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01Q21/30 H01Q19/30
1、一种UHF/VHF电视接收天线,是由UHF八木天线与VHF八木天线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采用九单元UHF/VHF复合周期性结构:
a、天线主杆(10)上有九个定位孔,从端部算起的第一、二、三、四、六、八、九个定位孔相互平行的安装七个振子(1、2、3、4、6、8、9);
b、振子(5)是UHF双V型馈电振子,振子(7)是VHF双V型馈电振子;
c、从天线主杆(10)端部算起的第五个定位孔上装有UHF/VHF混频器盒(11),混频电路板(16)安装在其内,第七个定位孔上装有VHF匹配盒(12),匹配电路板(21)安装在其内;
d、UHF双V型馈电振子、VHF双V型馈电振子分别对称地安装在相应的UHF/VHF混频器盒盖、VHF匹配盒盖上;
e、前四个振子(1、2、3、4)与后四个振子(6、7、8、9)分别是UHF双V型馈电振子四个引向器和四个反射器;
f、前六个振子(1、2、3、4、5、6)与后两个振子(89)又分别是VHF双V型馈电振子的六个引向器和两个反射器;
g、振子(1、2、3、4、6、8、9)分别用连接卡(13)固定在天线主杆(1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HF/VHF电视接收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的振子(1、2、3、4、6、8、9)长度依次为209~211mm、209~211mm、214~216mm、219~221mm、581~583mm、854~856mm、1589~1591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HF/VHF电视接收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的UHF双V型馈电振子与VHF双V型馈电振子,其臂长分别为124~126mm和749~751mm,两臂夹角均为:59°~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HF/VHF电视接收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的九个振子相互间距A、B、C、D、E、F、G、H相应为94~96mm、89~91mm、89~91mm、97~99mm、133~135mm、239~241mm、346~348mm、224~226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HF/VHF电视接收天线,其特征是所述的九个振子是由薄壁铝合金管制成;天线主杆(10)、混频器盒(11)、匹配盒(12)、连接卡(13)均是防老化硬质塑料的。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
目前,UHF/VHF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在国内尚属空白,而国外多采用UHF频段八木天线和VHF频段八木天线组合为宽频道电视接收天线,单元数多为20个以上,馈电单元多采用折合振子或对称振子。如日本DX公司、MASPRO公司、ANTENNA公司、西德FUBA公司、WISE公司生产的UHF/VHF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均属于上述类型。折合振子或对称振子作为馈电单元的八木天线,频带窄,其频带宽度VHF只有171~219MHZ(6~12CH)UHF为470~640MHZ(13~29CH),在频带内还出现负增益的接收特性,而且结构复杂,造价过高,不宜作为民用单体接收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良好接收性能、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
本实用新型结构可结合图1、图3加以说明。
天线主杆(10)上有九个定位孔,从端部算起的第一、二、三、四、六、八、九个定位孔分别平行安装有七个振子(1、2、3、4、6、8、9)。振子(5)是UHF双V型馈电振子,它对称地安装在UHF/VHF混频器盒盖上,而UHF/VHF混频器盒(11)则固定在第五个定位孔上。振子(7)是VHF双V型馈电振子,它对称地安装在VHF匹配盒盖上,而VHF匹配盒(12)又固定在第七个定位孔上。这样,相互平行的前四个振子(1、2、3、4)是UHF双V型馈电振子的四个引向器,而后 四个振子(6、7、8、9)则是UHF双V型馈电振子的四个反射器。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UHF/VHF复合周期性结构,故前六个振子(1、2、3、4、5、6)又是VHF双V型馈电振子的六个引向器,而后两个振子(8、9)又是VHF双V型馈电振子两个反射器。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混频电路板(16)和匹配电路板(21),分别安装在UHF/VHF混频器盒(11)与VHF匹配盒(12)内。振子(1、2、3、4、6、8、9)均借助连接卡(13)分别固定在天线主杆(10)上。
振子(1、2、3、4、6、8、9)的长度依次为209mm~211mm、209~211mm、214~216mm、219~221mm、581~583mm、854~856mm、1589~1591mm。振子(5)即UHF双V型馈电振子的四条臂长均为124~126mm,振子(7)即VHF双V型馈电振子的四条臂长均为749~751mm。上述V型馈电振子两臂间夹角均为59°~61°。九个振子相互之间的间距A、B、C、D、E、F、G、H依次为94~96mm、89~91mm、89~91mm、97~99mm、133~135mm、239~241mm、346~348mm、224~226mm。
