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生产车间中设有大型生产设备,设备因机械过热,静电,断带等原因,致使温度急剧升高,过热与油雾接触发生设备本体着火。此类火灾具有频繁性及隐蔽性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如果没有可靠的防止措施,后果不堪设想,不仅造成火灾损失,还会影响安全生产。
3.灭火装置具有灭火效果好的优点,行业内大多将其引入来防备火灾。
4.然而灭火装置在使用时,可能出现部分灭火
气瓶未能喷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一种灭火装置,可以有效解决部分灭火气瓶未能喷放的问题。
6.本技术提供一种灭火装置,包括启动气瓶以及至少两个灭火气瓶,其中
所述启动气瓶上设有供启动气体输出的启动
管道,灭火气瓶上设有气动
阀门以及与气动阀门出口端连通的灭火管道,所述启动管道与每一个气动阀门连通,用于控制气动阀门的打开;所述灭火装置还包括:
7.增压管道,设置于所述启动管道与气动阀门的出口之间,其一端与所述启动管道连通,另一端与连通在灭火管道上的非末尾的气动阀门的出口连通。
8.可选的,所述增压管道的一端与连通在灭火管道上的首个气动阀门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启动管道连通。
9.可选的,所述增压管道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增压管道分别设置于所述启动管道和气动阀门的出口之间。
10.可选的,所述增压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气动阀门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启动管道连通;所述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沿所述气动阀门的出口到所述启动管道的方向。
11.可选的,所述增压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动阀门的出口连通,第二端与灭火管道连通,第三端与所述增压管道连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改造原有管道,就可以使与增压管道连通的灭火气瓶中的气体既可以流通到增压管道,同时也可以流通到灭火管道。
13.可选的,所述灭火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灭火子管道,其一端与所述灭火管道连通,另一端与气动阀门的出口连通;且所述灭火子管道的管径小于所述增压管道的管径。
14.可选的,所述增压管道连通有启动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一端与所述增压管道连通,另两端与启动管道连通。
15.可选的,所述启动气瓶为氮气瓶;和/或,所述灭火器瓶为二氧化碳气瓶。
16.可选的,所述启动气瓶的出口端安装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受控可以打开或者关
闭启动气瓶。
17.可选的,所述启动气瓶的出口端安装有手动阀,通过拧动所述手动阀可以打开或者关闭启动气瓶。
18.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9.当灭火气瓶上的气动阀门受启动气体的压力作用打开时,与增压管道连通的灭火气瓶可以通过增压管道向启动管道中输入灭火气体,对启动管道加压,从而可以尽量避免灭火气瓶上的气动阀门拒动,保证了灭火气体的喷放量,达到较佳的灭火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灭火装置;
21.图2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灭火装置;
22.图3是本技术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灭火装置。
23.附图标号说明:10、启动气瓶;11、电磁阀;12、手动阀;20、灭火气瓶;21、气动阀门;30、启动管道;31、接口;40、灭火管道;41、灭火子管道;50、增压管道;51、第一三通阀;52、单向阀;53、第二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24.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本技术构思下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呈现本技术构思的部分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25.在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除非另作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若仅指代“一个”时会再单独说明。“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顶部”、“底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元件或者物件,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26.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27.一些实施例中,灭火装置采用单瓶启动气瓶10作为多组灭火气瓶20的启动气源,通过就地、远程功能实现对高压灭火气瓶20同时开启动作喷放,达到高压灭火气体浓度覆盖,从而实现灭火作用。但是日常中,存在启动气瓶10阀及连接管线可能会出现泄漏或日常演练后未能及时充装启动气体等原因,使启动气体压力不足使得灭火气瓶20拒动,从而导
致部分灭火气瓶20组未能喷放灭火气体,致使灭火气体喷放量不足,达不到灭火效果。
2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灭火装置。
