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涤剂容器搁置台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201020220941.3
  • 20100609
  • CN201809636U
  • 20110427
  • 南京乐金熊猫电器有限公司
  • 尹钟淳
  • D06F39/02
  • D06F39/02

  • 江苏省南京市白下区海福巷118号
  • 中国,CN,江苏(32)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董建林;于文军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下部面开放,并包含有侧壁和后壁的六面体形状的主体;在上述主体的上部面凹陷形成,用于收容洗涤剂容器,并使洗涤剂容器的排出口位于上述主体的前方面的安装部;设置于上述主体的前方面,并位于低于上述安装部的位置的杯座收容槽;插入于上述杯座收容槽,用于收容储存通过上述洗涤剂容器的排出口排出的洗涤剂的杯的杯座。
权利要求

1.一种洗涤剂容器搁置台,本实用新型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

下部面开放,并包含有侧壁和后壁的六面体形状的主体;

在上述主体的上部面凹陷形成,用于收容洗涤剂容器,并使洗涤剂容器的排出口位于上述主体的前方面的安装部;

设置于上述主体的前方面,并位于低于上述安装部的位置的杯座收容槽;

插入于上述杯座收容槽,用于收容储存通过上述洗涤剂容器的排出口排出的洗涤剂的杯的杯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上述杯座包括以下部件:

其形状形成为对应于上述杯座收容槽的形状的底板;

上述底板向下方弯曲形成的杯收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

上述杯座还包含有向上述底板的下方延长的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

上述肋分别设置于上述杯收容槽的两侧,上述肋的高度大于上述杯收容槽的深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

上述底板形成为直四角形形状,其还包含有在上述底板的相对的两端向下方弯曲形成的第1凸缘及第2凸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

上述第1凸缘的两端及第2凸缘的两端包含有落差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上述安装部包括以下部件:

用于安放上述洗涤剂容器的安放面;

设置于上述安放面的两端,可以对上述洗涤剂容器的外周面加压的内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

上述安放面的宽度小于上述洗涤剂容器的外周面的宽度,因此,可以使上述洗涤剂容器强制嵌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

上述内侧壁从上述安放面的两端向上方延长形成,并且越向上方,两内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

上述内侧壁还包含有向上述洗涤剂容器的外周面方向凸出形成的加压凸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

还包含有连接于上述第1凸缘和第2凸缘的侧方凸缘,上述侧方凸缘的高度低于上述第1、第2凸缘的高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

上述安放面向上述主体的前方面倾斜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

上述安放面还包含有用于支撑形成上述洗涤剂容器的排出口的面的挂钩台。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收容储存洗涤时需要的液态洗涤剂或粉末洗涤剂的洗涤剂容器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洗涤装置是一种利用水和洗涤剂的作用,去除附着于洗涤物的污染物质的装置。 

洗涤装置大体上可以分为搅拌式洗涤装置、涡流式洗涤装置及滚筒式洗涤装置。其中,搅拌式洗涤装置是通过左右旋转凸出于洗涤槽的中央的洗涤棒进行洗涤。并且,涡流式洗涤装置是通过左右旋转形成于洗涤槽下部的圆板形状的旋转叶片,利用水流和洗涤物之间的摩擦力进行洗涤。另外,滚筒式洗涤装置是将水、洗涤剂及洗涤物放入滚筒的内部,通过旋转滚筒进行洗涤。 

如上所述的洗涤装置均是在将洗涤水和洗涤剂供给到洗涤槽或桶后,旋转洗涤槽或设置于桶的滚筒,并在此过程中,利用洗涤水和洗涤物的摩擦力以及洗涤剂的化学作用,去除附着于洗涤物的污染物质。 

根据形态,洗涤时所需的洗涤剂可以分为粉末洗涤剂和液态洗涤剂。另外,根据用途,上述洗涤剂可以分为用于分解洗涤物中的污染物质的一般意义上的洗涤剂、对洗涤物附加香味的功能性洗涤剂,以及用于使衣物更加柔顺的纤维柔顺剂等。 

