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层
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
背景技术:
2.三层瓦楞纸生产线及五层瓦楞纸生产线单独放置在场地中;使用时,三层瓦楞纸生产线及五层瓦楞纸生产线占地面积大,需要的场地较大,三层瓦楞纸生产线及五层瓦楞纸生产线需要较多的配套设备,要铺设较大面积的电路及水路,三层瓦楞纸生产线及五层瓦楞纸生产线需要较多的人员去操作,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三层瓦楞纸生产线及五层瓦楞纸生产线叠加在一起,占用面积小,需要场地较小,与生产线配套的水路及电路设备铺设集中维修和铺设方便,同一人员可以操作上下两层,人工成本低。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5.第一
原纸架、第二原纸架、第一瓦楞纸机、第一牵引结构及第四层纸架;
所述第一原纸架、第二原纸架及第一瓦楞纸机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一原纸架的出纸口与第一瓦楞纸机的第一进纸口相通,第二原纸架的出纸口与第一瓦楞纸机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一瓦楞纸机的出纸口与第一牵引结构的进纸口连通,所述第一牵引结构的出纸口与第四层纸架的进纸口相通;
6.第三原纸架、第四原纸架、第二瓦楞纸机、第二牵引结构及第三层纸架;所述第三原纸架、第四原纸架、第二瓦楞纸机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三原纸架的出纸口与第二瓦楞纸机的第一进纸口相通,所述第四原纸架的出纸口与第二瓦楞纸机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二瓦楞纸机的出纸口第二牵引结构的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二牵引结构的出纸口与第三层纸架的进纸口相通;
7.第五原纸架、第六原纸架、第三瓦楞纸机、第三牵引结构及第二层纸架;第五原纸架、第六原纸架及第三瓦楞纸机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五原纸架的出纸口与第三瓦楞纸机的第一进纸口相通,所述第六原纸架的出纸口与第三瓦楞纸机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三瓦楞纸机的出纸口与第三牵引结构的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三牵引结构的出纸口与第二层纸架的进纸口相通;
8.第七原纸架、五层瓦楞纸糊机及五层双面机;所述第七原纸架、五层瓦楞纸糊机及五层双面机位于第一层,所述五层瓦楞纸糊机的第一双层进纸口与第三层纸架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的第二双层进纸口与第二层纸架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的单层进纸口与第七原纸架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的出纸口与五层双面机的进纸口相通从而形成五层瓦楞纸;以及
9.第八原纸架、三层瓦楞纸糊机及两层双面机;所述第八原纸架、三层瓦楞纸糊机及两层双面机位于第二层,所述三层瓦楞纸糊机的双层进纸口与第四层纸架的出纸口相通,三层瓦楞纸糊机的单层进纸口与第八原纸架的出纸口相通,三层瓦楞纸糊机的出纸口与两层双面机的进纸口相通从而形成三层瓦楞纸。
10.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原纸架、第一瓦楞纸机、第二原纸架、第三原纸架、第二瓦楞纸机、第四原纸架、第五原纸架、第三瓦楞纸机、第六原纸架、第七原纸架、五层瓦楞纸糊机及五层双面机从左至右依次排布在第一层,所述第一牵引结构位于第一瓦楞纸机及第二原纸架之间,所述第二牵引结构位于第二瓦楞纸机及第四原纸架之间,所述第三牵引结构位于第三瓦楞纸机及第六原纸架之间。
11.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八原纸架、三层瓦楞纸糊机及两层双面机从左至右依次排布在第二层。
12.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双层纠偏结构及单层纠偏结构,五层瓦楞纸糊机的第一双层进纸口通过双层纠偏结构的其中一个纠偏结构与第三层纸架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的第二双层进纸口通过双层纠偏结构的另一个纠偏结构与第二层纸架的出纸口相通,所述三层瓦楞纸糊机的单层进纸口通过单层纠偏结构与第八原纸架的出纸口相通。
1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其是一种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14.第三原纸架、第四原纸架、第二瓦楞纸机、第二牵引结构及第四层纸架;所述第三原纸架、第四原纸架、第二瓦楞纸机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三原纸架的出纸口与第二瓦楞纸机的第一进纸口相通,所述第四原纸架的出纸口与第二瓦楞纸机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二瓦楞纸机的出纸口第二牵引结构的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二牵引结构的出纸口与第四层纸架的进纸口相通;
