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气缸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推动气缸。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多种材料部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不同规格的工件,因而需要用到切割装置,可以使用开方机对硬、脆的材料工件进行切割,开方机切割时,如果工件位置没有对齐,将影响开方机切割的准确性,同时在工件切割后,由于平滑的切割面,切割完成后两个切割工件的切割面仍然黏合在一起,此时需要人工将两个切割工件进行分离,人工操作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影响了工厂的生产效益,可以使用推动气缸推动工件相分离,现有气缸中,一般前盖的侧面和后盖的中间设有
通气孔,在通气孔通气时,由于缸体和
活塞杆一般均为圆柱形,活塞杆在推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转动,且由于前盖的通气孔位于活塞杆的一侧,前盖的通气孔通气时,活塞杆上的受力不均匀,影响活塞杆的稳定运动,长时间使用后,活塞杆上靠近前盖的通气孔的侧面上磨损更严重,容易影响气缸的使用寿命。且目前的推动气缸中无法通过调节通气孔的大小来调节气缸的推动速度,一旦推动气缸推力过猛,将与切割工件发生强烈碰撞,有可能对工件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推动气缸,解决气缸侧面通气孔充气,活塞受力不均,活塞容易磨损松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推动气缸,包括缸体、前盖、后盖、活塞、推动轴和推动板,
所述前盖和后盖分别固定在缸体相对的两侧面,所述活塞活动位于缸体内,所述活塞与后盖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一气室,所述活塞和前盖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二气室,所述后盖和前盖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分别与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相连通,所述推动轴的一端连接活塞,所述推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前盖与推动板连接,
5.所述前盖朝向第二气室的内侧面上设有固定销,所述活塞朝向前盖的侧面上设有固定盲孔,所述固定销活动嵌入固定盲孔内,所述固定销和第二通气孔分别位于推动轴的两侧。
6.进一步,所述前盖和后盖的内侧面上均设有圆形的凹槽,所述活塞与凹槽的圆周侧边相挡接,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凹槽内。
7.活塞与凹槽的圆周侧边相挡接,当第二通气孔通气时,气体快速充满凹槽的空间,从而使得活塞受力更加均匀。
8.进一步,所述固定销为圆柱体或多边形棱柱,所述固定盲孔的形状与固定销的形状相适应。
9.多边形棱柱在与固定盲孔的配合中,具有更多的配合面,定位效果更好,而圆柱体为常见的固定销形状,使用更便利,无需另外进行加工。
10.进一步,还包括有调节螺栓,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侧面上设有螺丝孔,所述调节螺栓螺接在螺丝孔内,所述调节螺栓延伸进入第二通气孔内。
11.通过锁紧螺栓,可以调节螺栓延伸进入第二通气孔内的长度,从而调节第二通气孔的通气的横截面积,当充气的气压恒定时,可以调节第二通气孔的通气或放气的速度,从而调整气缸的推动轴和推动板往复运动的速度。
12.进一步,所述推动板和前盖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与前盖相固定。
13.当推动板做往复运动时,垫板避免了推动板与前盖板的刚性碰撞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14.进一步,所述前盖上设有活动通孔,所述推动轴穿过所述活动通孔,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和活动通孔的内周面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
15.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用于保证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的气密性,保证气缸的顺利推动。
16.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上均安装有外六角肘节接头。方便与外部气路系统进行连接。
17.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中,在推动轴的两侧设置第二通气孔和固定销,固定销和固定盲孔的配合对活塞起到进一步限制定位的作用,当第二通气孔充气时,活塞位于第二通气孔的一侧初始受力比较大,活塞有向该侧倾斜的趋势,固定销嵌入固定盲孔内,对活塞进行进一步固定,防止活塞的歪斜,保证活塞的平稳运行,减少活塞的局部磨损和松动,保证气缸的长时间运行。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1所述推动气缸的结构图。
20.图2为实施例1所述推动气缸的剖面结构图。
21.图3为实施例2所述推动气缸的剖面结构图。
22.图4为实施例2所述推动气缸在前盖轴线的剖面结构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缸体;11、第一气室;12、第二气室;2、前盖;21、第二通气孔;22、固定销;23、螺丝孔;24、调节螺栓;25、活动通孔;26、第二密封圈;3、后盖;31、第一通气孔;4、活塞;41、固定盲孔;42、第一密封圈;5、推动轴;6、推动板;7、凹槽;8、垫板;9、外六角肘节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26.实施例1
27.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推动气缸,包括缸体1、前盖2、后盖3、活塞4、推动轴5和推动板6,所述前盖2和后盖3分别固定在缸体1相对的两侧面,活塞4活动位于缸体1内,活塞4与后盖3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一气室11,活塞4和前盖2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二气室12,后盖3和前盖2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31和第二通气孔21,第一通气孔31和第二通气孔
21分别与第一气室11和第二气室12相连通,推动轴5的一端连接活塞4,推动轴5的另一端穿过前盖2与推动板6连接,前盖2朝向第二气室12的内侧面上设有固定销22,活塞4朝向前盖2的侧面上设有固定盲孔41,固定销22活动嵌入固定盲孔41内,固定销22和第二通气孔21分别位于推动轴5的两侧。
28.本实施例中,活塞4和推动轴5为可拆卸连接,后盖3和缸体1为一体结构,前盖2和缸体1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件连接。推动板6和推动板6上也可以通过紧固件进行固定(附图未显示)