上述洗涤剂以储存于洗涤剂容器的状态提供给用户,用户在进行洗涤时,每次向洗涤装置供给一定量进行洗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在本实用新型中,洗涤剂容器搁置台位于洗涤装置的上部,从而可提高用户使用上的方便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在本实用新型中,不但可以容易的排出储存于洗涤剂容器的洗涤剂,而且还可以毫无剩余的使用完储存于洗涤剂容器的洗涤剂。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容易的从洗涤剂容器搁置台装卸杯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包括以下几个部件所构成:下部面开放,并包含有侧壁和后壁的六面体形状的主体;在上述主体的上部面凹陷形成,用于收容洗涤剂容器,并使洗涤剂容器的排出口位于上述主体的前方面的安装部;设置于上述主体的前方面,并位于低于上述安装部的位置的杯座收容槽;插入于上述杯座收容槽,用于收容储存通过上述洗涤剂容器的排出口排出的洗涤 剂的杯的杯座。 

前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上述杯座包括以下部件:其形状形成为对应于上述杯座收容槽的形状的底板;上述底板向下方弯曲形成的杯收容槽。 

前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上述杯座还包含有向上述底板的下方延长的肋。 

前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上述肋分别设置于上述杯收容槽的两侧,上述肋的高度大于上述杯收容槽的深度。 

前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上述底板形成为直四角形形状,其还包含有在上述底板的相对的两端向下方弯曲形成的第1凸缘及第2凸缘。 

前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上述第1凸缘的两端及第2凸缘的两端包含有落差部。 

前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还包含有连接于上述第1凸缘和第2凸缘的侧方凸缘,上述侧方凸缘的高度低于上述第1、第2凸缘的高度。 

前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上述安装部包括以下部件:用于安放上述洗涤剂容器的安放面;设置于上述安放面的两端,可以对上述洗涤剂容器的外周面加压的内侧壁。 

前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上述安放面的宽度小于上述洗涤剂容器的外周面的宽度,因此,可以使上述洗涤剂容器强制嵌入。 

前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上述内侧壁从上述安放面的两端向上方延长形成,并且越向上方,两内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加。 

前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上述内侧壁还包含有向上述洗涤剂容器的外周面方向凸出形成的加压凸部。 

前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上述安放面向上述主体的前方面倾斜设置。 

前述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其特征是:上述安放面还包含有用于支撑形成上述洗涤剂容器的排出口的面的挂钩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可以提高用户使用上的便利性。另外,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不但可以容易的排出储存于洗涤剂容器的洗涤剂,而且还可以毫无剩余的使用完储存于洗涤剂容器的洗涤剂。另外,依据本实用新型中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还可以提供容易的从洗涤剂容器搁置台装卸的杯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洗涤剂容器的一例的斜视图。 

图2是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一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3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正面图。 

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下部斜视图。 

图5是显示杯座的斜视图。 

图6是显示图5中杯座的背面图。  

图7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另一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8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另一实施例的结合斜视图。 

图9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另一实施例的背面图。 

图10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又一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11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再一实施例的斜视图。 

*附图主要部分的符号说明* 

主体:10           侧壁:11 

弯曲部:111        防滑肋:113 

导轨收容槽:115    后壁:13 

杯座收容槽:15     结合肋:17 

安装部:30         安放面:31 

内侧壁:33         内后壁:35 

挂钩台:37         杯座:50 

杯收容槽:511      肋:53 

第1凸缘:55        第2凸缘:57 

落差部:551、571   侧方凸缘:59 

工作板:70         框架:71 

固定导轨: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除非有特别的定义,本说明书中的所有用语与本实用新型所属的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员所理解的用语的一般性意义相同。如果本说明书中使用的用语与一般性意义冲突的情况下,依据本说明书的定义。 

另外,将在下面记述的装置的结构或控制方法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是为了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说明书中相同的参照符号表示相同的构成要素。 

图1是显示洗涤剂容器C的一例的图面。上述洗涤剂容器C包括以下部件:具备有用于储存洗涤剂的空间的储存部C1;设置于上述储存部的上部,用于排出储存的洗涤剂的排出口C2;可选择性的开放上述排出口的按钮C3;用于补充洗涤剂的杯C4。图1仅仅是储存洗涤剂并供用户使用的洗涤剂容器的一例,并且,用于搁置包含上述结构的洗涤剂容器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并非只局限于本实用新型的解释。 

但是,为了便于说明,下面将以上述储存部C大概具有六面体形状的外周面的情况为基准进行说明。 

图2是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一实施例的斜视图;图3是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正面图;图4是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下部斜视图。 

依据本实施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包括以下部件所构成:形成外形的主体10;凹陷的形成于上述主体10,用于收容洗涤剂容器C的安装部30;可装卸的设置于上述主体10,用于收容杯的杯座50。  

