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4F15/04
1、一种楔口联接式夹层竹制拼板,为一种由2-6层竹板块粘结成的复合竹胶板,所述每一竹板块由经防蛀防腐处理后的竹片粘结而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竹胶板相对的侧边上分别开有通凹槽和通凸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口联接式夹层竹制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凹槽和通凸起带有复合竹胶板相互对接时可形成楔结构的横向锥度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楔口联接式夹层竹制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凹槽为圆弧紧口状,通凸起为圆弧倒紧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楔口联接式夹层竹制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凹槽和通凸起带有复合竹胶板相互插接时可形成楔结构的纵向锥度β。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楔口联接式夹层竹制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竹胶板由三块竹板块粘结而成,其中两面板为由竹片的小面作为粘结面粘结成的装饰型薄板,芯板为由竹片的大面作为粘结面粘结成的强度型厚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楔口联接式夹层竹制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面板厚度为2-7mm,所述芯板厚度为8-14mm。
本实用新型属于竹制建筑装饰材料。
公告号为CN203383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提出了一种竹筚拼花地板,由薄竹片粘结成预制竹板块,然后在施工现场把一定数量的竹板块用粘结剂粘结成整体竹筚拼花地板。其缺点是粘结工艺复杂,一旦粘结后便不能拆卸复原为竹板块,不利地板移地或拆换。另外,由于竹板块是单层的,强度受到局限,不适用在楼堂馆所、运动场等承载较大的场所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拼结工艺简单,拼结后整体感强,便于地板移装和单块拆换,高强度,适用性广的楔口联接式夹层竹制拼板。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成是由2-6层竹板块粘结成复合竹胶板,所述每一竹板块为经防蛀防腐处理后的竹片粘结而成。所述复合竹胶板相对的侧边上分别开有通凹槽和通凸起。各复合竹胶板之间通过通凹槽与对应的通凸起咬接构成整块竹木复合拼板,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下面结构附图说明详叙如下: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拼装后整体感强,易拆换,便安装,强度高、适用性广等优点。可用作各种场地拼装地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接状态的断面剖视图;
图3这带楔结构对接状态的断面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扦状态的断面剖视图;
图5为图4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构成是由2-6层竹板块(1)粘结成的复合竹胶板,每一竹板块为经防蛀防腐处理后的竹片粘结而成。本实用新型突出特点是复合竹胶板相对的侧边上分别开有通凹槽(2)和通凸起(3)。每一个复合竹胶板上的通凹槽可以和另一个竹板块上对应的通凸起咬接,根据面积大小的需要,拼接成大小不一的整块拼板。咬接的方式可以是对接(如图2所示),采用此种方式咬接时,所述通凹槽和通凸起可带横向锥度α(如图3所示)。这样,一复合竹胶板和另一复合竹复板对应的通凸起对接时可形成楔结构。咬接方式也可以是扦接,采用此种咬接方式时,通凹槽断面可为圆弧紧口状,通凸起断面可为圆弧倒紧口状(如图4所示)。这样,复合竹胶板的通凸起只能从另一复合竹胶板的端部才能扦入其通凹槽中,扦入后便横拉不出来。为了保证各复合竹胶板拼装后形成紧配合联接,增加整体效果,所述的通凹槽和通凸起可带纵向锥度β,以便扦接时形成纵向楔结构(如图5所示)。
图6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中所述复合竹胶板由三块竹板块粘结而成,其中两面板(4)为由竹片小面作为粘结面粘结成的装饰型薄板,芯板(5)为由竹片大面作为粘结面粘结成的强度型厚板。根据试验得知,面板(4)的厚度为2-7mm,芯板(5)的厚度为8-14mm为宜。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4:08: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131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