对象接受本发明的扩展的免疫细胞的注入。在一个额外的实施方式中,扩展的细胞在外科手术前或外科手术后施用。
[0205]
施用给患者的以上的剂量将随着病症的精确属性和的接受者而变化。人施用的剂量比例可根据本领域接受的实践实施。通常,每次或每个疗程,可将1
×
106个至1
×
10
10
个本发明的car-t细胞,通过例如静脉回输的方式,施用于患者。
[0206]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包括:
[0207]
1)靶点特异:本发明涉及的il34受体(尤其是csf1r)在正常细胞的细胞膜上基本
不表达,但在肿瘤组织细胞膜及巨噬细胞上高表达,从而本car特异性杀死膜上高表达il34受体的肿瘤细胞和巨噬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或组织无杀伤作用。
[0208]
2)本发明利用配体与受体相结合作用方式,而非单链可变区(scfv)与抗原的结合方式。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保守性决定了在动物特别是灵长类动物中的安全性试验更能反应其在人体的安全性。
[0209]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例如sambrook等人,分子克隆:实验室手册(new york: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1989)中所述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百分比和份数是重量百分比和重量份数。
[0210]
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试剂、质粒、和细胞,除非另外说明,均为可市售获得的。表1总结了本发明的序列。
[0211]
表1本发明涉及的序列总结
[0212]
[0213][0214]
表2显示了实施例中使用的细胞系。
[0215]
表2细胞系
[0216]
细胞系类型panc1胰腺癌细胞bxpc3胰腺癌细胞aspc1胰腺癌细胞mcf-7乳腺癌细胞
[0217]
实施例1:制备il34-car载体
[0218]
基于il34的核苷酸序列(nm_001172772.2)、人cd8信号肽、人cd8α铰链区、人cd8跨膜区、人4-1bb胞内区以及人cd3ζ胞内区基因序列信息,通过人工合成方法或pcr法获得相应的核苷酸序列。合成cd8信号肽及il34胞外区域或,并通过agei(thermo)和nhei(thermo)双酶切该car分子的核苷酸序列,经t4 dna连接酶(neb)连接插入已将cd8跨膜区、4-1bb共刺激结构域、cd3ζ信号传导区插入的慢病毒载体ptomo中。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stbl3)。
[0219]
结果:将重组质粒进行测序,比对测序结果以确认质粒是否正确,测序引物为通用测序引物。测序和酶切鉴定结果均表明,car的编码序列正确地插入了质粒的预定位置(图1c)。
[0220]
所有质粒均用qiagen公司的无内毒素大抽试剂盒抽提,纯化质粒用碧云天lipo6000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
first strand cdna synthesis kit(thermo scientific)的说明书合成cdna,并进行mrna水平的检测。
[0234]
结果:各细胞系csf1r表达检测的结果见图3。通过免疫荧光检测靶细胞csf1r的表达,结果一致表明bxpc3、aspc1高表达csf1r,panc1低表达csf1r。
[0235]
实施例6:携带luciferase的靶细胞构建
[0236]
ptomo-cmv-luciferase-ires-puro慢病毒包装步骤与实施例2中相同。
[0237]
病毒感染panc1、bxpc3、aspc1、mcf-7细胞后用puromycin(1ug/ml)筛选2周,成功获得panc1、bxpc3、aspc1、mcf7-luciferase细胞。
[0238]
实施例7:car-t细胞杀伤
[0239]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本发明car-t细胞对不同靶细胞的杀伤能力。采用的靶细胞包括:高表达csf1r的靶细胞:bxpc3、aspc1;不表达或低表达csf1r的靶细胞:panc1;csf1r
+
/syndecan-1
+
的mcf7细胞。
[0240]
将mcf7、panc1-luciferase细胞消化计数后调整细胞密度为2
×
104/ml。将100μl luciferase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将car-t和对照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1
×
105/ml,按照e:t为5:1接种至黑96孔板中,每孔接种100μl。将上述靶细胞和t细胞混匀后至于培养箱孵育24小时。
[0241]
将bxpc3、aspc1-luciferase细胞消化计数后调整细胞密度为2
×
104/ml。将100μl bxpc3、aspc1-luciferase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将car-t和对照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8
×
104/ml,按照e:t为0.5:1、1:1、2:1、4:1接种至黑96孔板中,每孔接种100μl。将上述靶细胞和t细胞混匀后至于培养箱孵育24小时。
[0242]
收集细胞上清冻存于-80℃检测ifnγ释放量(见实施例8)。细胞杀伤用promega荧光检测试剂盒检测,首先细胞用20μl 1
×
plb裂解液处理细胞20分钟,每孔加入100μl底物后立即用biotek酶标仪检测。
[0243]
细胞毒性杀伤细胞%=(1-含效应细胞时靶细胞荧光值/无效应细胞时靶细胞荧光值)
×
100%
[0244]
结果:il34-car对不同胰腺癌细胞系的梯度杀伤结果如图4及图9所示。结果表明,il34-cart细胞对csf1r高表达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随着效靶比(e:t)升高而逐渐增强,对基本不表达csf1r的肿瘤细胞则基本无杀伤作用,对csf1r
+
/syndecan-1
+
的mcf7细胞也具有显著杀伤作用。
[0245]
实施例8:ifnγ细胞因子释放
[0246]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本发明car-t细胞与靶细胞共孵育情况下的细胞因子的释放情况。采用细胞杀伤实验中共孵育的细胞上清进行检测。
