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毒采样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病毒检测的取样仪。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在进行病毒核酸检测时,通常是先由采样人员采用棉签收集样本并插到装有保存液的试管内晃动进行检测;现有技术中用人工采样的比率很高。
3.现有技术存在一定程度缺陷,采样检测人员需要面对受检人员,受检人员在被检测过程中呼出的气体会被吹到受试者面部,口罩也很难达到完美避免采样人员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避免被感染;目前检测需求量大,采样人员高强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自己也需要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毒检测的取样仪,本实用新型旨在能够降低采样人员在进行采样过程中遭到感染的概率;
5.同时,本实用新型能够让采样人员自己也能进行采样检测。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病毒检测的取样仪,包括包括支撑
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实时观察采样状况的观察机构,观察机构的前端底部活动连接有取样机构,观察机构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用于矫正检测姿势的辅助机构,辅助机构远离观察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靠近支撑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机构的底端,取样机构远离观察机构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一次性替换机构。
8.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核心
支架,核心支架朝向前端的
侧壁两边开设有第一升降槽,两端的第一升降槽之间的核心支架前端底部设置有第二升降槽。
9.进一步地,所述观察机构包括支撑支架,支撑支架靠近支撑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承载杆,升降承载杆活动连接于第一升降槽内侧,支撑支架远离升降承载杆的一端设置有观察屏,观察屏远离支撑支架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拍摄支架,拍摄支架远离观察屏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
10.进一步地,所述取样机构包括取样支架,取样支架后端固定连接于观察屏前端,取样支架远离观察屏的一端开设有取样插口,转向控制轮内侧顶端设置有转向控制轮,转向控制轮顶端贯穿取样支架侧壁活动连接有操控轮。
11.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升降承载支架,升降承载支架后端活动连接于第二升降槽内侧,升降承载支架远离第二升降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抬升舱,辅助抬升舱远离升降承载支架的一端设置有贴合
挡板,贴合挡板后端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贴合挡板顶端活动连接有抬升板,抬升板朝向外侧的侧壁设置有抬升控制器,抬升板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接支架,限位连接支架远离抬升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限位连接杆,限位连接杆远离限位连接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量保护台。
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固定支架,固定支架靠近支撑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机构朝向前端的侧壁,固定支架远离支撑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远离固定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板,控制板顶端设置有控制踏板。
13.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性替换机构包括一次性挡板,一次性挡板朝向外侧的侧壁开设有转向槽,转向槽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向承载支板,转向承载支板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向轴,转向轴外侧活动连接有转向轮,转向轮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向限位板,转向限位板朝向外侧的位置开设有检测承载孔。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1、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非人工直接采样的方式进行采样,直接避免在采样过程中让采样人员直接面对受试者,进而避免让采样人员直面受试者呼出的气体,配合现在常用的口罩,能够有效降低采样人员被感染的风险;
16.2、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能够让采样人员自行检测,在观察机构的配合下,能够实时观察采样状况,避免了采样量大而耽误了采样人员进行检测造成的隐患,有效降低疫情在采样过程中交叉传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支撑机构;11、核心支架;12、第一升降槽;13、第二升降槽;2、观察机构;21、支撑支架;22、升降承载杆;23、观察屏;24、拍摄支架;25、摄像头;3、取样机构;31、取样支架;32、取样插口;33、转向控制轮;34、操控轮;4、辅助机构;41、升降承载支架;42、辅助抬升舱;43、贴合挡板;44、限位挡板;45、抬升板;46、抬升控制器;47、限位连接支架;48、限位连接杆;49、过量保护台;5、控制机构;51、固定支架;52、连接架;53、控制板;54、控制踏板;6、一次性替换机构;61、一次性挡板;62、转向槽;63、转向承载支板;64、转向轴;65、转向轮;66、转向限位板;67、检测承载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
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一种病毒检测的取样仪,如图1所示,支撑机构1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实时观察采样状况的观察机构2,观察机构2的前端底部活动连接有取样机构3,观察机构2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用于矫正检测姿势的辅助机构4,辅助机构4远离观察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机构5,控制机构5靠近支撑机构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机构1的底端,取样机构3远离观察机构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一次性替换机构6。
28.如图2和4所示,支撑机构1包括核心支架11,核心支架11朝向前端的侧壁两边开设有第一升降槽12,两端的第一升降槽12之间的核心支架11前端底部设置有第二升降槽13,整个观察机构2和取样机构3都分别在第一升降槽12和第二升降槽13内侧进行升降。
29.观察机构2包括支撑支架21,支撑支架21靠近支撑机构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承载杆22,升降承载杆22活动连接于第一升降槽12内侧,支撑支架21远离升降承载杆22的一端设置有观察屏23,观察屏23远离支撑支架21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拍摄支架24,拍摄支架24远离观察屏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25,采样人员通过摄像头25实时观察采样过程中的情况,降低了采样人员在采样过程中被感染的概率。
30.取样机构3包括取样支架31,取样支架31后端固定连接于观察屏23前端,取样支架31远离观察屏23的一端开设有取样插口32,转向控制轮33内侧顶端设置有转向控制轮33,转向控制轮33顶端贯穿取样支架31侧壁活动连接有操控轮34,受试者在与一次性替换机构6的配合下自行采样,采样人员在旁辅助,减低采样人员直接接触受试者呼出的气体。
31.控制机构5包括固定支架51,固定支架51靠近支撑机构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机构1朝向前端的侧壁,固定支架51远离支撑机构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52,连接架52远离固定支架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板53,控制板53顶端设置有控制踏板54,让受试者可以自行操作控制高度,辅助进行采样工作。
