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硝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脱硝喷氨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常规的脱硝喷氨系统内,冷空气由电加热或蒸汽加热至所需温度后通入至
氨水蒸发器内将氨水气化成氨空混合气,将冷空气由电加热或蒸汽加热至所需温度的过程需要利用到额外的热能,这一过程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脱硝喷氨系统,其无需利用额外的热能就能够将氨水气化,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硝喷氨系统,其包括空气预热器、scr
反应器和氨水蒸发器;
所述scr反应器的出口烟道内设置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空气预热器和所述氨水蒸发器通过管路相连通。
6.将空气预热器内的空气导入至换热管内时,换热管内的空气与scr反应器的出口烟道内的热烟气换热升温,加热后的空气再通入至氨水蒸发器内使氨水蒸发器内的氨水气化,在此过程中直接利用scr反应器内的热烟气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加热空气,无需利用额外的热能就能够将氨水气化,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热烟气被降温可直接排放。
7.可选的,所述换热管为盘管或者蛇形管。
8.将换热管设置为盘管或者蛇形管,能够加长空气在换热管内的流通距离,进而提升换热效果。
9.可选的,所述空气预热器与所述换热管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风机。
10.风机能够将空气预热器内的预热空气快速导入至换热管内,提升空气输送效率。
11.可选的,所述氨水蒸发器上设置有双流体喷,所述双流体喷用于将外部的压缩空气和氨水通过管路通入到所述氨水蒸发器内。
12.双流体喷能够将氨水雾化,雾化后的氨水分布于氨水蒸发器中。
13.可选的,所述氨水蒸发器的出口端设置有喷氨格栅,所述氨水蒸发器和所述喷氨格栅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喷氨格栅用于将所述氨水蒸发器内的气体与外部的烟气混合并通过管路送入至所述scr反应器内。
14.经换热管加热后的热空气通入至氨水蒸发器内后使雾化后的氨水气化,气化后的氨、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经喷氨格栅送入至scr反应器内,与外部的烟气混合,喷氨格栅能够使得气化后的氨、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与烟气混合得较为均匀。
15.可选的,所述氨水蒸发器和所述喷氨格栅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换热管与所述氨水蒸发器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有热电阻和压力变送器。
16.热电阻能够实时测量管道内介质的温度,压力变送器能够实时测量管道内介质的
压力,从而能够对管道内介质的温度和压力参数起到实时监控的作用。
17.可选的,所述氨水蒸发器和外部储存氨水的设备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和调节阀。
18.流量计能够实时监测通入氨水蒸发器内的氨水的流量,调节阀能够调节管路的开度,从而控制通入氨水蒸发器内的氨水的流量。
19.可选的,所述scr反应器的出口端设置有烟气分析仪和氨逃逸分析仪。
20.烟气分析仪能够检测排出的烟气中的nox浓度,氨逃逸分析仪能够检测尾气中过量的nh3浓度,从而控制喷氨量。
21.可选的,所述scr反应器内设置有催化剂层,所述scr反应器上设置有吹灰器,所述吹灰器用于朝向所述催化剂层吹送压缩空气。
22.通过吹灰器朝向催化剂层吹送压缩空气,能够去除催化剂层上的颗粒物,减轻催化剂层堵塞的情况,使scr反应器正常运行。
23.可选的,所述scr反应器上设置有压差变送器,所述压差变送器用于监测所述催化剂层的压损。
24.压差变送器能够监测催化剂层的压损,当压损高于一定值控制吹灰器朝向催化剂层吹送压缩空气。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脱硝喷氨系统的示意图。
27.图标:1-空气预热器;2-scr反应器;3-氨水蒸发器;4-换热管;5-风机;6-双流体喷;7-喷氨格栅;8-流量计;9-调节阀;10-烟气分析仪;11-氨逃逸分析仪;12-催化剂层;13-吹灰器;14-压差变送器;15-电磁阀;16-热电阻;17-压力变送器。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9.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
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4.本技术的发明人发现,将冷空气由电加热或蒸汽加热至所需温度的过程需要利用到额外的热能,这一过程能耗较大。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硝喷氨系统,至少用于解决该技术问题。
35.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脱硝喷氨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1、scr反应器2和氨水蒸发器3;scr反应器2的出口烟道内设置有换热管4,换热管4的两端分别与空气预热器1和氨水蒸发器3通过管路相连通。