上述主体10形成为下部面开放的六面体形状,并且,上述主体10包含有 后壁13,以及将上述后壁13置于之间相望设置的侧壁11。并且,上述后壁13和侧壁11垂直于安放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平面。图2显示的就是如上所述的情况。但是,上述主体10的形状或上述侧壁和后壁的形状不必局限于为了使主体下部面开放而形成后壁和侧壁的六面体形状,为了美观,也可以变形为多种形状。 

上述侧壁11还可以包含有弯曲部111和导轨收容槽115,上述弯曲部111与洗涤剂容器搁置台所处的底面接触的底面向上部弯曲形成。 

上述弯曲部111分别形成于上述两侧壁11,从而可以使用户容易的移动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另外,在上述洗涤剂容器搁置台设置2个以上的情况下,可以分别形成于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结合部,对此将在后面进行详细说明。 

在上述弯曲部111形成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把手的情况下,用于防滑的防滑肋113沿着弯曲部111的外周面形成。 

图4是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下部面斜视图。下面,将参照图4,对上述防滑肋113进行说明。上述防滑肋113形成于上述侧壁11,并向上述主体10的内侧凸出。另外,上述防滑肋的位置可以形成于上述弯曲部111的长度方向外周面整体,但是,最好是集中形成于用户移动洗涤剂容器搁置台时,用户的手会碰到的弯曲部111的水平部。 

因此,用户在移动上述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时,由于形成于上述弯曲部111的外周面上部的防滑肋113与用户的手接触,因此可以防滑。 

下面,将参照图2,对上述导轨收容槽115进行说明。上述导轨收容槽115是用于收容设置于工作板的固定导轨的空间。对于固定导轨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用户使用,上述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最好是设置于与烘干机或洗衣机等洗涤装置靠近的位置。但是,由于通常的洗涤装置并不具备固定洗涤剂 容器搁置台的结构,因此,可以将用于整理洗涤物或熨烫等的工作板设置于洗涤装置的上部。并且,在上述工作板设置有用于固定上述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固定导轨73,因此,不但可以减少用户在进行洗涤时寻洗涤剂容器的繁琐,而且还可以提供整理并护理洗涤物的空间,由此,可以提高使用洗涤装置的用户的便利性。对于上述工作板将在后面进行详细的说明。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在主体10的前方面还可以包含有杯座收容槽15。 

上述杯座收容槽15位于低于安装部30的安放面31的位置,上述杯座收容槽15是用于收容杯座50的空间。因此,上述杯座收容槽15的形状最好是形成为对应于杯座50的外周面的形状。图2显示的是用于收容六面体形状的杯座50的杯座收容槽15。并且,对于安装部30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上述安装部30是用于收容上述洗涤剂容器的空间,并在上述主体10的上部面凹陷形成,因此,将被主体的侧壁和后壁所围绕。另外,上述安装部30最好是包括以下部件构成:安放面31、内侧壁33、内后壁35,以及挂钩台37。 

上述安放面31是将上述洗涤剂容器C的储存部C1的外周面一部分向其长度方向(L,参考图1)安放的空间,即,使上述洗涤剂容器C的排出口C2面向上述主体10的前 方面,在插入于上述安装部30时,用于支撑洗涤剂容器C的储存部C1外周面的面。 

上述内侧壁33向上述安放面31的两端上部延长形成,并相互相望设置。并且,上述内侧壁33最好是可以对上述洗涤剂容器C的储存部C1的外周面加压。一旦上述内侧壁33对上述洗涤剂容器C的储存部C1加压,将会对储存于洗涤剂容器内部的洗涤剂(特别是,液态洗涤剂的情况)施加一定的压力,因此,在用户按下设置于上述排出口C2的按钮C3时,可以容易的排出洗涤剂。 

为了对上述洗涤剂容器C的储存部C1的外周面加压,上述安放面31的宽度W1可以小于洗涤剂容器C的宽度W2。由此,在上述洗涤剂容器的储存部的外周面强制嵌入于上述安放面的两端形成的内侧壁33的情况下,上述内侧壁可以对储存于洗涤剂容器的洗涤剂加压。 

另外,为了可以更加容易的强制嵌入上述洗涤剂容器,可以使形成于上述安放面的两端的内侧壁33间的距离越向上部逐渐增加。由此,可以使上述洗涤剂容器C插入于安装部的工作变得更加容易,并且,由于上述洗涤剂容器的储存部的外周面下部被上述内侧壁加压,因此,可以达到对储存于洗涤剂容器内部的洗涤剂加压的效果。 

