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3K37/00
1、一种用电保护装置,其结构中包括有绝缘外壳和用于控制电源的通断的控制开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控制开关有一个作为伪地线以代替与大地相连的地线供与负载的外壳连接用的控制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开关由短路开关与熔断器共同构成,短路开关的额定电流大于或等于熔断器的额定电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短路开关由双向可控硅元件及与其相适应的触发元件和电路构成。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电保护装置。
公知的用电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器,其结构包括绝缘外壳和控制开关以及零序电流互感器及其相关电路构成。如一种型号为DZL18-20的漏电保护器就是如此。控制开关由信号放大整形单元[2]、脱扣线圈[3]、双向可控硅元件[4]和由脱扣线圈控制的常闭开关[5]构成。信号放大整形单元[2]的输入端与用于检测漏电信号的零序电流互感器[1]的输出端相连。电源通过接线端[6-1]、[6-2]接入,负载通过接线端[7]接入。当负载正常时,零序电流互感器[1]无信号输出,脱扣线圈[3]不动作,常闭开关[5]保持闭合状态。当人体触电时,或者负载对地漏电时,电源与大地之间构成回路,零序电流互感器[1]就会产生信号输出,经信号放大整形单元[2],促使双向可控硅元件[4]导通,推动脱扣线圈[3]动作,使常闭开关[5]断开,切断了电源,从而使人身、设备得到保护。
上述保护装置有二大不足:
其一,它们是触电在先而保护在后,即当负载已经因漏电而使其外壳带有危险电压,并且不与大地之间构成导电回路时,保护装置并不马上执行保护动作,而要等到有人触电,从而与大地之间构成导电回路时,保护装置才开始动作。这显然是潜伏着危险的。
其二,上述保护装置本身并不能提供用于与负载的外壳连接以便对类似因负载外壳带电而造成的间接触电现象进行防范的接线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要提供一种克服了上述缺陷的用电保护装置,它具有一个被称之为“伪地线”的接线端,供与负载的外壳连接之用。
这里所称的“伪地线”是指,用于与负载的外壳连接, 使其作用类似与大地相连接的效果,可使所有的外壳与此相连接的负载都能取得保安效果的一种接线端。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由于具有如上所述的伪地线,因而可产生保护在先的效果。即,只要与伪地线相连接的负载的外壳带有危险电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就会立即实施保护动作,从而避免触电现象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方式来实现的:
在控制开关中增设一个控制端,使得在该控制端上出现一定地电压信号时,能立即使常闭开关[5]断开。该控制端就是上述的伪地线的接线端。
图1是一个具体实施例,其结构包括:零序电流互感器[1],信号放大整形单元[2],脱扣线圈[3],双向可控硅元件[4]。由脱扣线圈[3]控制的常闭开关[5],与电源零线相连的接线端[6-1],与电源相线相连的接线端[6-2],与负载相连的接线端[7],限幅器[8],限流电阻[9],双向触发二极管[10],伪地线接线端[11]等。其中,限流电阻[9]与双向触发二极管[10]构成了新增的控制端。使用时,将负载的外壳与伪地线接线端[11]等相连。这样,当该接线端上出现危险电压时,将使双向触发二极管[10]导通,并通过信号放大整形单元[2],最终使常闭开关[5]断开,从而切断了电源。
上述实施例的控制开关中的常闭开关[5]也可采用熔断开关或熔断器来构成。这时的电路也需作适当变动。图2是采用这种方案的一个具体实施例。
图2所示实施例,其结构包括:与电源相线连接的接线端[6-2],与电源零线连接的接线端[6-1]、熔断器[12]双向可控硅元件[4]、电阻[9]、双向触发二极管[10],伪地线接线端[11]、与负载连接的接线端[7]等。当伪地线接线端[11]上出现危险电压时,通过双向触发二极管[10]与电阻[9]触发双向可控硅元件[4]导通,这时,可等效为电源短路,熔断器[12]将迅速熔断,从而切断了电源,起 到保护作用。
上述实施例中,控制开关是以熔断器加短路开关构成的。它只具有防止间接触电事故的功能。
图3是另一个实施例,其结构包括:与电源相线连接的接线端[6-2],与电源零线连接的接线端[6-1],电阻[9],伪地线接线端[11],双向可控硅元件[4],脱扣线圈[3],由脱扣线圈控制的常闭开关[5],与负载连接的接线端[7]等。当伪地线接线端[11]上出现危险电压时,双向可控硅元件[4]导通,脱扣线圈[3]将使常闭开关[5]断开,从而切断电源。图3所示实施例也只具有防止间接触电事故的功能。
图4所示实施例,其结构包括:与电源相线连接的接线端[6-2],与电源零线连接的接线端[6-1],熔断器[12],电阻[9],双向触发二极管[10],双向可控硅元件[4],电磁继电器[13],受继电器[13]控制的常开开关[14],与负载连接的接线端[7],伪地线接体端[11]等。当伪地线接线端[11]上出现危险电压时,双向可控硅元件[4]导通,继电器[13]使常开开关[14]导通,造成电源短路,熔断器[12]迅速熔断,电源断路。这也是一个以短路开关加熔断器来构成控制开关的一种实施例。
图5所示实施例,其结构包括:与电源相线连接的接线端[6-2],与电源零线连接的接线端[6-1],熔断器[12],伪地线接线端[11],双向触发二极管[10],电阻[9],零序电流互感器[1],双向可控硅元件[4]和[4-1],电阻[15],电容[16],电阻[17],氖泡[18],与负载连接的接线端[7]等。其中,双向可控硅元件[4-1]是适合于小电流触发的小功率双向可控硅元件;电阻[15]和电容[16]用于提高抗干扰性能;电阻[17]和氖泡[18]构成指示电路。当伪地线接线端[11]带危险电压时,双向可控硅元件[4]导通,使熔断器[12]熔断;当人体触电,或负载对地漏电时,零序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使双向可控硅元件[4-1]和[4]相继导通,熔断器[12]熔断,电源被切断。图5所示实施例中,控制开 关也是由短路开关加熔断器构成的。图5所示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一样,都同时具有对漏电、直接触电、间接触电等现象实施保护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其中的短路开关的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其额定电流之比通常可选在1.5:1至7:1之间。
上述实施例都是适用单相供电形式的。但也可以推断,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三相供电形式。这时主要只是相线接线端的数量以及控制开关中的常闭开关或熔断器与短路开关的数量有相应的变化而已,而伪地线接线端的数量是保持不变的。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其采用的伪地线结构与普通的与大地相连的接地线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可以同时存在与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尤其适合于在缺乏与大地连接的接地线装置的场合或接地不良的场合下使用。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6:2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13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