36.需要指出的是,空气预热器1能够对空气进行预热,scr反应器2的出口烟道位于scr反应器2的底部,用于排出烟气;换热管4设置于scr反应器2的出口烟道内,由于scr反应器2的出口烟道内的温度较高,因此由空气预热器1通入到换热管4内的空气便能够被进一步加热。
37.需要说明的是,scr技术也称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反应器2是烟气脱硝系统的核心设备,主要功能是承载催化剂,为脱硝反应提供空间。
38.将空气预热器1内的空气导入至换热管4内时,换热管4内的空气与scr反应器2的出口烟道内的热烟气换热升温,加热后的空气再通入至氨水蒸发器3内使氨水蒸发器3内的氨水气化,在此过程中直接利用scr反应器2内的热烟气与空气进行热交换加热空气,无需利用额外的热能就能够将氨水气化,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同时热烟气被降温可直接排放。
39.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换热管4为盘管或者蛇形管。
40.将换热管4设置为盘管或者蛇形管,能够加长空气在换热管4内的流通距离,进而提升换热效果。
41.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空气预热器1与换热管4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风机5。
42.通过在空气预热器1与换热管4之间设置风机5,风机5能够将空气预热器1内的预热空气快速导入至换热管4内,提升空气输送效率。
4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氨水蒸发器3上设置有双流体喷6,双流体喷6用于将外部的压缩空气和氨水通过管路通入到氨水蒸发器3内。
44.需要指出的是,氨水蒸发器3上的双流体喷6与外部储存压缩空气和氨水的设备通过管路相连通,双流体喷6的喷口朝向氨水蒸发器3内。
45.外部的压缩空气和氨水经双流体喷6喷入到氨水蒸发器3内,在此过程中,双流体喷6能够将氨水雾化,雾化后的氨水分布于氨水蒸发器3中。
46.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氨水蒸发器3的出口端设置有喷氨格栅7,氨水蒸发器3和喷氨格栅7之间通过管路连接,喷氨格栅7用于将氨水蒸发器3内的气体与外部的烟气混合并通过管路送入至scr反应器2内。
47.经换热管4加热后的热空气通入至氨水蒸发器3内后使雾化后的氨水气化,气化后的氨、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混合经喷氨格栅7送入至scr反应器2内,与外部的烟气混合,喷氨格栅7能够使得气化后的氨、水蒸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与烟气混合得较为均匀。
4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氨水蒸发器3和外部储存氨水的设备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8和调节阀9。
49.该流量计8能够实时监测通入氨水蒸发器3内的氨水的流量,调节阀9能够调节管路的开度,从而控制通入氨水蒸发器3内的氨水的流量。
5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氨水蒸发器3和所述喷氨格栅7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换热管4与所述氨水蒸发器3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有热电阻16和压力变送器17。
51.此外,空气预热器1与换热管4之间的管路上也设置有压力变送器17,外部的烟气导入scr反应器2的管路上、scr反应器2出口端的管路上也设置有热电阻16。
52.需要说明的是,热电阻16能够实时测量管道内介质的温度,压力变送器17能够实时测量管道内介质的压力,从而能够对管道内介质的温度和压力参数起到实时监控的作用。
5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cr反应器2的出口端设置有烟气分析仪10和氨逃逸分析仪11。
54.需要指出的是,scr反应器2的出口端连接有管路,烟气分析仪10和氨逃逸分析仪11依次设置于scr反应器2的出口端的管路上;烟气分析仪10能够检测排出的烟气中的nox浓度,氨逃逸分析仪11能够检测尾气中过量的nh3浓度,从而控制喷氨量。
55.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cr反应器2内设置有催化剂层12,scr反应器2上设置有吹灰器13,吹灰器13用于朝向催化剂层12吹送压缩空气。
56.需要指出的是,催化剂层12是脱硝反应的促酶,起催化作用。
57.由于烟气中含粉尘颗粒物,系统长时间运行后粉尘颗粒物附着在催化剂层12表面会堵塞催化剂层12,此时通过吹灰器13朝向催化剂层12吹送压缩空气,能够去除催化剂层12上的颗粒物,减轻催化剂层12堵塞的情况,使scr反应器2正常运行。
58.在可选的实施例中,scr反应器2内由上至下设置有多个催化剂层12,相应的,吹灰器13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吹灰器13与多个催化剂层12一一对应。
59.另外,每个吹灰器13连接有一个电磁阀15,通过该电磁阀15的启闭控制吹灰器13向催化剂层12吹送压缩空气以去除催化剂层12上的颗粒物。
