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05C17/46
1、防风门吸,含有搭勾、搭扣和门吸支座,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搭扣 为弹性搭扣,弹性搭扣装在门吸支座内,弹性搭扣上装有复位杆,门吸支座 内还装有弹性限位板,弹性限位板抵在弹性搭扣和复位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门吸,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搭勾为在搭 勾杆上设置有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门吸,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弹性搭扣的 一端与门吸支座活动连接,弹性搭扣的另一端呈台阶状,并抵住设在门吸支 座内的弹性碰珠上,弹性搭扣上设有与搭勾相搭接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门吸,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弹性限位板 的一端与门吸支座活动连接,弹性限位板的顶端抵在弹性搭扣上,弹性限位 板的一侧抵在复位杆上,弹性限位板的另一侧抵在设在门吸支座内的弹性碰 珠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门吸,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复位杆下部 呈“∩”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风门吸。
背景技术:
现有防风门吸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磁性门吸,该种门吸制造比较简单, 使用方便,但可靠性不高,稍一受力,磁球就会与基座脱离;另一种是搭扣 式,如中国专利号为97234684.8的“防风门吸”实用新型专利,由搭扣部 分和搭勾部分组成。它有效地解决了门吸的防风问题,既能将搭勾牢牢地固 定在搭扣中,又能很方便地将搭勾从搭扣中退出,工作更为可靠,但结构较 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 成本低的防风门吸。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含有搭勾、搭扣和门吸支座,搭扣为弹性搭 扣,弹性搭扣装在门吸支座内,弹性搭扣上装有复位杆,门吸支座内还装有 弹性限位板,弹性限位板抵在弹性搭扣和复位杆上。
搭勾为在搭勾杆上设置有凸块。
弹性搭扣的一端与门吸支座活动连接,弹性搭扣的另一端呈台阶状,并 抵住设在门吸支座内的弹性碰珠上,弹性搭扣上设有与搭勾相搭接的孔。
弹性限位板的一端与门吸支座活动连接,弹性限位板的顶端抵在弹性搭 扣上,弹性限位板的一侧抵在复位杆上,弹性限位板的另一侧抵在设在门吸 支座内的弹性碰珠上。
复位杆下部呈“∩”形。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可实现弹性搭扣与弹性搭勾方便的咬合和分离,操 作简便,工作可靠,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A剖视图。
图中:1--搭勾底盘;2--门吸支座本体;3--弹性搭扣;4--孔; 5--盲孔;6--弹簧;7--弹性碰珠;8--支座底盘;9--凸台;10 --弹簧;11--盲孔;12--弹性碰珠;13--弹性限位板;14 --复位杆;15-内腔;16--凸块;17--搭勾杆;18--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含有搭勾、搭扣和门吸支座,搭勾的结构为:在搭勾杆17的一端装有 搭勾底盘1,在搭勾杆17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块16。门吸支座的结构为:在 门吸支座本体2的一端为支座底盘8,在门吸支座本体2的另一端设有可让 搭勾杆17穿过的孔18,在门吸支座本体2地侧边设有盲孔5,盲孔5中置 有弹簧6,弹簧6的一端抵在弹性碰珠7上,弹性碰珠7的大部被铆在盲孔 5的开口处,使其可向盲孔5内运动,但又不被弹簧6顶出盲孔5外,在门 吸支座本体2的内腔15中的支座底盘8上设有凸台9,同样,在凸台9上 设有盲孔11,盲孔11中置有弹簧10,弹簧10的一端抵在弹性碰珠12上, 弹性碰珠12的大部被铆在盲孔11的开口处,使其可向盲孔11内运动,但 又不被弹簧10顶出盲孔11外。搭扣为弹性搭扣3,弹性搭扣3装在门吸支 座本体2的内腔15中,弹性搭扣3的结构为:整体为金属薄片状,弹性搭 扣3的一端与门吸支座本体2铰接,弹性搭扣3的另一端呈台阶状,并抵在 弹性碰珠7上,弹性搭扣3上设有与搭勾杆17上的凸块16相搭接的孔4, 弹性搭扣3的“弹性”就是靠压、放弹性碰珠7来实现的,弹性搭扣3上装 有复位杆14,复位杆14下部呈“∩”形;门吸支座本体2的内腔15中还 装有弹性限位板13,弹性限位板13的结构为:整体为金属薄片状,弹性限 位板13的一端与门吸支座本体2铰接,弹性限位板13的顶端抵在弹性搭扣 3上,弹性限位板13的一侧抵在复位杆14上,弹性限位板13的另一侧抵 在弹性碰珠12上。
使用时,搭勾底盘1和门吸支座的支座底盘8分别固定在门和墙的相应 位置上,搭接时,搭勾杆17的前端通过门吸支座本体2上的孔18进入门吸 支座本体2的内腔15中,并从复位杆14下部“∩”形的中空部位穿过, 推动抵在复位杆14上的弹性限位板13,弹性限位板13向内摆动,下压弹 性碰珠12,产生位移,则弹性限位板13的顶端从弹性搭扣3上的台阶处滑 下,弹性碰珠7推动弹性搭扣3向内摆动,产生位移,搭勾杆17上的凸块 16便卡在了弹性搭扣3上的孔4中,完成搭接。释放搭勾时,用手向内轻 推复位杆14,推动弹性搭扣3向外摆动,产生位移,弹性限位板13在弹性 碰珠12的作用下,向外摆动,沿弹性搭扣3上的台阶重新回到起始位置, 搭勾杆17上的凸块16从弹性搭扣3上的孔4中退出,搭勾与搭扣分离。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9:0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104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