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63B31/02 A41D19/00
1.新型手套,它是由尼龙防水绸(1)、胶皮手套(2)、松紧带( 3)构成,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 的必要技术特征是松紧带(3)的一端位置粘合连接在胶皮手套(2)的腕 部位置,本实用新型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的技术特征:其特征是胶皮手套(2)的指间位置粘合连接在尼龙防水绸 (1)的两端位置,尼龙防水绸(1)的两端位置粘合连接在胶皮手套(2) 的指间位置。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型手套,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人类生 活需要部,个人或家用物品分部,服装大类,外衣;防护服;衣饰配件小 类,手套组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和曾有的关于手套组的技术对新型手套的需求都做过很有 成效的努力,也曾设计过许多优秀的技术方案。如1996年中国专利局 公告的由延军强申报的,授权公告号为CN2226886Y,中国专利 号(ZL)为:95206306.9号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是《拉链手 套》的实用新型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手套组技术方面是一例很有价 值的发明,它有效地解决了手套的技术问题。但尚有不足,它还很难解决 只是一付普通手套,只能做为冬天保暖的用具的技术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手套。以解决只是一付普通手套, 只能做为冬天保暖的用具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新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 的:该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套主要由:尼龙防水绸、胶皮手套、松紧带构成。 它的尼龙防水绸是“U”形状,以尼龙防水绸为材料,经过纺织加工制造。 它地胶皮手套是手形状,以胶皮为材料,经过粘合加工制造。它的松紧带 是环形状,以松紧带为材料,经过缝合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套与最接近的现有技 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松紧带的一端位置粘合连接在胶皮手套的腕部 位置,结合成手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防寒的作用。在形状、构造及 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套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特征是: 胶皮手套的指间位置粘合连接在尼龙防水绸的两端位置,尼龙防水绸的两 端位置粘合连接在胶皮手套的指间位置,结合成脯形形状的组合结构,功 能是起增加阻力的作用。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套的解决只是 一付普通手套,只能做为冬天保暖的用具的技术问题的目的。
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套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只是一付普通 手套,只能做为冬天保暖的用具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的和 曾有的关于手套组的技术相比有一优点和改进:
第一,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套的技术方案中设计了胶皮手套的指 间位置粘合连接在尼龙防水绸的两端位置,尼龙防水绸的两端位置粘合连 接在胶皮手套的指间位置,结合成脯形形状的组合结构,所以能更容易解 决增加阻力的技术问题。
(四)附图说明:
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零部件的标号说明:
1尼龙防水绸 2胶皮手套 3松紧带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套为实现解决只是一付普通 手套,只能做为冬天保暖的用具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的优选方 式做进一步说明:
它的静态结构:请参附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套主要由 尼龙防水绸1、胶皮手套2、松紧带3构成。它的尼龙防水绸1是“ U”形状,以尼龙防水绸为材料,经过纺织加工制造。它的胶皮手套2 是手形状,以胶皮为材料,经过粘合加工制造。它的松紧带3是环形状, 以松紧带为材料,经过缝合加工制造。
在形状、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套与最接近的现有技 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是:松紧带3的一端位置粘合连接在胶皮手套2 的腕部位置,结合成手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防寒的作用。在形状、 构造及其结合上,本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套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同的技术 特征是:胶皮手套2的指间位置粘合连接在尼龙防水绸1的两端位置, 尼龙防水绸1的两端位置粘合连接在胶皮手套2的指间位置,结合成脯 形形状的组合结构,功能是起增加阻力的作用。
下面通过使用方法,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型新型手套的动态结构关系: 在使用中,当需要游泳的时候,根据力学的原理,首先戴上手套,然后张 开五指,再然后开始游泳,从而完成游泳增大陆力,加快速度的任务。
在使用中,当冬天洗衣服的时候,根据保暖的原理,首先戴上手套, 然后洗衣服,从而完成保暖防寒的任务。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新型 手套的解决只是一付普通手套,只能做为冬天保暖的用具的问题目的。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案是以尼龙防水绸为材料,利用纺织工厂的 基本设备,采取小量生产,以供应社会界的需求,这样就能更好地实现本 实用新型的新型手套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8:35: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102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