60.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scr反应器2上设置有压差变送器14,压差变送器14用于监测催化剂层12的压损。
61.需要指出的是,压差变送器14是监测催化剂层12的压损,压损高于一定值电磁阀15开启控制吹灰器13朝向催化剂层12吹送压缩空气。
62.每个催化剂层12对应设置一个压差变送器14,从而便于监测每个催化剂层12的压损,以便及时去除催化剂层12上的颗粒物。
6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硝喷氨系统,在该脱硝喷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将空气预热器1内的预热空气导入至换热管4内,换热管4内的空气与scr反应器2的出口烟道内的热烟气换热升温,加热后的空气再通入至氨水蒸发器3内与双流体喷6喷出的雾化氨水接触使氨水气化,气化后的氨水与空气的混合气体与外部的烟气混合经喷氨
格栅7送入至scr反应器2内,送入scr反应器2内的气体再经催化剂层12的脱硝反应后排出scr反应器2,在上述过程中直接利用scr反应器2出口烟道内的热烟气与换热管4内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加热空气,无需利用额外的热能就能够将氨水气化,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6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脱硝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预热器(1)、scr反应器(2)和氨水蒸发器(3);所述scr反应器(2)的出口烟道内设置有换热管(4),所述换热管(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空气预热器(1)和所述氨水蒸发器(3)通过管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4)为盘管或者蛇形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预热器(1)与所述换热管(4)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风机(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蒸发器(3)上设置有双流体喷(6),所述双流体喷(6)用于将外部的压缩空气和氨水通过管路通入到所述氨水蒸发器(3)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蒸发器(3)的出口端设置有喷氨格栅(7),所述氨水蒸发器(3)和所述喷氨格栅(7)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所述喷氨格栅(7)用于将所述氨水蒸发器(3)内的气体与外部的烟气混合并通过管路送入至所述scr反应器(2)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硝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蒸发器(3)和所述喷氨格栅(7)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换热管(4)与所述氨水蒸发器(3)之间的管路上均设置有热电阻(16)和压力变送器(17)。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蒸发器(3)和外部储存氨水的设备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流量计(8)和调节阀(9)。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cr反应器(2)的出口端设置有烟气分析仪(10)和氨逃逸分析仪(1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硝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cr反应器(2)内设置有催化剂层(12),所述scr反应器(2)上设置有吹灰器(13),所述吹灰器(13)用于朝向所述催化剂层(12)吹送压缩空气。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硝喷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cr反应器(2)上设置有压差变送器(14),所述压差变送器(14)用于监测所述催化剂层(12)的压损。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脱硝喷氨系统,涉及烟气脱硝技术领域。该脱硝喷氨系统包括空气预热器、SCR反应器和氨水蒸发器;SCR反应器的出口烟道内设置有换热管,换热管的两端分别与空气预热器和氨水蒸发器通过管路相连通,其无需利用额外的热能就能够将氨水气化,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
张伟明 李贝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盛剑环境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5
技术公布日:
20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