29.请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灭火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30.一种灭火装置包括启动气瓶10、多个灭火气瓶20及增压管道50,其中启动气瓶10上设有供启动气体输出的启动管道30,灭火气瓶20上设有气动阀门21以及与气动阀门21出口端连通的灭火管道40,启动管道30与每一个气动阀门21连通,用于控制气动阀门21的打开;增压管道50设置于启动管道30与气动阀门21的出口之间,其一端与启动管道30连通,另一端与连通在灭火管道40上非末尾的气动阀门21的出口连通。
31.需要说明的是,灭火管道40上末尾的气动阀门21,指在灭火时,最后一个被打开的气动阀门21,也是与灭火管道40的喷出端连通最近的一个气动阀门21,即从这个气动阀门21的出口喷出的灭火气体经最短的时间可以从灭火管道40喷出;为了便于对本装置说明,实施例后续中出现的“末尾”均指离灭火管道40喷出端最近的一个灭火气瓶20或气动阀门21,亦即最后一个被打开的灭火气瓶20或气动阀门21。
32.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构思中还要求灭火气体和启动气体混合后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且不影响两者在启动管道30中的流通。
33.当灭火气瓶20上的气动阀门21受启动气体的压力作用打开时,与增压管道50连通的灭火气瓶20可以通过增压管道50向启动管道30中输入灭火气体,对启动管道30加压,从而可以尽量避免灭火气瓶20上的气动阀门21拒动,保证了灭火气体的喷放量,达到较佳的灭火效果。
34.在一些实施例中,启动气瓶10可以为高压二氧化碳瓶、氩气瓶、高压空气瓶及氮气瓶等。在本实施例中启动气瓶10选用氮气瓶,氮气具有易压缩、无腐蚀性等优点,且氮气瓶易于采购,因此启动气瓶10选用氮气瓶,可以提高启动气瓶10的使用寿命,且氮气瓶使用后便于更换。
35.启动气瓶10的出口端安装有电磁阀11,所述电磁阀11受控可以打开或者关闭启动气瓶10。电磁阀11未通电时,启动气瓶10处于关闭状态;电磁阀11通电时,启动气瓶10被打开,启动气瓶10中的启动气体沿启动管道30分别进入多个灭火气瓶20上的气动阀门21,气动阀门21在启动气体的压力下从关闭状态转变为打开状态,使灭火气体进入灭火管道40并喷出,达到灭火效果。进一步的,电磁阀11内可以设有控制芯片、通信模块等,使电磁阀11可以与终端设备连通,例如电磁阀11与手机连通,从而使手机可以远程控制电磁阀11的关闭与打开。另外电磁阀11也可以手动打开,当电源被切断使电磁阀11无法远程打开时,现场人员可以拧动电磁阀11来将启动气瓶10打开。
36.在一个实施例中,启动气瓶10的出口端也可以安装有手动阀12,手动阀12的成本较低,且不容易出现故障,当保护区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可以拧动手动阀12来打开启动气瓶10,使本装置灭火。
37.在一些实施例中,灭火气瓶20可以为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气瓶、泡沫灭火器、清水等。在本实施例中灭火气瓶20选用二氧化碳气瓶,二氧化碳具有不导电的特性,并且可以不留痕迹地将火焰熄灭,尤其适用于精密机械设备的防火。
38.请继续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压管道50的一端与连通在灭火管道40上的首个气动阀门21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启动管道30连通。需要说明的是,连通在灭火管道40上
的首个气动阀门21,指从“首个”气动阀门21的出口喷出的灭火气体经最长的时间可以从灭火管道40喷出;也是在灭火时第一个被打开的气动阀门21。
39.通过将增压管道50设置在上述位置,与增压管道50连通的灭火气瓶20可以向启动管道30中输入灭火气体,对启动管道30加压,便于其它的灭火气瓶20启动,从而尽量避免其它灭火气瓶20上的气动阀门21因压力不足而拒动,保证了灭火气体的喷放量,从而达到灭火效果。
40.参考图2,图2为本技术一示范性实施例示出的灭火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41.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压管道50可以设置有多根,多根增压管道50分别设置于启动管道30和气动阀门21的出口之间。
42.增压管道50可设置的数量取决于灭火气瓶20的数量,即增压管道50可设置的数量最多可等同于灭火气瓶20的数量减1,也就是说,任意一个非末尾的气动阀门21均可以与增压管道50连通,使得每一个非末尾的灭火气瓶20中的灭火气体既可以通往灭火管道40,也可以通往启动管道30,对启动管道30增压。
43.本实例中,增压管道50的数量不限于上述数量,例如灭火气瓶20的数量为10个,增压管道50的数量可以为2、3、4、5、6、7、8、9个;或灭火气瓶20的数量为2个,本实例中的多个增压管道50也可以为1个增压管道50。
44.通过设置多根增压管道50,可以使多个与增压管道50连通的灭火气瓶20分别向启动管道30中输入灭火气体,对启动管道30加压,更加便于其它的灭火气瓶20启动,从而尽量避免其它灭火气瓶20上的气动阀门21因压力不足而拒动,保证了灭火气体的喷放量,从而达到灭火效果。
45.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压管道50上还设置有单向阀52,单向阀52的一端与所述气动阀门21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启动管道30连通;单向阀52的导通方向为沿气动阀门21的出口到启动管道30的方向,使得与增压管道50连通的灭火气瓶20内的灭火气体只能从所述增压管道50流到启动管道30。进一步的,通过设置单向阀52,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便启动管道30中的压强大于增压管道50中的压强,增压管道50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能进入启动管道30,从而提高启动管道30中的压强。
