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
背景技术:
2.图像或照片转印到特制的涂层杯上,近几年由国外引入,掀起了国内个性印制的热潮,烤杯机主要用于diy杯子;可将任何彩标、人像照片、风景图案,企业logo等烤制在瓷杯上,特别适合用作广告、礼品、宣传活动等。同时也可作为个性化物品,兼艺术欣赏和实用性于一体,操作方便快捷,立等可取,烤制单个杯子只需1-2分钟,所以大家将这种技术称为数码烤杯。但是,现在的烤杯机大多是只印单一尺寸的杯子,印不同尺寸的杯子就需要更换不同的机型,成本较高;在印杯子的过程中同时往往由于尺寸的不同或偏差往往会出现压力不足或压力过大的问题,压力不足可能导致转印不成功,压力过大的话可能会损坏杯体;故提供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陶瓷杯在进行热转印时压力不易控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以便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陶瓷杯在进行热转印时压力不易控制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可以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5.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包括
壳体组件,其为中空腔体;活动设置在
所述壳体组件中的
柔性发热体;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且能够与所述柔性发热体接触连接的转印组件,所述转印组件包括支撑板、把手、传动件、复位件、导向套、导杆和推块;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所述把手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贯穿所述壳体组件;所述传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把手和所述导杆;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传动件和所述支撑板;所述导向套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导杆设置在所述导向套上且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推块与所述导杆固定连接,其跟随所述导杆的运动而运动。
6.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印组件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导杆上且依次贯穿所述推块、所述柔性发热体的侧边;通过这样的设计,便于所述柔性发热体给陶瓷杯一个缓和压力,从而防止压力过大损坏陶瓷杯。
7.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缓冲件采用的是弹簧;通过这样的设计,便于所述柔性发热体给陶瓷杯一个缓和压力,从而防止压力过大损坏陶瓷杯。
8.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主壳体和底盖;所述主壳体为中空腔体;所述底盖通过卡扣结构或者螺丝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下方;通过这样的设计,便于对所述壳体组件内的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
9.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壳体的侧边设置有开口;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把手通过所述通孔活动贯穿所述主壳体;通过这样的设计,便于陶瓷杯放置到所述
柔性发热体中进行转印。
10.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发热体为侧边开孔的圆柱体,所述开孔的位置与所述开口的位置相对应;通过这样的设计,便于陶瓷杯放置到所述柔性发热体中进行转印。
11.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发热体采用的是硅胶发热体;所述柔性发热体的侧边设置有支架;通过这样的设计,便于对所述柔性发热体进行固定。
12.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柔性发热体中固定设置有定位块;通过这样的设计,便于对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体中的所述陶瓷杯进行定位。
13.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传动件包括多个传动杆,多个所述传动杆依次活动连接;通过这样的设计,便于把所述把手施加的纵向力转化为横向力。
14.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件采用的是弹簧;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所述传动件回复到初始位置。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通过传动件和导向套的相互作用,把按压把手的力转换为导杆的横向力,导杆带动推块向柔性发热体横向运动,从而使的柔性发热体未固定的一端向固定的一端运动,柔性发热体对设置在其内的陶瓷杯进行转印图像或照片,再通过缓冲件对按压力进行有效缓冲,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陶瓷杯在进行热转印时压力不易控制的问题;
17.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通过复位件的作用下使得传动件回复到初始位置,传动件带动导杆向远离柔性发热体的方向横向运动,推块跟随导杆的运动而运动,从而作用在柔性发热体的力消失,柔性发热体回复初始位置,通过这样方式,使得该装置能够匹配不同尺寸的陶瓷杯。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另一侧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另一侧面的内部连接示意图。
24.图中标示:11,壳体组件;111,主壳体;1111,开口;1112,通孔;112,底盖;12,柔性发热体;121,支架;122,定位块;13,转印组件;131,支撑板;132,把手;1321,条纹;133,传动件;134,复位件;135,导向套;136,导杆;137,推块;138,缓冲件;20,陶瓷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展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主要包括壳体组件11、柔性发热体12和转印组件13;所述壳体组件11为中空腔体;所述柔性发热体12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1中,其把图像或照片通过加热方式转印到不同尺寸的陶瓷杯20上;所述转印组件13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1中且能够与所述柔性发热体12接触连接,其给所述柔性发热体12一个作用力使得所述柔性发热体12收缩,从而对所述陶瓷杯20进行转印。
28.请参阅图1-图3,所述壳体组件11包括主壳体111和底盖112;所述主壳体111为中空腔体;所述底盖112通过卡扣结构或者螺丝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壳体111的下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壳体111和所述底盖112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主壳体111的侧边设置有开口1111,便于所述陶瓷杯20放置到所述柔性发热体12中进行转印;所述主壳体111上设置有通孔1112,便于所述转印组件13活动贯穿所述主壳体111。
29.请参阅图3-图5,所述柔性发热体12为侧边开孔的圆柱体,所述开孔的位置与所述开口1111的位置相对应,便于所述陶瓷杯20放置到所述柔性发热体12中,同时便于所述柔性发热体12进行收缩从而实现对所述陶瓷杯20进行压紧转印,优选地,所述柔性发热体12采用的是硅胶发热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发热体12的侧边设置有支架121,所述支架121对所述柔性发热体12进行支撑,其对所述柔性发热体12的一端进行固定,从而使得所述柔性发热体的另一端在所述转印组件13的作用下能够相对固定的一端合拢,从而能够匹配不同尺寸的所述陶瓷杯20;所述柔性发热体12中固定设置有定位块122,所述定位块122对设置在所述柔性发热体12中的所述陶瓷杯20进行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发热体12采用的是现有技术,故不再此赘述其具体的工作过程及结构,只要能够把图像或照片通过加热方式转印到不同尺寸的陶瓷杯20上即可。
