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2F3/40
1、一种翻斗车的多功能工作装置包括车架[7]、料斗[2]、举升油缸[5]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有框架油缸[3]、连杆框架[4],其中框架油缸[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车架[7]的[R]铰点和连杆框架[4]的[M]铰点,连杆框架[4]下铰点[P]铰接在车架[7]的前端,上铰点铰接在料斗[2]的高位铰点[N]上,[P]、[N]、[T]、[S]四个铰点构成反四连杆机构。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工作装重,其特征在于料斗〔2〕内侧斗口附近装有两块导料叶片〔8〕。
本实用新型涉及铲土运输机械,特别涉及翻斗运输车辆。
在基本型翻斗车底盘上加装或配置的高位卸料工作装置有:
1、在车架前部刚性设置一卸料框架〔9〕(见图1),通过双作用单杆(或伸缩式)油缸〔10〕使料斗〔11〕绕卸料框架〔9〕高位铰点〔A〕回转,实现高位卸料。
2、在车架中部设置立柱架〔15〕,(见图2),通过提升托架〔14〕,卸料油缸〔13〕实现料斗〔12〕的高位卸料。
3、采用更复杂的连杆装置,(见图3),其中连杆〔22〕和〔23〕两端铰接在托架〔18〕和车架固定座〔21〕上,通过举升油缸〔20〕,卸料油缸〔19〕,达到高位卸料。
上述方案都仅仅是达到高位卸料,但除方案1外,均需比较复杂的传动装置或机构,而在实际施工中并非总是要求或必须采用高位卸料,例如施工中极为常用的推平物料作业却未考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翻斗车的多功能工作装置,不仅集 高位卸料、低位卸料和推平物料功能于一机,而且结构简单,操纵方便。
本实用新型主要增设框架油缸〔3〕、举升油缸〔5〕、连杆框架〔4〕及限位块〔1〕,其中连杆框架〔4〕下铰点〔P〕铰接在车架〔7〕的前端,上铰点铰接在料斗〔2〕的高位铰点〔N〕上,框架油缸〔3〕的两端分别连接着车架〔7〕的〔P〕点和连杆框架〔4〕的〔M〕铰点,举升油缸〔5〕的两个铰点〔S〕、〔T〕分别铰接在车架〔7〕和料斗〔2〕的低位铰点上,这种结构型式又可有两种变型:框架油缸〔3〕用固定连杆代替,形成只有高卸作业单一功能的翻斗车工作装置。
举升油缸〔5〕用固定连杆代替后,构成具有低位卸料和推平物料作业功能的翻斗车工作装置,另外在高位作业要求集中卸料时,可在料斗〔2〕内侧斗口附近加装两块导料叶片〔8〕。
现结合图4将高位卸料、低位卸料和推平物料三种作业情况和过程叙述如下:
(ⅰ)当料斗油缸〔5〕作用时,料斗〔2〕将绕连杆框架〔4〕的高位铰点〔M〕回转而完成高位卸料作业,在这个过程中,框架油缸〔3〕始终闭锁。(即不作用)。
(ⅱ)当框架油缸〔3〕伸出,使由料斗〔2〕、连杆框架〔4〕、 举升油缸〔5〕和车架〔7〕组成的反四连杆机构摆动,而能实现某一卸料高度的卸料作业。在这个过程中,举升油缸〔5〕保持闭锁。(相当于一固定连杆)。
(ⅲ)持续(ⅱ)的动作过程,即框架油缸〔3〕继续伸长,而举升油缸〔5〕仍保持闭锁,则料斗〔2〕斗口边缘将继续下落至某一适宜的推平物料高度,然后闭锁框架油缸〔3〕,保持料斗〔2〕斗口边缘高度,当驾驶翻斗车低速前进时,即完成推平物料作业。
综上所述三种工况都是只需一个油缸即能完成,而当卸料高度高于低卸位,又低于最大卸料高度,则可先操纵框架油缸〔3〕,再操纵举升油缸〔5〕,由前者控制卸料高度,后者控制卸料高度,进行卸料。
和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简单的油缸一连杆系统利用翻斗车本身的机动灵活能完成施工中常用的作业,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减轻了人力劳动强度,而且在场地狭小,物料比较松散或转运某一场地后需就地初步平整的工况中充分发挥其优势。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9:28: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10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