另外,如图11所示,上述内侧壁33可以形成有加压凸部331,上述加压凸部331向洗涤剂容器的储存部的外周面方向凸出形成。图11是显示上述加压凸部331沿着内侧壁的长度方向形成的情况,但是,也可以沿着上述内侧壁的高度方向形成有多个。 

另外,为了使上述洗涤剂容器C的排出口C2位于低于洗涤剂容器的底面C5的位置,上述安放面31可以倾斜一定角度形成。这是因为,当洗涤剂容器的内部残留有少量洗涤剂(液态洗涤剂及粉末洗涤剂)的情况下,可以毫无剩余的使用完洗涤剂。 

即,一旦上述安放面31倾斜一定角度形成,储存于储存部内部的洗涤剂将向上述排出口C2方向流动,因此,即使不需要特别的努力(向下摇晃排出口,或者翻转洗涤剂容器等),用户也可以全部使用完储存于洗涤剂容器的液态洗涤剂。 

另外,上述安放面31还可以包含有挂钩台37,上述挂钩台37用于支撑形成有上述排出口C2的洗涤剂容器C的上端。洗涤剂容器由于内部储存的液态洗 涤剂的重量及容器本身的重量,以及上述安放面倾斜形成而有可能滑落,此时,上述挂钩台37用于支撑上述洗涤剂容器C,从而可以防止其滑落。 

另外,上述内后壁35是用于收容上述洗涤剂容器C的背面的壁,它接触于上述洗涤剂容器C的底面形成,或者也可以间隔一定距离设置。 

下面,将参照图5和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于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杯座50进行说明。 

上述杯座50形成为下部面开放的六面体形状,并且,其包括以下部件构成:形成上部面的底板51;在上述底板51的相望的两端,向下部弯曲形成的第1凸缘55及第2凸缘57;连接上述第1凸缘和第2凸缘的侧方凸缘59;形成于上述底板51的背面的肋53。 

并且,上述底板51的形状形成为对应于上述杯座收容槽15的形状。但是,为了提高审美度,只要是对应于上述杯座收容槽的形状,上述底板51的形状也可以变形为半圆形状或椭圆形状等多种形状。图5和图6是显示大概具有直四角形形状的底板51。 

另外,上述底板51包含有向下方凹陷形成的杯收容槽511,上述杯收容槽511是 用于收容计量洗涤时所需的洗涤剂量的杯的槽。 

形成于上述底板51的背面的肋53不但可以改善杯座50的强度以及注塑性(注射成型),而且还可以容易的将上述杯座50从杯座收容槽15拆下来。 

上述杯座50是插入于上述主体10的杯座收容槽15的结构,因此,在液态洗涤剂或异物质流入到杯座收容槽15的内部时,则需要对杯座收容槽15进行清理,或者是,需要对杯收容槽511进行清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对上述底板51的一侧加压,上述肋53将起到杠杆的支撑点的作用,因此,可以将上述杯座50容易的从上述杯座收容槽15分离出来。 

另外,上述肋53最好是在上述杯收容槽511的两侧至少形成有两个,并且,上述肋53的高度最好是等于或大于上述杯收容槽511的深度。 

另外,杯收容槽511的底面只要可以稳定的支撑插入于上述杯座收容槽15的底板,由于上述杯收容槽511本身就可以起到支撑点的作用,因此,可以不需要设置上述肋。 

并且,上述第1凸缘55和第2凸缘57是用于稳定的支撑插入于上述杯座收容槽15的底板的结构。但是,为了避免上述凸缘妨碍上述肋的功能,最好是在上述凸缘的两端分别形成落差部551、571。 

上述第1凸缘和第2凸缘在上述底板的相望的两端向下方弯曲形成,如图5和图6所示,可以分别形成于底板的前后方,或者也可以分别形成于左右侧方。下面,为了便于说明,将以分别形成于底板的前后方的第1、第2凸缘为中心进行说明。 

上述第1凸缘和第2凸缘的高度可以等于或大于上述肋53的高度,并且,各凸缘的两端最好是包含有为了使凸缘的高度逐渐变低的落差部551、571。 

因此,当用户向杯座收容槽15的深度方向加压上述底板51的左侧方或右侧方时,由于形成有上述落差部(551或571),则可以向杯座收容槽15的下方移动,由此,杯座50可以容易的从杯座收容槽15脱离出来。 

上述杯座50还可以包含有侧方凸缘59,为了连接上述第1凸缘和第2凸缘,上述侧方凸缘59形成于上述底板的相望的两端。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侧方凸缘59最好是连接于上述第1、2凸缘的落差部551、571。 

