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地形开沟装置及播种机结构及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仿地形开沟装置播种机结构及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播种机的开沟器位置固定,不具有仿地形的功能,对于像东北等平原地区的土地仍然适用。但是,对于像重庆等的丘陵地带,由于丘陵地区的田间作业环境较差,土地高度不平,若开沟器位置固定,耕深会随着土地的起伏改变,则会出现播种深度不一致的问题,导致出苗时间不同,影响作物的生长及产量。同时,在施肥时也存在同样的施肥深度不一致的问题,导致无法准确给肥。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耕深不变的、可以仿地形播种和施肥的仿地形开沟装置及播种机结构及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地形开沟装置及播种机结构及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耕深不变的、可以仿地形播种和施肥的仿地形开沟装置及播种机结构及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地形开沟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固设有支撑环和支撑架,所述支撑环内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开沟柄的一端,所述开沟柄的另一端安装有开沟器,所述支撑架与开沟柄之间活动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限位压簧。
6.优选的,所述支撑架远离开沟柄的一端位于固定杆的上侧,支撑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杆的顶端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活动配合,且限位杆的顶端设有防止脱落的销钉。限位杆的另一端与开沟柄铰接,具体的,开沟柄上固定有槽形块,将开沟柄的端部置于槽形块内后,用销钉穿过槽形块和开沟柄上的通孔进行铰接连接,限位压簧被限制在槽形块和支撑架之间。
7.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下侧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呈l形,导向杆的竖直段与固定杆连接,导向杆的水平段滑动安装有保持杆。具体的,保持杆上开设有沿径向的滑孔,导向杆的水平段与所述滑孔滑动配合。导向杆位于竖直段和保持杆之间的水平段上还套设有保持弹簧,开沟柄压靠在保持杆上。通过保持杆和保持弹簧,可以对开沟器的角度和开沟深度进行仿形调节,并且限制了开沟器的最低深度,保证播深的一致性。
8.优选的,所述转杆上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设有限位销。限位销通过限位环上的孔伸入可以对转杆进行位置限定,从而可以轴向调节开沟器的位置,使本播种机可适用数种不同模式的播种。
9.优选的,所述开沟器包括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前宽后窄,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侧边相连接,且左侧板和右侧板前端底部设有松土尖;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
之间设有加强杆,所述开沟柄与所述加强杆连接。通过开沟器的结构设计,增加开掘土能力,减小开沟时的阻力,并且左侧板和右侧板之间的空间可以对种子或者肥料进行导向,从而实现数种不同模式的播种。
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播种机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仿地形开沟装置,还包括机架,所述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机架的底部,机架上还设有仿形行走装置。
11.优选的,所述仿形行走装置包括悬臂,所述悬臂的一端与驱动装置的输出端铰接,悬臂的另一端安装有车轮,悬臂靠近所述车轮的一端铰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另一端与机架铰接。
12.优选的,所述悬臂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安装在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链轮的轮轴上安装所述车轮,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与壳体铰接。
13.在仿地形开沟装置的仿形播种和仿形施肥下,还通过悬臂旋转可以将机架进行上下移动,进一步进行播深调节。具体的,通过电动推杆的伸缩,使悬臂绕第一链轮的轮轴转动,使机架升高或降低,从而对播深进行调节。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播种机结构,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播种装置和施肥装置,所述播种装置和施肥装置的下侧均设有仿地形开沟装置;所述播种装置包括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的第一排种器、第二排种器、第三排种器和第四排种器,所述第一排种器和第二排种器的中心距为200mm,所述第二排种器和第三排种器的中心距为400mm,所述第三排种器和第四排种器的中心距为200mm;所述施肥装置包括肥箱,所述肥箱分为排肥量可调的三个部分。