15.第五原纸架、第六原纸架、第三瓦楞纸机、第三牵引结构及第三层纸架;第五原纸架、第六原纸架及第三瓦楞纸机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五原纸架的出纸口与第三瓦楞纸机的第一进纸口相通,所述第六原纸架的出纸口与第三瓦楞纸机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三瓦楞纸机的出纸口与第三牵引结构的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三牵引结构的出纸口与第三层纸架的进纸口相通;
16.第一原纸架、第二原纸架、第一瓦楞纸机、第一牵引结构及第二层纸架;所述第一原纸架、第二原纸架及第一瓦楞纸机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一原纸架的出纸口与第一瓦楞纸机的第一进纸口相通,第二原纸架的出纸口与第一瓦楞纸机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一瓦楞纸机的出纸口与第一牵引结构的进纸口连通,所述第一牵引结构的出纸口与第二层纸架的进纸口相通;
17.第七原纸架、五层瓦楞纸糊机及五层双面机;所述第七原纸架、五层瓦楞纸糊机及五层双面机位于第二层,所述五层瓦楞纸糊机的第一双层进纸口与第四层纸架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的第二双层进纸口与第三层纸架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的单层进纸口与第七原纸架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的出纸口与五层双面机的进纸口相通从而形成五层瓦楞纸;以及
18.第八原纸架、三层瓦楞纸糊机及两层双面机;所述第八原纸架、三层瓦楞纸糊机及两层双面机位于第一层,所述三层瓦楞纸糊机的双层进纸口与第四层纸架的出纸口相通,
三层瓦楞纸糊机的单层进纸口与第八原纸架的出纸口相通,三层瓦楞纸糊机的出纸口与两层双面机的进纸口相通从而形成三层瓦楞纸。
19.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原纸架、第二瓦楞纸机、第四原纸架、第五原纸架、第三瓦楞纸机、第六原纸架、第一原纸架、第一瓦楞纸机、第二原纸架、第八原纸架、三层瓦楞纸糊机及两层双面机从左至右依次排布在第一层,所述第三牵引结构位于第三瓦楞纸机及第六原纸架之间,所述第二牵引结构位于第二瓦楞纸机及第四原纸架之间,所述第一牵引结构位于第一瓦楞纸机及第二原纸架之间。
20.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七原纸架、五层瓦楞纸糊机及五层双面机从左至右依次排布在第二层。
21.在本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双层纠偏结构及单层纠偏结构,五层瓦楞纸糊机的第一双层进纸口通过双层纠偏结构的其中一个纠偏结构与第三层纸架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的第二双层进纸口通过双层纠偏结构的另一个纠偏结构与第二层纸架的出纸口相通,所述三层瓦楞纸糊机的单层进纸口通过单层纠偏结构与第八原纸架的出纸口相通。
2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三层瓦楞纸生产线及五层瓦楞纸生产线叠加在一起,占用面积小,需要场地较小,与生产线配套的水路及电路设备铺设集中维修和铺设方便,同一人员可以操作上下两层,人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左侧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右侧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互相结合。
28.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术语
ꢀ“
上”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29.如图1及图2所示,其是一种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包括:
30.第一原纸架1、第二原纸架3、第一瓦楞纸机2、第一牵引结构14及第四层纸架17;所述第一原纸架1、第二原纸架3及第一瓦楞纸机2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一原纸架1的出纸口与第一瓦楞纸机2的第一进纸口相通,第二原纸架3的出纸口与第一瓦楞纸机2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一瓦楞纸机2的出纸口与第一牵引结构14的进纸口连通,所述第一牵引结构14的出纸口与第四层纸架17的进纸口相通;
31.第三原纸架5、第四原纸架7、第二瓦楞纸机6、第二牵引结构16及第三层纸架19;所述第三原纸架5、第四原纸架7、第二瓦楞纸机6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三原纸架5的出纸口与第二瓦楞纸机6的第一进纸口相通,所述第四原纸架7的出纸口与第二瓦楞纸机6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二瓦楞纸机6的出纸口第二牵引结构16的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二牵引结构16的出纸口与第三层纸架19的进纸口相通;