46.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压管道50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一三通阀51,第一三通阀51的一端与气动阀门21的出口连通,第二端与灭火管道40连通,第三端与增压管道50连通。通过设置第一三通阀51,无需改造原有管道,就可以使灭火气瓶20中的气体既可以流通到增压管道50,同时也可以流通到灭火管道40。
47.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灭火装置还包括多个灭火子管道41,其一端与灭火管道40连接,另一端与气动阀门21的出口连通;且灭火子管道41的管径通常小于增压管道50的管径。
48.灭火气瓶20上的气动阀门21的出口通过灭火子管道41与灭火管道40连通,且灭火子管道41的管径小于灭火管道40的管径,从而使灭火管道40能够接收来自多个灭火子管道41中的二氧化碳气体。
49.进一步地,灭火子管道41的管径小于增压管道50的管径,从而使与增压管道50连通的灭火气瓶20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更多的进入增压管道50,从而进一步提高启动管道30中的压强。
50.请继续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压管道50连通有启动管道30一端设置有第二三通阀,第二三通阀的一端与增压管道50连通,另两端与启动管道30连通。通过设置第二三通阀,无需在启动管道30上预留接口31,即无需特殊定制启动管道30,直接对现有技术中启动气体所在的启动管道30加装三通阀即可与本技术中的增压管道50连通,从而减少了改进工序,提高了改进效率。
51.参考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启动管道30可以预留一个接口31,增压管道50通过接口31与启动管道30连通。
5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灭火装置,包括启动气瓶(10)以及多个灭火气瓶(20),其中所述启动气瓶(10)上设有供启动气体输出的启动管道(30),灭火气瓶(20)上设有气动阀门(21)以及与气动阀门(21)出口端连通的灭火管道(40),所述启动管道(30)与每一个气动阀门(21)连通,用于控制气动阀门(21)的打开;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还包括:增压管道(50),设置于所述启动管道(30)与气动阀门(21)的出口之间,其一端与所述启动管道(30)连通,另一端与连通在灭火管道(40)上的非末尾的气动阀门(21)的出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道(50)的一端与连通在灭火管道(40)上的首个气动阀门(21)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启动管道(3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道(50)设置有多根,多根所述增压管道(50)分别设置于所述启动管道(30)和气动阀门(21)的出口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道(50)上设置有单向阀(52),所述单向阀(52)的一端与所述气动阀门(21)的出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启动管道(30)连通;所述单向阀(52)的导通方向为,沿所述气动阀门(21)的出口到所述启动管道(30)的方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道(5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三通阀(51),所述第一三通阀(51)的第一端与所述气动阀门(21)的出口连通,第二端与灭火管道(40)连通,第三端与所述增压管道(50)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灭火子管道(41),其一端与所述灭火管道(40)连通,另一端与气动阀门(21)的出口连通;且所述灭火子管道(41)的管径小于所述增压管道(50)的管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管道(50)连通有启动管道(3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的一端与所述增压管道(50)连通,另两端与启动管道(30)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气瓶(10)为氮气瓶;和/或所述灭火气瓶(20)为二氧化碳气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气瓶(10)的出口端安装有电磁阀(11),所述电磁阀(11)受控可以打开或者关闭启动气瓶(1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气瓶(10)的出口端安装有手动阀(12),通过拧动所述手动阀(12)可以打开或者关闭启动气瓶(1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灭火装置,包括启动气瓶以及多个灭火气瓶,其中所述启动气瓶上设有供启动气体输出的启动管道,灭火气瓶上设有气动阀门以及与气动阀门出口端连通的灭火管道,所述启动管道与每一个气动阀门连通,用于控制气动阀门的打开;所述灭火装置还包括:增压管道,设置于所述启动管道与气动阀门的出口之间,其一端与所述启动管道连通,另一端与连通在灭火管道上的非末尾的气动阀门的出口连通。该方案中,灭火器瓶可以通过增压管道向启动管道中输入灭火气体,对启动管道加压,从而可以尽量避免灭火气瓶上的气动阀门拒动,保证了灭火气体的喷放量,达到较佳的灭火效果。达到较佳的灭火效果。达到较佳的灭火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代长伟 陈奇 马毅 李文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浙江铭岛铝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09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