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针灸推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中医针灸推拿训练的便捷式智能人体模型。
背景技术:
2.针灸推拿主要研究中医学、中药学、人体
穴位、针灸及推拿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针灸、推拿及康复保健等,例如:针刺人体特定穴位,艾灸熏熨体表穴位,双手推拿人体经络与穴位,刮痧器具反复刮动、摩擦人体体表皮肤等。
3.经检索,公开号为cn215182674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针灸训练装置,通过在人体仿生模型上设置有声音芯片、发光芯片、温度芯片等实现对生病状态进行模拟,可实现提高针灸训练的实际效果,缩短针灸学习进程的技术效果,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实操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人体血管、内脏和骨骼这些部位,这些人体结构在受到针刺后可能会产生难以预计的后果,因而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难以做到在实训过程中学习并充分了解人体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医针灸推拿训练的便捷式智能人体模型,具备训练效果好,模拟程度高的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医针灸推拿训练的便捷式智能人体模型,包括模型
本体和针灸针,
所述模型本体包含有设置于最外侧的仿造皮肤层,所述仿造皮肤层的底部设置有仿造肌肉层,所述仿造皮肤层和仿造肌肉层之间嵌入设置有仿造血管,所述仿造肌肉层的表面嵌入设置有若干穴位传感结构,所述仿造肌肉层的底部设置有仿造骨骼,所述仿造骨骼的底部设置有仿造内脏,所述仿造内脏的底部设置有处理器本体。
6.所述穴位传感结构包含有嵌入设置于仿造肌肉层表面的穿刺桶,所述穿刺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的顶部开设有装配环槽,所述装配环槽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穿刺桶的顶部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和定位槽的内腔共同设置有穿刺部,所述穿刺部表面的顶部且位于装配环槽的内腔套设有压力传感环,所述压力传感环的表面与定位环固定连接。
7.所述针灸针的内部设置有无线传感器。
8.优选的,所述压力传感环的内部集成有压力传感器和触摸开关。
9.优选的,所述仿造血管、仿造骨骼、仿造内脏和穿刺部的内部设置有带电低压传感器。
10.优选的,所述仿造血管、仿造骨骼、仿造内脏和穿刺部的内部设置的带电低压传感器以及无线传感器均与处理器本体通信耦合。
11.优选的,所述穴位传感结构设置于仿造肌肉层表面的位置与人体穴位相对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位于各个穴位点的穴位传感结构,并且穴位传感结构的内部集成有压力传感器和触摸开关,一旦受力,人体模型内部的传感器即开机运作,通过仿造皮肤,肌肉,血管、骨骼和内脏来达到模拟人体进针手感,针内含无线传感器,能感应针到达的位置,内脏、骨头及大血管设有带电低压传感器,一旦刺入便会将信息传输给处理器本体,该用于中医针灸推拿训练的便捷式智能人体模型具备训练效果好,模拟程度高的优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模拟人体,并且在推拿的过程中由于模型内部设置有骨骼和压力传感器,能够使得使用者能够掌控推拿力度,提高训练效果,使得使用者能够充分熟练人体器官和血管分布。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穴位传感结构立体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针灸针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模型本体;2、仿造皮肤层;3、仿造肌肉层;4、仿造血管;5、穴位传感结构;51、穿刺桶;52、定位环;53、装配环槽;54、定位槽;55、放置腔;56、穿刺部;57、压力传感环;6、仿造骨骼;7、仿造内脏;8、处理器本体;9、针灸针;10、无线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医针灸推拿训练的便捷式智能人体模型,包括模型本体1和针灸针9,模型本体1包含有设置于最外侧的仿造皮肤层2,仿造皮肤层2的底部设置有仿造肌肉层3,仿造皮肤层2和仿造肌肉层3之间嵌入设置有仿造血管4,仿造肌肉层3的表面嵌入设置有若干穴位传感结构5,仿造肌肉层3的底部设置有仿造骨骼6,仿造骨骼6的底部设置有仿造内脏7,仿造内脏7的底部设置有处理器本体8。