本实用新型是以行波天线理论为依据设计出来的。其周期性金属导体结构中存在一个特殊波型的行波,行波的相速取决于周期结构的尺寸。具体地说,取决于天线振子单元的直径、长度和相互间的间隔,对于UHF的双V型馈电振子(即辐射器)来说,振子(6、7、8、9)均为大于一个谐振波长的金属导体,均呈感性电抗,具有良好的反射作用。而对于VHF双V型馈电振子(即辐射器)来说,振子(1、2、3、4、5、6)均为小于一个谐振波长的金属导体,均呈容性 电抗,具有良好的引向作用。这样,无论是VHF频段或是UHF频段均具有良好的轴向辐射特性。
在E平面上,天线的方向性函数为:
fE(θ)=
式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行波天线理论设计了复合引向器和反射器,所以,方向性函数f(θ)增加了一个方向性因子:
其中:θ仍为E平面上任一点到天线的射线与天线主轴的夹角;
α为波数即 (2π)/(λ) ;
n为振子单元数;
d为振子间的距离;
K为行波天线的最佳相数,即K= (C)/(V相) ,其中C为光速。当天线的等效长度L为2λ时,天线增益可达到10dB以上。本实用新型对于UHF频段470~890MHZ的频宽,λ为530~340 mm。当天线长度L=1320mm时,波数比 (L)/(λ) 为2.6~4,按行波天线的方向性系数计算公式:
D=K (L)/(λ) ,其中K为与天线长度有关的比例系数。
对于UHF频段,方向性系数D为17~24,即天线增益G为12dB。对于VHF频段50~230MHZ的频宽,波长为600~1300mm。对于VHF频段设计,为了增加天线有效长度,设置了两个反射器,金属反射器的镜像效应使有效长度增加一倍。这样对于VHF6~12频道,L与λ比为1.3~2,天线方向性系数D=10~15则天线增益G为10~12dB。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图。
其中振子(1、2、3、4)均为UHF引向器,其长度依次为210mm、210mm、215mm、220mm。振子(5)为与UHF/VHF混频器盒(11)一体化的UHF双V型馈电振子。振子(6)长度为582mm。振子(7)为与VHF匹配盒(12)一体化的VHF双V型馈电振子。振子(8、9)长度分别为855mm和1590mm。10为引向器和反射器的连接卡。A、B、C、D、E、F、G、H的长度相应为95mm、90mm、90mm、98mm、134mm、240mm、347mm、225mm。
引向器和反射器均采用外径10mm、壁厚1mm的铝合金管制成,其表面经过阳极化处理。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天线支架(15)用钢管制成,天线主杆(10)、UHF/VHF混频器盒(11)VHF匹配盒(12)、连接卡(13)、天线支架连接卡(14)均是防老化硬质塑料的,最好采用ABS工程塑料。
图3为图2所示位置的A-A剖视图。
图4为V型馈电振子结构图。
其顶部中心部位有一直径φ3.5mm的通孔O1,距此孔等距离的两臂中部,也各有一φ3.5mm的通孔,O2、O3。三个通孔O1、O2、O3相互距离S1、S2分别为28mm、43mm。须指出的是,UHF两个V型馈电振子相等,四条臂长均为125mm;VHF两个V型馈电振子相等,四条臂长均为750mm。两臂夹角均为60°。
图5为双V型馈电振子与UHF/VHF混频器盒安装成一体的主视图。
其中(16)为混频电路板、(17)为M3×6螺钉、(18)为UHF双V型馈电振子的四条臂、(19)为接线卡。
图6为双V型馈电振子与UHF/VHF混频器盒安装成一体的俯视剖面图。
其中(20)为防水密封垫。
混频器的输出阻抗为75Ω。
图7为双V型对称馈电振子与匹配盒安装成一体的主视图。
其中(21)为匹配电路板、(22)为M3×6螺钉、(23)为VHF双V型馈电振子的四条臂、(24)为接线卡。
图8为双V型对称馈电振子与匹配盒安装成一体的俯视剖面图。
其中(25)为防水密封垫。
图9为本实用新型UHF双V型馈电振子和VHF双V型馈电振子馈电匹配和UHF/VHF电视信号单向传输混频电路图。
B1为VHF频段传输线变压器型的匹配器,a、a′两点作为VHF馈电振子的对称馈电点,输入电抗为300Ω。B1采用NXO -100型双孔磁芯,QA型φ0.31mm直焊漆包线双股绕制3圈。b点接地,b′点用SBYFV-75-5同轴电缆将VHF电视信号传输到混频电路。VHF匹配器B1电路板(21)安装在匹配盒(12)内。
B2为UHF频段传输线变压器型的匹配器,C、C′两点作为UHF馈电振子的对称馈电点,输入阻抗为300Ω。B2采用NXO-1500型双孔磁芯。QA型φ0.31mm直焊漆包线双股绕制2圈。B3为UHF/VHF信号混频电路,这是一个相差180°的传输线变压器。e点接入d点输出的UHF信号;e′点接入b′点输出的VHF信号,f点输出UHF/VHF电视信号,用同轴电缆与电视机连接,d′点接地。电容器C1、C2作为传输变压器之间的补偿电容,C1=2.2Pf,C2=3.3Pf。B3UHF/VHF混频电路的e和e′点之间有15dB以上的端间隔离度,以防止VHF馈电信号与UHF馈电信号之间的串扰,确保UHF/VHF电视信号的单向传输。B3采用NXO-1500型单孔磁芯,QA型φ0.31mm直焊漆包线绕制,每个绕组为1圈。B2和B3作为一种电路印制板,即图5中的混频电路板(16),安装在混频器盒(11)内。UHF双V型馈电振子与UHF/VHF混频器盒(11)为一体化防水型结构,VHF匹配盒(12)与VHF双V型馈电振子为一体化防水型结构。除了UHF、VHF双V型馈电振子总长度不同外,UHF/VHF混频器盒(11)与VHF匹配盒(12)的大小、结构是一样的。如图5、6与图7、8所示。
按上述实施例方案,制作了一台全频道电视接收天线。测试证明,本天线的接收距离为100公里,UHF频段和VHF频段增益分别达到 10~12dB与12dB以上,其方向性系数分别为17~24与10~15,消除了UHF信号与VHF信号相互串扰的现象。完全达到了预定的目的。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1:01: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12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