[0247]
方法如下:取实施例7中本发明car-t细胞与panc1、aspc1等靶细胞共孵育的细胞上清按照ifn gamma human elisa kit(life technology)检测ifnγ。
[0248]
用standard dilution buffer溶解标准品,并进行梯度稀释成1000pg/ml、500pg/ml、250pg/ml、125pg/ml、62.5pg/ml、31.2pg/ml、15.6pg/ml、0pg/ml的标准品。
[0249]
每孔中加入50μl incubation buffer、50μl检测样本、50μlifnγbiotin conjugated solution,混匀后室温静置90分钟。
[0250]
然后依次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0251]
(1)用1
×
wash buffer洗孔4次,每次停留1分钟。
[0252]
(2)每孔加入100μl 1
×
streptavidin-hrp solution,室温静置45分钟。
[0253]
(3)用1
×
wash buffer洗孔4次,每次停留1分钟。
[0254]
(4)加入100μl stabilized chromogen,室温避光静置30分钟.
[0255]
(5)每孔加入100μl stop solution后混匀。
[0256]
(6)450nm处检测吸光值。
[0257]
结果:结果如图5所示。il34-car-t杀伤aspc1后的细胞因子ifnγ明显增加。图7右图对照组结果显示,il34-car对csf1r阴性的panc1细胞没有ifnγ释放。结果表明,il34-car-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伴随着ifnγ释放,提示该杀伤作用与ifnγ释放有关。
[0258]
实施例9:过表达il34受体后对il34-car-t细胞杀伤作用的影响
[0259]
根据csf1r的cds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293t细胞cdna为模板扩增csf1r并酶切连接构建ptomo-cmv-csf1r-t2a-luciferase-ires-puro载体。慢病毒包装如实施例2所述,病毒感染panc1细胞后用puromycin(1μg/ml)筛选2周获得panc1-csf1r-luc细胞。
[0260]
将panc1-luc细胞及panc1-csf1r-luc细胞消化计数后调整细胞密度为2
×
104/ml。将100μl luciferase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将car-t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1
×
105/ml,按照e:t为5:1接种至黑96孔板中,每孔接种100μl。将上述靶细胞和t细胞混匀后至于培养箱孵育24小时。
[0261]
结果:il34-car-t细胞对胰腺癌细胞系panc1过表达csf1r后的杀伤结果如图6、图7所示。图6为panc1细胞过表达csf1r检测。图7为il34-car-t对panc1过表达csf1r后的杀伤作用及ifnγ释放。结果显示,相较于对比组panc1-con,il34-car-t细胞对过表达csf1r的panc1-csf1r细胞的杀伤率和ifnγ释放量均明显上升。该结果表明il34-car-t细胞对csf1r过表达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增强。
[0262]
实施例10:特异性敲降csf1r后对il34-car-t细胞杀伤作用影响
[0263]
根据sigma公司提供的csf1r shrna序列库,选取cds区验证过的shrna,并在ncbi上blast选择的每一条shrna,确保靶点的特异性。将shrna连接进入plko.1载体中,并通过酶切鉴定及测序确认载体正确。
[0264]
shrna病毒包装:在转染前一天按照每皿100万hek-293t细胞接种到6cm皿内进行培养。转染前,将6cm皿换成5ml新鲜培养液(含有血清,不含抗生素);取两个洁净无菌离心管,分别加入250μl medium,然后于其中一管加入5μg shrna质粒、2.5μg pcmvδr8.9、1μg pmd2.g,并用轻轻吹打混匀;另一管加入17μl lipo6000
tm
转染试剂,用轻轻吹打混匀。室温静置5分钟后,将含有dna的培养液用轻轻加入含lipo6000
tm
转染试剂的培养液中,轻轻颠倒离心管或者用轻轻吹打混匀,室温静置20分钟后加入6cm皿混匀,分别于48h、72h后收集上清,3000r/min,4℃离心20min后0.45μm滤膜过滤,获得含病毒上清液。
[0265]
shrna病毒感染:在感染前一天按照每孔50万aspc1细胞接种到六孔板内进行培养。感染前,将六孔板每孔换成1ml新鲜培养液(含有血清,不含抗生素),再加入1ml病毒上清、2μl polybrane(10mg/ml);24h后更换完全培养基,96h后检测shrna敲降效率,并进行il34-car-t细胞杀伤检测。
[0266]
将plko.1-shcoo2、plko.1-shcsf1r-1#、plko.1-shcsf1r-2#慢病毒感染aspc1细
胞制备aspc1-shcoo2、aspc1-shcsf1r#1、aspc1-shcsf1r#2-luciferase细胞,48小时后消化计数后调整细胞密度为2
×
104/ml。将100μl luciferase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中,将car-t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8
×
104/ml,按照e:t为4:1、2:1、1:1、0.5:1接种至黑96孔板中,每孔接种100μl。将上述靶细胞和t细胞混匀后至于培养箱孵育24小时后检测杀伤效果,通过荧光值变化检测il34-car-t细胞对aspc1及aspc1-shcsf1r的杀伤。。
[0267]
结果:结果如图8所示。图8-a为aspc1细胞中敲降csf1r细胞表型图。图8-b为qpcr检测csf1rmrna水平。图8-c为il34-car-t对aspc1沉默csf1r后杀伤作用。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aspc1-shcoo2细胞,il34-car-t细胞对敲低csf1r的aspc1-shcsf1r#1和aspc1-shcsf1r#1细胞的杀伤率和明显下降。该结果表明,敲降csf1r表达降低了il34-car-t的杀伤作用。
[0268]
实施例11:il34-car-t对aspc1-luc裸鼠移植瘤抑制作用
[0269]
aspc1-luc细胞如实施例6所述。aspc1-luc细胞系消化计数后加入30%matrigel调整细胞密度为5