21.穴位传感结构5包含有嵌入设置于仿造肌肉层3表面的穿刺桶51,穿刺桶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52,定位环52的顶部开设有装配环槽53,装配环槽53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54,穿刺桶5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腔55,放置腔55和定位槽54的内腔共同设置有穿刺部56,穿刺部56表面的顶部且位于装配环槽53的内腔套设有压力传感环57,压力传感环57的内部集成有压力传感器和触摸开关,压力传感器设置为环形,采用半导体压电阻抗扩散压力传感器,即薄片表面形成半导体变形压力,通过压力使薄片变形而产生压电阻抗效果,从而使阻抗的变化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给处理器本体8,压力传感环57的表面与定位环52固定连接,仿造血管4、仿造骨骼6、仿造内脏7和穿刺部56的内部设置有带电低压传感器,仿造血管4、仿造骨骼6、仿造内脏7和穿刺部56的内部设置的带电低压传感器以及无线传感器10均与处理器本体8通信耦合,处理器本体8可连接外置的app,将数据显示,也可连接警示结构,警示结构包含且不限于灯光提醒和语音提醒。
22.针灸针9的内部设置有无线传感器10,无线传感器10将数据与处理器本体8联网并上传至app,并在app内设置成手法模式,可以检测针灸手法是否正确,此外,还可应用app里的3d人体模型画出经络循行方便记忆。
23.本实用新型中:穴位传感结构5设置于仿造肌肉层3表面的位置与人体穴位相对应。
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5.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中医针灸推拿训练的便捷式智能人体模型,包括模型本体(1)和针灸针(9),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型本体(1)包含有设置于最外侧的仿造皮肤层(2),所述仿造皮肤层(2)的底部设置有仿造肌肉层(3),所述仿造皮肤层(2)和仿造肌肉层(3)之间嵌入设置有仿造血管(4),所述仿造肌肉层(3)的表面嵌入设置有若干穴位传感结构(5),所述仿造肌肉层(3)的底部设置有仿造骨骼(6),所述仿造骨骼(6)的底部设置有仿造内脏(7),所述仿造内脏(7)的底部设置有处理器本体(8);所述穴位传感结构(5)包含有嵌入设置于仿造肌肉层(3)表面的穿刺桶(51),所述穿刺桶(5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环(52),所述定位环(52)的顶部开设有装配环槽(53),所述装配环槽(53)内腔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54),所述穿刺桶(5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腔(55),所述放置腔(55)和定位槽(54)的内腔共同设置有穿刺部(56),所述穿刺部(56)表面的顶部且位于装配环槽(53)的内腔套设有压力传感环(57),所述压力传感环(57)的表面与定位环(52)固定连接;所述针灸针(9)的内部设置有无线传感器(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针灸推拿训练的便捷式智能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环(57)的内部集成有压力传感器和触摸开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针灸推拿训练的便捷式智能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仿造血管(4)、仿造骨骼(6)、仿造内脏(7)和穿刺部(56)的内部设置有带电低压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针灸推拿训练的便捷式智能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仿造血管(4)、仿造骨骼(6)、仿造内脏(7)和穿刺部(56)的内部设置的带电低压传感器以及无线传感器(10)均与处理器本体(8)通信耦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针灸推拿训练的便捷式智能人体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穴位传感结构(5)设置于仿造肌肉层(3)表面的位置与人体穴位相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医针灸推拿训练的便捷式智能人体模型,包括模型本体和针灸针,所述模型本体包含有设置于最外侧的仿造皮肤层,所述仿造皮肤层的底部设置有仿造肌肉层,所述仿造皮肤层和仿造肌肉层之间嵌入设置有仿造血管,所述仿造肌肉层的表面嵌入设置有若干穴位传感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位于各个穴位点的穴位传感结构,并且穴位传感结构的内部集成有压力传感器和触摸开关,一旦受力,人体模型内部的传感器即开机运作,通过仿造皮肤,肌肉,血管、骨骼和内脏来达到模拟人体进针手感,针内含无线传感器,能感应针到达的位置,内脏、骨头及大血管设有带电低压传感器,一旦刺入便会将信息传输给处理器本体。刺入便会将信息传输给处理器本体。刺入便会将信息传输给处理器本体。
技术研发人员:
李娇 刘丛宁 李姜园 朱笑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河北中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
2022.10.21
技术公布日:
202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