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室外引流器

阅读: 评论:0

著录项
  • CN88219811.4
  • 19880723
  • CN2035243
  • 19890405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总医院
  • 张洪俊;张叔辰;司永兵;高松;张恒强;韩丽华;刘子生;胡小吾
  • A61M1/00
  • A61M1/00

  •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
  • 中国,CN,山东(37)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刘春林
摘要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脑室外引流的医疗装置。带孔的悬挂带与带钮扣的固定板配合用于调节调压器的高低。调压器上部内接引流管的排出口,下部设通气管用于排出空气,若贮液袋贮液过满,可经排气管溢出,能防止引出液回流到脑内。贮液袋底为锥形,尖端设排液口并用帽塞与其配合密封。拔下帽塞可将引出液迅速干净地排除。贮液袋、引流管、脑室管均标有刻度。本实用新型用无毒透明塑料作材料,可折叠,用无菌袋包装,一次性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脑室外引流器,包括悬挂装置、贮液装置、调压器5、引流管9与其活动连接的脑室管10,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悬挂装置是由带若干孔3的悬挂带1和带钮扣2的固定板4组成,孔3与钮扣2相配合,与固定板4固定连接的调压器5其上设有通气管7,内接引流管9的排出管口6,所述的贮液装置为与调压器5固定连接的贮液袋8,其底部为锥形并设排液口11,由帽塞12与其配合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室外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引流管9的排出管口6在通气管7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室外引流器,其特征在于贮液袋8、引流管9、脑室管10均标有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室外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用材料为无毒透明塑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用于脑室外引流的医疗装置。

因脑脊液循环受阻、脑出血、脑脓肿等导致颅内压增高时,常需进行脑室或病灶外引流,以缓解症状或进行。传统的外引流装置多由悬挂装置、贮液瓶、调压器、引流管、脑室管散件组成,临用时再行连接,操作繁杂又易污染,悬挂装置多为绳索、布条,高度调节不便。另外,贮液瓶、调压器均系玻璃制品,不仅造价高,易损坏,且清洗消毒不完全时还可造成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贮存、携带方便,便于医务人员操作,不会出现引出液回流和造成病员交叉感染的一次性脑室外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悬挂装置由带若干孔3的悬挂带带1和带钮扣2的固定板4组成,固定板4上的钮扣2与悬挂带1上的孔3相配合。悬挂装置的固定板4与调压器5固定连接,调压器5上部内接引流管9的排出管口6,下部外接通气管7。调压器5与贮液袋8固定连接,贮液袋8底部为锥形,尖端设排液口11,用帽塞12与排液口11配合密封,引流管9的另一端与脑室管10活动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悬挂装置中的固定板上的钮扣与悬挂带上 不同位置的孔相配合,可方便地调节调压器的高低,以实现对脑压的调节。超过控制压的脑积液通过引流管的排出管口流经调压器进入贮液袋,袋内空气通过调压器外接的排气管排出。当贮液袋装满引出液而没有及时倒掉时,引出液可通过排气管外溢。因引流管排出管口高于排气管,当脑压降低时,也不会出现贮液袋内的引出液回流到脑内现象。贮液袋底部为锥形,拔掉帽塞可迅速、干净地将引出液排除,而不需将贮液装置取下。该装置一次性使用,不需清洗又可避免病员交叉感染。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图1对技术方案的一种实施例作描述。悬挂装置由悬挂带1与固定板4构成,固定板4上的钮扣2与悬挂带1上的孔3相配合,孔3间距为20毫米,悬挂带持重大于600克。固定板4与调压器5固定连接,调压器5上部内接引流管9的排出口6高于下部设的排气管7。调压器5与贮液袋8固定连接,贮液袋8容积为500毫升,袋上标有用来观察引出液量的容积刻度,其底部为锥形,设排液口11,用帽塞12与其配合密封。引流管9通过插接件与脑室管10活动连接。引流管9上标有用来观测脑压高低的刻度,脑室管10标有用来掌握插入脑内深度的刻度。各部件均用无毒透明塑料制成,可折叠,用无菌袋包装,一次性使用。

本文发布于:2023-03-27 10:2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1/808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