32.第五原纸架8、第六原纸架10、第三瓦楞纸机9、第三牵引结构18及第二层纸架20;第五原纸架8、第六原纸架10及第三瓦楞纸机9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五原纸架8的出纸口与第三瓦楞纸机9的第一进纸口相通,所述第六原纸架10的出纸口与第三瓦楞纸机9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三瓦楞纸机9的出纸口与第三牵引结构18的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三牵引结构18的出纸口与第二层纸架20的进纸口相通;
33.第七原纸架11、五层瓦楞纸糊机12及五层双面机13;所述第七原纸架11、五层瓦楞纸糊机12及五层双面机13位于第一层,所述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一双层进纸口与第三层纸架19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二双层进纸口与第二层纸架20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单层进纸口与第七原纸架11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出纸口与五层双面机13的进纸口相通从而形成五层瓦楞纸;以及
34.第八原纸架22、三层瓦楞纸糊机24及两层双面机25;所述第八原纸架22、三层瓦楞纸糊机24及两层双面机25位于第二层,所述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双层进纸口与第四层纸架17的出纸口相通,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单层进纸口与第八原纸架22的出纸口相通,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出纸口与两层双面机25的进纸口相通从而形成三层瓦楞纸。
35.使用时,第三原纸架5、第四原纸架7、第二瓦楞纸机6及第二牵引结构16在第三层纸架19形成了一双面瓦楞纸,第五原纸架8、第六原纸架10、第三瓦楞纸机9及第三牵引结构18在第二层纸架20形成了另一个双面瓦楞纸,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一双层进纸口与第三层纸架19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二双层进纸口与第二层纸架20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单层进纸口与第七原纸架11相通从而在第一层形成五层瓦楞纸;第一原纸架1、第二原纸架3、第一瓦楞纸机2及第一牵引结构14在第四层纸架17形成一双面瓦楞纸,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双层进纸口与第四层纸架17的出纸口相通,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单层进纸口与第八原纸架22的出纸口相通从而在第二层形成三层瓦楞纸。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原纸架1、第一瓦楞纸机2、第二原纸架3、第三原纸架5、第二瓦楞纸机6、第四原纸架7、第五原纸架8、第三瓦楞纸机9、第六原纸架10、第七原纸架11、五层瓦楞纸糊机12及五层双面机13从左至右依次排布在第一层,所述第一牵引结构14位于第一瓦楞纸机2及第二原纸架3之间,所述第二牵引结构16位于第二瓦楞纸机6及第四原纸架7之间,所述第三牵引结构18位于第三瓦楞纸机9及第六原纸架10之间。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八原纸架22、三层瓦楞纸糊机24及两层双面机25从左至右依次排布在第二层。
38.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双层纠偏结构21及单层纠偏结构23,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一双层进纸口通过双层纠偏结构21的其中一个纠偏结构与第三层纸架19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二双层进纸口通过双层纠偏结构21的另一个纠偏结构与第二层纸架20的出纸口相通,所述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单层进纸口通过单层纠偏结构23与第八原纸架22的出纸口相通。
实施例
39.如图3及图4所示,其是一种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包括:
40.第三原纸架5、第四原纸架7、第二瓦楞纸机6、第二牵引结构16及第四层纸架17;所述第三原纸架5、第四原纸架7、第二瓦楞纸机6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三原纸架5的出纸口与第二瓦楞纸机6的第一进纸口相通,所述第四原纸架7的出纸口与第二瓦楞纸机6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二瓦楞纸机6的出纸口第二牵引结构16的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二牵引结构16的出纸口与第四层纸架17的进纸口相通;