29.前盖2和后盖3的内侧面上均设有圆形的凹槽7,活塞4与凹槽7的圆周侧边相挡接,第一通气孔31和第二通气孔21分别位于凹槽7内。活塞4与凹槽7的圆周侧边相挡接,当第二通气孔21通气时,气体快速充满凹槽7的空间,从而使得活塞4受力更加均匀。
30.固定销22为圆柱体或多边形棱柱,固定盲孔的形状与固定销22的形状相适应。多边形棱柱在与固定盲孔的配合中,具有更多的配合面,定位效果更好,而圆柱体为常见的固定销22形状,使用更便利,无需另外进行加工。
31.多边形棱柱可以为长方体、五棱柱或六棱柱,本实施例中,附图所显示的固定销22为圆柱体。
32.前盖2上设有活动通孔25,推动轴5穿过活动通孔25,活塞4的外周面和活动通孔25的内周面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42和第二密封圈26。第一密封圈42和第二密封圈26用于保证第一气室11和第二气室12的气密性,保证气缸的顺利推动。
33.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42和第二密封圈26为耐磨损的橡胶密封圈,提高装置的耐用性。
34.第一通气孔31和第二通气孔21上均安装有外六角肘节接头9。方便与外部气路系统进行连接。
35.上述实施方式的推动气缸中,固定销22和固定盲孔41的配合对活塞4起到进一步限制定位的作用,当第二通气孔21充气时,活塞4位于第二通气孔21的一侧初始受力比较大,活塞4有向该侧倾斜的趋势,固定销22嵌入固定盲孔41内,对活塞4进行进一步固定,防止活塞4的歪斜,减少活塞4的局部磨损和松动,保证气缸的长时间运行。
36.实施例2
37.如图3-4中,在实施例1的推动气缸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推动气缸还包括有调节螺栓24,第二通气孔21的侧面上设有螺丝孔23,调节螺栓24螺接在螺丝孔23内,调节螺栓24延伸进入第二通气孔21内。通过锁紧螺栓,可以调节螺栓24延伸进入第二通气孔21内的长度,从而调节第二通气孔21的通气的横截面积,当充气的气压恒定时,可以调节第二通气孔21的通气或放气的速度,从而调整气缸的推动轴5和推动板6往复运动的速度。
38.本实施例中,调节螺栓24在螺丝孔23内调节时需要注意密封性,可以通过设置密封圈的技术手段,保证第二通气孔21的密封性。
39.推动板6和前盖2之间设置有垫板8,垫板8与前盖2相固定。当推动板6做往复运动时,垫板8避免了推动板6与前盖2板的刚性碰撞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40.本实施例中,垫板8为橡胶垫板8,可以通过螺栓紧固件进行固定。
41.在推动气缸的使用过程中,调节螺丝在螺丝孔23上的旋转,使得调节螺丝在第二通气孔21内能够延伸不同的长度,进而调节通气速度,在外部充气压力不便的情况下,调整
推动气缸的推动速度。
4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或“包含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推动气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前盖、后盖、活塞、推动轴和推动板,所述前盖和后盖分别固定在缸体相对的两侧面,所述活塞活动位于缸体内,所述活塞与后盖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一气室,所述活塞和前盖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二气室,所述后盖和前盖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分别与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相连通,所述推动轴的一端连接活塞,所述推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前盖与推动板连接,所述前盖朝向第二气室的内侧面上设有固定销,所述活塞朝向前盖的侧面上设有固定盲孔,所述固定销活动嵌入固定盲孔内,所述固定销和第二通气孔分别位于推动轴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和后盖的内侧面上均设有圆形的凹槽,所述活塞与凹槽的圆周侧边相挡接,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分别位于所述凹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推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为圆柱体或多边形棱柱,所述固定盲孔的形状与固定销的形状相适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动气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调节螺栓,所述第二通气孔的侧面上设有螺丝孔,所述调节螺栓螺接在螺丝孔内,所述调节螺栓延伸进入第二通气孔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推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和前盖之间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与前盖相固定。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上设有活动通孔,所述推动轴穿过所述活动通孔,所述活塞的外周面和活动通孔的内周面分别设有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推动气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上均安装有外六角肘节接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推动气缸,包括缸体、前盖、后盖、活塞、推动轴和推动板,前盖和后盖分别固定在缸体相对的两侧面,活塞活动位于缸体内,活塞与后盖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一气室,活塞和前盖之间的间距形成第二气室,后盖和前盖的侧面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分别与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相连通,推动轴的一端连接活塞,推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前盖与推动板连接,前盖朝向第二气室的内侧面上设有固定销,活塞朝向前盖的侧面上设有固定盲孔,固定销活动嵌入固定盲孔内,固定销和第二通气孔分别位于推动轴的两侧,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保证气缸的平稳运行。平稳运行。平稳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
史文明 史义红 谢永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福建合盈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0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