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型涤纶布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透气型涤纶布。


背景技术:



2.聚酯纤维,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3.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一般的涤纶布结构简单,经常受到拉伸,涤纶布的内部结构易出现形变的情况,降低了涤纶布的使用质量,同时涤纶布的抗菌性较差,内部易出现细菌滋生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气型涤纶布,解决了现今存在的涤纶布结构简单,受到拉伸易出现形变的情况,降低了涤纶布的使用质量和抗菌性较差,内部易出现细菌滋生的情况。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透气型涤纶布,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下端设置有杀菌层,所述杀菌层的下端设置有亲肤层,所述基层的上端设置有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的上端设置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上端设置有印花层,所述杀菌层的内部设置有组合条,所述透气层的内部设置有透气通道。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层的内部主要包括纬线经线,所述经线和纬线的中心均设置有弹性部,所述纬线和经线呈相互交叉纺织而成,所述弹性部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弹性部呈等距分布在经线和纬线的中心。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组合条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组合条呈等距分布在杀菌层的内部,所述组合条的内部主要包括杀菌条和基条,所述杀菌条和基条主要分为两组,所述杀菌条和基条相互加捻而组成组合条。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透气通道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透气通道呈均匀分布在透气层的内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层通过粘合胶与杀菌层固定连接,所述杀菌层通过粘合胶与亲肤层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石墨烯层通过粘合胶与透气层固定连接,所述透气层通过粘合胶与印花层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透气型涤纶布,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一种透气型涤纶布通过设置基层、经线、纬线和弹性部,该涤纶布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的经线和纬线相互交叉纺织而成,而采用的经线和纬线内部均含有具备弹性的弹性部,制成的涤纶布具备较好的弹性,提高了涤纶的使用拉伸效果,且能够有效防止涤纶布
由于拉伸出现形变的情况,提高了涤纶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14.2、该一种透气型涤纶布通过设置透气通道、杀菌层、组合条、基条和杀菌条,该涤纶布在使用过程中,石墨烯层具备抑菌、抗紫外线和防静电等效果,而且还具备较好的吸热作用,热量能够通过透气通道排出,透气性好,同时内部的杀菌层的纺织结构能够避免细菌在涤纶布内部滋生,提高了涤纶的抑菌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涤纶布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基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组合条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基层;2、杀菌层;3、亲肤层;4、石墨烯层;5、透气层;6、印花层;7、组合条;8、透气通道;9、纬线;10、经线;11、弹性部;12、杀菌条;13、基条。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3,本实施方案中:一种透气型涤纶布,包括基层1,基层1的下端设置有杀菌层2,杀菌层2的下端设置有亲肤层3,基层1的上端设置有石墨烯层4,石墨烯层4的上端设置有透气层5,透气层5的上端设置有印花层6,杀菌层2的内部设置有组合条7,透气层5的内部设置有透气通道8。
21.本实施例中,基层1的内部主要包括纬线9和经线10,经线10和纬线9的中心均设置有弹性部11,纬线9和经线10呈相互交叉纺织而成,弹性部11的数量为若干个,弹性部11呈等距分布在经线10和纬线9的中心,提高涤纶布的拉伸效果,避免涤纶布受到过度拉伸出现形变损坏的情况,提高了涤纶布的使用质量;组合条7的数量为若干个,组合条7呈等距分布在杀菌层2的内部,组合条7的内部主要包括杀菌条12和基条13,杀菌条12和基条13主要分为两组,杀菌条12和基条13相互加捻而组成组合条7,提高涤纶布的杀菌抑菌效果;透气通道8的数量为若干个,透气通道8呈均匀分布在透气层5的内部,透气性好;基层1通过粘合胶与杀菌层2固定连接,杀菌层2通过粘合胶与亲肤层3固定连接,结构合理;石墨烯层4通过粘合胶与透气层5固定连接,透气层5通过粘合胶与印花层6固定连接,结构合理。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基层1在生产过程中,经线10和纬线9相互交叉纺织而成,杀菌层2在生产过程中,采用两个杀菌条12和基条13设置为一组,通过加捻的方式制成组合条7,再将组合条7相互纺织而成杀菌层2,通过粘合胶将不同的布层固定即可。
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透气型涤纶布,包括基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下端设置有杀菌层(2),所述杀菌层(2)的下端设置有亲肤层(3),所述基层(1)的上端设置有石墨烯层(4),所述石墨烯层(4)的上端设置有透气层(5),所述透气层(5)的上端设置有印花层(6),所述杀菌层(2)的内部设置有组合条(7),所述透气层(5)的内部设置有透气通道(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型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的内部主要包括纬线(9)和经线(10),所述经线(10)和纬线(9)的中心均设置有弹性部(11),所述纬线(9)和经线(10)呈相互交叉纺织而成,所述弹性部(11)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弹性部(11)呈等距分布在经线(10)和纬线(9)的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型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条(7)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组合条(7)呈等距分布在杀菌层(2)的内部,所述组合条(7)的内部主要包括杀菌条(12)和基条(13),所述杀菌条(12)和基条(13)主要分为两组,所述杀菌条(12)和基条(13)相互加捻而组成组合条(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型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通道(8)的数量为若干个,所述透气通道(8)呈均匀分布在透气层(5)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型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通过粘合胶与杀菌层(2)固定连接,所述杀菌层(2)通过粘合胶与亲肤层(3)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型涤纶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4)通过粘合胶与透气层(5)固定连接,所述透气层(5)通过粘合胶与印花层(6)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涤纶布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透气型涤纶布,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下端设置有杀菌层,所述杀菌层的下端设置有亲肤层,所述基层的上端设置有石墨烯层,所述石墨烯层的上端设置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的上端设置有印花层,所述杀菌层的内部设置有组合条,所述透气层的内部设置有透气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基层、经线、纬线、弹性部、透气通道、杀菌层、组合条、基条和杀菌条,该涤纶布具备较好的弹性,提高了涤纶的使用拉伸效果,且能够有效防止涤纶布由于拉伸出现形变的情况,提高了涤纶的质量和使用效果,同时涤纶布的透气性好,杀菌层的纺织结构能够避免细菌在涤纶布内部滋生,提高了涤纶的抑菌效果。提高了涤纶的抑菌效果。提高了涤纶的抑菌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徐明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苏州美高美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5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3-03-31 03:33: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38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组合   纬线   经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