41.第五原纸架8、第六原纸架10、第三瓦楞纸机9、第三牵引结构18及第三层纸架19;第五原纸架8、第六原纸架10及第三瓦楞纸机9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五原纸架8的出纸口与第三瓦楞纸机9的第一进纸口相通,所述第六原纸架10的出纸口与第三瓦楞纸机9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三瓦楞纸机9的出纸口与第三牵引结构18的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三牵引结构18的出纸口与第三层纸架19的进纸口相通;
42.第一原纸架1、第二原纸架3、第一瓦楞纸机2、第一牵引结构14及第二层纸架20;所述第一原纸架1、第二原纸架3及第一瓦楞纸机2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一原纸架1的出纸口与第一瓦楞纸机2的第一进纸口相通,第二原纸架3的出纸口与第一瓦楞纸机2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一瓦楞纸机2的出纸口与第一牵引结构14的进纸口连通,所述第一牵引结构14的出纸口与第二层纸架20的进纸口相通;
43.第七原纸架11、五层瓦楞纸糊机12及五层双面机13;所述第七原纸架11、五层瓦楞纸糊机12及五层双面机13位于第二层,所述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一双层进纸口与第四层纸架17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二双层进纸口与第三层纸架19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单层进纸口与第七原纸架11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出纸口与五层双面机13的进纸口相通从而形成五层瓦楞纸;以及
44.第八原纸架22、三层瓦楞纸糊机24及两层双面机25;所述第八原纸架22、三层瓦楞纸糊机24及两层双面机25位于第一层,所述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双层进纸口与第四层纸架17的出纸口相通,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单层进纸口与第八原纸架22的出纸口相通,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出纸口与两层双面机25的进纸口相通从而形成三层瓦楞纸。
45.使用时,第三原纸架5、第四原纸架7、第二瓦楞纸机6及第二牵引结构16在第四层纸架17形成了一双面瓦楞纸,第五原纸架8、第六原纸架10、第三瓦楞纸机9及第三牵引结构18在第三层纸架19形成了另一个双面瓦楞纸,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一双层进纸口与第四层纸架17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二双层进纸口与第三层纸架19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单层进纸口与第七原纸架11相通从而在第二层形成五层瓦楞纸;第一原纸架1、第二原纸架3、第一瓦楞纸机2及第一牵引结构14在第二层纸架20形成一双面瓦楞纸,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双层进纸口与第四层纸架17的出纸口相通,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单层进纸口与第八原纸架22的出纸口相通从而在第一层形成三层瓦楞纸。
4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原纸架5、第二瓦楞纸机6、第四原纸架7、第五原纸架8、第三瓦楞纸机9、第六原纸架10、第一原纸架1、第一瓦楞纸机2、第二原纸架3、第八原纸架22、三层瓦楞纸糊机24及两层双面机25从左至右依次排布在第一层,所述第三牵引结构18位于第三瓦楞纸机9及第六原纸架10之间,所述第二牵引结构16位于第二瓦楞纸机6及第四原纸架7之间,所述第一牵引结构14位于第一瓦楞纸机2及第二原纸架3之间。
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七原纸架11、五层瓦楞纸糊机12及五层双面机13从左至右依次排布在第二层。
48.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双层纠偏结构21及单层纠偏结构23,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一双层进纸口通过双层纠偏结构21的其中一个纠偏结构与第三层纸架19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二双层进纸口通过双层纠偏结构21的另一个纠偏结构与第二层纸架20的出纸口相通,所述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单层进纸口通过单层纠偏结构23与第八原纸架22的出纸口相通。
