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边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


背景技术:



2.包边是汽车门生产的重要工序,包边质量直接影响门件外观质量,进而影响到整车外观质量。汽车前后门的内外板加工完成后需要包边,底部平整,包边容易,但是内外板的侧边不易包边,一般分两步,先将内外板的外侧边弯折包边,再将内侧边进行包边,比较费时,工作效率低。
3.授权公告号为cn21180325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包括上模板、下模板、导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的相对面后侧固接有所述导柱组件,所述上模板和所述下模板的相对面前侧安装有动力源,且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上模板沿所述导柱组件上下活动,所述上模板底部一侧竖直固接有斜楔,所述下模板顶部一端安装有用于内外板外侧边包边的折弯机构,且所述折弯机构上安装有与所述斜楔对应的下斜楔,所述下模板顶部另一端固接有放置所述内外板的托料块,所述上模板底部安装有用于所述内外板内侧边包边的压紧机构,所述上模板底部两侧边缘固接有若干导向块,所述压紧机构沿所述导向块上下活动,其具有通过设置上模板、下模板、折弯机构、压紧机构,使得汽车门框内外板内外两侧边包边快速简单,不需分步包边,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等优点。
4.但是上述已公开方案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上述方案在实际使用过程当中存在加工效率低同时对于包边角度兼容性不高无法做到柔性结构与金属结构完全贴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于柔性包裹件的包边效果,通过将柔性件安装在夹持件上,通过夹持电机的传动能够将柔性件撑开,从而便于本装置进行包边加工,通过限位件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安装效率,提高了本装置的安装精度。
6.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顶板、传动件、伸缩杆、滑动杆、限位件、夹持电机、转动传动件、转动支架和夹持件;
7.底座顶部与支撑柱连接;支撑柱顶部与顶板连接;顶板顶部与传动件连接;传动件与伸缩杆传动连接;伸缩杆底部与滑动杆传动连接;滑动杆与顶板滑动连接;滑动杆底部与限位件连接;底座顶部上设有支撑支架,支撑支架顶部与夹持电机连接;夹持电机为线性电机,夹持电机输出端与转动传动件传动连接;转动传动件远离夹持电机的一端与夹持件转动连接;夹持件与转动支架转动连接;转动支架与底座顶部连接。
8.优选的,底座底部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底部四周。
9.优选的,顶板上设有止锁件,止锁件与支撑柱滑动阻尼连接。
10.优选的,限位件上设有凸起,限位件表面上设有防滑层。
11.优选的,夹持件顶部上设有滚轮。
12.优选的,支撑支架上设有多组转动支架,多组转动支架呈圆周分布。
13.优选的,转动支架上设有多组夹持件,多组夹持件呈圆周分布。
14.优选的,支撑支架上设有转动限位件,转动限位件与转动传动件侧面接触。
1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于柔性包裹件的包边效果,通过将柔性件安装在夹持件上,通过夹持电机的传动能够将柔性件撑开,从而便于本装置进行包边加工,通过限位件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安装效率,提高了本装置的安装精度,通过底座与支撑柱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通过滑动杆与伸缩杆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加工效率和上下料的稳定性,通过呈圆周分布的夹持件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兼容性。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的侧视图;
20.附图标记:1、底座;2、支撑柱;3、顶板;4、传动件;5、伸缩杆;6、滑动杆;7、限位件;8、夹持电机;9、转动传动件;10、转动支架;11、夹持件。
具体实施方式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包括底座1、支撑柱2、顶板3、传动件4、伸缩杆5、滑动杆6、限位件7、夹持电机 8、转动传动件9、转动支架10和夹持件11;
23.底座1顶部与支撑柱2连接;支撑柱2顶部与顶板3连接;顶板3顶部与传动件4连接;传动件4与伸缩杆5传动连接;伸缩杆5底部与滑动杆6传动连接;滑动杆6与顶板3滑动连接;滑动杆6底部与限位件7连接;底座1顶部上设有支撑支架,支撑支架顶部与夹持电机8连接;夹持电机8为线性电机,夹持电机8输出端与转动传动件9传动连接;转动传动件9远离夹持电机8的一端与夹持件11转动连接;夹持件11与转动支架10转动连接;转动支架10 与底座1顶部连接;底座1底部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1底部四周;顶板3上设有止锁件,止锁件与支撑柱2滑动阻尼连接;限位件7上设有凸起,限位件7表面上设有防滑层;夹持件11顶部上设有滚轮;转动支架10上设有多组夹持件11,多组夹持件11呈圆周分布;支撑支架上设有转动限位件,转动限位件与转动传动件9侧面接触。
24.本实施例中,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于柔性件的包边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相比于传统结构,降低了柔性件撕裂的风险,使得柔性件在撑开过程当中形状更加均匀,受力稳定,同时顶部的限位件7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上下料效率和加工稳定性,当本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通过滑动杆6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升降过程,提高了滑动精度的同时限位件7便于对原料进行固定,从而防止了本装置加工精度下降,通过
支撑柱2与底座1的组合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稳定性。
25.实施例二
26.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支撑支架上设有多组转动支架10,多组转动支架10呈圆周分布。
27.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转动支架10的结构能够提高本装置的撑开收缩稳定性。
2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撑柱(2)、顶板(3)、传动件(4)、伸缩杆(5)、滑动杆(6)、限位件(7)、夹持电机(8)、转动传动件(9)、转动支架(10)和夹持件(11);底座(1)顶部与支撑柱(2)连接;支撑柱(2)顶部与顶板(3)连接;顶板(3)顶部与传动件(4)连接;传动件(4)与伸缩杆(5)传动连接;伸缩杆(5)底部与滑动杆(6)传动连接;滑动杆(6)与顶板(3)滑动连接;滑动杆(6)底部与限位件(7)连接;底座(1)顶部上设有支撑支架,支撑支架顶部与夹持电机(8)连接;夹持电机(8)为线性电机,夹持电机(8)输出端与转动传动件(9)传动连接;转动传动件(9)远离夹持电机(8)的一端与夹持件(11)转动连接;夹持件(11)与转动支架(10)转动连接;转动支架(10)与底座(1)顶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底部上设有多组固定螺纹孔,多组固定螺纹孔分布在底座(1)底部四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顶板(3)上设有止锁件,止锁件与支撑柱(2)滑动阻尼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件(7)上设有凸起,限位件(7)表面上设有防滑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件(11)顶部上设有滚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支架上设有多组转动支架(10),多组转动支架(10)呈圆周分布。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支架(10)上设有多组夹持件(11),多组夹持件(11)呈圆周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支架上设有转动限位件,转动限位件与转动传动件(9)侧面接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边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门框内外板包边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顶板、传动件、伸缩杆、滑动杆、限位件、夹持电机、转动传动件、转动支架和夹持件;底座顶部与支撑柱连接;支撑柱顶部与顶板连接;顶板顶部与传动件连接;传动件与伸缩杆传动连接;伸缩杆底部与滑动杆传动连接;滑动杆与顶板滑动连接;滑动杆底部与限位件连接;底座顶部上设有支撑支架,支撑支架顶部与夹持电机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本装置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于柔性包裹件的包边效果,通过将柔性件安装在夹持件上,通过夹持电机的传动能够将柔性件撑开,从而便于本装置进行包边加工,通过限位件的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本装置的安装效率,提高了本装置的安装精度。置的安装精度。置的安装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

吴生荣 蒋才安 洪大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羽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4

技术公布日:

2023/3/24

本文发布于:2023-03-31 07:45: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445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装置   支架   顶板   底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