15.基于重庆市大豆、玉米种植的农艺要求,玉米间距400mm,大豆间距200mm,本播种机可实现大豆、玉米净作及2行玉米套作、4行大豆套作、“2+2”模式大豆玉米间作、“2+4”模式大豆玉米间作等多种种植模式,可适用于不同区域的大豆、玉米种植。具体的,播种装置采用外槽轮离合器进行播种,通过左右滑动排种块来调节播种量的大小。四个排种器均被固定在铁板上且同轴度要求较高,无刷电机通过带动电机轴转动,进而实现排种块的转动,种子落入凹槽中,转动一定角度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出,种子经管排种口、排种管而到达开沟器工作产生的沟槽,从而排种完成。施肥装置与播种装置结构类似,由肥箱、排肥器、排肥轴、链轮链条、排肥电机等组成,由于大豆、玉米所施肥料含氮量不同,故需要不同肥料、不同量进行施肥,可以将肥箱分为三部分,其比例为1:2:1,进行行间施肥,排肥量也可通过左右滑动排种块来调节。
16.优选的,所述机架上设有plc控制中心,所述驱动装置为汽油机,所述plc控制中心通过无刷电机驱动所述播种装置和施肥装置,所述汽油机用于驱动车轮。汽油机通过皮带、皮带轮及皮带轮离合器将动力传输至减速器部分,减速器经过内部减速后,将小动力经万向节、链轮链条传输到车轮上,同时配以后部万向轮,以实现播种机的行走及转弯。为实现播种机行走及停止的顺利进行,将行程为30mm的电动推杆,固连在皮带轮离合器拉杆处,通过旋钮开关控制电动推杆来控制皮带轮离合器的“离”“合”。
17.本机播种、施肥均以无刷电机提供动力,以plc控制中心进行控制,以车轮行进速度作为参考,来调节无刷电机转速。接近开关以悬臂中链轮轮齿的个数作为计数单位进行角度换算,从而测得车轮转速。当播种机进行转弯时,由于两侧接近开关所测得的转速相差
过大,在plc控制中心的控制下,播种电机、排肥电机均立即停止工作。此外,本机宽1000mm,长1200mm,高700mm,属于小型机械,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大豆玉米带状播种。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通过仿地形开沟装置的结构设置,播种、施肥均进行开沟,开沟器结合限位压簧进行仿地形。具体的,在限位压簧的作用下,开沟器可以始终与地面保持一定深度的接触,当前方土地凸起时,开沟器在限位弹簧及限位杆活动连接的作用下上移,保证播深不变;当前面土地下凹时,开沟器在限位压簧及限位杆活动连接的作用下下移,保证播深不变。施肥时原理相同,使得施肥的深度一致。本实用新型通过仿地形开沟装置,使得仿地形播种和施肥实现。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仿地形开沟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仿地形开沟装置的开沟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播种机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是本实用新型播种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上述附图中:1、仿地形开沟装置;11、固定杆;111、支撑环;112、支撑架;12、转杆;121、限位环;122、限位销;13、开沟器;131、开沟柄;132、左侧板;133、右侧板;134、加强杆;14、限位杆;141、限位压簧;15、导向杆;151、保持弹簧;16、保持杆;2、机架;3、仿形行走装置;31、悬臂;311、壳体;312、第一链轮;32、电动推杆;4、驱动装置;5、车轮;6、播种装置;61、第一排种器;62、第二排种器;63、第三排种器;64、第四排种器;7、施肥装置;71、肥箱。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7.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仿地形开沟装置1,包括固定杆11,固定杆11上固设有支撑环111和支撑架112,支撑环111内转动安装有转杆12,转杆12上固定开沟柄131的一端,开沟柄131的另一端安装有开沟器13,支撑架112与开沟柄131之间活动设有限位杆14,限位杆14上套设有限位压簧141。
2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仿地形开沟装置1的结构设置,在播种、施肥均进行开沟,开沟器13结合限位压簧141进行仿地形。具体的,在限位压簧141的作用下,开沟器13可以始终与地面保持一定深度的接触,当前方土地凸起时,开沟器13在限位弹簧及限位杆14活动连接的作用下上移,保证播深不变;当前面土地下凹时,开沟器13在限位压簧141及限位杆14活动连接的作用下下移,保证播深不变。施肥时原理相同,使得施肥的深度一致。本实用新型通过仿地形开沟装置1,使得仿地形播种和施肥实现。
29.具体的,支撑架112远离开沟柄131的一端位于固定杆11的上侧,支撑架112上开设有安装孔,限位杆14的顶端的一端与安装孔活动配合,使限位杆14可以在安装孔内上下活动,且限位杆14的顶端还设有防止脱出的销钉。限位杆14的另一端与开沟柄131铰接,具体的,开沟柄131上固定有槽形块,将开沟柄131的端部置于槽形块内后,用销钉穿过槽形块和开沟柄131上的通孔进行铰接连接,限位压簧141被限制在槽形块和支撑架112之间。
30.同时,固定杆11的下侧设有导向杆15,导向杆15呈l形,导向杆15的竖直段与固定杆11固定连接,导向杆15的水平段滑动安装有保持杆16。具体的,保持杆16上开设有沿径向的滑孔,导向杆15的水平段与滑孔滑动配合。导向杆15位于竖直段和保持杆16之间的水平段上还套设有保持弹簧151,开沟柄131压靠在保持杆16上。通过保持杆16和保持弹簧151,可以对开沟器13的角度和开沟深度进行仿形调节,并且限制了开沟器13的最低深度,保证播深的一致性。此外,转杆12上设有限位环121,限位环121上设有限位销122。限位销122通过限位环121上的孔伸入可以对转杆12进行位置限定,从而可以轴向调节开沟器13的位置,使本播种机可适用数种不同模式的播种。