49.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出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及变形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原纸架(1)、第二原纸架(3)、第一瓦楞纸机(2)、第一牵引结构(14)及第四层纸架(17);所述第一原纸架(1)、第二原纸架(3)及第一瓦楞纸机(2)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一原纸架(1)的出纸口与第一瓦楞纸机(2)的第一进纸口相通,第二原纸架(3)的出纸口与第一瓦楞纸机(2)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一瓦楞纸机(2)的出纸口与第一牵引结构(14)的进纸口连通,所述第一牵引结构(14)的出纸口与第四层纸架(17)的进纸口相通;第三原纸架(5)、第四原纸架(7)、第二瓦楞纸机(6)、第二牵引结构(16)及第三层纸架(19);所述第三原纸架(5)、第四原纸架(7)、第二瓦楞纸机(6)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三原纸架(5)的出纸口与第二瓦楞纸机(6)的第一进纸口相通,所述第四原纸架(7)的出纸口与第二瓦楞纸机(6)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二瓦楞纸机(6)的出纸口第二牵引结构(16)的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二牵引结构(16)的出纸口与第三层纸架(19)的进纸口相通;第五原纸架(8)、第六原纸架(10)、第三瓦楞纸机(9)、第三牵引结构(18)及第二层纸架(20);第五原纸架(8)、第六原纸架(10)及第三瓦楞纸机(9)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五原纸架(8)的出纸口与第三瓦楞纸机(9)的第一进纸口相通,所述第六原纸架(10)的出纸口与第三瓦楞纸机(9)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三瓦楞纸机(9)的出纸口与第三牵引结构(18)的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三牵引结构(18)的出纸口与第二层纸架(20)的进纸口相通;第七原纸架(11)、五层瓦楞纸糊机(12)及五层双面机(13);所述第七原纸架(11)、五层瓦楞纸糊机(12)及五层双面机(13)位于第一层,所述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一双层进纸口与第三层纸架(19)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二双层进纸口与第二层纸架(20)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单层进纸口与第七原纸架(11)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出纸口与五层双面机(13)的进纸口相通从而形成五层瓦楞纸;以及第八原纸架(22)、三层瓦楞纸糊机(24)及两层双面机(25);所述第八原纸架(22)、三层瓦楞纸糊机(24)及两层双面机(25)位于第二层,所述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双层进纸口与第四层纸架(17)的出纸口相通,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单层进纸口与第八原纸架(22)的出纸口相通,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出纸口与两层双面机(25)的进纸口相通从而形成三层瓦楞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原纸架(1)、第一瓦楞纸机(2)、第二原纸架(3)、第三原纸架(5)、第二瓦楞纸机(6)、第四原纸架(7)、第五原纸架(8)、第三瓦楞纸机(9)、第六原纸架(10)、第七原纸架(11)、五层瓦楞纸糊机(12)及五层双面机(13)从左至右依次排布在第一层,所述第一牵引结构(14)位于第一瓦楞纸机(2)及第二原纸架(3)之间,所述第二牵引结构(16)位于第二瓦楞纸机(6)及第四原纸架(7)之间,所述第三牵引结构(18)位于第三瓦楞纸机(9)及第六原纸架(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八原纸架(22)、三层瓦楞纸糊机(24)及两层双面机(25)从左至右依次排布在第二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层纠偏结构(21)及单层纠偏结构(23),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一双层进纸口通过双层纠偏结构(21)的其中一个纠偏结构与第三层纸架(19)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二双层进纸口通过双层纠偏结构(21)的另一个纠偏结构与第二层纸架(20)的出纸口相通,所述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单层进纸口通过单层纠偏结构(23)与第八原纸架(22)的出纸
