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折叠自行车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0820155598.1
  • 20081119
  • CN201305088
  • 20090909
  • 上海奥侨实业有限公司;毛风翔
  • 毛风翔
  • B62K15/00
  • B62K15/00

  • 上海市闵行区三鲁公路719弄58号205室J
  • 中国,CN,上海(31)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刘粉宝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的车架横梁包括:一前梁,一中梁,一后梁以及一固定机构。由于所述前梁和后梁可分别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相互相对转动,加上中梁的长度为折叠后的自行车提供了一厚度方向的尺寸,使得前轮与后轮相互靠近后而几乎平行重叠;使得折叠后的车体不但长度尺寸有效缩短,而且,折叠后由于前后轮几乎相互平行,可以在拖动时前轮与后轮仍可转动,方便携带和搬运。
权利要求

1.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座椅,手把 以及踏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横梁包括:

一前梁,它与所述前轮连接;

一中梁,它与所述前梁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

一后梁,它的一端与所述中梁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 后轮连接;以及

一固定机构,它可将所述前梁与后梁进行可释放的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和后 梁可分别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对转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 机构包含一固定销,该固定销的一端与前梁与后梁的任一可转动连接固定连 接,另一端与另一梁可拆卸固定。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具体为一种紧凑型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在全球变暖,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人们对能源的节约越来越重视。自 行车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便携式自行车便于与其他交 通设备搭配使用,更适合现有的交通模式,已经拥有了非常大的市场。至今 没有出现占有绝对优势的便携式自行车,这一点从侧面说明了现有的便携式 自行车在设计上还没有成熟,需要继续改进。

例如,在我国目前公共交通如地铁及公交营运条件下,人们希望将自行 车或电动自行车与地铁或公共汽车搭配使用,有人使用自行车到地铁或公共 汽车站,然后携带自行车乘上地铁或公共汽车,再在骑自行车到目的地。然 而,乘员流量较大,需要携带的自行车具备以下条件:

一、车轮轮径。有些自行车轮轮径可以小至8英寸,但是轮子越小,骑 行起来越费劲。所以能称其为自行车的最小轮径应在12英寸,比较正规的和 实用价值较强的最小直径应该是10英寸以上。

二、体积要求。按照地铁交通的规定,乘客携带物品的三边长度之和通 常不超过1.8米。现有便携式自行车折叠后体积当然是越小越好,总体积一般 在0.1立方米以下,理想的便携式自行车应要求在0.08立方米以下,但现有的 便携式自行车基本不能满足这一要求。

三、折叠后的形状。带入地铁车厢的便携式自行车,不仅要求体积小, 而且对折叠后的形状也要有要求。这是因为在拥挤的地铁中要求折叠车不仅 体积小,而且要求形状紧凑,占地面积小,这样才不会妨碍到别的乘客,也便 于在座位下和角落放置。折叠后的形状一般为瘦长的为好。

四、折叠车的移动。其实在上下地铁和地铁转乘时都要走较长的距离,这 时是不允许骑行的,也不允许不折叠的情况下推行。便携式自行车要能在折 叠状态下能够推着或拉着行走。这一点特别重要的,否则不便携带。

现有的便携式自行车通常是在支架的横梁仅由两个部分构成,所述两部 分通过一个转轴进行可转动连接。这种折叠方式使得折叠后的车体的长度尺 寸不能充分缩短,而且,折叠后前后轮不能相互平行,不能滚动,因而不便 拖动,携带、搬运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自行车,具有折叠方便、结 构紧凑、折叠后携带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前轮、后轮,座椅,手把以 及踏脚,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的横梁包括:

一前梁,它与所述前轮连接;

一中梁,它与所述前梁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可转动连接;

一后梁,它的一端与所述中梁通过第二转动机构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 所述后轮连接;以及

一固定机构,它可将所述前梁与后梁进行可释放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前梁和后梁可分别通过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相互 相对转动。

进一步,所述固定机构包含一固定销,该固定销的一端与前梁与后梁的 任一可转动连接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另一梁可拆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自行车折叠后,由于前梁和后梁可分别通过第 一转动机构和第二转动机构相互相对转动,加上中梁的长度为折叠后的自行 车提供了一厚度方向的尺寸,使得前轮与后轮相互靠近后而几乎平行重叠; 使得折叠后的车体不但长度尺寸有效缩短,而且,折叠后由于前后轮几乎相 互平行,可以在拖动时前轮与后轮可转动,方便携带和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的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 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折叠自行车包括车架1,前轮2、 后轮3,座椅4,手把5以及踏脚6。车架1的横梁11包括前梁111、中梁112、 后梁113和固定机构114。前梁111与前轮2的固定架固定连接,或直接形成 一起;中梁112的一端形成的突耳71b与前梁111的一端形成的突耳71b’通 过第一转轴7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形成的突耳72a与后梁113的一端的突耳 72a’通过第二转轴72可转动连接。后梁的另一端与后轮3的固定架固定连 接,或直接形成一起。前梁111和后梁113可分别通过第一转轴71和第二转 轴72相互相对转动,也就是转动方向相反(一个逆时针,一个顺时针),转 动后相互靠近,直至几乎平行。

再参照图2,固定机构114用来将前梁111与后梁113进行可释放的固 定连接。固定机构114包含一固定销514,该固定销514的一端与后梁113的 一突出部分700通过一转动轴714可转动连接。在前梁111上设有另一突体 600,该突体600有一开口凹槽(图中未示出),这样,当固定销514沿逆时 针方向转动后,可卡入上述开口凹槽内。固定销514的一端设有螺纹,然后 转动固定螺母616,就可以使固定销514压紧并紧固,防止固定销514从上述 开口凹槽内滑出,从而可使前梁111、中梁112与后梁113一起固定,从而便 于骑行。

因此,当使用者使用需要折叠式,首先松开固定螺母616,将当固定销 514转动后,从上述开口凹槽中滑出,然后,分别将前轮2绕第一转动轴71 逆时针方向和后轮3绕第二转动轴72顺时针转动,直至两轮几乎平行。如要 使用,反方向转动,直至前梁111、中梁112与后梁113在一条直线上,再绕 动,将固定销514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后,卡入上述开口凹槽内,转动固定螺 母616,就可以使固定销514压紧并紧固,防止固定销514从上述开口凹槽内 滑出,从而可使。前梁111、中梁112与后梁113一起固定。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上述实施例可以做如下变化,同样可以实现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

1.第一转轴71与第二转轴72可以采用其他可转轴的机构,例如常用的球 关节机构,同样可以实现可转动连接;

2.固定机构114除了采用固定螺母616紧固,还可以采用现有的折叠自行 车的锁扣压紧固定方式,也可以采用简单的搭扣固定方式,即在固定销514的 一端设有一钩,在前梁111上设有以固定孔或槽,上述钩可以钩住该空或槽而 固定。

3.该固定销514的一端也可与前梁111的一突出部分通过一转动轴可转 动连接,在后梁113上设有另一突体,该突体有一开口凹槽,这样,当固定 销可卡入上述开口凹槽。固定销514的另一端设有螺纹,然后转动固定螺母, 也可以使固定销514紧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自行车折叠后,由于前梁和后梁可分别通过第 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互相对转动,加上中梁的长度为折叠后的自行车提供了 一厚度方向的尺寸,使得前轮与后轮相互靠近后而几乎平行重叠;使得折叠 后的车体不但长度尺寸有效缩短,而且,折叠后由于前后轮几乎相互平行, 可以在拖动时前轮与后轮仍可转动,方便携带和搬运。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 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 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 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 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 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4:11: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13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