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5J13/00 B25J17/00 B25J11/0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自由度柔性关节的蛇形机器人,其特征是:蛇 的头部有带天线的接收与控制装置(1)、中部的多个柔性关节模块(6)、 尾部的微型气泵(7),它们连接成如蛇的脊椎骨式的结构,外部有发 出遥控信号的主控计算机(8);在柔性关节模块(6)连接处的下面 分散地装有电池(3),最后由电源线(2)串联成电池组,气动软总 管(4)、数据总线(5)安排在蛇的上部;电源线(2)、电池(3)、 气动软总管(4)、数据总线(5)的安装均在蛇的中心垂直平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自由度柔性关节的蛇形机器人,其特征 在于所述柔性关节模块(6)的结构如下:波壳(11)靠卡箍(10)夹 紧在头座(9)和尾座(12)的卡口上,波壳(11)、头座(9)和尾 座(12)构成的封闭空腔;气体通过软管(15)和接头(14)进入关 节空腔,接头(14)与尾座(12)间有密封圈(13)密封,由上述零 件构成了一个独立的气体驱动肌肉组件;气体驱动肌肉组件的两端由 导向块(17)定位头座(9)、尾座(12)和两端的正多边形座(19) 的导向方槽内,再由内六角螺栓(16)分别固定在两端的正多边形座 (19)上,球形万向节(18)的两端由螺母与两端的正多边形座(19) 紧固,并且球形万向节(18)两端的轴颈与两端的正多边形座(19) 中间孔的配合是间隙配合;微型步进电机(21)驱动旋转配气阀(22) 转动或定位,微型步进电机(21)的驱动器(20)、微型步进电机(21)、 旋转配气阀(22)均安装在支架(23)上,支架(23)可以将多个柔 性关节模块(6)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摆动式柔性关节的仿生机器鱼的柔性 关节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波壳(11)的单节波壳的纵截面形 状是“V”、“U”、“Ω”等形状的橡胶波纹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自由度柔性关节的蛇形机器人的柔性关 节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配气阀(22)结构如下:阀芯(24) 靠滚针轴承(29)支撑在前盖(25)和后盖(30)上,前盖(25)和 后盖(30)靠轴向凸缘止口与阀壳体(27)的中孔定位,并用沉头螺 钉连接,前盖(25)和后盖(30)的侧面嵌有密封圈(26),阀壳体 (27)中孔内用胶粘接弹性密封衬套(28)。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自由度柔性关节的蛇形机器人,这种蛇形机器人具有 稳定性好、横截面小、柔性等特点,能在各种粗糙、陡峭、崎岖的复杂地形 上行走,亦可攀爬障碍物,这是以轮子或腿作为行走工具的机器人难以做到 的,因此,在救援、探查、星球探测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为研究 蛇类运动的运动机理、动力学、运动控制方法等提供实验本体,属于机器人 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作出以前,在已有技术中,对于机器蛇形机器人来说,按照 结构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由带有轮子的模块串连而成,运动 直接由轮子驱动或蛇体波的传播产生,缺点是只能在平面内运动。第二类是 刚性杆组成的链状结构,运动由关节之间的扭转作用产生,可实现多种平面 和空间运动,相对第一类蛇形机器人其缺点是运动速度低。上述两类蛇形机 器人均以各类电机为动力,采用的是各种纯机械结构,是刚性结构,不能较 好地模仿蛇类的运动特征,动作不够灵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蛇形机器人在仿照蛇 的结构特点和运动机理的基础上,构思了蛇的基本单元——柔性关节模块, 该关节模块有多自由度气动式柔性关节、微型步进电机、微型步进电机驱动 器、旋转配气阀组成;以此关节模块为蛇的主干,连接成如蛇的脊椎骨式的 结构,并同蛇头的接收与控制装置和蛇尾的微型气泵连接一体,构成蛇形机 器人;以主控计算机发出的遥控信号,控制蛇形机器人的运动。多自由度柔 性关节采用球形万向节为骨架,波壳受气体压力后轴向膨胀作为肌肉动力, 可实现多种平面和空间运动,如蜿蜒、行波、爬坡、滚动、侧向运动等,动 作灵活,耗能小,控制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蛇的头部有带天线地接收与控制装置1、中部的多个柔性关节模块6、尾 部的微型气泵7,它们连接成如蛇的脊椎骨式的结构,外部有发出遥控信号 的主控计算机8;考虑到重量均衡、重心要低,在关节模块连接处的下面分 散地装有电池3,最后由电源线2串联成电池组,气动软总管4、数据总线5 安排在蛇的上部;电源线2、电池3、气动软总管4、数据总线5的安装均 在蛇的中心垂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由蛇的基本单元——柔性关节模块构成,根据工 