×
106/ml。6周龄雌性ncg小鼠购买自南京集萃药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每只小鼠皮下接种100μl细胞悬液,7天后回输cart细胞,cart细胞制备如实施例7所述。cart回输前1天进行裸鼠成像:0.025%avertin(300μl/20g)麻醉小鼠后腹腔注射200μl d-荧光素加盐(15mg/ml),10分钟后进行小动物活体成像,并按照荧光值大小分组ntd、cd19-car、il34-car。每只小鼠尾静脉回输1
×
107/200μl cart细胞。其后每隔7天进行裸鼠成像。
[0270]
结果:结果如图10所示。结果表明il34-car-t对aspc1裸鼠移植瘤有显著抑制作用。
[0271]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技术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嵌合抗原受体(car),其特征在于,所述的car含有一胞外结合域,并且所述的胞外结合域包括基于seq id no: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il34或其片段的结构,并且,所述的胞外结合域能够特异性地结合il34受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胞外结合域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1至242位的氨基酸序列。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抗原受体的结构如下式i所示:l-eb-h-tm-c-cd3ζ-rp
ꢀꢀꢀꢀꢀꢀꢀꢀ
(i)式中,各
“‑”
独立地为连接肽或肽键;l是无或信号肽序列;eb是胞外结合域,所述胞外结合域特异性地结合于il34受体;h是无或铰链区;tm是跨膜结构域;c是无或共刺激信号分子;cd3ζ是源于cd3ζ的胞浆信号传导序列;rp是无或报告蛋白。4.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编码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5.一种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含有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分子。6.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宿主细胞含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体或染体中整合有外源的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分子或表达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7.一种工程化免疫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免疫细胞含有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体或染体中整合有外源的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分子或表达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合抗原受体。8.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化免疫细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分子或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体转导入免疫细胞内,从而获得所述工程化免疫细胞。9.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ar、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分子、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体、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宿主细胞,和/或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化免疫细胞,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car、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核酸分子、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载体、或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宿主细胞,和/或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化免疫细胞的用途,用于制备预防和/或il34受体高表达的疾病的药物或制剂。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L34构建的嵌合抗原受体免疫细胞制备及其应用。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IL34改造的嵌合抗原受体(CAR),所述的CAR含有一胞外结合域,所述的胞外结合域能够特异性地靶向IL34受体(尤其是CSF1R)。本发明的CAR免疫细胞具有高特异性和高效杀伤能力,经体内测试具有优秀的肿瘤抑制能力。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

赵旭东 孙彬 马海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技术研发日:

2022.06.21

技术公布日:

2023/3/21

本文发布于:2023-03-31 08:24: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453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细胞   所述   受体   本发明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