口相通。5.一种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原纸架(5)、第四原纸架(7)、第二瓦楞纸机(6)、第二牵引结构(16)及第四层纸架(17);所述第三原纸架(5)、第四原纸架(7)、第二瓦楞纸机(6)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三原纸架(5)的出纸口与第二瓦楞纸机(6)的第一进纸口相通,所述第四原纸架(7)的出纸口与第二瓦楞纸机(6)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二瓦楞纸机(6)的出纸口第二牵引结构(16)的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二牵引结构(16)的出纸口与第四层纸架(17)的进纸口相通;第五原纸架(8)、第六原纸架(10)、第三瓦楞纸机(9)、第三牵引结构(18)及第三层纸架(19);第五原纸架(8)、第六原纸架(10)及第三瓦楞纸机(9)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五原纸架(8)的出纸口与第三瓦楞纸机(9)的第一进纸口相通,所述第六原纸架(10)的出纸口与第三瓦楞纸机(9)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三瓦楞纸机(9)的出纸口与第三牵引结构(18)的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三牵引结构(18)的出纸口与第三层纸架(19)的进纸口相通;第一原纸架(1)、第二原纸架(3)、第一瓦楞纸机(2)、第一牵引结构(14)及第二层纸架(20);所述第一原纸架(1)、第二原纸架(3)及第一瓦楞纸机(2)位于第一层,所述第一原纸架(1)的出纸口与第一瓦楞纸机(2)的第一进纸口相通,第二原纸架(3)的出纸口与第一瓦楞纸机(2)的第二进纸口相通,所述第一瓦楞纸机(2)的出纸口与第一牵引结构(14)的进纸口连通,所述第一牵引结构(14)的出纸口与第二层纸架(20)的进纸口相通;第七原纸架(11)、五层瓦楞纸糊机(12)及五层双面机(13);所述第七原纸架(11)、五层瓦楞纸糊机(12)及五层双面机(13)位于第二层,所述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一双层进纸口与第四层纸架(17)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二双层进纸口与第三层纸架(19)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单层进纸口与第七原纸架(11)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出纸口与五层双面机(13)的进纸口相通从而形成五层瓦楞纸;以及第八原纸架(22)、三层瓦楞纸糊机(24)及两层双面机(25);所述第八原纸架(22)、三层瓦楞纸糊机(24)及两层双面机(25)位于第一层,所述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双层进纸口与第四层纸架(17)的出纸口相通,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单层进纸口与第八原纸架(22)的出纸口相通,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出纸口与两层双面机(25)的进纸口相通从而形成三层瓦楞纸。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原纸架(5)、第二瓦楞纸机(6)、第四原纸架(7)、第五原纸架(8)、第三瓦楞纸机(9)、第六原纸架(10)、第一原纸架(1)、第一瓦楞纸机(2)、第二原纸架(3)、第八原纸架(22)、三层瓦楞纸糊机(24)及两层双面机(25)从左至右依次排布在第一层,所述第三牵引结构(18)位于第三瓦楞纸机(9)及第六原纸架(10)之间,所述第二牵引结构(16)位于第二瓦楞纸机(6)及第四原纸架(7)之间,所述第一牵引结构(14)位于第一瓦楞纸机(2)及第二原纸架(3)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原纸架(11)、五层瓦楞纸糊机(12)及五层双面机(13)从左至右依次排布在第二层。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层纠偏结构(21)及单层纠偏结构(23),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一双层进纸口通过双层纠偏结构(21)的其中一个纠偏结构与第三层纸架(19)的出纸口相通,五层瓦楞纸糊机(12)的第二双层进纸口通过双层纠偏结构(21)的另一个纠偏结构与第二层纸架(20)的出纸口相通,
所述三层瓦楞纸糊机(24)的单层进纸口通过单层纠偏结构(23)与第八原纸架(22)的出纸口相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层瓦楞纸及五层瓦楞纸的生产线,包括第一原纸架、第二原纸架、第一瓦楞纸机、第一牵引结构、第四层纸架、第三原纸架、第四原纸架、第二瓦楞纸机、第二牵引结构、第三层纸架、第五原纸架、第六原纸架、第三瓦楞纸机、第三牵引结构、第二层纸架、第七原纸架、五层瓦楞纸糊机、五层双面机、第八原纸架、三层瓦楞纸糊机及两层双面机。其具有三层瓦楞纸生产线及五层瓦楞纸生产线叠加在一起,占用面积小,需要场地较小,与生产线配套的水路及电路设备铺设集中维修和铺设方便,同一人员可以操作上下两层,人工成本低等优点。人工成本低等优点。人工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
程度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程度远
技术研发日:
2022.12.06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