作要求,模块数量可多可少;多自由度柔性关节采用球形万向节为骨架,波 壳受气体压力后轴向膨胀作为肌肉动力,可实现多种平面和空间运动;具有 稳定性好、横截面小、柔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柔性关节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柔性关节的A-A剖视旋转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转动配气阀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转动配气阀的主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转动配气阀的E-E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转动配气阀的D-D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转动配气阀的C-C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转动配气阀的B-B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转动配气阀的I-I剖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转动配气阀的H-H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转动配气阀的G-G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转动配气阀的F-F剖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蛇形机器人柔性关节模块气动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的蛇形机器人的基本构造是:接收与控制装置1、电源 线2、电池3、气动软总管4、数据总线5、柔性关节模块6、微型气泵7、主 控计算机8等组成。
蛇的柔性关节模块6的结构如附图3、4所示:波壳11(单节波壳的纵 截面形状是“V”、“U”、“Ω”等形状的橡胶波纹管)靠卡箍10夹紧在头座 9和尾座12的卡口上,波壳11、头座9和尾座12构成的封闭空腔;气体通 过软管15和接头14进入关节空腔,接头14与尾座12间有密封圈13密封; 由上述零件构成了一个独立的气体驱动肌肉组件。气体驱动肌肉组件的两端 由导向块17定位头座9、尾座12和两端的正多边形座19的导向方槽内,再 由内六角螺栓16固定在两端的正多边形座19上,球形万向节18的两端由螺 母与与两端的正多边形座19紧固,并且球形万向节18两端的轴颈与正多边 形座19中间孔的配合是间隙配合。微型步进电机21驱动旋转配气阀22转动 或定位,微型步进电机21的驱动器20、微型步进电机21、旋转配气阀22 均安装在支架23上,支架23可以将多个柔性关节模块6串联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波壳11的单节波壳的纵截面形状是“V”、“U”、“Ω” 等形状的橡胶波纹管。
转动配气阀22的结构如附图5~14所示:焊接结构的阀芯24靠滚针轴 承29支撑在前盖25和后盖30上,前盖25和后盖30靠轴向凸缘止口与阀壳 体27的中孔定位,并用沉头螺钉连接,前盖25和后盖30的侧面嵌有密封圈 26,阀壳体27中孔内用胶粘接弹性密封衬套28。
下面为本实用新型仿生机器蛇形机器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如附图15所示,柔性关节模块中的波壳I-O1口相连、波壳IV-O2 口相连,它们起水平弯曲作用,且O1、O2口相邻,水平弯曲反应快,蛇的游 动速度快;因上下弯曲时受力较大,关节的波壳中II、III、V、VI两两并联 后,再与旋转配气阀的阀口连接,即形成II-III-O3、V-VI-O4的连接, 这样也减少了旋转配气阀的轴向尺寸。
由微型步进电机21驱动的旋转配气阀22,旋转配气阀22的阀芯24是 由无缝钢管两端焊接轴颈后加工而成的,这样既可以减少重量、加工简单, 其空腔与气动软总管4组合起来,又可以起到储气罐的作用;弹性密封衬套 28靠胶水粘在阀壳体上。微型气泵泵出的气体从气动软总管4进入旋转配气 阀22的P口、由环槽、经阀芯中空腔、再从小半环窄槽到O1口、进入柔性 关节的波壳I;此时,柔性关节的波壳II-III经O3口、大半环宽槽后,由出 口通大气;柔性关节的其它波壳IV、V-VI此时同样也通大气。阀芯转动后, 经转换,波壳的接通泵出气体的次序依次是:IV、II-III、V-VI,实现转 动配气作用;微型步进电机可以停在某一位置,保持相应波壳冲气或闭气状 态;关节水平面横向弯曲摆动时,相对方向的波壳I、IV反复冲气、闭气、 放气,由微型步进电机正、定位停转和反转来实现。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20:28: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1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