31.如图3所示,开沟器13包括左侧板132和右侧板133,左侧板132和右侧板133前宽后窄,左侧板132和右侧板133的前侧边相连接,且左侧板132和右侧板133前端底部设有松土尖;左侧板132和右侧板133之间设有加强杆134,开沟柄131与加强杆134连接。通过开沟器13的结构设计,增加开掘土能力,减小开沟时的阻力,并且左侧板132和右侧板133之间的空间可以对种子或者肥料进行导向,从而实现数种不同模式的播种。
32.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播种机结构,包括如上的仿地形开沟装置1,还包括机架2,固定杆11固定在机架2的底部,机架2上还设有仿形行走装置3。
33.如图5所示,仿形行走装置3包括悬臂31,悬臂31的一端与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铰接,悬臂31的另一端安装有车轮5,悬臂31靠近车轮5的一端铰接有电动推杆32,电动推杆32的另一端与机架2铰接。具体的,悬臂31包括壳体311,壳体311内设有第一链轮312和第二链轮(图中未示出),第一链轮312安装在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上,第二链轮的轮轴上安装车轮5,第一链轮312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电动推杆32与壳体311铰接。
34.在本实施例中,在仿地形开沟装置1的仿形播种和仿形施肥下,还通过悬臂31旋转可以将机架2进行上下移动,进一步进行播深调节。具体的,通过电动推杆32的伸缩,使悬臂31绕第一链轮312的轮轴转动,使机架2升高或降低,从而对播深进行调节。
35.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机架2上还设有播种装置6和施肥装置7,播种装置6和施肥装置7的下侧均设有仿地形开沟装置1。播种装置6包括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的第一排种器61、第二排种器62、第三排种器63和第四排种器64,第一排种器61和第二排种器62的中心距为200mm,第二排种器62和第三排种器63的中心距为400mm,第三排种器63和第四排种器64的中心距为200mm;施肥装置7包括肥箱71,肥箱71分为排肥量可调的三个部分。
36.基于重庆市大豆、玉米种植的农艺要求,玉米间距400mm,大豆间距200mm,本播种机可实现大豆、玉米净作及2行玉米套作、4行大豆套作、“2+2”模式大豆玉米间作、“2+4”模式大豆玉米间作等多种种植模式,可适用于不同区域的大豆、玉米种植。具体的,播种装置6采用外槽轮离合器进行播种,通过左右滑动排种块来调节播种量的大小。四个排种器均被固定在铁板上且同轴度要求较高,无刷电机通过带动电机轴转动,进而实现排种块的转动,
种子落入凹槽中,转动一定角度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掉出,种子经管排种口、排种管而到达开沟器13工作产生的沟槽,从而排种完成。施肥装置7与播种装置6结构类似,由肥箱71、排肥器、排肥轴、链轮链条、排肥电机等组成,由于大豆、玉米所施肥料含氮量不同,故需要不同肥料、不同量进行施肥,可以将肥箱71分为三部分,其比例为1:2:1,进行行间施肥,排肥量也可通过左右滑动排种块来调节。
37.此外,机架2上设有plc控制中心,驱动装置4为汽油机,plc控制中心通过无刷电机驱动播种装置6和施肥装置7,汽油机用于驱动车轮5。汽油机通过皮带、皮带轮及皮带轮离合器将动力传输至减速器部分,减速器经过内部减速后,将小动力经万向节、链轮链条传输到车轮5上,同时配以后部万向轮,以实现播种机的行走及转弯。为实现播种机行走及停止的顺利进行,将行程为30mm的电动推杆32,固连在皮带轮离合器拉杆处,通过旋钮开关控制电动推杆32来控制皮带轮离合器的“离”“合”。
38.本机播种、施肥均以无刷电机提供动力,以plc控制中心进行控制,以车轮5行进速度作为参考,来调节无刷电机转速。接近开关以悬臂31中链轮轮齿的个数作为计数单位进行角度换算,从而测得车轮5转速。当播种机进行转弯时,由于两侧接近开关所测得的转速相差过大,在plc控制中心的控制下,播种电机、排肥电机均立即停止工作。此外,本机宽1000mm,长1200mm,高700mm,属于小型机械,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大豆玉米带状播种。
3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仿地形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11),所述固定杆(11)上固设有支撑环(111)和支撑架(112),所述支撑环(111)内转动安装有转杆(12),所述转杆(12)上固定开沟柄(131)的一端,所述开沟柄(131)的另一端安装有开沟器(13),所述支撑架(112)与开沟柄(131)之间活动设有限位杆(14),所述限位杆(14)上套设有限位压簧(14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地形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12)远离开沟柄(131)的一端位于固定杆(11)的上侧,支撑架(112)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限位杆(14)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