30.请参阅图3-图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印组件13包括支撑板131、把手132、传动件133、复位件134、导向套135、导杆136、推块137和缓冲件138;所述支撑板131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11中;所述把手132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31上且贯穿所述壳体组件11,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组件11活动;所述传动件133的一端连接所述把手132、其另一端连接所述导杆136,其把所述把手132的纵向力转化为横向力,使得所述导杆136能够在横向运动;所述复位件134的一端连接所述传动件133,其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板131,其给所述传动件133一个回复力,使得所述传动件133能够回复到初始位置;所述导向套135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131上,其对所述导杆136进行导向;所述导杆136贯穿设置在所述导向套135上且与所述传动件133固定连接,其带动所述推块137在横向运动;所述推块137与所述导杆136固定连接,在所述导杆136的带动下能够与所述柔性发热体12的一端接触连接,带动所述柔性发热体12未固定的一端向固定的一端运动,从而使得所述柔性发热体12对设置在其内的所述陶瓷杯20进行转印图像或照片;所述缓冲件138设置在所述导杆136上且依次贯穿所述推
块138和所述柔性发热体12的侧边,当所述导杆136带动所述推块137向所述柔性发热体12运动时,由于所述缓冲件138处于压缩状态,其给所述柔性发热体12一个缓冲力,使得所述柔性发热体12给设置在其内的所述陶瓷杯20一个柔性压力,从而防止压力过大损坏所述陶瓷杯20。
31.请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所述把手132的摩擦力,所述把手132上设置有条纹,通过使用者的手与所述条纹接触增加摩擦力;所述传动件133包括多个传动杆,多个所述传动杆依次活动连接,从而把纵向力转化为横向力;所述复位件134和所述缓冲件采用的是弹簧。
3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通过把所述陶瓷杯20放置到所述柔性发热体12中,通过按压所述把手132,通过所述传动件133和所述导向套135的相互作用,把所述把手132的压力转换为横向力,使得所述传动件133带动所述导杆136向所述柔性发热体12的方向横向运动,从而带动固定设置在所述导杆136的所述推块137向所述柔性发热体12横向运动从而作用在所述柔性发热体上,使得所述柔性发热体12未固定的一端向固定的一端运动,从而使得所述柔性发热体12对设置在其内的所述陶瓷杯20进行转印图像或照片,从而完成整个转印过程,转印完成后,作用在所述把手132上的压力消失,在所述复位件134的作用下使得所述传动件134回复到初始位置,从而带动所述导杆136向远离所述柔性发热体12的方向横向运动,所述推块137跟随所述导杆136的运动而运动,从而作用在所述柔性发热体12的力消失,所述柔性发热体12在自身的回复力作用下回复到初始位置,再把转印好的所述陶瓷杯20从所述柔性发热体12中拿取出来。
3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其为中空腔体;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的柔性发热体;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且能够与所述柔性发热体接触连接的转印组件,所述转印组件包括支撑板、把手、传动件、复位件、导向套、导杆和推块;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所述把手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贯穿所述壳体组件;所述传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把手和所述导杆;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传动件和所述支撑板;所述导向套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导杆设置在所述导向套上且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推块与所述导杆固定连接,其跟随所述导杆的运动而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印组件还包括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导杆上且依次贯穿所述推块、所述柔性发热体的侧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采用的是弹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主壳体和底盖;所述主壳体为中空腔体;所述底盖通过卡扣结构或者螺丝结构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的侧边设置有开口;所述主壳体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把手通过所述通孔活动贯穿所述主壳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发热体为侧边开孔的圆柱体,所述开孔的位置与所述开口的位置相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发热体采用的是硅胶发热体,其侧边设置有支架。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发热体中固定设置有定位块。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件包括多个传动杆,多个所述传动杆依次活动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采用的是弹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陶瓷杯体热转印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其为中空腔体;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的柔性发热体;活动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的转印组件,所述转印组件包括支撑板、把手、传动件、复位件、导向套、导杆和推块;所述支撑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中;所述把手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且贯穿所述壳体组件;所述传动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把手和所述导杆;所述复位件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传动件和所述支撑板;所述导向套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导杆设置在所述导向套上且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推块与所述导杆固定连接,其跟随所述导杆的运动而运动。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陶瓷杯在进行热转印时压力不易控制的问题。不易控制的问题。不易控制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曹文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东莞市亚盟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23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