32.如图3所示,辅助机构4包括升降承载支架41,升降承载支架41后端活动连接于第二升降槽13内侧,升降承载支架41远离第二升降槽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抬升舱42,辅助抬升舱42远离升降承载支架41的一端设置有贴合挡板43,贴合挡板43后端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44,贴合挡板43顶端活动连接有抬升板45,抬升板45朝向外侧的侧壁设置有抬升控制器46,抬升板45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接支架47,限位连接支架47远离抬升板4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限位连接杆48,限位连接杆48远离限位连接支架4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量保护台49,通过控制抬升控制器46,驱动抬升板45翻转,辅助受试者矫正姿势,头部昂起约60
°
,便于采样和观察。
33.如图5和6所示,一次性替换机构6包括一次性挡板61,一次性挡板61朝向外侧的侧壁开设有转向槽62,转向槽62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向承载支板63,转向承载支板63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向轴64,转向轴64外侧活动连接有转向轮65,转向轮65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向限位板66,转向限位板66朝向外侧的位置开设有检测承载孔67,一次性替换机构6是与受试者直接接触的,需要每次检测单独替换,防止患者与未患病人员交叉感染。
34.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受试者在辅助机构4前保持腰部挺直,然后通过调整第一升降槽12内侧的观察机构2让摄像头25能够正确拍摄到受试者的采样情况,之后驱动第二升降槽13内的辅助机构4,让抬升板45能够接触到患者下颚部位,再驱动抬升控制器46,让抬升板45向上反转,辅助矫正受试者姿势至头部昂起约60
°
,安装一次性替换机构6,在检测承载
孔67内侧安装采样签,调整操控轮34,让转向控制轮33能够驱动转向轮65转动,实现调整角度,让受试者进行采样工作。采样人员在旁辅助操作,避免直接让采样人员接触受试者。这个过程中普及取样设备的使用方式,逐步减少采样人员在采样过程中的比重,降低采样人员的感染风险。
3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病毒检测的取样仪,包括支撑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实时观察采样状况的观察机构(2),观察机构(2)的前端底部活动连接有取样机构(3),观察机构(2)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用于矫正检测姿势的辅助机构(4),辅助机构(4)远离观察机构(2)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机构(5),控制机构(5)靠近支撑机构(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机构(1)的底端,取样机构(3)远离观察机构(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一次性替换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毒检测的取样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核心支架(11),核心支架(11)朝向前端的侧壁两边开设有第一升降槽(12),两端的第一升降槽(12)之间的核心支架(11)前端底部设置有第二升降槽(1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病毒检测的取样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机构(2)包括支撑支架(21),支撑支架(21)靠近支撑机构(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承载杆(22),升降承载杆(22)活动连接于第一升降槽(12)内侧,支撑支架(21)远离升降承载杆(22)的一端设置有观察屏(23),观察屏(23)远离支撑支架(21)的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拍摄支架(24),拍摄支架(24)远离观察屏(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摄像头(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病毒检测的取样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机构(3)包括取样支架(31),取样支架(31)后端固定连接于观察屏(23)前端,取样支架(31)远离观察屏(23)的一端开设有取样插口(32),转向控制轮(33)内侧顶端设置有转向控制轮(33),转向控制轮(33)顶端贯穿取样支架(31)侧壁活动连接有操控轮(3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病毒检测的取样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4)包括升降承载支架(41),升降承载支架(41)后端活动连接于第二升降槽(13)内侧,升降承载支架(41)远离第二升降槽(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辅助抬升舱(42),辅助抬升舱(42)远离升降承载支架(41)的一端设置有贴合挡板(43),贴合挡板(43)后端侧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44),贴合挡板(43)顶端活动连接有抬升板(45),抬升板(45)朝向外侧的侧壁设置有抬升控制器(46),抬升板(45)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连接支架(47),限位连接支架(47)远离抬升板(4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限位连接杆(48),限位连接杆(48)远离限位连接支架(4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过量保护台(4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病毒检测的取样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固定支架(51),固定支架(51)靠近支撑机构(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机构(1)朝向前端的侧壁,固定支架(51)远离支撑机构(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架(52),连接架(52)远离固定支架(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板(53),控制板(53)顶端设置有控制踏板(5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病毒检测的取样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性替换机构(6)包括一次性挡板(61),一次性挡板(61)朝向外侧的侧壁开设有转向槽(62),转向槽(62)内侧固定连接有转向承载支板(63),转向承载支板(63)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向轴(64),转向轴(64)外侧活动连接有转向轮(65),转向轮(65)外侧固定连接有转向限位板(66),转向限位板(66)朝向外侧的位置开设有检测承载孔(6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病毒检测的取样仪,涉及病毒采样技术领域,包括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前端活动连接有用于实时观察采样状况的观察机构,观察机构的前端底部活动连接有取样机构,观察机构的底端活动连接有用于矫正检测姿势的辅助机构,辅助机构远离观察机构的一端设置有控制机构,控制机构靠近支撑机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机构的底端,取样机构远离观察机构的一端活动连接有一次性替换机构;同时,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通过采用非人工直接采样的方式进行采样,直接避免在采样过程中让采样人员直接面对受试者,进而避免让采样人员直面受试者呼出的气体,配合现在常用的口罩,能够有效降低采样人员被感染的风险。能够有效降低采样人员被感染的风险。能够有效降低采样人员被感染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
邓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三墩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2.02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