活动配合,限位杆(14)的另一端与开沟柄(131)铰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地形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1)的下侧设有导向杆(15),所述导向杆(15)的水平段滑动安装有保持杆(16),且导向杆(15)的水平段还套设有保持弹簧(151),开沟柄(131)压靠在保持杆(16)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仿地形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12)上设有限位环(121),所述限位环(121)上设有限位销(12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仿地形开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沟器(13)包括左侧板(132)和右侧板(133),所述左侧板(132)和右侧板(133)前宽后窄,左侧板(132)和右侧板(133)的前侧边相连接,且左侧板(132)和右侧板(133)前端底部设有松土尖;所述左侧板(132)和右侧板(133)之间设有加强杆(134),所述开沟柄(131)与所述加强杆(134)连接。6.一种播种机结构,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仿地形开沟装置(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架(2),所述固定杆(11)固定在所述机架(2)的底部,机架(2)上还设有仿形行走装置(3)。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播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仿形行走装置(3)包括悬臂(31),所述悬臂(31)的一端与驱动装置(4)的输出端铰接,悬臂(31)的另一端安装有车轮(5),悬臂(31)靠近所述车轮(5)的一端铰接有电动推杆(32),所述电动推杆(32)的另一端与机架(2)铰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播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31)包括壳体(311),所述壳体(311)内设有第一链轮(312)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312)安装在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二链轮的轮轴上安装所述车轮(5),第一链轮(312)和第二链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所述电动推杆(32)与壳体(311)铰接。9.一种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播种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还设有播种装置(6)和施肥装置(7),所述播种装置(6)和施肥装置(7)的下侧均设有仿地形开沟装置(1);所述播种装置(6)包括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的第一排种器(61)、第二排种器(62)、第三排种器(63)和第四排种器(64),所述第一排种器(61)和第二排种器(62)的中心距为200mm,所述第二排种器(62)和第三排种器(63)的中心距为400mm,所述第三排种器(63)和第四排种器(64)的中心距为200mm;所述施肥装置(7)包括肥箱(71),所述肥箱(71)分为排肥量可调的三个部分。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2)上设有plc控制中心,所述驱动装置(4)为汽油机,所述plc控制中心通过无刷电机驱动所述播种装置(6)和施肥装置(7),所述汽油机用于驱动车轮(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仿地形开沟装置,包括固定杆,固定杆上固设有支撑环和支撑架,支撑环内转动安装有转杆,转杆上固定开沟柄的一端,开沟柄的另一端安装有开沟器,支撑架与开沟柄之间活动设有限位杆,限位杆上套设有限位压簧。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耕深不变的、可以仿地形播种和施肥的仿地形开沟装置及播种机结构及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装置及播种机结构及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装置及播种机结构及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


技术研发人员:

谢守勇 王鹏 李明生 刘凡一 陈柯霖 邓成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西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10.13

技术公布日:

2023/3/28

本文发布于:2023-03-30 11:30: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17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装置   开沟   播种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