图7是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斜视图;图8是显示图2所示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以下称为第1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和图7所示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以下称为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结 合斜视图。下面,将参照图7和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 

洗涤时需要的洗涤剂除了用于去除污染物质的洗涤剂以外,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喜好使用纤维柔顺剂或香味添加剂。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是可以使用2种以上的洗涤剂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00。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特征是,两个洗涤剂容器搁置台可以结合。下面,将以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区别的差异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如图7所示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中,在主体10’的侧壁11’还包含有结合肋17’。即,形成于上述侧壁11’的弯曲部111’设置有前方肋17a’和后方肋17b’。  

上述前方肋17a’向侧壁11’垂直的方向延长后,向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前方(主体10’的前方)弯曲,另外,上述后方肋17b’向侧壁11’垂直的方向延长后,向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后方弯曲。 

上述前方肋17a’和后方肋17b’设置于主体的侧壁11’一面(图面上左侧侧壁),但是,也不排除分别设置于两侧壁的情况。 

如果要提供在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之间或者第1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和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之间结合后,搁置两个洗涤剂容器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00的情况下,由上述前方肋17a’和后方肋17b’构成的结合肋17’仅形成于主体10’的一侧也无妨。 

但是,如果需要提供一种洗涤剂容器搁置台,使其提供搁置三个洗涤剂容器的空间时,上述前方肋17a’和后方肋17b’最好是分别设置于主体10’的两侧壁11’。即,将上述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置于中间,在两侧分别结合第1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则可以提供结合有三个洗涤剂容器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 

下面,将参照图8和图9,对第1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和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结合关系进行说明。 

由第1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和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结合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00,将通过图2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弯曲部111和图7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结合肋17’进行结合。 

参照图9,没有结合肋17’的第1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弯曲部111插入于形成有结合肋17’的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前后方肋17a’、17b’。即,在第1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形成有弯曲部111的侧壁11和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侧壁11’相互紧贴的状态下,为了使形成有上述第1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的弯曲部的侧壁11插入于上述前、后方肋17a’、17b’,将从上部向下部加压,从而完成两个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结合。 

因此,上述弯曲部111不但可以作为移动洗涤剂容器搁置台时的把手,而且还可以作为结合两个以上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时的结合部。 

并且,虽然没有图示,仅利用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也可以提供能够搁置两个以上的洗涤剂容器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00。 

图10是显示依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000的斜视图。本实施例的特征是,为了将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000设置于洗涤装置D、W的上部而包含有工作板70。 

图10显示的是可以搁置两个洗涤剂容器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00和工作板70的结合状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排除第1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和工作板的结合,以及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和工作板的结合。 

下面,将参照图10,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第1、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结构与图2及图7所示的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相同,因此,将以工作板为中心 进行说明。 

上述工作板70设置于洗涤装置(包含洗衣机W和烘干机D)的上部,从而可以向用户提供护理洗涤物的空间。在对洗涤物进行洗涤前,用户可以先对洗涤物进行分类,或者对污染严重的部分先用洗涤剂揉搓进行预处理。并且,在洗涤完成后,用户还可以 对洗涤物进行熨烫等后处理。因此,上述工作板70的作用是,向用户提供对洗涤前后的洗涤物进行处理所需的工作空间。上述工作板70包括以下部件所构成:形成外形的框架71;凸出于上述框架71的上部面形成的固定导轨73。图10是显示设置于洗衣机和烘干机的上部的工作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排除仅设置于洗衣机的上部的工作板,或者是仅设置于烘干机的上部的工作板。 

为了位于上述洗涤装置的上部,上述框架71可以形成为四角形状的面板形状,但是,如果形成为下部面开放的六面体形状,则由于可以将洗涤装置的外周面收容于框架的下部,因此,可以使上述工作板的结合更加容易。 

上述框架71的上部面还可以包含有凸出形成的固定导轨73,上述固定导轨73是插入于第1、第2洗涤剂容器搁置台的导轨收容槽115、115’的结构,用于将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00固定于工作板70。 

因此,上述洗涤剂容器搁置台100可以沿着上述工作板70的框架71上部面向图面上的左右方向移动,因此,可以使洗涤剂容器搁置台位于用户所希望的位置。不但如此,还可以马上供给洗涤时需要的洗涤剂,因此,可以提高用户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不只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例,而是由权利要求书中的记载而定。在不超出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实用新型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相关行业的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多种变形和修改。 

本文发布于:2023-03-28 00:26:3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12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